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鳥類種數約佔世界1/6

2020-12-12 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北京4月3日電 (記者嚴冰)中國有鳥類1445種,約佔世界鳥類種數的1/6。近年來中國已構建起主管部門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合作、共同保護的鳥類保護新機制,保護成效顯著。

這是記者2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該局有關負責人說,長期以來,中國積極推進鳥類保護工作,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實施瀕危鳥類保護工程等,加強鳥類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的保護,維護鳥類種群種源,並重點開展人工繁育、馴養和野化放歸,加強瀕危鳥類保護。

朱䴉由最初的7隻增加到4000多隻。中國最大的丹頂鶴人工繁育與野化研究基地——扎龍自然保護區,人工繁育丹頂鶴超過1000隻,有350隻融入了野生種群。中國順利完成了世界首例中華秋沙鴨人工繁殖,確保種群數量穩定增長。

相關焦點

  • 中國持續推進鳥類保護 鳥類種數佔世界六分...
    朱䴉 李理 攝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2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全國「愛鳥周」活動啟動,近年來,我國加大鳥類保護力度,鳥類有1445種,約佔世界鳥類種數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 《中國鳥類識別手冊》新書發布
    國家林業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自1992年組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來,在科普宣傳、產業管理、組織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尤其是組織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出版及文體合作項目的實施,成效顯著,已在社會形成了廣泛影響。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物植物保護司巡視員嚴旬指出,當前,國內鳥類愛好者的人數呈幾何式增長,原有的鳥類出版物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鳥類愛好者的各種需求。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青海省分布的鳥類有292種,佔全國鳥類種類的四分之一,隸屬於16目39科,且具有青藏高原特有種類多、資源蘊藏量豐富的特點。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地位特殊,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境內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特別是居全國面積第一的江河湖泊等溼地環境為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為候鳥的遷徙提供了停留地和補給站。
  • 珍稀白鷳原雞罕見同框 雲南布朗山寨鳥類種數達200餘種
    清晨,白茫茫的雲海籠罩著整個芒壩,在一片溝谷雨林地帶,4隻白鷳和1隻原雞正在林間悠閒覓食,據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極為罕見。據中國科學院哀牢山生態站實驗師羅康介紹,原雞和白鷳在一起活動,說明它兩個喜歡的棲息地比較一致。
  • 港城記錄在冊的鳥兒約270種 佔江蘇省鳥類的1/2
    中國江蘇網3月7日訊 驚蟄一過,花紅柳綠萬物生,各種鳥兒也開始出動了。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又到了觀鳥、拍鳥的好時節。目前我市記錄在冊的鳥類大概有200多種,佔江蘇省鳥類的一半。其中包括2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而大部分鳥兒的證據,都來自那些觀鳥發燒友,他們白天觀鳥、拍鳥,晚上則在各自的微信群裡「打卡」,分享收穫與心得。
  • 天然湖泊:鳥類的樂園
    磴口縣境內有160多處天然湖泊,優良的水質、豐富的浮遊動植物、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眾多鳥類在此棲息。其中,有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鳥類24種,佔鳥類總種數的15.58%。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玉帶海雕、遺鷗,二級保護鳥類有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等22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前來一睹鳥兒們的風採。
  • 每到鳥類遷徙季節 27種猛禽飛經重慶
    通訊員 馬凱渝 攝  近日,記者從市林業局重慶觀鳥會獲悉,根據最近幾年的定點觀察和監測證實,我市已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地區猛禽遷徙的重要通道之一,每到鳥類遷徙季節,都有大量鳥類飛越我市上空。近三年被觀測到的猛禽種類達27種,其中不乏大型珍稀瀕危猛禽。  據了解,全球現有鳥類9000多種,中國有1400多種。
  • 崑嵛山常見的8大鳥類,你見過嗎?
    生態寶庫崑嵛山鳥類2012.11.7攝於崑嵛山洗腳盆崑嵛山地處偏僻,人煙稀少,森林茂密,各種昆蟲數量和種類較多,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足的食物,成為許多鳥類棲息、繁殖的樂園,也是東北亞內陸與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
  • 中國首個黑頸鶴繁殖保護地鳥類名錄創新高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李江寧)5日,據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新鳥類調查結果顯示,該保護區本年度新增物種7種,鳥類種數達到121種,鳥類數量再創新高。 據了解,此次調查結果顯示,該保護區又添7種新成員,分別為翹鼻麻鴨、鳳頭潛鴨、白腰草鷸、楔尾伯勞、煙腹毛腳燕、紅翅旋壁雀、藏雪雀。
  • 江西鳥類鑑定完畢(圖)
    文/全媒體記者石鵬 圖/記者許南平 石鵬    中國江西網訊 8月24日,記者從省林業部門獲悉,根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林業廳與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合作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我省新增鳥類20種,達22目84科280屬570種(620種和亞種),佔我國鳥類1445種的39.52%。這也是我省迄今最全面最準確的鳥類名錄。
  • 德宏鳥類升至712種!
    >711種升至712種 更加逼近全國鳥類種數的50% 體長43-72釐米,體重0.5-1千克。廣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北美西部。遍及中國東北和華北各省,我國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有繁殖記錄,但該物種在雲南等地並不常見。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是我國「三有保護動物」。
  • 重慶野生鳥類有502種 你認識其中幾種?
    在重慶第24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昨日重慶觀鳥會發布了最新的《重慶鳥類名錄5.0(2020)》,重慶的鳥種記錄在這一版中達到了502種。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鷹飛之城,見證身邊的神奇」。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表示,《重慶鳥類名錄5.0(2020)》對於重慶鳥類來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版本。
  • 重慶近三年發現鳥類新紀錄30種 包括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近年來,重慶每年都有鳥類新紀錄的產生,根據重慶觀鳥會日前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3.0(2018)》記錄,從2015年到2017年重慶新增了30種最新發現的鳥類,包括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  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德宏首次拍攝到針尾鴨 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升至711種
    本次拍攝到的針尾鴨。至此,在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由710種升至711種,更加逼近全國鳥類種數的50%。針尾鴨(學名:Anas acuta)是中型遊禽,屬水鴨類。體長43—72釐米,體重0.5—1千克。廣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北美西部。遍及中國東北和華北各省,我國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有繁殖記錄,但該物種在雲南等地並不常見。
  • 《重慶鳥類名錄5.0》來了 502種鳥兒你認識幾種?
    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表示,《重慶鳥類名錄5.0(2020)》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版本,重慶的鳥種記錄在這一版中超過了500種。本名錄共收錄重慶有過科學歷史記錄的野生鳥類502種,隸屬於20目77科,佔全國鳥類種數的34%。從名錄上看,重慶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大天鵝、棉鳧等鳥類,還有羅紋鴨、赤頸鴨、綠頭鴨等,綠頭鴨的首次記錄年限在1945年。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列入名錄
    3月13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4.0版本在江西官山正式發布,中國鳥類種數再次刷新,增加到1458種,四川短翅鶯被新列其中。這份名錄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由從事鳥類分類和系統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常年在國內野外一線進行鳥類觀察的資深觀鳥者共同編寫而成,是觀鳥業界最前沿的名目總結。
  • 生態河口:鳥類的國際機場
    ,共有鳥類動物265種和12個亞種,佔全國鳥類總種數的22.3%。保護鳥類有152種,佔全部種數(227種)的67%;屬於保護的鳥類有51種,佔總種數(81種)的63%。鳥類從季節居留型來看,有留鳥32種,夏候鳥63種,冬候鳥28種,旅鳥142種。
  • 泉州成珍稀鳥類棲息地 泉州觀看鳥地點推薦(圖)
    近日,記者從泉州林業部門了解到,全市有鳥類30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51種,省重點保護鳥類27種。泉州所有鳥類中,有43種鳥類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泉州市豐富的植被為鳥類提供了天然的棲息環境 (陳小陽 攝)  概況  鳥類種數佔全省55.1%  據悉,自1985
  • 世界海洋日:「蛟蛟」帶你探秘神奇的海洋世界
    我們生活的地球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1%,海洋地域遼闊,神秘的海底世界隱藏著無窮的寶藏: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水資源、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間資源等。隨著中國深海裝備的突飛猛進,中國大洋科考船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深海生物、海洋礦產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在這個特別的一天,今天的主人公——蛟蛟,將帶領大家探秘神奇的海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