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勺 公筷 分餐制 讓良好的就餐習慣從這裡開始

2020-12-17 瀟湘晨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蔚然成風 新華社發 劉道偉 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公勺、公筷、分餐制也成為熱門談論話題。

公勺、公筷可防多種傳染病

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成人感染率超過50%,80%至95%的慢性胃炎患者、70%的胃潰瘍患者、95%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和89%的胃癌患者,都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趙東兵對此倡議,要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讓幽門螺旋桿菌、新冠病毒及其他傳染病的傳播止於公勺、公筷。

人們在就餐時,許多病菌會通過唾液和筷子以及一些不注意的方式進行傳播,其中,共餐是感染病菌的重要途徑之一。倡導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是有效降低和減少疾病的重要的方法。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當下,專家強烈建議,就餐應採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讓致病菌減少傳播。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公勺、公筷、分餐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減少傳染病感染的機會: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病菌通過手部進入口中;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按時刷牙,注意口腔衛生;避免用手或口餵食幼兒;進食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餐後及時清洗餐具,經常進行消毒處理。

公勺公筷的喜與憂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的調查表明,在中國,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新冠病毒的傳播,也與人們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共用餐具、不用公勺公筷、用口餵食、親吻等,都可能傳播病毒。

近日,在一家可以提供公勺公筷的餐飲店工作的服務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店的服務員都會在餐前為顧客提供公勺、公筷,並提醒其使用,很多顧客會禮貌性地表示感謝,但是真正使用公勺、公筷的卻很少。有的顧客說:「我還沒有使用公勺、公筷的習慣。一般來說,出來一起吃飯的都是朋友、同事或者生意夥伴,本來就是為了聯絡感情,如果用公勺、公筷就會顯得太生分了。」持這種想法的食客大有人在。有的人覺得用公勺、公筷「麻煩」「沒必要」。在家就餐時,有時家裡一起吃飯的人不多,用公勺、公筷太見外。還有人說,傳染疾病的途徑很多,光靠使用公勺公筷也不能完全避免。

現在有一些餐廳提供的是一次性有償餐具包,並未額外提供公勺、公筷,當顧客要求提供公筷時,服務人員拿來的卻是一雙和私筷沒有區別的筷子,使用起來難以區分。目前,全國許多地方都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倡議食客就餐時使用公勺、公筷,有條件的要實行分餐制。如大連市疾控中心還多次提醒市民,倡導文明健康用餐:餐桌上使用公勺、公筷,實行分餐,間隔落座或同側用餐,減少交談、縮短時間,儘量減少在外飲食次數等。

專家指出,中國一些傳統習慣需要與時俱進,比如一些老人在給孫輩餵食時,喜歡先把食物嚼碎再餵給孩子,或在餵食前先嘗一口試試溫度,有些家長還會跟孩子用同一套餐具吃飯,這些都是不衛生的習慣,很可能將各種細菌通過唾液傳染給小孩子。雖然使用公勺、公筷並不能保證讓人不得傳染病,但是卻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而如果不使用公勺、公筷,一方面,會把自身口鼻腔攜帶的細菌通過筷子傳到菜上;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不同菜品本身攜帶細菌的交叉汙染。

嚴防細菌病毒在餐桌上蔓延

分餐,顧名思義就是把菜餚等量分配到每個人的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獨自享用,它具有衛生、互不傳染等優點,可以有效防止細菌病毒在餐桌上蔓延,切斷「口口相傳」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相關人士表示,其實分餐制和公勺、公筷制在中國已經推廣了很多年,但是成效不明顯,這其中既有文化的原因,也有經濟成本和個人習慣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推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制提供一個新的契機,各地紛紛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強調實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制既是文明新風的體現,也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值得在全社會推廣。

而使用公勺、公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費。比如,很多人在聚餐時怕不夠吃,往往會點很多菜,但是最後又吃不完,結果是每一道菜都被不同的人夾來夾去,如果不打包,覺得浪費,打包的話心裡又覺得不舒服的。而如果聚餐時使用公勺、公筷,由於菜餚沒有被唾液所汙染,就餐者可以放心打包未吃完的剩菜,從而避免浪費。

兩會代表建議設立公筷日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資料袋中就多了一份公筷、公勺,此舉既方便了代表委員們在用餐時使用,又讓他們帶頭踐行「公筷行動」。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建議,將每年11月11日設為「全民公筷行動日」。「『11』月『11』日代表兩雙筷子,形象好記。」從科學角度來看,除了食用不安全食物等直接導致食源性疾病之外,人體呼吸道的唾液、飛沫等也是許多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此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多名醫務工作者表示,對新冠病毒以及其他病菌和傳染病而言,公勺、公筷及分餐制是一道有效的屏障。

「就餐者中的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可隨著圍桌共食中來回『穿梭』的筷子,將疾病傳播給一起就餐的健康人群。」上海市黃浦區衛健委主任楊國威這樣提醒。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賈明芳等人發表在《護理學報》的一項研究顯示,經過對2180名居民幽門螺桿菌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用公勺、公筷進餐,是減少病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專家表示,使用公勺公筷、分餐制,既是衛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防止細菌病毒在餐桌上蔓延的有效措施,多一雙公筷,多一次分餐,就多一份健康保障。因此,要大力倡導使用公勺公筷、分餐進食,形成文明的用餐方式。

連結

使用公勺、公筷,利人利己保健康

專家提醒,使用公勺、公筷很有必要,它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一是乾淨衛生、預防疾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餐具接觸公共食物,減少對菜品的汙染,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特別是降低胃幽門螺桿菌、A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體的傳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二是減少浪費、文明餐飲。使用公勺、公筷可幫助大家養成定量取餐、按需進食的習慣。在外用餐沒有吃完的,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在減少浪費的同時,也培養了人們環保節約的良好風尚。

總而言之,無論是杜絕病從口入,保護家人健康,還是倡導餐飲文明,使用公勺、公筷都很有必要。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於改變我們傳統的共餐習慣是一次加強引導的契機。關鍵要轉變觀念和認識,通過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久而久之,使之成為人們自覺的健康生活方式。

專家再次呼籲:在外就餐時,帶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館的餐具作為公勺、公筷使用。

在使用公勺、公筷時,很多人嫌麻煩,容易混淆,專家也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家規」:

在家吃飯時,可以採用分餐制,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裝到家庭成員各自專屬的餐具中,大家只是同桌吃飯;如果餐具做不到完全獨立,至少要養成每個菜都用公勺、公筷夾取(盛取)的習慣。在外就餐時,則應主動要求店家提供一菜一勺(一筷)。

【來源:海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永善人,這份「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倡議書請收好~
    ·公勺公筷制」中的表率作用,切斷「病從口入」傳播途徑,培養人民群眾健康文明用餐習慣,最大限度防範和減少共餐引起的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傳播,特向全縣各機關單位、餐飲經營機構及廣大幹部群眾發出以下倡議:一、做「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先行者各機關單位食堂、各餐飲經營機構要率先踐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以健康營養為首要條件,結合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行動
  • 專家觀點:公筷公勺與合餐制不矛盾 反對一刀切推行「分餐制」
    於是,神州上下全國各地興起了推廣使用公筷公勺、進行餐桌革命的思潮與行動。對此,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夏學民表示完全理解與原則性贊同。然而,各地以精神文明高度推廣公筷公勺的具體做法,似乎出現了值得注意的問題。
  • 關於提倡「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
    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合餐制易帶來疾病傳播,筷來著往為病毒細菌擴散打開方便之門,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嚴把「宴請賓朋、家人聚餐、工作用餐」等各種用餐環境的「入口關」,積極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行動,堅決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形成衛生、文明的良好用餐習慣。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餐廳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武漢市教育局將對中小學加強「分餐制」教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健康用餐習慣;武漢市文旅局負責星級酒店推行分餐制的宣傳倡導,指導三星及以上星級的酒店採取分餐公筷公勺等就餐方式;武漢市婦聯負責全市「衛生文明家庭」創建,大力倡導家庭分餐制;武漢市餐飲業協會負責組織開展衛生文明餐飲企業創建,將文明餐桌光碟行動、分餐制納入行業等級評定。
  • 推廣「分餐制、公筷公勺制」,綿陽200多家餐企響應倡議!全名單來了
    《關於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關於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書廣大市民朋友們、全市餐飲單位:餐桌舉止非小事、一勺一筷見文明。為切斷「病從口入」的途徑,倡導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展示綿陽全國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為此,我們聯合倡議,在全市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
  • 北京倡議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 積極推廣分餐制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北京倡議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培養健康飲食習慣,阻斷餐桌上的疾病傳染路徑。共創中華餐桌文明,實行『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的倡議書一經發出,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 配齊公筷公勺,上新「位上菜」滬上餐飲業積極推進分餐制
    圖說:分餐制有助於餐飲業復甦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餐桌上擺好了醒目的公筷公勺,搭配好的勺子、叉子和筷子隨餐上桌,服務人員主動提供分派菜品的服務……無論是硬體上的公筷公勺,還是軟體上的菜品調整、服務流程,本市多家餐飲企業均已主動調整
  • 公勺公筷 健康共享 | 三門縣公筷公勺使用規範解讀
    二、定義「公筷公勺」是指服務人員或消費者通過使用公筷、公勺分配菜點進食的就餐方式。三、主要形式1分餐制餐飲服務人員先將菜品送至餐檯,向客人展示菜品全貌,報清菜名,再使用公共餐具按標準對菜品進行分餐,分餐可在後廚、服務臺面、餐桌上進行,分餐用具應為一菜一用具,分餐後送予就餐者進食。
  • 《山西省餐飲業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務規範》解讀
    使用「公勺公筷」 重構新時代餐桌禮儀「文明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防病抗疫的堤壩,要改變『人手一筷一戳到底』的傳統用餐方式,將餐桌文明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管理體系。」在認真學習了我省出臺的《服務規範》後,山西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會長馮守瑞說,「我們要大力提倡『一菜一筷、一湯一勺』或者『一人兩筷、筷色不同』的文明就餐方式,紅白喜事、節慶活動等集體聚餐,要主動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夾,重構新時代餐桌禮儀。」《服務規範》要求,購買公勺公筷必須是從合法渠道購進的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合格產品。
  • 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時候了!
    人民網西寧6月29日電(劉沛然 陳明菊)最近,青海省內許多餐館在餐桌上擺放了公勺公筷,意在倡導推廣分餐制,鼓勵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以降低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多種疾病傳播風險。但是仔細觀察後發現,還是有不少外出就餐的消費者和在家用餐的家庭不會使用公勺公筷。分餐制的實行到底難在哪裡?
  • 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 山東1532家旅遊飯店聯名推廣
    半島記者 關瑛 劉紅為推動全省旅遊飯店進一步提供更有針對性、適應性的健康產品和服務,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旅遊飯店協會聯合向全省旅遊飯店(住宿、餐飲)行業發出倡議,在全省旅遊飯店(餐飲)行業推廣實行「分餐制、公勺公筷雙筷制」。
  • 分餐制、雙筷制、公筷制怎麼操作?具體指引來了
    這個說法來自於一份《中餐分餐制、雙筷制、公筷制服務操作規範》(徵求意見稿)一起來看下吧最近,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委員會聯合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發布《中餐分餐制、雙筷制、公筷制服務操作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明確,分餐制為「餐飲服務人員或消費者通過使用公用餐具分配菜點,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公筷制要求「中餐公宴場合,使用公用的筷子或勺子、叉子進行分菜」。雙筷制的要求為「中餐公宴場合,使用取食筷、進食筷的雙筷助食方式,取食筷在右側,進食筷在左側。取食筷用於從公共器皿中夾取食物,進食筷用於送食」。
  • 關於使用公勺公筷和推行分餐制的指導意見
    要加強公勺公筷購置、清洗、消毒、存放、設置等管理工作,保證公勺公筷質量合格。公勺公筷外觀明顯區別於用餐人員自用餐具,且有顯著文字標識和相對固定放置區域,便於使用。要在經營過程中做到牆上有宣傳、桌上有提示,引導幫助消費者正確使用公勺公筷,獲得良好消費體驗。
  • 倡導公筷公勺|用公筷親情不加折 使公勺健康更加分
    在飯店醒目處,還張貼者提倡使用公筷和實行分餐制的宣傳海報映入眼帘。如果顧客沒有使用公筷,服務員則會耐心提醒,大多數顧客都很配合。 最近,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引起熱議。你開始使用公筷和公勺了嗎?這麼做到底好處在哪裡?聽聽市民怎麼說,疾控中心專家和消化內科專家也從專業角度為大家一一解析。
  • 美食成都美在文明 公筷公勺深入人心
    即刻響應首批100家餐飲配備公筷公勺倡議發出後立即引起熱烈的社會反響,全市首批100家餐飲企業共同承諾: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倡導家庭聚餐「一菜一筷
  • 榆中餐飲推公筷公勺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榆中縣一家火鍋店推行的是「雙筷制」,餐廳給每位客人準備了兩雙筷子,一雙傳統竹筷是燙火鍋時使用的公筷,另一雙是可替換一次性筷頭的私筷,用作個人就餐時使用。餐廳的二、三樓則全部推行單人單鍋和公筷公勺制,包廂人數都是減半坐客。  這家火鍋店主管徐婷說,為了確保顧客用餐安全,店內的服務人員都須持健康證上崗,每天定時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 餐飲企業紛紛響應「文明餐桌,公筷行動」倡議 讓公筷公勺就餐成為...
    會長鄭樹國表示,餐飲業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是必然趨勢,省食文化研究會有責任讓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成為一種新時尚。其會員單位哈爾濱宏達老菜館、山河屯鐵鍋燉、關東大院餐飲、老仁義、繽聖源、顧鄉飯店、92 度俄式廚房、塔道斯西餐廳等餐飲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在飯店恢復堂食後,積極推進公筷公勺用餐,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就餐環境。
  • 西寧:讓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近日,記者走訪西寧多家餐飲場所發現,不少商家已為消費者準備了公筷公勺,有條件的還實行了分餐制,公筷公勺已逐漸成了西寧餐桌的標配,公筷制已然成為當下餐飲業一種常態,也成了餐飲業的服務標準。從特殊時期到持之以恆「本店全面提供公筷公勺,歡迎使用。」
  • 綿陽餐飲企業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
    日前,我市向社會發出《關於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書》。我市餐飲企業執行情況如何呢?上午10點,小直在滿江紅火鍋凱德店看到,工作人員穿著整齊的工服,佩戴著口罩,正忙著消毒、擺放公筷公勺,一切井然有序。「所有食客到滿江紅門店消費,我們都會對其進行體溫測量,並做好登記。
  • 文明餐桌——公筷分餐倡議書
    文明餐桌——公筷分餐倡議書 2020-09-07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