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膽氣「下頭水」
■王佳男 沈 輝
「一輛轎車墜入珠江,請求你部支援。」前不久,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中隊接到駐地公安的求助電話後,派人火速馳援。
在事發流域,水文條件複雜,湧浪暗流交錯,加之墜江汽車可能仍在水下翻動,救撈任務難度很大。面對陌生的水下環境和未知的危險挑戰,第一個下水作業無疑最需要勇氣。
「我先下!」還未等現場指揮員點將,王志凱挺身而出,換上潛水服、戴上防水面罩、背上氧氣瓶和壓鉛,在信號繩的牽引下,「撲通」一聲躍入江中。
「遇到陌生複雜的水下環境,我們通常把『下頭水』的重擔交給心理素質最過硬的骨幹。」談及王志凱,該中隊領導對這個一身膽氣的潛水員交口稱讚,因為每次下水執行任務他都衝在前面,被戰友們稱為藝高人膽大的「急先鋒」。
但這個「急先鋒」最初可不是這樣。第一次穿上裝備,下沉到黑漆漆的水底,聽著耳邊「咕嚕、咕嚕」的氣泡聲時,他緊張得手腳不聽使喚。看著同批戰友開始向高難課目發起挑戰,自己還在原地打轉,不服輸的王志凱在心裡告誡自己:「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礙。」
從下水「膽打顫」到隨時準備「下頭水」,王志凱的成長道路走得並不輕鬆。在訓練中他事事爭先,處處對自己嚴要求。水下切割課目,因為力量不足和技巧不夠,一根鋼管鋸了很久都沒有鋸斷,讓他恨不得拿牙去咬。那段時間,他早晚都浸泡在水裡,進行水下閉氣、換氣和遊泳等基礎訓練。一天下來胳膊痛得抬不起來,手泡得紅腫,吃飯時連碗都端不住。
得益於紮實的訓練,王志凱越練底氣越足,越練膽子越大。那年,中隊奉命支援地方打撈落水人員遺體,不少官兵心裡直發怵。關鍵時刻,王志凱第一個站了出來,憑藉高超的潛水技藝和過硬的心理素質,圓滿完成了任務。
很快,王志凱成長為中隊潛水專業骨幹,戰友們在總結他成功的秘訣時說:「一個『敢』字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自己也說:「幹潛水這一行,沒有一顆勇敢的心,必將寸步難行。」
一句話頒獎辭:苦練精武砥礪一身膽氣,備戰打仗才有十足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