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坐席的講究,你打算安排誰坐正席的上首呢?

2020-12-25 愛臭美的大丫頭

農村坐席的講究,你打算安排誰坐正席的上首呢?做席是有講究的,一來體現尊老愛幼,二來尊長分親疏,坐席由來已久,我的家鄉這邊比較盛行,也是體現了好客的傳統,如果舅舅和嶽父,一般舅舅會讓給你嶽父做,一般舅舅會體諒外甥,也不會讓外甥難堪,因為每家都會讓席,這是傳統,如果舅舅不讓那麼嶽父也沒辦法,因為嶽父也懂是舅舅大。

坐席是有講究的,也要看場合,還要看做什麼酒,我們這邊就拿結婚來說,一般情況是在祠堂舉行,祠堂上都會擺四個八仙桌,中間左側為首席,右邊為次席,以此類推,共八席位,外甥結婚,舅為首席,(有外公的舅舅會讓給外公做,有的地方不會讓的也有)次席是姑父,三席是姨父,四席是老舅(老舅是爸爸的舅舅),五席是老親家,六席是義父,七席是老奶奶的娘家人,八席是村的族長。

嫁女做席有區別,首席也是娘舅,次席是姨父,三席是姑父,四席為姑父,後面的席按結婚的一樣,為何會選姨夫為次席是因為要尊女方大,結婚要尊男方大

進新房也有區別,首席是木工,次席是泥工,三席為兒子的舅舅,四席是姑父,五席是姨父,六席是老舅,七席如果沒有義父就是老奶奶的娘家人,八席是族長。

老人家如果去世了,席位也不同,首席是逝者的舅舅或者娘家人,其他都以此類推,在我們這邊如果你做好事,不安排好席位的話,對方會很生氣,有的會掀桌子,所以坐席要看好怎麼安排,這裡涉及三代或者四代人的舅舅,女方的娘的家人,做席是門很繁瑣的事,也是體現尊長分疏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有三親四疏,所謂冬瓜南瓜藤條都能找到根源,你來自哪裡出自何方,老祖宗的道道深的去

相關焦點

  • 農村的老規矩:為何結婚時男方的舅舅要坐「上席」,有啥說法嗎?
    摘要:農村的老規矩:為何結婚時男方的舅舅要坐「上席」,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時代在發展,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農村裡以前是有很多老規矩的,而到了今天多數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一方面是現在觀念不同了,對這些老規矩就沒那麼講究了。另外一方面是現在的年輕人常年在外面,對於農村傳統的文化接觸和了解的機會也不多,所以有好些就沒有繼續傳承下來。但在紅白喜事上,有好些規矩還是很受重視的,絲毫馬虎不得,不然村裡人會說閒話,有些親戚可能也會有意見。就拿紅喜事來說,一般對坐席安排就很有講究的,無論是在家裡辦酒席,還是去酒店辦酒席。
  • 展覽展會中的坐席位置安排
    按國際慣例:以主席臺為準,右手邊坐的為主為大,左手邊坐的為下為次為小;坐席距離主位越近,其席次和席位就越高;距離主位越遠,其席次和席位就越低。根據上述原則,坐席編排的方法為:主席位和重要嘉賓的坐席臺的正中。會議主持人的坐席在主席臺最邊上靠近演講臺的地方,以方便出入。其餘重要嘉賓和重要出席者的坐席同上原則,若沒有特別安排,可隨嘉賓的意願入座。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何說法嗎?
    比如說在農村裡面招待客人吃酒席的時候,就有一些規矩必須遵從,否則的話可能對人不敬。有些比較講究規矩的親戚,如果不按照傳統習俗來,或者是做了什麼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甩手離席而去。比如說農村裡面最講究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句,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 農村「坐席」之殤:一盤菜幾秒鐘被「打包」,如此節約?
    在城市裡的餐桌上,鋪張浪費的現象減少了許多,而在農村裡的餐桌上,勤儉節約的氛圍也是更甚一籌。在很多地方的農村,不知何時,人們把「打包」變成了一種「時尚」的行為。從農村「打包」現象來看餐桌上的浪費和節約,似乎浪費的問題要比節約的問題好解決得多。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重要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大家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山東美食,博山四四席,山東宴席上的「官客席」,看看有多講究吧
    看了它你才能明白,魯菜到底有多「講究」在中國的各大菜系中,魯菜以其特有的傳統做法並加之與當地飲食文化的巧妙結合,位列於中國八大菜系之首;當然,山東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樣繁多、數不勝數,讓人垂涎欲滴、欲罷而不能。今天小編還是繼續為大家介紹一道山東的傳統美食,那就是山東博山的「四四席」。
  • 還記得兒時的農村「坐席」嗎?你最愛吃的又是哪幾盤菜呢
    儘管如今人們的生活越變越好,大多數人對生活追求可是超級高,而一些不喜歡太複雜的人就喜歡簡簡單單的生活,不過有時候習慣了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偶爾回去一趟農村感受下農村的生活也是蠻不錯的,特別是農村一些節日習俗,當地村民就會擺宴席請上親朋好友。
  • 什麼是「席不正,不坐」?
    席不正,不坐。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只好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咱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意思?咱們生活中家裡面來了客人,肯定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當然吃的是越豐盛越好了,不過要是人少的話,菜少些也不能擺三個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人們對於一些字的諧音比較忌諱,像三的諧音是散,有離開的意思,人家難得來你家做客,吃飯的時候擺三菜,就有讓人吃完趕緊走人,不歡迎久留的意思,讓人覺得在下逐客令,這是不好的,應該來說,人們對一些字的諧音還是比較忌諱的,比如說送梨會被認為是梨的諧音
  • 農村酒席上這道菜一上,農村人就會準備好散場 有什麼含義嗎?
    然而這些酒席都是有事因的,但是如果哪家有無事宴席,那麼一般會受到人們的恥笑,沒有人會去坐席,家主的面子也蕩然無存。總的來說,農村人辦酒席一般還是遵循事出有因,保持著淳樸和真實的農村,雖然這些俗禮對於農村人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參加酒席的城裡人就會感到不一樣了,並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和代表。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講究?大家都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能有這個稱呼,其不僅僅是因為歷史悠久,還與古人留下的文化禮儀等等,都有有所關聯。比如我國劉徹已久的餐桌禮儀了,這個就有很大的講究,而古人就用一句話來表述了一些餐桌禮儀。
  • 劍閣農村喜宴正席菜譜!保證每樣你都吃過!
    素材來源:百度貼吧網友zbb243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某次回農村老家,吃了喜宴,奉獻上正席菜譜。
  • 背包放座席下安全嗎?男子專門鑽硬座坐席下連續行竊
    近日,一男子乘坐火車,不坐在自己的坐席上,偏偏往坐席下面鑽,究竟是為了什麼?男子的奇怪行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目前,該男子因盜竊,被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盜竊2900元時的監控截圖。7月24日4時05分許,T261次列車乘警接旅客張某(女)報案稱,自己放在17號41號坐席下的雙肩包內2900元現金被盜。
  • 重慶崽兒記憶中的農村酒席,20道經典招牌菜秒殺滿漢全席!你吃過多少?
    {"title":"重慶崽兒記憶中的農村酒席,20道經典招牌菜秒殺滿漢全席!你吃過多少?"而廚房裡廚子還有幫手們正忙碌著準備幾桌人的菜!等到廚子喊可以吃飯了,然後主事的人大吼一聲,大家就開始找位置坐。
  • 【監利風俗帖】誰是貴客
    按理說,既然是請大客,為什麼客與客的身份,在坐席排位上又各有什麼不同呢?也有人把新郎這一席設為特席後,安排在新房中,舅爺坐真正的堂屋中的第一席上席。也有的地方,在時間安排上不同,媒人上午坐苐一席,下午陪十弟兄,新郎坐正屋主席首座,舅爺坐苐二席首座。在第二天上午舅爺在首席上坐上席,下午來親中的大哥首席上坐上席。在監利坐席禮節上,不得不說三個身份不同的人:笫一個是姑伢子(姑父,姑爺),他在內親中本來居首,卻一直無第一席的正席可坐,好象永遠都只能當老二,或陪舅爺坐陪席。
  • 農村酒席上最初的美味,一上桌就被大家搶著吃沒了
    酒席一方面是農村人家裡的面子代表,這也和中國人民一直以來的信仰有關。就像在古代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宴會一樣。這可能就和中國一直以來的禮尚往來的文化禮節有關。再一個習慣就是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喜事就要聚眾分享,所以,辦酒席變成了農村的一種習俗。酒席就是一種飯局,說到吃飯,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飯中的菜。這樣一來,農村辦的酒席也就可以看作是菜的薈聚了。
  • 九哥講俗語(第17期):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
    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大多數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積累的結晶,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然,也避免不了有些糟粕,需要我們加於辨別,有選擇地吸收。今天,湘西九哥來給大家講講,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到底是什麼意思?一、為什麼不擺三盤菜?
  • 在農村,喪事為什麼在棺材上放公雞呢?究竟有什麼習俗講究呢?
    在農村,喪事為什麼在棺材上放公雞呢?究竟有什麼習俗講究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過去看到的有關鬼魂電影,那些孤魂野鬼夜裡出現,但每當公雞打鳴時,再厲害的惡鬼都要趕緊逃之夭夭。也就是說雄雞唱曉是驅走鬼魂,鎮壓邪惡的意思。
  • 在蘇北農村的紅白事上,有一種赴宴,叫「坐闖席」!
    坐闖席,以前只是聽人說說而已,並未見過什麼樣的人是怎樣吃闖席的。在今年的10月份,蘇北的天氣是寒而不冷,尤其那初冬的陽光更是暖意融融。此時鄉下人大都喜歡聚集在一起拉拉呱,打打牌……在輕鬆愉快中度過一天。如果哪家有事, 街坊鄰居都願意去幫幫忙,湊湊場。十月十七日是朱家出殯的日子。
  •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話,說的是農村在酒席上的一種習慣,實際上這句話裡包含著一些禁忌。圖片:古代農村酒席劇照孔子創立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三綱五常,其中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