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 | 當傳統農業遇到文化創意,「土」特產也變國際範兒

2021-02-17 野趣童年

文創產業,這幾年呼聲逐漸增強,文化創意的運用,予以旅遊產品新的生命力。在傳統鄉村旅遊中,鄉村特色農產品是構成旅遊吸引力的重要元素,鄉村旅遊產品更應緊跟時代遊客的需求,進行不斷的升級,釋放出新的生命力。今天一起來看看文創農產品的一些經典案例~

日本和臺灣在文創農業的發展上走在了最前端,他們對農產品的包裝非常重視,不僅僅是做產品,重要的是賦予產品生命。通過高品質產品、精美的外包裝、產品深刻的文化內涵與顧客產生情感共鳴,讓當地的風土人情深印在人心,達到了最好的宣傳效果。

芹壁村位於臺灣的馬祖外島,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而得名。有人稱它為「東方地中海」,以豐富的海洋文化及閩東花崗巖石屋建築聞名。

金銀花是馬祖的原生植物,2004年時,當時的芹壁村長在芹壁的山坡上廣植金銀花,曬乾後封裝成金銀花茶,熱衝、調製冰飲都很適合。後來,他們通過結合在地文化為「金銀花茶」製作出一套包裝,其中介紹當地景點與歷史的圖畫書「芹壁世紀圖」風格的畫冊別具特色。

另外,除了金銀花茶,芹壁早期以捕魚為業,蝦皮和海菜的出口讓它躍身為當時北竿最富有村落,將這兩樣物產製成蝦皮脆餅和芝麻海菜酥,並與金銀花茶一起作組合包裝。包裝設計結合芹壁村傳統文化特色,融入閩東花崗巖石屋元素,整體包裝獨具民族氣息。食物又是當地傳統美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對外宣傳作用。

臺灣花蓮縣富裡鄉位於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之間,青翠的山巒,藍天綠地阡陌相連,有著令人悸動的風情,號稱寶島最後一塊淨土。這裡所生產的稻米,特別香Q好吃,純淨、自然、零汙染是「喜田米」之所以會成為頂級米的關鍵。

活米村除積極創新產品、通路及組織外,更將商品以米為核心,邁向精緻美觀之路,同時還籌劃門市連鎖系統,開創新米類文化的契機,讓吃飯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事,為臺灣米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喜田米的包裝真空透明,用最質樸最原始的素材呈現出產品質感和內涵。讓消費者在關注產品的同時也被包裝深深吸引。每100顆米粒,只挑選20顆最大顆米粒來做頂級米。

喜田米以最精實的制米初衷強調現碾現做、透明真空、新鮮限量的包裝分享臺灣產地中最紮實的好口感!

古邁茶園位於原始黑森林下方,無汙染的空氣與山泉水灌溉,孕育出獨特風味的茶品。他們認為有健康的茶樹才會有好茶,因此堅持對茶葉管理,每年都會通過嚴格的SGS檢驗。

茶園堅持手工採摘的茶葉,經過發酵淬鍊,每一道步驟都是關鍵。

茶葉採用'霽青色'做為禮盒的主色系,象徵雨過天晴的梨山黑森林天空,透過版畫的表現,勾勒出茶園景致。貓頭鷹是原住民眼中的「報喜靈鳥」代表幸福、也守護著山林。

眷村,1949年起至1960年代,是臺灣特殊建築與居住形態,承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與生命體驗,也是珍貴的文化資產。品牌《福忠字號》由眷村飲食,濃縮出常民生活的樣貌,傳遞出臺灣特有的眷村風味。

毋忘眷村,設計概念保留臺灣老眷村印象,融入現代美術風格,建構出形象與包裝的整體感。強化品牌識別《福忠字號》中文四字的比重,將臺灣眷村風味的清晰大器提煉出來,運用意象,撐起最家常的眷村飲食風味。

毋忘眷村以紅磚色為主色,輔助圖騰凝聚眷村生活軌跡,將其轉化再造設計元素,運用真筆插畫,描繪出眷村物件與樣貌,另外,更加強產品系統化、重新建構商品的中英文字體規範系統,改善銷售排面的統一性。

臺灣南投縣鹿谷鄉的掌生穀粒,從日常生活的碗底出發,通過探訪臺灣各地用心耕作的稻農,以文字書寫、用影像紀錄,借著精緻的手感包裝與誠懇的農家記錄,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農業品牌,成為各種米的代言人。

掌生穀粒的包裝常會選用樸實的牛皮紙和紙藤搭配棉紙與笨拙的手法,給人以原生態而紮實之感,復古又不失時尚,這樣帶有自然原味的設計,曾獲得包括2011年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在內的諸多獎項。

在平凡平實平常的包裝下,文字蘊藏著的其實是臺灣人的生活風格,雕刻著歷史的文化風霜、地理的風土條件、人文的感官飛揚,以及臺灣人對待土地的友善態度。

掌生穀粒是一句呼喚、一句祝福,是對大地和生活者的承諾。掌生穀粒用文字與消費者交流,從而賦予產品生命力,包裝所出現的符號,均採用中國文化元素的時尚表達。

鹿窯園主陳威方先生,在2000年離開科技公司到南投上山學習種香菇,致力於研究自然環境對菇類生態平衡的影響,開始一年只種一季,奠定「年,一作菇」的基礎,採用無農藥的栽培方式,種植出臺灣第一個取得有機認證的香菇。

「鹿窯」利用艾草制菌的特性做「有機消毒」,用中國古早自然的薰香作為最佳防治,堅持一年一作菇,讓土地慢慢休憩、調養生息恢復元氣,保證肥厚紮實的冬香菇肉質,和鮮甜芬芳的口感。

鹿窯菇事包裝設計運用手繪插圖風格,讓自然色彩描繪出天然的手作溫度感。2012年陸續於博客來、誠品知味、HOLA、CITY SUPER等通路上架。

日本的小山村四萬十市(Shimanto)位於四國高知縣,緊依著風景秀麗的四萬十川,這條河流清澈見底,被稱為「日本最後的清流」。居民運用當地的好水,發展了不少地方特產,如稻米、紅茶、香魚、水產藻類、好酒、慄子、柚子、冰淇淋等。由於所處的地方十分偏遠,如何將這些土特產、農作物銷售出去,成為當地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

高知縣的設計師梅原真先生在2002年提出:用刊載地方新聞的舊報紙做成購物袋來包裝土特產,這樣就能把許多當地的風土人情、地區特色隨著客戶以及這些舊報紙購物袋,傳播出去。

設計充滿巧思,不僅傳達了重視環境生態的理念,也把日本傳統的「摺紙」和「惜物」巧妙的連結在一起,引起了廣泛的報導和關注。這些舊報紙購物袋成為每位旅客帶回家的紀念品。

直到如今,用當地舊報紙做成購物袋的熱度仍持續發酵中,成為當地的特色。每年他們都會推出各種設計競賽,帶動全國各地一起貢獻用舊報紙回收做成紙袋的創意。

由舊報紙做成購物袋的創意,帶動了這個窮鄉僻壤的名聲,同時帶動了當地的土特產銷售,他們的舊報紙購物袋,更參加了由原研哉所策劃的主流設計展,甚至獲得了國際媒體的注目。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關鍵,首先是「振興鄉村文化」。通過文創挖掘、傳承和提煉、創意,形成「本土特色鄉村文化」,才能讓鄉村的旅遊、鄉村的產品找到根、找到魂,才能真正形成對外的文化吸引、對內的文化自信。這其中,鄉村文創IP打造、鄉村文創產品、鄉村文創民宿等都有很好的導入機會。

文章轉載於網絡

抖音關注「崔老師講農莊運營」,持續案例分析,最新研學政策講解,低成本項目打造,更有直播為農莊運營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文化創意】當傳統農業遇到文化創意,「土」特產也變國際範兒
    【廣振按】文創產業,這幾年呼聲逐漸增強,文化創意的運用,予以旅遊產品新的生命力。在傳統鄉村旅遊中,鄉村特色農產品是構成旅遊吸引力的重要元素,鄉村旅遊產品更應緊跟時代遊客的需求,進行不斷的升級,釋放出新的生命力。
  • 當傳統農業遇到文化創意,「土」特產也變國際範兒
    日本和臺灣在文創農業的發展上走在了最前端,他們對農產品的包裝非常重視,不僅僅是做產品,重要的是賦予產品生命。
  • 鄉村文化創意與實踐案例
    鄉村文化創意的核心要旨,就是強調採用創新思維與文化理念,對農業生產、鄉村生活、農村生態資源進行創新配置與利用,從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發展目標。農耕文化是鄉村文化創意的基礎,農業文化創意項目開發要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實現規模效應,建立品牌優勢,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鄉村文化創意藝術的無窮魅力。
  • 看宜蘭縣如何以文化創意提升農業和旅遊業水平
    談到農業和旅遊業,似乎難以跟文化創意產業沾邊。但臺灣的農業和旅遊業已突破了傳統產業的概念,靠創意提升了形象,而這種創意是由文化來支撐的,因此,可以說現代農業、現代旅遊業是文化創意活動的延伸。筆者認為,可以把這兩者歸入臺灣官方劃分的十三個類別的第十二項:創意生活產業﹙其定義為:從事以創意整合生活產業之核心知識,提供具有深度體驗及高質美感之產業﹚。
  • 文化創意的「香港範兒」
    經過中西文化的百年交融和積澱,香港人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厚。在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中注入無限創意,極具香港特色的文創產業再現芳華。  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建嶽表示,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國際大都會,長期以來是亞洲的創意中心。香港製作,尤其在影視、動漫、流行歌曲、設計等領域,風靡亞洲以至全球華人社會。
  • 從經典文化創意案例,看山東傳統文化新的「打開方式」
    特色產業集群、傳統文化創新……一個個經典的文化創意案例,一個個傳統文化新的「打開方式」,無不反映出進入新時代的山東,是一個底蘊深厚、傳承創新的文明新山東。植根底蘊深厚的齊魯文化,文博會像一臺巨大的引擎,助推著山東向文化強省大步跨越。
  • 文化IP加持、現代時尚吸睛……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滿滿創意範兒
    17日,經濟導報記者採訪多家參展企業,在文旅盛宴的背後,感受到了更加年輕化、創意範兒的文旅新氣息。此次中國首屆文旅博覽會還集中展示了文化創意產業、精品旅遊產業與農業、工業、教育、科技、體育、醫養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特別是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VR/AR、量子通訊等新科技、新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成果,還利用「文化旅遊+網際網路」「展會+網際網路」特色,充分發揮新媒體、大數據、雲平臺等信息技術優勢,實現線上、線下雙向互動,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博覽會」。
  • 以人文內涵提升創意服務 以創意服務成就文化園區
    它曾經的老工業區模糊灰色的面孔和模樣都被如今全新而驕傲的多元顏色的文化創意園區抹去了—— 2007年,深圳文化創意園區成為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第一個分會場現在已連續11屆成為深圳文博會重要的分會場之一。
  • 2020「創意點湛」湛江旅遊文化創意產品大賽舉行
    2020「創意點湛」湛江旅遊文化創意產品大賽於12月7日舉行,延續至2021年3月。  大賽面向全國徵集一批能挖掘湛江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豐饒物產等各類元素,創意獨特、底蘊厚重、貼近生活的旅遊文化創意產品和創意設計作品。類別分城市禮品類、文創手信類、文創生活類、城市印象類等四大類文創作品。
  • 「濰坊市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濰坊文化創意產業園揭牌
    為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僑界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滿足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弘揚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需求,濰坊市僑聯決定授予濰坊軟體園(濰坊文化創意產業園)等6家單位首批「濰坊市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11月19日,「濰坊市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濰坊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青島市僑聯主席崔作,濰坊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劉興成等嘉賓濟濟一堂,共同參加了揭牌儀式。濰坊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劉興成,濰坊軟體園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哲共同為基地揭牌。
  • 深圳打造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
    針對宣傳文化工作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通過傳承、揚棄、創新,「在未來五年,逐步將深圳打造成為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努力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強市。」  從文化立市,到文化強市,再到「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強市」,劍指「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新目標將開拓深圳城市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 2020「創意點湛」湛江旅遊文化創意產品大賽拉開帷幕 2020「創意點...
    為加強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推動優秀文化資源與創意設計、旅遊等跨界融合,促進湛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12月7日下午,由湛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2020「創意點湛」湛江旅遊文化創意產品大賽新聞發布會順利召開。
  • 「十大景點評選·TOP30展示」1905文化創意園:工業風與文藝範兒的...
    說起1905文化創意園,它是瀋陽年輕人心中的潮流之地,聚集著咖啡廳、餐廳、主題酒吧及手作工作室、特色書店等文創小店,還常舉辦創意市集、展覽和演出活動,被人們譽為「瀋陽798」,是潮流、靈感與夢想的匯聚之地。但關於它的前世今生,不知您了解多少。
  • 1905文化創意園奏響工業交響曲
    說起1905文化創意園,它是瀋陽年輕人心中的潮流之地,聚集著咖啡廳、餐廳、主題酒吧及手作工作室、特色書店等文創小店,還常舉辦創意市集、展覽和演出活動,被人們譽為「瀋陽798」,是潮流、靈感與夢想的匯聚之地,更奏響了工業交響曲
  • 章繼剛:從追求產量到提升價值,創意農業重構傳統農業產業體系
    從追求產量到提升價值,創意農業重構傳統農業產業體系文/章繼剛新零售模式、認養模式、共享模式、農產品跨境電商、創意農園、稻田公園……作為推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產業倍增和旅遊倍增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與發展方式,創意農業推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鄭州天下收藏創意市集文化創意專題講座如期舉行
    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委李英傑在寫給鄭州天下收藏文化街創意市集組委會的賀信中指出,近年來,我省文化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展。鄭州天下收藏創意市集組委會審時度勢,結合本地文化產業發展實際,組織專題講座和創意市集長年定期活動,助力河南文化創意產業加速發展,實在難能可貴,值得肯定和讚譽!
  • 創意設計:「文化+」產業的「生長因子」
    創意設計:「文化+」產業的「生長因子」——從福田區分會場看創意設計引領文化產業升級發展在今年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創意設計對文創產業的有力「加成」是一大突出特點,創意設計已滲透到社會服務、智能製造等各個領域。
  • 文化創意讓農產品溫暖時尚 用文創思維激活鄉村-農產品 文化創意...
    過去一提起農產品,很多人潛意識裡會覺得土氣,而且僅僅止於吃喝而已,如今情況大不同了,從農產品的種植和加工,到農業品牌的設計和推廣,文化創意在農業領域的運用越發廣泛,以前「土裡土氣」的農業產品變得時尚、溫暖、有趣,不僅能滿足我們的味蕾,更能品出家鄉的味道,講述家鄉的故事。  「多情最是南山月」,故鄉總是令我們每個人念念不忘。
  • 文博會:一脈相承傳統文化 創意未來美好生活
    (中國臺灣網 徐麗麟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30日廈門消息  走過一個如水簾洞般、利用高科技分解水分子所製成的「無幕投影」簾,你就走進了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主展區。這裡匯集了來自大陸和臺灣的多個參展團,展示著富有文化內涵的新鮮創意。更重要的是,這裡不僅體現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創意改造,也有著人們關於未來生活的時尚創意,真正體現了本次文博會的主題「一脈相承,創意未來」。
  • 第四季臺灣休閒農業考察即將啟程:這是一次深入骨髓的農業文化創意體驗
    震撼遊學考察之「第四季臺灣休閒農業考察—深入骨髓的農業創意文化體驗之路」2015年10月即將啟程,即日起開始報名,15人精緻小團,現在行動,搶佔限量席位!休閒農業的投資成為近期的熱點,然而國內的休閒農場普遍同質化嚴重,產品開發缺乏獨立性、創意性及文化感;經營模式雷同,效益不理想,那麼如何提升農場競爭力?如何盤活農場經濟?如何提高農場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