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的「香港範兒」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經過中西文化的百年交融和積澱,香港人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厚。在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中注入無限創意,極具香港特色的文創產業再現芳華。

  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建嶽表示,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國際大都會,長期以來是亞洲的創意中心。香港製作,尤其在影視、動漫、流行歌曲、設計等領域,風靡亞洲以至全球華人社會。

  管窺「港漫」,香港文創這樣玩

  提起「港漫」,打響頭炮的自然是香港漫畫家馬榮成筆下的聶風和步驚雲這兩位「風雲」人物。一身銀白色戰衣和紫紅色披風瀟灑飛揚,濃密的灰色長髮向後高高梳起,外表挺拔、俊朗的「風雲」二人自上世紀末以來,陪伴香港二十餘載,可謂是本地動漫中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承載著數代香港人的回憶。

  如何將以「風雲」為代表的本地動漫玩出新意和趣味,香港人也不乏好點子。正如秋葉縣是日本漫迷的「朝拜聖地」,位於港島的灣仔區則是本地動畫、漫畫迷們的「創意天堂」。

  前不久,香港動漫海濱樂園在灣仔金紫荊廣場旁開幕。30個栩栩如生的本地原創動漫角色經創意改造後,以立體雕塑形式重新亮相,體態各異、生動有趣。除了大擺「冷酷男神」造型的「風雲」,還有隨性慵懶的老夫子、肌肉型男的《古惑仔》男主角陳浩南以及60年代的「時尚波點教主」少女十三點等。

  開幕當日,市民和遊客絡繹不絕。有人坐在步驚雲身旁模仿其「炫酷」坐姿,竟也惟妙惟肖;還有幾個小女生跟白熊一同玩起「跳格子」,仿佛置身漫畫,動感十足;最妙的則是與聾貓打麻將,看它手裡抓著牌臉上卻不動聲色的思索模樣,怕是摸了一手難得的好牌呢!

  其中,由香港新生代漫畫家大泥創作的「白熊與男孩」人氣最旺,圓身材、大耳朵、掛著純真微笑的白熊曾登上過不少電視及平面廣告,甚至還被植入手機軟體,以獨特的萌態向全港市民播報天氣。信奉純真理想的大泥告訴記者,都市冷漠,卻仍舊可以有童話,希望他筆下的漫畫可以幫助香港人重拾對生活的希望和勇氣。

  理想激發創意,更推動文化傳承。一則則小小的漫畫,卻也是香港文創產業的生力軍。而香港特區政府也一直通過「創意香港」辦公室的「創意智優計劃」支援本地動漫業。

  「創意香港」辦公室2009年成立,旨在集中政府內部與創意產業相關的部門,為社會企業和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介紹,7年多來,「創意香港」已經資助了60多項與動漫相關的項目,包括「香港漫畫星光大道」「動漫基地」及「香港漫畫研習營」等。

  三大特色,港府扶持文創別具風格

  作為香港最具經濟活力的環節之一,文創產業正在成為本地未來經濟增長的泉源。據特區政府的最新統計,香港現有4萬餘家與文創產業相關的企業,從業人員達21.3萬人,對香港經濟多元化貢獻不小。2014年,文創產業的增加值約為1100億港元,對本地生產總值貢獻5%。

  奉行自由經濟體制的香港,政府對文創產業並沒有放任自流,而是大力提倡和推動。由於香港土地稀缺、房屋昂貴,沒有多餘的空間大規模設立文創產業區、開發園區等,因此政府在扶持文創產業方面另闢蹊徑,形成了獨具香港特色的做法和經驗。

  首先,採取倡導扶持、資助項目、活化舊建築老街區等方法促進文創產業在香港「開天闢地」。

  例如香港的「文創地標」中環荷里活道元創方,就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故事,其前身是香港中央書院(後改稱皇仁書院)和已婚警察宿舍,3棟樓共有300多個房間,空置多年後,特區政府決定活化原址成為香港標誌性的創意中心。變身後的元創方,雲集超過100位設計師及創意企業家,帶來不同的時裝飾物、家居用品、珠寶手錶及設計廊等。

  而隔著幾條街的灣仔「動漫基地」則是香港首個以動漫為主題、結合活化歷史建築元素的文創社區。基地原址是10幢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現時作為展示、交流和連接本土與國際動漫藝術的平臺,為香港催生出了更豐碩的文化資產,進而推動創意產業。

  類似的文創基地,還有九龍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創意市集。石硤尾原是工廠大廈的密集區,近年來工廠北移後輝煌不再。2008年香港賽馬會牽頭將其中一棟廠房改造為創意藝術中心,給年輕藝術家、創意者提供了發揮空間。這裡陳列中西畫作、攝影、陶藝、雕塑等藝術作品,並伴有音樂表演和舞蹈,還有工藝小店、茶藝館、咖啡室等。每季舉辦的創意手作市集,往往聚集百餘位手作人展售自己的產品。

  其次,特區政府讓文創產品進行最大限度的自由生產和流通,政府只提供必不可少的法治和商業環境,同時依照不同產業鏈的需要適當介入。

  特區政府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向「創意智優計劃」額外注資4億港元,資助創意產業的初創公司和人才。政府又成立電影基金,銀行以履行合約保證的方式,發放貸款給電影製作公司。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說,近年政府支持中小型電影製作,其中不乏富有香港特色的電影,包括《歲月神偷》《狂舞派》等,既叫好又叫座。

  最後,在創意人才的引進方面,香港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獨特政策優勢。

  在「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香港已吸納數以萬計的內地人才,包括不少明星。在港的海外人才也很多,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出身的人才匯聚於此,增加了城市的創意與活力。

  香港文創人才大多數頭腦靈活,並一專多能。他們普遍具備企業經營技巧,融資、成本控制、市場開拓等,樣樣在行。香港文創人士非常實幹,記者認識的一位林姓畫家,在畫藝精進的同時,「自己經營自己」也做得有聲有色。開班授徒、策展參展、帶隊赴海外寫生、藝術交流活動等等,全部自己搞定。

  香港文創,仍然需要一抹情懷

  香港電影、粵語流行曲和武俠小說等曾風靡華人社會,現在優勢有逐漸流失的勢頭。例如影視,內地電視劇又多又好看,香港相對單調,很多香港影視人士也北上「搵食(打工掙錢)」,以前拍劇,先考慮港臺看什麼,先選港臺演員,再配一兩個內地演員,現在反過來了。

  作為「東方好萊塢」,香港吸取了諸多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長處,率先告別「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取得產業化經驗。

  清水灣邵氏影城,曾經的「電影王國」,1961年啟用時,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投資影城。內中設施齊全,有一條條古裝街。風光時期,員工1500多人,還有無數特約演員,6大攝影棚齊開,臺前幕後穿梭不斷。那時候的港產片創造了神話,真正走向了世界。如今清水灣相對冷清了,香港寸土寸金,佔地不能虛置,於是影城的一部分,改為豪宅、商店,讓海內外的影迷嘆惜。

  香港電影注重娛樂,但其成功並非僅靠取悅觀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外來文化對香港社會衝擊不小,電影幫助許多無所適從的人重新整理思緒,擁有了值得固守和敬畏的事物。有專家指出,香港電影保留了英雄主義和傳統觀念,幫助一代人重拾傳統中仍有生命力的人格理想,如俠義精神、英雄主義,有的也揭示現代社會的遊戲規則,如白道黑道,商場風雲。

  其實,中華意識、家國情懷,常常是香港影視最打動人心之處。即使在香港敘述上海灘的故事,也是「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軟實力少不了硬支撐,未來,更多香港電影創作者要接續這些情懷,才有助於走出困境再創輝煌。

  精神產品如此,那些實用性較強的創意產品則是另一番風景。香港的家居用品、禮品等充滿創意,主要是因為設計人才多,理念新,且擅長將藝術與商業結合。他們思維靈活,從小接觸高端品牌,理解消費心理,對設計的把握會更為準確。況且市場是現實的,他們必須聚精會神地做每個產品,如果一個主意不賺錢,馬上就會被無情淘汰。

  香港文創產品不但要在美學上獲得認可,更需在市場上接受考驗。成功設計「上海手錶」的李永銓認為,香港有一個很公正的市場,靠實力比拼,用什麼創意沒所謂,但要賺到錢。文創人才必須十分敬業,才能過關。

  當然,現時的文創產品已不能僅僅靠外形或包裝取勝,其內含的文化底蘊和地方情懷才更留得住人心。好在,香港人懂得「懷舊」,也有實力「創新」,也許這就是香港文創生生不息的主因吧。(記者 連錦添 陳 然)

相關焦點

  • 故宮推出「萌」範兒紀念品 用創意對話公眾
    原標題:用創意對話公眾資料圖片  近日,故宮一改人們心目中古典嚴肅的形象,推出各種「萌」範兒的文創產品,受到市場歡迎。這些產品為何一經推出就受到公眾喜愛?且看故宮如何用創意將文化遺存與當代人生活對接起來。  這幾天,一條《北京故宮博物院腦洞大開了!各種紀念品萌萌噠!》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裡瘋轉。
  • 讓香港有趣起來 尋覓香港文化創意旅遊新地標
    任永鏘說,如果可以,他希望「擺地攤」的市集文化活動可以恆常化,讓市民感受最地道的香港手作文化,也讓喜歡文化藝術的年輕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原創設計。  位於中環荷里活道的元創方,也是一處文化創意旅遊好路線。元創方前身是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於2012年11月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作為香港中心地帶的創意中心,受到越來越多市民和遊客的關注。
  • 「十大景點評選·TOP30展示」1905文化創意園:工業風與文藝範兒的...
    說起1905文化創意園,它是瀋陽年輕人心中的潮流之地,聚集著咖啡廳、餐廳、主題酒吧及手作工作室、特色書店等文創小店,還常舉辦創意市集、展覽和演出活動,被人們譽為「瀋陽798」,是潮流、靈感與夢想的匯聚之地。但關於它的前世今生,不知您了解多少。
  • 香港文化創意產業方興未艾 乘粵港澳大灣區東風振翅高翔
    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香港著名景點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龍雕像(2019年1月30日攝)。 大半個世紀以來,以流行音樂、電影、美食等為代表的「香港文化」深深影響著周邊地區。如今,香港匯聚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和藝術工作者,每年上演的藝術展覽和演藝節目數以千計,不斷湧現出新的創意和活力。
  • 故宮推出「萌」範兒紀念品:用創意對話公眾
    朝珠耳機、「奉旨旅行」行李牌、御前帶刀侍衛手機座、頂戴花翎官帽傘、八旗子弟調料罐……這些「萌」範兒十足的紀念品一掃故宮在人們心目中莊重有餘、活潑不足的印象,萌萌噠的樣子讓人愛得欲罷不能,微友們紛紛一邊轉帖一邊表示要將其中一兩款收入囊中。
  • 創意成都充滿文藝範兒 創業項目「擠滿」文創中心
    西村·貝森大院、Working聯合辦公、明堂文創矽谷、光谷創業咖啡、新都文創園、濃園……這些成都知名的文創園區和文創企業吸引人群駐足,更令人為之驚嘆的是文化創意機構所帶動起來的創業、成果轉化、產業融合。長久以來,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區的文創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是區域競爭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文化創意園區、企業在成都開枝散葉,整個蓉城在創意中迸發出生機與活力。
  • 香港半島:「英倫紳士」的新範兒
    原標題:香港半島:「英倫紳士」的新範兒  隨著香港半島酒店啟動85周年慶典,連串盛事及特色活動陸續登場:舊翼大樓客房翻新工程5月竣工、吉地士法國餐廳推出慶祝紀念、嘉麟樓展示歌頌香港歷史軌跡的菜式、Felix餐廳的美食新意、下午茶舞重現大堂茶座、向消失中的地道工藝致敬的「半島學堂」文化活動等,全方位呈現半島酒店與香港的不解之緣。
  • 文化創意 | 當傳統農業遇到文化創意,「土」特產也變國際範兒
    文創產業,這幾年呼聲逐漸增強,文化創意的運用,予以旅遊產品新的生命力。
  • 【文化創意】當傳統農業遇到文化創意,「土」特產也變國際範兒
    【廣振按】文創產業,這幾年呼聲逐漸增強,文化創意的運用,予以旅遊產品新的生命力。在傳統鄉村旅遊中,鄉村特色農產品是構成旅遊吸引力的重要元素,鄉村旅遊產品更應緊跟時代遊客的需求,進行不斷的升級,釋放出新的生命力。
  • 大排檔文化、港鐵車廂 香港館裡感受生活中的文化創意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向雨航 見習記者/祈覬 攝影記者/朱洪波)走進一棟半透明的"臥地大廈"你會看到,一件既能當工作裝又能穿去休閒娛樂的中裝,一把以香港地道飲食"大排檔"文化和中國古家具"交椅"為藍本融合設計的摺疊椅
  • 通訊:香港新舊年宵大不同 傳統風貌國際範兒匯聚
    中新社香港1月27日電 題:香港新舊年宵大不同 傳統風貌國際範兒匯聚  中新社記者趙燕怡  「這是在香港感受中國農曆新年氛圍最好的去處,所以特地帶家人到此一遊」,一位來自倫敦的遊客擠出熙攘的人群,手裡拿著印有雞圖案的風車,心滿意足。他口中的新春好去處,便是擁有40年歷史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花市」(下稱維園花市)。
  • 香港達人街拍 細節成就完美港範兒時尚
    香港達人街拍 細節成就完美港範兒時尚時間: 2011-06-15責任編輯: 天使之翼旅遊_中國網  或者很多時候你並沒有長時間流連於香港,自然也不太清楚傳說中的港範兒是什麼樣子,也並不清楚香港的潮流到底如何。然而,香港作為時尚之都,自然以有著自己難以擺脫的氣質和氣勢。
  • 主打「藝術範兒」的香港K11購物藝術中心不僅血拼這麼簡單
    在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盛大開業後,主打「藝術範兒」的K11購物藝術中心發展現狀備受矚目。新世界集團K11購物藝術中心營運總經理陳健豪曾公開宣布,到2019年,K11購物藝術中心要在全國11個城市開設12家購物中心,快速展開全國布局。
  • 1905文化創意園奏響工業交響曲
    說起1905文化創意園,它是瀋陽年輕人心中的潮流之地,聚集著咖啡廳、餐廳、主題酒吧及手作工作室、特色書店等文創小店,還常舉辦創意市集、展覽和演出活動,被人們譽為「瀋陽798」,是潮流、靈感與夢想的匯聚之地,更奏響了工業交響曲
  • 香港將努力打造成中西合璧的「文化創意之都」
    新華社香港6月30日電(記者 孫浩、裴闖)作為奧運文化活動之一的「2008港澳視覺藝術展」29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來自香港的藝術家通過多樣的視覺藝術作品向內地觀眾展示了今日香港的文化生態。    這只是香港與內地文化藝術界精彩互動的一幕。
  • 展現龍崗文化創意文化自信
    為積極響應和參與第十五屆「深圳市創意十二月」文化品牌活動,展現龍崗的文化創意和文化自信,小彈唱LIVE分別與中國網球大獎賽和深圳市龍崗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音樂演出活動。
  • 文化IP加持、現代時尚吸睛……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滿滿創意範兒
    17日,經濟導報記者採訪多家參展企業,在文旅盛宴的背後,感受到了更加年輕化、創意範兒的文旅新氣息。經濟導報記者在青島展區看到,青島推出了島城夜行客、都市美學家、浪漫小世界等諸多旅遊打卡地,讓一個更加時尚的文化旅遊概念深入年輕人心中。  「文化+」為文化產業增加了一抹亮色,尤其「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創意」的元素逐漸凸顯。
  • 網絡文藝:香港青年「工廈創意文化」的可能轉向
    幾年前的香港牛頭角工廈大火,將香港藝術青年的「工廈創意文化」推到大眾面前。幾年過去了,隨著大陸網際網路的發展,香港藝術青年也從封閉的「工廈」走向了網際網路,「網絡文藝」 也成為部分藝術青年的選擇,他們的作品通過「網絡文藝」形式走向了內地,「網絡文藝」成為香港藝術青年被更多人了解的橋梁和載體。
  • 老樓院文化範兒
    老樓院文化範兒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1.05 星期二 圖為書法家題寫的庭院門額和門聯,讓樓院充滿「文化範兒」。
  • 妙趣橫生 香港創意之旅
    而文化創意,也借勢落地、生根開花,使得香港成為東方令人矚目的新銳文化焦點。近年來,創意廣泛滲透了香港的「飲食」、「文化」、「購物」、「住宿」等多個領域,形成一派美妙的景象,提點出新鮮的旅行滋味。地小人稠的香港,街區與街區之間貌似雷同,然而充滿理想和活力的年輕人正通過創造品牌、活化經典,讓它的容貌煥然一新。他們的創意閃爍著新舊文化碰撞的火花,讓人在鱗次櫛比的水泥叢林裡呼吸到清新的氣息。在香港的文化創意方面,最令人矚目的有以下三處:藝術氣息最濃厚的港鐵站——西營盤站;設計創業者的夢公寓——PMQ元創坊,以及動漫文化創意——茂蘿街動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