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味的粵語俚語:「山寨」源於花街柳巷
山寨——源於花街柳巷的俚語□陳小朗許多源於舊社會賭博業和色情業的俚語,在一些粵語辭典的注釋裡突然失語,致使一些民間俚語失去源頭……山寨「山寨」成為潮語風靡大江南北後,雖然不乏識者加以詮釋,遺憾的是未見提及它源自香港粵語
-
看看這些粵語俚語你都認識幾個
每個地方方言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俚語和俗語,這些俚語和他們的生活習慣與風俗都息息相關,從這些「土味」濃濃的粵語俚語當中,不僅可以感受當地人的傳統習俗,對於學習粵語也是很有幫助的。接下來就看看下面的俚語你認識幾個。
-
微店訂利是封 教你粵語俚語
這次羊城網和廣州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少爺明跨界合作,圍繞「掂過碌蔗、靚到爆鏡、發過豬頭、精到甩尾、四萬咁口、豬籠入水」這六個爆趣又吉利的粵語俚語主題進行手繪設計,底面都用燙金製作。最特別之處在於利是封背面的專屬二維碼,使用手機掃描後,就能聽到少爺明以地道搞笑的西關腔粵語,向你解釋為何是「掂過碌蔗」而不是「掂過碌葛」,為何是「靚到爆鏡」而不是「靚到爆缸」。
-
粵語俚語千千萬,都是真的好好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原標題:粵語俚語千千萬,都是真的好好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趁著老闆不在,上來偷偷發一篇放飛自我的推送🤣大家別取關,我們還是正經的設計公號) 隨著業務發展,最近我們知群的隊伍又增加了幾位新的小夥伴,一聊才發現竟然大多都是廣州人,接著話題就不由自主地聊到了粵語。
-
「粵語俚語中英解析」商業夥伴膽小怕事——怎麼說
Ray想和你說:00:53來自RayPlaysCantonese本專欄Target:讓你脫離字幕,完全聽得懂TVB演員「原汁原味」的粵語對白語言,是融入文化的窗口,充滿著獨有的樂趣在此和大家分享趣味香港話,在玩兒中學習,感受別樣文化這是Ray Shao的第298篇分享寫在前面:在TVB劇集中往往有很多地道的俚語
-
大人小孩都喜歡的雜錦菜,拌飯也很美味
下面介紹幾款雜錦小炒,既能當菜,又能拌飯吃,大人小孩都喜歡。 一、玉米胡蘿蔔雜錦 準備豆角、玉米、胡蘿蔔適量(比例隨意),豆角、胡蘿蔔切丁。
-
一碗熱氣騰騰的好吃又營養的雜錦烏龍麵,怎麼樣?心動了嗎
雜錦烏龍麵聽起來很難,其實不然,只要準備好材料,按部就班的跟著這個步驟做,一碗熱氣騰騰的好吃又營養的雜錦烏龍麵就做出來咯。怎麼樣?心動了嗎?想在朋友們面前小秀一把嗎?學會這個,一定可以的哦。烏龍麵含有十分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吃起來的口感偏軟,不過用調製的湯料煮出來卻很美味。烏龍麵可以做成熱的也可以做成涼麵,因此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可以吃。
-
「蘇州過後無艇搭」、「阿茂整餅」...粵語媒體人李沛聰與讀者分享...
「蘇州過後無艇搭」、「阿茂整餅」......粵語媒體人李沛聰與讀者分享粵語俚語故事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5-02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黃潔華、孟肖攝影報導
-
「賴皮」用粵語可以怎樣表達?
粵語「矛」形容野蠻或賴皮,廣府俚語有「奸矛」(奸而賴皮)、「賴矛」、「出矛招」(使出野蠻或賴皮的招數)等,前兩個俚語中「矛」用白讀音讀如「貓」(mao1),後一個俚語「矛」用文讀音念mao4。「矛」的本字是「瞀」,「作形容詞指錯亂,例見屈原《惜誦》:「中悶瞀瞀忳忳。」
-
比肉還香的素炒雜錦,食材簡單,做法簡單,幾塊錢的成本真值
比肉還香的素炒雜錦,食材簡單,做法簡單,幾塊錢的成本真值今天我炒了一份素食菜,它的做法超級簡單,只需將幾種蔬菜加入火腿丁烹炒於一體即可了,這樣做出來的菜不僅顏值高,令人食慾大增,而且在口感上更是值得一誇,入口清甜爽脆,香甜可口,我做好後小朋友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湯勺舀起來吃了
-
那些有關粵語的口頭禪
粵語口頭禪也是學習粵語的其中一個環節,其實粵語口頭禪和粵語俚語是一個道理,都是一些通俗易懂順溜的語句,具有很強的地方色彩,只不過相對來說粵語口頭禪更更常用一些。接下來就介紹出現在粵語人生活中比較頻繁用到的口頭禪。
-
這些逐漸失傳的粵語俗語,你知多少?
次日,圈圈打電話給家人,用的是粵語,室友向圈圈表示,粵語韻律聽起來很好聽,但是她也一句都沒有聽懂,然後我們竟生出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成為了好朋友,哈哈~!後來,上網搜了一下資料,發現國內最難懂的三大方言是溫州話、閩南語、粵語,難怪我們都沒有聽懂對方的家鄉話。
-
一碗大米,兩隻大蝦,撒上小蔥,教你做雜錦海鮮粥,太香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一道鮮香美味的雜錦海鮮粥的做法。 一碗大米,兩隻大蝦,撒上小蔥,教你做雜錦海鮮粥,太香了!相信大家都在家做過海鮮粥,但是味道卻沒有外面的香,這是為什麼呢?後來小編發現這跟大米的成熟度,還有放海鮮的順序有關,只要掌握了這兩點,你也可以煮出美味的海鮮粥。喜歡的朋友們,趕快來看一看吧!
-
這些粵語俗語很常用 趕緊學起來
在粵語的學習當中,其實個人比較主張從粵語的俗語、諺語、俚語來抓起。粵語詞彙這方面肯定是粵語的一大重要版塊,掌握了它,粵語的半片江山你就打下了。除此之外,粵語的語法以及拼音這些內容學起來實在枯燥,在這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放棄厭惡的念頭。所以,從常用的粵語俗語學起來,會更快一些。
-
諧趣園(園中園),造園手法別具一格
諧趣園(園中園)朋友們,現在我們去參觀下一個景點--諧趣園。諧趣園在頤和園東北端,後山東側山腳之下,建於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原名惠山園。諧趣園是頤和園的園中之園,它內涵了江南園林的全部秀美特色,故又被稱為「諧趣真園」。
-
五月六日,北京頤和園諧趣園對外開放了
嘉慶時重修改名「諧趣園」。竣工時,嘉慶在《諧趣園記》中說:「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故名諧趣,乃寄暢之意也。」地僅數畝的小園,趣味究在何處,略舉一二。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中之園。諧趣園時名叫惠山園」,是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
-
這些粵語日常用語 你學會了嗎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粵語就是為了能夠出去和廣東人交流,雖然普通話是國語,但是在粵語地區特別是港澳地區的交流還是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發展,那麼還是很有必要學會粵語的。無論是粵語的九音六調還是粵語俗語俚語,已經各種不同於母語的語法等等,其實學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果日常生活粵語可以交流無障礙,那麼前面學不學似乎也無所謂。下面就來介紹生活中能用到的粵語日常用語。1.請入嚟坐。這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就能用到了,表示「請進來做吧」。
-
那些普通話不常見的粵語|城事·粵語
字裡行間現在網絡上很多音樂創意社交類的APP,都流行二次創作後加入不少粵語經典歌曲,甚至翻唱版,乃至一些音樂選秀節目也流行翻唱粵語金曲。當然從表面來看,編曲的確膾炙人口,但其實字裡行間,也隱約看到當年作詞人的深厚功底。突發奇想也就寫寫這篇文章。
-
撲街、癟三、殺馬特,這些地道的方言俚語,原來都是英語外來詞!
每個方言中,都有一些地道的詞彙或俚語,其中的韻味,是用普通話怎麼也表達不出來的。然而你知道嗎?有一些看似地道的方言和俚語,最初卻並不是中文裡特有的,而是由外來的英語演變而成!不信?那就跟著歷史君接著看下去吧!
-
盞鬼又趣致的佛山本土特色粵語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