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鐵路和唐胥鐵路,到底哪個才是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2020-12-13 高鐵易遊

說起中國鐵路史,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京張鐵路。從北京到張家口到這段鐵路由詹天佑修建,被稱為中國的第一條鐵路。然而在京張鐵路建成2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在英國人的幫助下修建成唐胥鐵路,京張鐵路之所以稱第一,我想是因為完全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的。

唐胥鐵路被稱為「馬車鐵路」

1877年,中國早期實業家唐廷樞,奉力主洋務的直隸總督李鴻章之命,籌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近代採煤技術的煤礦——開平礦務局,改寫了中國近千年的土窯採煤史。

為了把開採的煤運到最近的海口裝船運出,唐廷樞在1879年稟請李鴻章準許礦務局修築唐山到北塘口到運煤鐵路。

但修建鐵路的設想,立即遭到清政府頑固派的強烈反對。開平礦務局只好開掘運河運煤。

由於地勢原因,運河只能挖到胥各莊(今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礦務局不得已再次請修鐵路,這次奏明只修胥各莊到唐山之間到一小段。清政府這才批准,但清廷怕震驚了東陵的先王神靈而禁止使用機車,所以鐵路建成之後,只能以騾馬為牽引動力來拖拉火車,所以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唐胥鐵路雖然是中國第一條鐵路,但也是在英國人的幫助下修建的;而京張鐵路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完成,投入營運的鐵路。

另外,唐胥鐵路只有9.7公裡,只用作運煤,而且開始還是用馬匹來牽引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唐胥鐵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鐵路,只是後來經過多年不斷的改造,才成為現在鐵路的一小段;而京張鐵路全長200公裡,完全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客貨兩用的鐵路,從這方面來說,應該是第一吧。

在唐胥鐵路上,沿著鐵路有一塊石碑,上刻「中國鐵路零起點」字樣。

唐山,中國鐵路開始的地方。在這裡,中國人開始嘗試離開馬車,聽火車車輪與鐵軌撞擊出中國交通歷史上的強音!

「高鐵易遊」隸屬於高鐵動車視頻《列車生活》雜誌專刊,垂直旅遊領域,每周一為您固定帶來「高鐵一周新聞」深度原創文章,歡迎您的訂閱!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
    英國人金達,說唐山的歷史,這個洋人應該被記住,開平礦務局工程師,中國第一條鐵路和第一臺蒸汽機車的設計李鴻章便聘請開平礦務局工程師、英國人金達負責督修。誰知正在籌辦之時,突然又奉旨收回成命,築路計劃再次流產。 鐵路不讓修築,開平礦務局只好開掘運河運煤。可是運河只能挖到胥各莊,因為胥各莊到礦區那段路地勢高陡,河水上不去。
  • 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在使用中發生了什麼事
    希望朋友記住一個史實:唐胥鐵路是清政府自覺投資建設並聘用英國人當工程師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是清政府自己投資、自己建設、讓詹天佑當總工的第一條鐵路。關於唐胥鐵路的歷史回顧——【修建起因】(唐廷樞)在1870年代,滿清政府越來越關注海防安全問題,就先後建造了中國輪船招商局、電報局等現代化工業,並且開始籌辦開礦,以供輪船及其他商業之用。開平煤礦第一次採用當時比較先進的採礦技術,因此煤的日產量非常高,由於交通運輸跟不上,開採的煤炭積壓甚多。
  • 唐胥鐵路:中國鐵路源頭的前世今生
    唐胥鐵路,是條不一般的鐵路。無論是在《清史稿》裡,還是在無數後來研究者的著述中,它的修建都顯示出多方面的開創意義。 在這條鐵路通車136年之後,讓我們撥開紛雜的史料,重新聚焦於這條僅長9公裡多一點的鐵路。 路和礦,比肩而建 1876年,中國鐵路史上一個有分量的年頭。
  • 唐胥鐵路是中國建的第一條鐵路,不過不是中國人設計的!
    唐胥鐵路是中國建的第一條鐵路(不過不是中國人設計的)。話說1878年,正是清末同光年間,洋務運動搞得如火如荼,李鴻章主持的開平煤礦正式成立礦務局。礦務局總辦唐廷樞苦著臉對李鴻章說:開平的煤質量非常好,開採也容易,就是運出來太難了,需要僱人趕著牛車拉到蘆臺的河運碼頭,費時又費錢,應該學習洋人,修鐵路。
  •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哪條?你的答案可能是錯的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哪一條?詹天佑修的京張鐵路?還是英國人金達幫我們修的唐胥鐵路?其實,這些答案可能都不對,至少可以說都不準確。中國第一條鐵路是哪條?中國第一條自建現代鐵路:唐胥鐵路1881年中國修建了中國第一條現代化鐵路——唐胥鐵路,唐胥鐵路雖然開始也是用騾馬牽引,但是後來中國人製造出來了龍號蒸汽機車,所以改為蒸汽機車牽引
  • 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雖只有9.7公裡,卻意義非凡
    有一次,他有意問我:「小馬,你知道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是哪條嗎?」 我說:「是老的京張鐵路吧?對嗎?」 朋友搖搖頭,笑著說:「不是的,雖然京張鐵路,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和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但是,在此之前,其實,還有一條鐵路,也是咱中國自己建造的,它才是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
  • 中國鐵路史上的第一
    唐胥鐵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起自唐山,止於胥各莊(今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長9.3公裡。現為北京至瀋陽鐵路的一段。於1881年5月開工興建,11月完工。軌距為1435毫米,採用每米重15公斤的鋼軌。唐胥鐵路建成伊始,清政府以機車行駛震及皇帝陵園為由,只準許以騾、馬曳引車輛,次年(1882年)改用機車牽引。這條鐵路有利於當時開平煤礦的煤運。
  • 馬拉火車:誤傳的唐胥鐵路歷史
    馬拉火車:誤傳的唐胥鐵路歷史 唐胥鐵路第一座鐵路橋王家河鐵橋。  1881年,開平礦務局修建的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唐胥鐵路通車後,清直隸總督李鴻章率幕僚乘車視察。而自唐山煤井至胥各莊長約七英裡,地勢陡峻,不宜於河,遂復請修建輕便鐵路,又因朝廷禁駛機車,乃聲明以騾馬拖載,始得邀準,蓋實馬車鐵路也。」這就是唐胥鐵路又被戲稱「馬車鐵路」,「馬拉火車」被視為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大奇觀的普遍說法。《交通史路政編》完全引用了曾鯤化的這一說法,而宓汝成編的《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引用了《交通史路政編》的說法,從此成為後來史學界公認的說法。
  •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為什麼是馬拉的?
    從一八二五年第一條鐵路斯託克頓—達林頓鐵路在英國誕生迄今己近二百年歷史,火車的速度從初始的每小時二十公裡到現在高鐵的每小時三百五十公裡,世界發生了不曾預想的變化。朝庭礙於保守勢力的強大最終以「鐵路斷不宜開,諸匆庸議」又一次終止了中國近代發展的腳步。李鴻章為了保全已經部分修建的唐山至胥各莊鐵路線,被迫承諾火車車頭改用馬匹拖拉,不用火車蒸汽機車車頭。
  • 唐山博物館工作人員步行考察唐胥鐵路全程(圖)
    考察團隊合影 記者 付衛崢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付衛崢)9月28日,唐山博物館部分員工徒步9.7公裡,考察了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兩位先生均年屆古稀,但神採奕奕,說起這段鐵路來如數家珍。  2016年8月16日,唐山市政府市長丁繡峰主持召開了唐山工業博物館籌建工作會議,決定將位於大城山西麓的原城市展覽館改建為唐山工業博物館,並由唐山市文廣新局下屬的唐山博物館負責工業博物館的展陳工程。為深入了解唐山近代工業歷史, 9月28日,唐山博物館館長魯傑帶領部分員工徒步考察了唐胥鐵路。
  • 中國最早的鐵路,原來是這一條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徵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工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建議與探討,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
  • 清末中國人的第一條京張鐵路老照片
    《清末中國人第一條京張鐵路掠影》 京張鐵路是一條自北京西直門,經居庸關、沙城、宣化至河北張家口的鐵路,全長約201.2千米,京張鐵路因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價值,在俄國和英國兩國覬覦、諸商紛爭築路的情況下,清廷要臣袁世凱多次與英俄協商最終確定由中國自己籌款修建
  • 從任人宰割,到「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中國鐵路的艱難輝煌起步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擅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令人詭異的是,這條鐵路卻是英美商人狼狽為奸以「尋常馬路」的欺詐手段,背著清廷非法建設的。日後,僅僅是因為該線路發生了死亡交通事故,引起了當地的民憤,「紙包不住火」,其秘密才暴露於朝廷之上。
  • 歷史謠言:唐胥鐵路用「馬拉火車」,真的是因為清廷阻撓嗎?
    因為歷史教科書裡明明白白的寫著——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通車後,竟然用騾馬拖著火車在行走。使用馬拉火車的原因據說是因為清政府怕蒸汽機的轟鳴震動聲驚擾祖宗陵寢,又怕鍋爐產生的黑煙汙染沿途的稼禾。教科書引用這則事例的目的是為了批判清政府的無知短視與頑固不化。
  • 京張鐵路百年變革 中國鐵路成果斐然
    相信大家都在小學課本中讀到過《詹天佑》,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堅持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完全由中國人自主設計,排除萬難,最終於1909年建成這條京張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但詹天佑巧妙地創設了「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為京張鐵路的順利完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在「中國鐵路肇始之地」開館
    中新網唐山3月28日電 (記者 白雲水)28日,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在河北唐山揭牌開館,137年前,這裡是中國鐵路肇始之地「唐胥鐵路」,這個中國第一條自建標準軌距鐵路距今已有137年歷史。記者在該博物館看到,展陳分為《洋務運動:中國鐵路建設的引擎》、《鐵路發端:首建中國第一條鐵路》、《中國製造:我國蒸汽機車發展》等八大板塊,以清晰的脈絡、翔實的史料、立體的展示,有力地論證了唐胥鐵路作為中國鐵路源頭的事實,講述了以唐胥鐵路為起點的中國鐵路和機車發展的艱辛歷程,釐清了中國早期鐵路建設的一些重要謎題,填補了這一領域的展覽空白。
  • 100多年前,詹天佑修建的第一條「人字形」京張鐵路,如今怎樣了
    清末明初之際,中國的鐵路意識相當淡薄,1840年,鴉片戰爭結束之後,不少的人在西方的影響下,有了基本的鐵路知識,隨著洋務運動的掀起,鐵路建設也正式劃入了中國近代化運動當中。1876年,英國資本家見清朝沒有能力鋪設鐵路,就以發展貿易為由,獲得了吳淞鐵路的建築權,吳淞鐵路雖然促進了各自城市交通和經濟,但英國資本家從中牟取了大量的利益,清政府不得不重新將吳淞鐵路贖回,然而缺少維修和經營經驗,在運行一年後,又將它拆除。
  • 那些由唐胥鐵路衍生的老地名!有些現在還在用
    1881年,開平礦務局築成唐胥鐵路,次年又建起了唐山火車站。後來,一些街道漸漸沿鐵路兩側形成,並衍生出了許多與鐵路有關的地名。這些老地名有的現今仍在流使用,如雙橋裡、交大道口等。而更多的卻消失了,成為唐山歷史上的一種記憶。
  • 詹天佑百年前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耗資700萬,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清光緒三年(1876年)建成;唐山至胥各莊的唐胥鐵路是清政府聘請英國人監修、自己修建的第一條貨運鐵路,還不到10公裡長。唐胥鐵路1881年建成,起初還用過馬拉車廂,因為清朝皇室擔心沿途的皇家陵園受影響。令人驚奇的是,晚清苟延殘喘的最後幾年內,居然自主設計、修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鐵路線,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京張鐵路。京張鐵路與號稱「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密不可分,作為總工程師,詹天佑因此一舉成名。
  • 探秘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鐵路
    但是,清末中國各地建設的鐵路,如唐胥鐵路、吳淞鐵路等,開工時間雖早於滇越鐵路 ,但其建設距離或運行裡程都是非常短的,就幾公裡而已,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火車運行的鐵路。可以說,滇越鐵路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鐵路,享有「百年鐵路活化石」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