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博物館工作人員步行考察唐胥鐵路全程(圖)

2021-01-09 環渤海新聞網

 

出發前研究地圖 記者 付衛崢 攝

 

 

鐵路史研究專家李國明為大家介紹唐胥鐵路 記者 付衛崢 攝

 

 

考察團隊合影 記者 付衛崢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付衛崢)9月28日,唐山博物館部分員工徒步9.7公裡,考察了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一同考察的還有開灤史研究專家任榮會、鐵路史研究專家李國明。兩位先生均年屆古稀,但神採奕奕,說起這段鐵路來如數家珍。

  2016年8月16日,唐山市政府市長丁繡峰主持召開了唐山工業博物館籌建工作會議,決定將位於大城山西麓的原城市展覽館改建為唐山工業博物館,並由唐山市文廣新局下屬的唐山博物館負責工業博物館的展陳工程。為深入了解唐山近代工業歷史, 9月28日,唐山博物館館長魯傑帶領部分員工徒步考察了唐胥鐵路。整個考察步行4個多小時,全長9.7公裡。大家不但看到了仍在運轉的百年礦井、建於1881年的鐵路西橋、建於20世紀20年代的火車站天橋、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古冶車輛段以及從未被人關注的開平礦務局與鐵路公司鐵軌的分界點等地,還聽到了任榮會、李國明兩位老師的詳細講解。大家紛紛表示,這次考察雖然很辛苦,但也對唐胥鐵路的發展史和現狀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不虛此行。

  1881年6月9日,自唐山起至胥各莊(今豐南區)一線的唐胥鐵路開始鋪軌,採用1435毫米的軌距和每米15公斤的鋼軌,這條鐵路是在清政府洋務派主持下,由開平礦務局負責集資修建。9月,全長9.7公裡的唐胥鐵路竣工,開始試運行,11月8日正式通車。1886年,成立中國自辦的第一個鐵路公司---開平鐵路公司,收買唐胥鐵路後開始展築,並獨立經營鐵路業務。1887年,唐胥鐵路展築至蘆臺,1888年展築至天津,李鴻章等巡視並主持通車儀式。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
    唐胥鐵路全長11公裡,每米軌重15公斤,共耗銀11萬兩。開平礦務局外國專家和家屬在火車站合影(打下中國鐵路第一根道釘的英國女士應該在圖中了,不知是哪一位)。攝於1882年1886年,中國自辦的第一個鐵路公司--開平鐵路公司成立了,收購唐胥鐵路後開始展築,並獨立經營鐵路業務。1887年,唐胥鐵路展築至蘆臺,1888年展築至天津,李鴻章等巡視並主持通車儀式。
  • 唐胥鐵路:中國鐵路源頭的前世今生
    □記者 董立龍 [閱讀提示] 《清史稿》中有這樣一句記載:(光緒)三年,有商人築唐山至胥各莊鐵路十八裡,是為中國自築鐵路之始。 和許多早期史料一樣,這樣的記載,能為歷史留痕,卻又在細節上失真。唐胥鐵路的確為中國自築鐵路之始,但其正式建設時間卻是1881年(光緒七年)。
  • 馬拉火車:誤傳的唐胥鐵路歷史
    馬拉火車:誤傳的唐胥鐵路歷史 唐胥鐵路第一座鐵路橋王家河鐵橋。而自唐山煤井至胥各莊長約七英裡,地勢陡峻,不宜於河,遂復請修建輕便鐵路,又因朝廷禁駛機車,乃聲明以騾馬拖載,始得邀準,蓋實馬車鐵路也。」這就是唐胥鐵路又被戲稱「馬車鐵路」,「馬拉火車」被視為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大奇觀的普遍說法。《交通史路政編》完全引用了曾鯤化的這一說法,而宓汝成編的《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引用了《交通史路政編》的說法,從此成為後來史學界公認的說法。
  • 京張鐵路和唐胥鐵路,到底哪個才是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說起中國鐵路史,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京張鐵路。從北京到張家口到這段鐵路由詹天佑修建,被稱為中國的第一條鐵路。然而在京張鐵路建成2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在英國人的幫助下修建成唐胥鐵路,京張鐵路之所以稱第一,我想是因為完全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的。
  • 唐山人必看!原來唐胥鐵路衍生出來的老地名有這麼多!
    1881年,開平礦務局築成唐胥鐵路,次年又建起了唐山火車站。後來,一些街道漸漸沿鐵路兩側形成,並衍生出了許多與鐵路有關的地名。這些老地名有的現今仍在使用,如雙橋裡、交大道口等,而有的已經消失,成為唐山歷史上的記憶。
  • 那些由唐胥鐵路衍生的老地名!有些現在還在用
    1881年,開平礦務局築成唐胥鐵路,次年又建起了唐山火車站。後來,一些街道漸漸沿鐵路兩側形成,並衍生出了許多與鐵路有關的地名。這些老地名有的現今仍在流使用,如雙橋裡、交大道口等。而更多的卻消失了,成為唐山歷史上的一種記憶。
  • 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在使用中發生了什麼事
    希望朋友記住一個史實:唐胥鐵路是清政府自覺投資建設並聘用英國人當工程師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是清政府自己投資、自己建設、讓詹天佑當總工的第一條鐵路。還有一個原因,這條鐵路並非國家幹線,充其量就是一條煤礦配套鐵路,規模太小,沒必要上報朝廷。【建設過程】(中國火箭號機車)唐廷樞接到命令,就開始進行鐵路選線工作,這才發現線路穿過很多滿清旗人的地盤,拆遷是個頭疼事,原因地球人都知道。
  • 歷史謠言:唐胥鐵路用「馬拉火車」,真的是因為清廷阻撓嗎?
    具體操作是從開平煤礦挖一條至蘆臺的運河,連接已有的薊運河,經北塘口出海,但中途唐山至胥各莊段由於地質堅硬,不宜開挖運河,所以擬在唐山至胥各莊之間修建一條鐵路,即是「唐胥鐵路」名稱的由來。而唐山至胥各莊這一段路,僅僅二十裡地。
  • 唐山南站:中國第一個火車站,堪稱「中國鐵路博物館」
    唐山作是近代中國最早的機器採礦業及鐵路運輸業等工業文明的起點,1881年,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正式通車。1882年初,唐山南站正式建成營業,是中國第一個火車站(與胥各莊站齊名),當時稱「唐山站」,為線路的始發終到站,車站只有兩條線路、三間房屋,每天運煤八九百噸。
  • 唐胥鐵路是中國建的第一條鐵路,不過不是中國人設計的!
    唐胥鐵路是中國建的第一條鐵路(不過不是中國人設計的)。話說1878年,正是清末同光年間,洋務運動搞得如火如荼,李鴻章主持的開平煤礦正式成立礦務局。礦務局總辦唐廷樞苦著臉對李鴻章說:開平的煤質量非常好,開採也容易,就是運出來太難了,需要僱人趕著牛車拉到蘆臺的河運碼頭,費時又費錢,應該學習洋人,修鐵路。
  • 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在「中國鐵路肇始之地」開館
    中新網唐山3月28日電 (記者 白雲水)28日,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在河北唐山揭牌開館,137年前,這裡是中國鐵路肇始之地「唐胥鐵路」,這個中國第一條自建標準軌距鐵路距今已有137年歷史。包括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蒸汽機車展廳、唐山老火車站(復建)、唐胥鐵路景觀天橋等景點。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展陳面積3000餘平方米。
  • 唐圖講堂|精彩回放——一條鐵路與一座城
    這段全長僅9.67公裡、但採用了國際通用1.435米標準軌距的鐵路,是唐山人用自己的雙腳和智慧踩出的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一條鋼鐵大道。 11月28日下午,唐山市圖書館和路南區惠民道街道聯合開展了「一條鐵路與一座城」專題講座。講座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李志強主講,吸引了200餘位讀者參與。
  • 中國首臺蒸汽機車相關歷史老照片現身唐山(圖)
    」等中國早期機車停靠在中國第一條自建準軌鐵路「唐胥鐵路」上。 楊磊 提供   中新網唐山2月4日電(白雲水 胡向明)中國煤炭史志委員會專家委員、開灤博物館專家楊磊4日正式批露了一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的相關歷史老照片。這些照片為英國專家彼特·科睿思提供,大多從未在中國出現,佐證了中國鐵路史的艱難開端。
  • 唐山開灤博物館「龍號」機車傳奇故事走進《動聽河北》欄目
    《鐵路史話》中也有這樣的文字記載:「我國工人憑著金達的幾份圖紙……製成了一臺蒸汽機車,在唐胥鐵路上行駛」。 1881年11月8日,「龍號」機車第一次在唐胥鐵路上正式運行,以30公裡的時速,又快又穩地將兩車廂清朝官員送至距唐山礦6公裡外的第一座鐵路橋——王家河橋;1882年,「龍號」
  • 在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邂逅美好
    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位於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時尚文化休閒區」內,坐落在中國鐵路、機車的發祥之地、中國鐵路源頭——唐胥鐵路起始處,像一顆珍珠鑲嵌在第七批「國保」遺址西側。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以翔實的史料、新穎的展陳形式,闡述了洋務之興、鐵路發軔、鐵路之根、鐵路為要、鐵路之殤、鐵路之興等感人史實,娓娓述說蒸汽機車、中國鐵路前世今生,帶您追憶路礦之源坎坷發展歷程;這裡擺放著開灤工人復原的「可以開動的龍號機車」,巍然矗立著「中國鐵路源頭」紀念碑、「中國鐵路零公裡」地標,帶您追憶中國工業起步之初艱辛坎坷歷程,也是市民銘記城市風情、留存美好起點
  • 鐵路唐山南站出土距今108年「京奉路」地界樁(圖)
    距今已有108年歷史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信寶忠、高峰)3月13日上午,在鐵路唐山南站(原唐山站)貨場外公路一路口處出土一塊標有  唐胥鐵路建於1881年,是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堪稱中國鐵路的發源地。鐵路唐山站(現唐山南站)作為「中華第一站」。1881年,唐胥鐵路建成通車後,將開灤煤炭外運遠銷。1888年,唐胥鐵路延伸至天津, 1893年又向東延伸至山海關,全線稱為「津榆鐵路」(山海關在歷史上曾稱「榆關」)。
  • 唐山將舉辦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博覽會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進一步傳承中國百年鐵路歷史文化,弘揚唐山作為中國鐵路發源地的開拓創新精神,開啟鐵路文化收藏事業新時代,同時紀念中國第一條自建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通車138周年,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決定,11月16日至12月16日在唐山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舉辦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博覽會
  • 彈藥庫到礦井,探索唐山近代工業文明
    之所以說工業博物館是「彈藥庫」,是因為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的建築框架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是日偽時期的彈藥庫,後來在20世紀80年代擴建後成為糧庫,2008年改造成唐山市城市展覽館、唐山工業博物館。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地下遺址運用3D靜態模型,再現還原了近代煤礦工人開採煤炭時的工作場景,在礦井內還有國內最大的井下4D影廳,以及可以小憩的地下休閒吧。
  • 穿越百年鐵路發展史,你看到了什麼?
    ,眼看著想要繼續修築鐵路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唐廷樞向李鴻章奏請,闡明了開挖從蘆臺到胥各莊運煤河的理由。但在籌劃開挖運煤河時,因胥各莊至唐山一段的地勢逐漸升高,當時條件所限不能開河。所以唐廷樞又經稟報李鴻章批准,修築唐山礦場至胥各莊的「快車馬路」與煤河銜接,這就打通了唐山至蘆臺、天津的運輸渠道。 1881年,唐山至胥各莊一線的唐胥鐵路正式鋪軌,成為中國鐵路的起點,唐胥鐵路全長9.7公裡,採用由英國進口的每碼30磅的輕鋼軌,軌距也採用英國標準。
  • 原來唐山有中國運營歷史上最長火車站
    1907年拍攝的唐山站唐山站,哪裡是源頭?修鐵路必建火車站,唐山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起點的第一個火車站。《開灤煤礦大事記》載:「1881年6月9日,開平礦務局唐胥鐵路破土動工。東起唐山礦煤廠(即後來的路礦交接線),西至胥各莊……英籍工程師金達利用舊物料秘密地製造了一臺機車……當年8月份即開始使用。」「唐山礦煤廠」,原煤升井後存儲待運之場,位於一號煤井的南側。唐胥鐵路於當年的11月8日正式通車。一條鐵路的運行,總要伴隨車站的出現,而此時的「唐山礦煤廠」,是否可以認作一個車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