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機場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回憶,但隨著啟德機場的搬遷,啟德區迎來的新的發展。極具發展潛力的啟德區不僅成為了地產大佬們的必爭之地,政府還在啟德規劃了一系列的項目。
但除了以上一下傳統的發展項目,「工廈活化」成為了近年來不少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港府在2018年重啟活化工廈計劃,在該政策下投資者可以通過補地價而增加樓面面積再進行重建,利潤十分吸引。因為投資工廈亦因此成為投資者眼中極具「錢途」的項目之一!
啟德屢現百億地王
啟德區,近年一直出現在地產頭條,因為地產大佬們紛紛來此爭搶地皮,這裡誕生過7幅百億地王,中標價格一浪更是高過一浪,絕佳的地理位置是其賣點所在,畢竟現時香港能拿來起樓的地皮已所剩不多,而啟德地塊總面積超過320公頃,毗鄰維多利亞港,若是買樓在這裡很大機會可以坐觀維港,極具商業價值。
(啟動九龍東示意圖)
港府也對啟德發展很有信心,早在2007年就正式啟動了《啟德發展計劃》,擬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園、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現時已初見規模,郵輪碼頭、海濱花園、兩座公共屋邨及學校等配套設施都已落地,但還有一些「重頭戲」還未完成,其中就包括世界級體育設施啟德體育園。
啟德機場成港人的集體回憶
為何港府要著重發展啟德,啟德為何成為發展商必爭之地?除了地理位置優越外,也源自於它的歷史。
(啟德機場舊圖)
說到啟德區,老港人第一反應就是1925年啟用的啟德機場,這個機場名聲在當時可謂響噹噹。因為地處九龍鬧市區,又臨近維港,三面環海,空間十分狹小,更是只有一條跑道。飛機降落時跑道的盡頭就是海,飛機起飛時,跑道盡頭全是居民樓。毫不誇張的說,飛機上乘客可以看到樓內居民的日常生活,而飛機愛好者更可在樓頂上觀看飛機降落。當年曾有玩笑說,只要在九龍城大廈高層,拿晾衣竿就能把飛機掃下來。也正因此,啟德機場被譽為世界上對飛行員最具挑戰性的機場之一,有經驗的機長才敢飛香港。
然而這麼高難度起降的機場無礙它的受歡迎程度,當年啟德是全球第三繁忙的機場,客運量是全球第三,貨運量則是全球第一,每天有440架飛機來往,年旅客達3000萬。這條狹長的跑道也是當時全球最繁忙的單一跑道,每小時可以見到36架飛機的升降!
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關閉,服務香港77年的啟德機場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這一段在居民樓裡就能看見飛機低空飛行的畫面正式成為回憶。據悉,當天九龍城的人都趕來看最後一次飛機的起飛降落,出現了萬人空巷的場面。
確實,啟德機場是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也是香港值得紀念的一段歷史,港府也在盡力保留這段美好回憶。啟德機場被拆後,政府斥資82億元在原本的跑道末端建了啟德遊輪碼頭,現時已投入使用。還在原來的跑道上建了一個航空主題公園——啟德跑道公園,原跑道上黑黃相間的棋盤格標記和跑道編號「13」都被完整保留,可以成為「懷舊」打卡地標。
啟德體育園值得期待
現時啟德區規劃已落實,交通、旅遊等大都會元素集合為一體的啟德區現早已以新面貌示人,現在已能見到區內多項發展成果,除了有遊輪碼頭、跑道公園外,還有觀塘海濱公園,閒暇時來這跑步、散步或坐下來吹吹風都是不錯的選擇。
(啟德體育園規劃圖)
購物方面,政府擬在啟德發展區興建兩條地下購物街,全長約1500米,即等於近半條尖沙咀彌敦道的長度。據悉,這兩條地下購物街將分別連接九龍城、新蒲崗、沙中線土瓜灣及啟德站,當中九龍城至啟德站一段長約1100米、闊約20米,新蒲崗至啟德站一段長約400米、闊約15米,港府冀將啟德地下購物街塑造成有如韓國明洞地下街般的特色景點。
啟德區內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將於2023年完工的啟德體育園,眾所周知,香港人多地少,市民的室外活動空間也十分受限,也阻礙了香港舉行國際賽事的可能性。而啟德體育園就是一個多元化的體育場地,主場館可容納約5萬名觀眾,室內體育館可容納1萬名觀眾,公眾運動場可容納約5000名觀眾,還有配套的活動區、廣場及公園等。總而言之,啟德體育園結合了國際體育和娛樂於一身,想必將成為未來港人周末休閒運動的聚集地。
啟德附近工廈重建價值高
前不久啟德地鐵站也正式開通,沙中線或在不久將來也將全線通車,屆時可令區內交通便捷性更上一層樓。發展商搶地興建住宅如火如荼,作為一片新興發展區,區內是否能有新的投資機遇?
(啟德地鐵站)
啟德區另一被投資者爭搶的原因就是工廈活化。啟德毗鄰九龍灣及觀塘一帶,是傳統的工廈聚集地,區內不少工廈老舊,樓面面積及層數都未能物盡其用。新一輪活化政策,容許工廈於補地價下,增加額外兩成樓面,以及改成商廈等用途。增加樓面對於投資者來說肯定有利可圖,意味著重建價值提高。
區內已經有不少財團爭搶進駐,發展商興勝創建(896)在去年4.89億元購入觀塘大業街工廈,成交時的每平方呎7050元。近月興勝創建申請將該工廈重建成1幢36層高酒店,提供160間客房,總樓面約8.3萬平方呎。而原本該工廈地盤面積約5780平方呎,樓面約6.3萬平方呎,屬於「其他指定(商貿)」用途,為一幢14層高工廈。
(觀塘大業街工廈)
興勝創建申請地積比率由現時規劃大綱圖的最高12倍,放寬至14.4倍,包括按照工廈活化政策2.0規劃容許增加地積比率2成,以及因為項目建築物後移而獲得額外地積比率,可建樓面面積相較現時樓面多出3成。以現時申請重建的可建樓面計算,每平方呎樓面地價5875元。
事實上,工廈活化吸引不少投資者入市。據城市規劃委員會接獲的申請數據顯示,已累積接獲超過40宗申請,涉及樓面超過900萬平方呎,主要來自臨近啟德區的觀塘及九龍灣。因此,有意投資商廈的可以考慮下啟德區附近的工廈,有錢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