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資本市場:101家上市公司改名,超四成為主業變更

2021-01-17 澎湃新聞

原創 時代數據君 時代數據

近年來,上市公司「蹭熱點」、投資者「炒更名」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最具代表性當屬「匹凸匹」(現ST巖石,600696)。為遏制這一亂象,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布了《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變更公司名稱備忘錄》,旨在細化更名條件規範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同時制定了多項監管措施。

在監管層的不斷努力下,上市公司更名總體趨於規範,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更名時都能做到「師出有名」,而不是僅僅為了「蹭熱點」。

據時代數據統計,除去「戴帽」 「摘帽」這類被動更名的上市公司外,2020年已有89家公司主動進行了證券簡稱的變更,另有12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將要更名。

接下來,時代數據將通過這些公司的所屬行業、更名原因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嘗試找出這101家上市公司更名的內在邏輯。

一線城市公司更名頻率較高

據時代數據統計,更改證券簡稱的這101家上市公司,分別來自20個省份、52座城市。其中,位於廣東的公司最多,達到21家,其中深圳有9家、廣州有3家;北京、上海緊隨其後,公司數量分別達到10家、8家。

不難看出,在一線城市,上市公司更名的發生頻率相對較高,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線城市所具有的經濟實力與市場活力,仍在全國前列。

超四成公司因主業變更而更名

時代數據通過梳理2020年上市公司有關「證券簡稱變更」的公告後發現,因「主營業務變更」而更名的公司數量偏多,達43家,佔比超四成;為「突出主營業務或發展戰略」而更名的公司有31家;因公司易主而發生更名的有15家。

43家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的類型也有所不同。時代數據進一步梳理發現,「一般類型變更」的公司數量較多,達21家,這類公司變更證券簡稱並不涉及重大資產重組、購買、出售、置換等,多為順應時代發展與市場變化,從而開闢新主業或砍掉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主業。

此外,公司因重大資產重組導致主營業務變更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共有19家公司因此而改名;有2家公司因重大資產置換導致主營業務出現變化;1家公司因重大資產出售導致主營業務變更。

上市公司更名,除主業變更、突出主業、公司易主外,也有著其他的原因。

如麗江股份(002033,原「麗江旅遊」)更名便是因為「原證券簡稱易與麗江地區旅遊行業及市場相混淆」;雪天鹽業(600929,原「湖南鹽業」)在公告中提到「原有地域色彩明顯的名稱及證券簡稱不利於公司拓展全國、國際業務」;華設集團(603018,原「中設集團」)公告稱「目前國內企業的公司名稱、簡稱或證券簡稱中含有『中設』字樣的較多,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市場混淆」。

18家公司所在行業發生變化

超四成上市公司的更名,源於其主營業務的變化。而在這之中,就有公司因主營業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導致其所在行業也隨之變更。

時代數據通過梳理這101家上市公司更名前、後的行業分布發現:更名前,這101家公司分別來自28個行業,而在更名後,行業數量增加至30個;更名前後,共有16個行業的公司數量發生了變化、涉及18家公司。

從頻繁的行業變化趨勢中,不難看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但是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並未就此止步,而是在率先控制住疫情的情況下,迸發出了更大的活力。

部分公司新名稱含熱點詞彙

2020年年初以來,多個板塊的行情出現了火熱的跡象,包括高新科技、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鋰電池、半導體晶片、免稅等。而部分上市公司在更名時,新名稱中出現了與之相關的詞彙。

據時代數據統計,有13家公司的新證券簡稱中出現與「科技」相關的詞彙,除通產麗星(002243)尚未完成更名外,其中5家公司的股價於更名首日上漲,7家公司出現下跌,漢馬科技(600375)更是收穫跌停。

人工智慧行業行情火熱,然而證券簡稱中出現「智能」關鍵詞的兩家公司表現卻有些不盡人意,更名首日股價均出現下跌。

受「晶片」事件影響,電子元件及半導體行業在今年也是備受關注,與「電子」相關的2家公司中,更名首日的股價表現為一漲、一跌。

新能源汽車同為今年熱點板塊之一,與之相關的鋰電池公司也是受益良多,與「鋰電池」相關的3家公司中,更名首日股價均有上漲。其中,蔚藍鋰芯(002245)同屬「晶片」+「鋰電池」概念,更是收穫了漲停板。

受疫情影響,醫藥板塊今年漲勢明顯,有8家公司在新證券簡稱中出現「醫藥」類關鍵詞,除延安必康(002411)未完成更名外,其餘7家公司的股價,在更名生效首日均收穫了不同程度的漲幅。

此外,帶有「免稅」概念的中國中免(601888)顯然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更名生效當日便收穫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因改名而在二級市場上引發的異動,往往會迅速引起一線監管部門的注意。和佳醫療(300273)在更名後不久便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關注函指出公司股票價格自3月24日以來連續上漲,截至4月7日收盤累計漲幅為66.99%。

同樣引起關注的,還有鋰電池概念股堅瑞沃能(300116,現「保力新」)。8月19日,堅瑞沃能發布公告稱,擬變更公司名稱與證券簡稱,公告後的4個交易日內,其股價一路上漲,從1.85元/股上漲至3.01元/股,累計上漲達 62.70%。此番股價異動也迅速引來了監管層的問詢,8月25日,堅瑞沃能收到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用變更名稱及簡稱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9家公司股價已翻倍

上市公司主動更名,多會對其股價產生直接影響。據時代數據統計,在2020年更名的101家公司中,全年上漲的有58家,佔比57.4%。其中,股價上漲50%及以上的公司有8家,股價上漲100%及以上的公司有9家。

在9家漲幅超過100%的公司中,漲幅最大的是海南發展(002163),年初至今股價已上漲286.58%;其次是泉陽泉(600189),股價較年初上漲277.12%;其後,蔚藍鋰芯(002245)以218.74%排在第三。

從今年上市公司的更名情況中,不難看出: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公司的更名行為逐步規範,絕大多數的公司在更名時,更加注重展示其行業屬性或對未來發展戰略的思考;同時投資者們的表現也更為理性,不會盲目追逐熱點。

但也要注意到,仍有少部分公司或存在「蹭熱點」的行為。這種行為或許能在短時間內拉高股價,可在熱點消退後,這類公司的業績又能否支撐起相應的股價?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作者 | 劉仲陽

編輯 | 張照

設計 | 蔡展

合作、交流請關注微信公號時代數據

— 延伸閱讀

商業

生活

數據FUN

原標題:《2020年資本市場不易,101家上市公司改名,超四成為主業變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年山西資本市場觀察
    站在年終歲末觀察2020年的山西資本市場,一起起併購重組案折射出哪些新的動向?資本市場成為混改重要平臺11月18日,山西汾酒披露公告稱,擬以2.65億元收購汾酒集團所持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酒業發展區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以整合優化業務鏈,進一步減少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
  • 2020深圳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略勝上海一籌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陳鑫鑫2020年,A股成立30周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從1988年第一批上市的深圳老五股,到現在的400餘家上市公司,深圳的資本市場也歷經了30多年的發展。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一直以敢為人先著稱,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深圳資本的創新勢頭更甚:1992年首創在國際市場直接融資,1993年率先嘗試市場化併購,1994年深交所率先開通證券雙向衛星網……如今,深圳已擁有4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15萬億元;深交所交易的股票數量亦突破2000家,總市值接近4萬億美元
  • 廣州A股資本地圖:117家公司總市值超2萬億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原標題:A股資本地圖廣州篇:117家公司上市,市值超2萬億,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摘要 【廣州A股資本地圖:117家公司總市值超2萬億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 A股資本市場30年: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高居全球第...
    金融界網站將從IPO、退市、資本市場的參與方、分紅、總市值、國際地位六個角度來帶領投資者回顧A股資本市場的三十年。與此同時,1998年,中國第一支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至2020年10月底,國內公募基金數量超過7500隻,總資產規模達18.31萬億元,公募基金日益成為居民財富管理的主力軍。
  • A股資本地圖佛山篇:39家公司上市,超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20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顯示,佛山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全國城市第14位。時至今日,這座工業製造業基地一共孕育了39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6萬億元。其中,18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0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5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5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 「數說」A股資本市場30年: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高...
    金融界網站將從IPO、退市、資本市場的參與方、分紅、總市值、國際地位六個角度來帶領投資者回顧A股資本市場的三十年。當然,A股資本市場也少不了外資的身影,從2003年QFII首單指令發出到2020年取消QFII/RQFII投資限額,從2014年港股通試點到2019年滬倫通開閘,資本市場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截至2020年9月末已增至2.75萬億元,外資持有我國A股流通股市值比重上升至4.69%。
  • 這次是真的改名,中國國旅更名「中國中免」只為了突出主業特徵?
    改名風波眾所周知,改名字在A股市場已經不是新鮮的事了,正常來說,上市公司改名字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親媽給改名(大股東資產注入),第二種是後媽改名(資產重組),那麼第三種就是自己給自己改。不過這次可能是個例外,據悉中國國旅6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公司證券簡稱的議案》。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突出公司免稅主業特徵,提高公司品牌辨識度,同意將公司證券簡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
  • 2020佛山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珠三角老三地位岌岌可危
    2020年1—9月,佛山的直接融資額(包括增發、首發、配股)為21.92億元,在珠三角城市中位列第六,直接融資額規模相對珠三角城市來說偏小。 年內無新增上市公司,但有12家IPO企業。截至11月30日,2020年廣東省新增上市公司77家,佛山新增上市公司0家。
  • 這些上市公司與高管將角逐資本市場年度榮耀
    日前,由上海報業集團 | 界面新聞發起的2020【金勳章獎】評選結束全網投票,組委會正式公布入圍名單。經過自主申報、專家推薦、財務數據模型評價與全網投票,300家上市公司、50家新銳上市公司、3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100位上市公司領袖、200位上市公司高管成功晉級入圍名單,將向本年度資本市場至高榮譽展開最后角逐。
  • 青島啤酒股價創歷史新高 成青島資本市場首隻百元股
    如今,青島啤酒作為一個有著117年歷史的老牌企業,能夠率先拔得頭籌,躋身百元股票行列,著實為整個青島資本市場燃起了一把信心之火。深耕資本市場27年如今再迎高光時刻11日盤中,青島啤酒A股股價即突破100元/股,青島啤酒也成為青島資本市場上第一個股價「破百」的企業。
  • 資本市場改革手冊(2020年版)
    一、深刻認識本輪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國家戰略地位中央一直注重資本市場改革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方面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在國家頂層設計和各方面力量統籌推進的背景下,目前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共識已經基本形成,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也已成為本輪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 2020廣州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產業格局散而不強
    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廣東獨佔兩個。其中,廣州是全球城市發展史中的一個奇蹟,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型城市。2019年,廣州GDP超2.3萬億元,位居全國城市第四名,僅次於上海、北京和深圳。上市公司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 1.33萬億|長沙成為中部資本市場實力最強城市
    資本市場常被譽為一國經濟的晴雨表。城市亦然,資本市場對一座城市的影響力亦是不言而喻。2020年11月,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聯合上海信公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就湖南轄區上市公司 2020 年10月份市場表現及公開披露的相關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對比分析。從披露的信息來看,截至 2020年10 月 31 日,湖南轄區共有 A 股上市公司 115 家。據WIND 統計,湖南位居全國第 11位。
  •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十大新聞
    2020年2月3日,資本市場如期開市交易,A股市場波動相對較小,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隨著改革深入和各項功能有效發揮,直接融資額顯著提升。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A股股票融資13568億元,較2019年融資額增幅超過四成。其中,新股首次發行(IPO)募資金額約4700億元,創下近十年新高;增發募集金額超過8210億元。此外,可轉債融資達到2780億元,略高於2019年。
  • ...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之際!融資超15萬億、逾4000家上市公司...
    包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一邊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一邊在改革與探索中一路前行。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 金融業30年蛻變:板塊市值佔比逾17%,服務資本市場大有可為
    據Wind數據,截至2020年12月20日,A股總市值為79.53萬億元,其中金融行業市值為13.68萬億元,佔比為17.2%,市場地位不言而喻。金融板塊的漲跌,對整個大盤的走勢具有重大影響,可以說是市場的風向標。  按證監會行業分類,金融業共納入122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證券公司40家,銀行37家、保險公司五家、信託公司兩家,期貨公司兩家,以及其他金融概念公司。
  • 東莞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新經濟快速崛起,逆襲佛山指日可待
    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東莞的製造業在全球有著較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9年,東莞GDP為9482.5億元,5年累計增速61.23%,年均增速10.02%,其有望入列萬億元GDP城市。 那麼,從城市資本市場競爭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出發,東莞在珠三角經濟圈的位置如何?產業格局發展情況有何變化?
  • A股資本地圖廣州篇:117家公司上市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其中,38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31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0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2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6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接下來,時代數據將用數據分析這117家公司,從側面看看廣州資本市場的成長,其中,有哪些公司如今已成長為各自行業領軍企業,哪些公司創造就業崗位最多。
  • 2020年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資本報告
    ;疫情催化「按需醫療保健」公司走向成熟 五.國內醫療人工智慧硝煙再起,大額融資交易激增;手術機器人行業爆發,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六.OrbiMed2020年50次投資刷新紀錄,頭部機構出手次數大幅上揚七.2020年共有179家公司在美股/港股/A股上市,其中76家中國公司上市創歷年新高 八.上海成為中國醫療健康資本首選地,近十年來融資項目數量首超北京
  • 資本市場30年「做蛋糕」:回報投資者能力顯著增強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包興安投資者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回顧我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進程,廣大投資者始終與市場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為資本市場發揮投融資職能做出了積極貢獻。與此同時,「長大」了的資本市場回報投資者的能力也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