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2020-12-23 錦春育兒經

現在社會有一個現象,讓我一直想不通。一些父母拼命掙錢,去給孩子買一套學區房,卻不願意在家庭教育上花費一點精力和時間。

殊不知,學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之後。正如家庭教育專家朱永新所說:「所有的問題兒童,都可以在原生家庭找到原因」。

那什麼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呢?清華附小的校長、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就曾用一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她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先放糖,無條件的愛和鼓勵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能有任何附加條件。——樊登

竇桂梅校長解釋所謂先放糖,是在孩子幼年時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鼓勵。孩子小時候有一個現象,明明你對他吼,他哭著依然要媽媽抱,你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這三個需要幾乎是幼兒階段的全部需求

孩子的安全感、歸屬感和愛全部需要從家庭、從父母身上得到。當孩子哭著要抱抱的時候,其實是因為他感覺不安全,害怕失去父母的愛。

美國兒童健康顧問多薩利·萊切斯克通過研究發現,父母的撫摸能夠影響孩子的大腦和情緒發展,孩子感受的安全感越多,未來越自信越容易克服懷疑,幸福感也越強。

這讓我想到楊迪,他曾在《青春環遊記》這個節目中回憶自己一路走來家人的愛和支持,直接就在節目中向家人下跪感謝,並且說出這句話:

你們從來沒有阻礙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從來都是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我真的很優秀。

楊迪一路走來經受了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但他依然自信的站在舞臺上,是家人給了他足夠的安全感和勇氣。

再放鹽,讓孩子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

竇桂梅校長所說的再放鹽,是指當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以後,需要讓孩子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多少年輕人在不如意前選擇放棄生命。

但縱觀古今,那些最終有大成就的人,哪個不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最終才站在了自己生命的高峰。

每次一提到抗挫折能力這5個字,我就想到馬雲。大學考了3次;就連出國都被拒籤過7次,畢業找工作找了30次;無奈只好創業,創業又失敗了4次。

但別管挫折怎麼磨鍊他,他就是能一次次的站起來,這讓我想到心理學家Seligman提出的一個概念習得性樂觀

這位心理學家認為面對挫折和困難時的專注、積極、掌控感、自尊自信都是可以練習得到的。我想馬雲大概就是在一次次挫折中練出來的。

這種習得性樂觀的思維方式,其實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德威克提出的成長型思維,這種思維的人不排斥挫折,更喜歡失敗,因為他們認為失敗可以學到經驗。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正確面對輸贏,每次當孩子失敗的時候,你要告訴他是好事兒,而不是一臉黑的罵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大可以通過逆商教育、情商教育的故事,用故事來暗示孩子的行為。

在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歪歪兔情商教育注音讀本》系列裡的《性格教育故事》、《逆商教育故事》幫了我不少忙,引導孩子成為自信、樂觀、勇敢,擁有強大內心的人。

再補鈣,放手讓孩子走向獨立

竇桂梅校長認為,孩子終究要一個人面對未來的人生,而家庭教育的最後一步就應該是補鈣,家長放手讓孩子走向獨立。

一份社會調查顯示,父母包辦孩子生活的負面影響包含:沒主見佔58.9%,性格優柔寡斷佔55.5%,懶惰和依賴性強佔51%。

可見,家長不教孩子獨立,其實是為孩子未來的人生埋下了禍根東方神童魏永康就是鮮明的例子,4歲自學初中的知識;13歲被大學錄取;20歲卻被退學。

被退學的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這讓我想到了蔡元培校長的話,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一個人獨立的人格無法形成,智商再高又有何用!

在這方面,很多家長做得還不如狐狸,在大自然中流傳著「狐狸法則」。成年的狐狸是不能和父母生活的,一定要獨立存活,體驗適者生存的道理。

所以真正愛孩子的家長,都懂得放手!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孩子2歲時出現的自我意識萌芽,就要開始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他們事事都想自己來,在安全範圍內,請允許他自己來。「自己來」也有助於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及自信心。

我除了允許孩子的行為以外,還會常常給他讀一讀《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學會管自己》系列,針對學齡期兒童的一套童話書。

幫助剛上小學的孩子,適應學校生活的變化,從獨立品格、學習能力、社會適應三方面提升自己。幫助孩子自主學習、學會處理人際關係、適應規則變化。

我最愛給孩子講的一個故事是《拖拖拉拉國》,正好針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總是磨蹭拖延要人催促的問題編纂的童話,孩子看完確實很受影響,分享給有需要的家長。

陶行知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傷,既不夭折,也難成材」。與所有家長共勉!

相關焦點

  • 「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寫照,受益的是孩子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來自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很多人說,廣東人就是老火湯和涼茶養出來的,廣東人可以一餐無肉,但不可以一頓無湯,但是廣東人的湯永遠是別人摸索不透的配方實際上,家庭教育就像是廣東人熬的這一鍋湯一樣,不同的家庭都會用心去熬製這一鍋湯,但是最終出來的味道卻不盡相同,因為他們放糖、鹽、鈣的量都會不一樣,自然而然,熬出來的教育的這鍋「湯」也會不盡相同,有好有不好。糖是父母給孩子的關愛和鼓勵,鈣是孩子的自立自強,而鹽自然就是孩子直面的挫折與苦難,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些東西缺一不可。
  • 做西紅柿炒雞蛋,先放糖還是先放鹽,口感大不同,這樣做最好吃
    關於西紅柿炒雞蛋,大家一直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先炒西紅柿還是先炒雞蛋。現在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先炒雞蛋,然後盛出來,再炒西紅柿,最後加雞蛋一起炒勻。關於先炒西紅柿還是先炒雞蛋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再來說一下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先放鹽還是先放糖的問題。很多人可能覺得先放鹽還是先放糖都無所謂,其實放調料的順序也是可以影響菜品的味道的,順序錯了就會總感覺味道差了那麼一點。
  • 炒菜為什麼要放糖 炒菜為什麼最後放鹽
    炒菜為什麼要放糖糖除能調和口味、增進菜餚色澤的美觀外,還可以供給人體豐富的熱量。菜中加糖,能增加菜的風味;醃肉中加糖,能促進膠原蛋白質膨潤,使肉組織柔軟多汁。糖可以在炒菜前就加入。鹽可使蛋白質凝固,因此燒煮含蛋白質豐富的原料(如魚湯),不可以先放鹽。最好等湯煮好快起鍋時再放鹽。
  • 油燜茄子是先放糖,還是先放鹽?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不知道你做油燜茄子是先放鹽還是先放糖呢?正確的燒菜方法是先放糖其次再放鹽,要是顛倒放了,鹽的物理作用會讓糖的味道不好吃,就會會造成這道菜只有鹹味和醋味。從而油燜茄子也會變得相當的難吃。其實可以先把醬料配好然後,倒入菜裡面一鍋燴了,下面就來看看詳細的製作步驟吧!
  • 紅燒魚先放糖還是先放鹽?
    紅燒魚沒有先放糖 或放鹽的說法,沒有先後。1,紅燒魚配料:蔥少許, 薑片少許, 香菇切絲少許,肉絲(豬肉)酒 , 鹽 , 醬油 蠔油匙 糖。2,魚殺好在魚身兩側劃斜刀口,二邊抹上少許鹽,放酒 幾塊姜蔥,醃製一下。3,放多油入鍋燒熱 把魚炸至金黃備用。
  • 水煮花生米先放鹽還是煮熟再放鹽?
    水煮花生想必大家都煮過吃過,到底是先鹽煮還是等花生米煮好以後加鹽?說法不一,煮好的花生米必須要有鹹味,這是必須的,再有味道,那是的加香料一起煮。水煮花生米可以用兩種方法煮第一種,煮新鮮花生米,一般新鮮的花生米比較好煮,這是因為花生米是新鮮的,帶著溼度,沒有乾燥,很容易煮熟透,先把新鮮花生米洗淨,加到鍋裡,可以用砂鍋或者湯鍋煮,加涼水和鹽,八角和桂皮。
  • 炒糖色時,先放油還是先放糖?順序弄錯了,難怪炒不出焦糖色
    很多人在做這一步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放油進去,再把糖倒進去炒,其實這麼做不能說不好,就是容易因為油溫過高,把糖給炒糊了!這樣就前功盡棄了。小編去朋友家時,朋友告訴了小編其中的秘密,小編這才知道原來自己之前做出來的糖醋排骨顏色一點都不漂亮,就是因為先放油再放糖導致的。
  • 醃蘿蔔時,鹽和糖哪個先放?有人做錯了,難怪蘿蔔難吃,一點不脆
    醃蘿蔔時,有人先放鹽,有人先放糖,到底鹽和糖哪個先放?有人做錯了,難怪蘿蔔難吃,一點不脆!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醃蘿蔔的做法,想吃的朋友一起做。照著方法做一瓶,保準你也做的好,更愛吃醃蘿蔔,試試吧。將白蘿蔔的頭尾去掉,再將白蘿蔔的表面清洗乾淨,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格外清洗,做醃蘿蔔不用去掉外皮,因此要洗乾淨為好。再將白蘿蔔切成厚片,改刀成蘿蔔條,還可以將蘿蔔切成片,形狀無所謂,自己喜歡就好。
  • 清華附小校長:100篇閱讀理解,暑假趁熱練,新學期語文燦然一新
    這份清華附小校長整理的100篇閱讀理解題目附有答案,暑假趁熱練,新學期語文燦然一新!文末有Word完整版資料領取方式!老師堅持每天整理各科學習資料,喜歡就多多關注吧!
  • 清華附小校長: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練習35篇,練熟考試衝刺滿分!
    清華附小校長: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練習35篇,練熟考試衝刺滿分!作文是語文必考的題型。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在一二年年級學習中,寫作其實就早早出現了。一年級的看圖寫話其實就是最基礎的作文練習了。
  • 做菜時,到底是先放鹽還是後放鹽?大廚告訴您,做什麼菜都好吃
    菜裡放鹽是我們不可缺少的調味料之一。可以說在所有的調味料中,加鹽是最基本的。炒菜和燉菜的時候,我們需要放鹽,放鹽也有先後順序嗎?那麼,炒菜時到底還是先放鹽還是後放鹽,放鹽的順序根據菜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菜的味道不好的話,也會影響到食材的味道。
  • 清華附小校長: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專項練習題,適合假期課後作業
    清華附小校長: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專項練習題,適合假期課後作業五年級是小學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一方面是知識難度增加,另一方面孩子心智也慢慢成熟,在學習上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這也是很多同學上了五年級成績就開始下滑的原因所在。
  • 做糖醋裡脊,先放糖還是先放鹽?這一步做錯,難怪外甜裡淡
    進來的小夥伴可以給小佳點個關注哦小編最近對一道菜系特別的喜歡,它就是糖醋系列,雖然它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糖,但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特別的開胃,什麼糖醋帶魚、糖醋排骨、糖醋帶魚等等,最近都吃了個遍,不過小編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是先放糖還是先放鹽?做糖醋裡脊,先放糖還是先放鹽?
  • 這樣的放鹽順序才是對的,你炒菜是怎樣放鹽的呢?
    文/食酒說不同的菜,放鹽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放鹽的比例也會不同。那麼做菜時什麼要怎麼放鹽最好呢?我們只要記住幾個要點,就不怕放錯鹽的順序和比例了。俗話說:「一分鹹三分味」,炒菜時候放鹽是很有講究的尤其是放鹽的時間和比例,調好了菜的味道,對們的身體健康更加有利。一、菜類1、青葉類的蔬菜:後放鹽,因為放鹽早了會把裡邊的水分稀釋出來,這樣炒出來的菜就會幹癟,不但難看還會隨著水分的流失讓菜葉裡的營養也流失了。
  • 清華附小校長: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共3套),提前練習好
    清華附小校長: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共3套),提前練習好三年級是基礎到難點的過渡階段。這也是學習成績的轉折點。
  • 煮「紅豆湯」是先放糖,還是後放糖?之前放錯了,難怪紅豆煮不爛
    煮「紅豆湯」是先放糖,還是後放糖?之前放錯了,難怪紅豆煮不爛紅豆湯是我們經常吃到的,我們經常會在早上煮來吃,它的營養價值特別高,而且還具有美容補血、減肥祛溼的功效,特別是女生吃了非常好,夏天煮碗紅豆湯,冰鎮喝也還是爽口的。
  • 醃蘿蔔先放糖還是先放鹽?順序顛倒了,難怪醃出來的蘿蔔不脆爽
    醃蘿蔔先放糖還是先放鹽?以前農村人喜歡醃蘿蔔條是因為家裡面種的蘿蔔太多,吃不完放掉扔了太可惜,所以為了長時間的儲存蘿蔔就把蘿蔔醃製起來,做成蘿蔔條或者把它切成條風乾之後,放在密封的袋子裡面儲藏,這樣的方法可以增加蘿蔔的保質期,放上一年都不會壞。
  • 炒紅燒肉時,先放糖還是先放醬油?順序放錯,難怪紅燒肉又苦又柴
    炒紅燒肉時,先放糖還是先放醬油?順序放錯,難怪紅燒肉又苦又柴!然後就問朋友到底該如何做紅燒肉,對於做紅燒肉到底是先放糖還是先放醬油。這一點我確實是不知道的。今天聽朋友說,我們在炒紅燒肉的時候,糖和醬油的順序萬萬不能放錯,否則炒出來的紅燒肉根本就不好吃,而且味道更是又苦又柴,喜歡吃紅燒肉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一下。
  • 醃泡菜時應該先放糖還是先放鹽?做對這一步,泡菜又香又脆更下飯
    不過,多數人不理解的一個問題就是,醃泡菜時應該先放糖還是先放鹽?做對這一步,泡菜又香又脆更下飯。其實,泡菜的醃製方法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不過,想要醃製出又香又脆更下飯的泡菜還是比較難的。如果稍不注意的話,醃製出來的泡菜總是會出現夾生的現象。所以,醃製泡菜的時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大家應該也都有所了解,在醃製泡菜的時候,比較重要的兩種調料就是糖和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