比起住宅,啟德的工廈更有「錢途」……

2020-12-25 騰訊網

啟德機場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回憶,但隨著啟德機場的搬遷,啟德區迎來的新的發展。極具發展潛力的啟德區不僅成為了地產大佬們的必爭之地,政府還在啟德規劃了一系列的項目。

但除了以上一下傳統的發展項目,「工廈活化」成為了近年來不少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港府在2018年重啟活化工廈計劃,在該政策下投資者可以通過補地價而增加樓面面積再進行重建,利潤十分吸引。因為投資工廈亦因此成為投資者眼中極具「錢途」的項目之一!

啟德屢現百億地王

啟德區,近年一直出現在地產頭條,因為地產大佬們紛紛來此爭搶地皮,這裡誕生過7幅百億地王,中標價格一浪更是高過一浪,絕佳的地理位置是其賣點所在,畢竟現時香港能拿來起樓的地皮已所剩不多,而啟德地塊總面積超過320公頃,毗鄰維多利亞港,若是買樓在這裡很大機會可以坐觀維港,極具商業價值。

(啟動九龍東示意圖)

港府也對啟德發展很有信心,早在2007年就正式啟動了《啟德發展計劃》,擬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園、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現時已初見規模,郵輪碼頭、海濱花園、兩座公共屋邨及學校等配套設施都已落地,但還有一些「重頭戲」還未完成,其中就包括世界級體育設施啟德體育園。

啟德機場成港人的集體回憶

為何港府要著重發展啟德,啟德為何成為發展商必爭之地?除了地理位置優越外,也源自於它的歷史。

(啟德機場舊圖)

說到啟德區,老港人第一反應就是1925年啟用的啟德機場,這個機場名聲在當時可謂響噹噹。因為地處九龍鬧市區,又臨近維港,三面環海,空間十分狹小,更是只有一條跑道。飛機降落時跑道的盡頭就是海,飛機起飛時,跑道盡頭全是居民樓。毫不誇張的說,飛機上乘客可以看到樓內居民的日常生活,而飛機愛好者更可在樓頂上觀看飛機降落。當年曾有玩笑說,只要在九龍城大廈高層,拿晾衣竿就能把飛機掃下來。也正因此,啟德機場被譽為世界上對飛行員最具挑戰性的機場之一,有經驗的機長才敢飛香港。

然而這麼高難度起降的機場無礙它的受歡迎程度,當年啟德是全球第三繁忙的機場,客運量是全球第三,貨運量則是全球第一,每天有440架飛機來往,年旅客達3000萬。這條狹長的跑道也是當時全球最繁忙的單一跑道,每小時可以見到36架飛機的升降!

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關閉,服務香港77年的啟德機場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這一段在居民樓裡就能看見飛機低空飛行的畫面正式成為回憶。據悉,當天九龍城的人都趕來看最後一次飛機的起飛降落,出現了萬人空巷的場面。

確實,啟德機場是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也是香港值得紀念的一段歷史,港府也在盡力保留這段美好回憶。啟德機場被拆後,政府斥資82億元在原本的跑道末端建了啟德遊輪碼頭,現時已投入使用。還在原來的跑道上建了一個航空主題公園——啟德跑道公園,原跑道上黑黃相間的棋盤格標記和跑道編號「13」都被完整保留,可以成為「懷舊」打卡地標。

啟德體育園值得期待

現時啟德區規劃已落實,交通、旅遊等大都會元素集合為一體的啟德區現早已以新面貌示人,現在已能見到區內多項發展成果,除了有遊輪碼頭、跑道公園外,還有觀塘海濱公園,閒暇時來這跑步、散步或坐下來吹吹風都是不錯的選擇。

(啟德體育園規劃圖)

購物方面,政府擬在啟德發展區興建兩條地下購物街,全長約1500米,即等於近半條尖沙咀彌敦道的長度。據悉,這兩條地下購物街將分別連接九龍城、新蒲崗、沙中線土瓜灣及啟德站,當中九龍城至啟德站一段長約1100米、闊約20米,新蒲崗至啟德站一段長約400米、闊約15米,港府冀將啟德地下購物街塑造成有如韓國明洞地下街般的特色景點。

啟德區內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將於2023年完工的啟德體育園,眾所周知,香港人多地少,市民的室外活動空間也十分受限,也阻礙了香港舉行國際賽事的可能性。而啟德體育園就是一個多元化的體育場地,主場館可容納約5萬名觀眾,室內體育館可容納1萬名觀眾,公眾運動場可容納約5000名觀眾,還有配套的活動區、廣場及公園等。總而言之,啟德體育園結合了國際體育和娛樂於一身,想必將成為未來港人周末休閒運動的聚集地。

啟德附近工廈重建價值高

前不久啟德地鐵站也正式開通,沙中線或在不久將來也將全線通車,屆時可令區內交通便捷性更上一層樓。發展商搶地興建住宅如火如荼,作為一片新興發展區,區內是否能有新的投資機遇?

(啟德地鐵站)

啟德區另一被投資者爭搶的原因就是工廈活化。啟德毗鄰九龍灣及觀塘一帶,是傳統的工廈聚集地,區內不少工廈老舊,樓面面積及層數都未能物盡其用。新一輪活化政策,容許工廈於補地價下,增加額外兩成樓面,以及改成商廈等用途。增加樓面對於投資者來說肯定有利可圖,意味著重建價值提高。

區內已經有不少財團爭搶進駐,發展商興勝創建(896)在去年4.89億元購入觀塘大業街工廈,成交時的每平方呎7050元。近月興勝創建申請將該工廈重建成1幢36層高酒店,提供160間客房,總樓面約8.3萬平方呎。而原本該工廈地盤面積約5780平方呎,樓面約6.3萬平方呎,屬於「其他指定(商貿)」用途,為一幢14層高工廈。

(觀塘大業街工廈)

興勝創建申請地積比率由現時規劃大綱圖的最高12倍,放寬至14.4倍,包括按照工廈活化政策2.0規劃容許增加地積比率2成,以及因為項目建築物後移而獲得額外地積比率,可建樓面面積相較現時樓面多出3成。以現時申請重建的可建樓面計算,每平方呎樓面地價5875元。

事實上,工廈活化吸引不少投資者入市。據城市規劃委員會接獲的申請數據顯示,已累積接獲超過40宗申請,涉及樓面超過900萬平方呎,主要來自臨近啟德區的觀塘及九龍灣。因此,有意投資商廈的可以考慮下啟德區附近的工廈,有錢途哦!

相關焦點

  • 聽「港樂」 覓「工廈」
    有首歌叫《浪漫九龍塘》,是一支名為My Little Airport的香港流行樂隊的作品。從它的歌詞裡我才知道,自己幾乎每天打照面的那片白色高牆後面,「隱藏」著香港幾所著名的「時鐘酒店」。它身上貼著諸多本土標籤,有時甚至會給人以已躋身「主流」的錯覺,正好為我這樣有機會長住下來的「異鄉人」,提供了通往本土香港、了解本土青年心態的一條捷徑。說到我的「地盤」九龍塘,忍不住要再絮叨幾句。居住地段,是界定一個香港家庭究竟屬於哪一階層(至少是經濟上)的最直接方法。九龍塘堪稱獅子山下的風水寶地,屬於香港高級中產聚集的富人區,也是很多本地年輕人心目中「一世也買不起樓」的地段。
  • 新鴻基申請香港荃灣沙咀道工廈重建住宅項目增建63夥
    來源: 觀點地產網8月18日,新地就荃灣沙咀道工廈重建住宅項目,再向城規會提出修訂,申請範圍位於荃灣沙咀道及聯仁街等4幢工廈,包括安泰工業中心、亞洲脈絡中心、王子工業大廈及萬象工業大廈。申請人擬由327個單位增加63個,至390個,並修訂建築物設計及布局以優化公用空間及解決環境噪音問題,並會利用兩條公眾通道的樓宇後移位置,作住宅發展的公用休憩空間,同時在界線的圍欄外提供街道設施,以美化面向兩條公眾通道的街景。
  • 香港工廈變形記:女工揮汗地 創業新沃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盛時期,塑膠、紡織製衣和電子廠擠滿工廈,街頭到處張貼招聘啟示,女工們早出晚歸,「星星月亮,不見太陽」的笑談流傳至今。  穿過主街往後走,樓齡動輒三四十年的工廈仍舊充斥觀塘,藉助手機GPS定位才能辨識其中一幢。「客人一般都是在網上查好地址再過來。」聽到記者說不太好找,20多歲的老闆周志釗(阿釗)似乎一早料到。「觀塘有大商場,交通配套在香港這麼多工廈區裡算是方便的。」
  • 香港工廈改為居住用途 未來10年或提供1.8萬單位
    香港小區組織協會研究發現,香港有124幢市區工廈適合改裝為居住用途,若全數用作發展過渡性房屋,可望在未來10年提供1.8萬個單位。社協建議特區政府放寬地契豁免書限制,讓改裝後的工廈出租10年,增加誘因吸引業主參加。
  • 香港啟德第4E區1號住宅地最少收9份標書 包括長實、中海
    地皮面積5.97萬平方呎,地積比5.5倍,總可建樓面面積約32.8萬平方呎,是啟德新發展區內規模最小的住宅地,只是跑道區內其他住宅項目規模的三份一至一半。根據賣地章程,與區內大部分項目一樣,住宅建築分為高座及低座,低座限制樓高6至8層,另外中標財團需要負責修建地盤西南面一段行人通道。
  • 香港第二中環——啟德發展區未來展望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洪聖奇、陳嘉睿、林嘉容  2017年1月6日,啟德一號二期,啟德發展區的第一個私人住宅樓盤,正式公布第一份價單並接受認籌,當天即售出籌票超過700張,樣板房展示中心排起長龍。而這個場景在三個月前的啟德一號第一期剛剛發生過一次。
  • 香港啟德「地王」的前世今生:曾經輝煌 再次陷入土地匱乏困局
    規劃中的啟德發展區集合了CBD(中央商務區)、住宅、體育、旅遊各種功能,是西九龍文化區之後政府又一更大型區域發展計劃,自然也成為未來香港地產發展升值的一個重心。各家爭搶之地一年的時間,啟德就誕生了兩幅「地王」。
  • 新聞分析:香港活化工廈 數千幢工廈將重煥新生
    新華社香港10月11日電 題:香港活化工廈 數千幢工廈將重煥新生新華社記者 朱宇軒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日在施政報告中指出,特區政府將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並首次允許改裝整棟舊工業大廈作為過渡性房屋使用
  • 再見,工廈食堂
    香港人叫它們「工廠茶餐廳」,或者「工廈食堂」。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製造業蓬勃,製衣、製糖、塑料、印刷……工廠大廈在港九各處匯集成區,成千上萬的工人聚集在這裡,「工廈食堂」應運而生,跟著工人們的上班時間,提供早6 點到晚6 點日常餐飲。「食堂」多半在工廈內部,鋪面大的,可以坐四五桌,小的,只夠一兩桌,多是做外賣生意。餐飲也以set 餐為主,點起來輕鬆方便。
  • 工廈摸貨19個月新低
    圖:今年8月份全港僅錄18宗工廈「摸貨」買賣登記  欠缺樓花項目應市的工廈市場,買賣交投又再回歸平靜,「摸貨」買賣亦持續尋底。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今年8月份全港僅錄18宗工廈「摸貨」買賣登記,較7月份的19宗再減5%,單月登記量更創近19個月新低;鑑於摸售成交偏重細銀碼物業,故此,上月「摸貨」成交涉及款額僅約1.98億元,按月減少20%。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指出,按價值劃分,價值500萬至700萬元之間的「摸貨」成交減幅最大,登記量由7月份的3宗銳減至上月1宗,按月跌幅達67%。
  • 工廈上月交投創9年新低
    圖:業主寧收租也不願放售工廈,成交減少  近月工廈交投疏落,「摸貨」買賣更加持續萎縮,登記量更由去年11月高峰的303宗,輾轉回落至9月的單位數後,10月份更滑落至只有2宗水平,創  據土地註冊處數字,今年10月份全港僅錄2宗工廈「摸貨」買賣登記,較9月份的7宗大減71%,登記量更創2004年1月以來的新低;物業成交總值僅約433萬元,較9月份約8995萬元大減95%,跌幅較登記量為高。
  • 香港啟德三住宅地獲批則總樓面逾263萬方呎
    香港屋宇署5月共批出19份建築圖則,啟德佔了3幅,涉及總面積逾263萬方呎。其中,新地(00016-HK)的第1F區1號住宅地王,準建5幢32至39層高分層住宅,住宅樓面佔106.26萬方呎,餘下約35.23萬方呎則料作商場用途。
  • 香港工廈變形記:菜香不怕巷子深
    中新社香港6月22日電 題:香港工廈變形記:菜香不怕巷子深  作者 賈思玉 艾渝  工廠食堂——在年長一些的香港人看來,這幾個字意味著實惠、人情味,卻與珍饌美味相去甚遠。  顧名思義,工廠食堂誕生的使命是為工友「醫肚」(廣東話填飽肚子的意思)。
  • 香港住宅價格連續7年全球最高 樓價高租金貴困擾民眾
    2月6日,香港「啟德1號」樓盤一套約149平方米的住宅以4819.8萬港幣的價格成交,每平方米價格約合28.65萬元人民幣,再創該地區新高。「啟德1號」樓盤是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港人港地」項目,售賣方式及租賃條件都有嚴格限制:只能售與香港永久居民,且不得以公司名義購買;在轉售或出租時均必須取得政府有關部門同意,租約最多5年。但嚴格的限制措施並沒能遏制住樓價的飆升。
  • 網絡文藝:香港青年「工廈創意文化」的可能轉向
    幾年前的香港牛頭角工廈大火,將香港藝術青年的「工廈創意文化」推到大眾面前。幾年過去了,隨著大陸網際網路的發展,香港藝術青年也從封閉的「工廈」走向了網際網路,「網絡文藝」 也成為部分藝術青年的選擇,他們的作品通過「網絡文藝」形式走向了內地,「網絡文藝」成為香港藝術青年被更多人了解的橋梁和載體。
  • 香港傳真|推售何文田 高銀香港住宅首秀中糾結回購啟德商地
    而推售會上,高銀高層透露出對啟德4C區4號商業地塊(啟德第6546號地塊)的回購意向,則吸引了外界又一波關注。陳秀賢表示正在「積極研究」啟德地塊,其強調,集團對政府所推出的市區優質住宅及商業地塊都有興趣,而目前集團可銷售面積達190萬平方呎。
  • 新鴻基251億港元終入香港舊機場 港資大鱷齊聚啟德片區
    新鴻基地產進一步表示,由於其在香港及內地有豐富的發展綜合項目的經驗,可利用這些經驗將該地塊發展成為住宅及商業的地標物業,而商業部分將留作長線投資作收租之用。   公告稱,該地塊位於啟德區策略性位置,直達啟德地鐵站。
  • 颱風啟德
    2000年7月9日11時第一次報告,預計今夜可到達浙江沿海,之後沿122—123°E北上,明天中午到達上海以東大約50—150公裡的海面,受其影響,上海市今天夜裡起有大雨,風力增強到6—8級,長江口區8—9級,今中午本臺開始發布上海市STS警報,另外,華東沿海有8—10級大風出現。
  • 機場跑道上的郵輪樞紐——走進香港啟德郵輪碼頭
    維多利亞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曾滋養起無數香江兒女,見證著香港從貧瘠走向繁榮。2013年6月,維港沿岸再添一座新地標——啟德郵輪碼頭落成啟用。這個在《忠奸人》、《名門暗戰》等多部港劇中出現的「龐然大物」,如何實現從機場到碼頭的「華麗轉身」?將為香港旅遊發展和啟德地區建設帶來什麼影響?人民網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 戴德梁行代理出售油塘工廈一籃子物業 意向價3.5億港元
    原標題:戴德梁行代理出售油塘工廈一籃子物業 意向價3.5億港元   12月8日,戴德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