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與現代漫畫的結合:插畫師筆下的日本藝伎,斯美人兮

2021-01-10 印象視角jiojio

今天JIOJIO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組作品是將現代漫畫美學與傳統日本浮世繪藝術相進行融合的插畫作品!他筆下的藝伎一個個令人心神蕩漾,每一位都吐露著掩藏不住的芬芳,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一位插畫師的作品吧!

今天JIOJIO要跟大家介紹的這一位插畫師是來自於日本的插畫師田村吉康(Yoshiyasu Tamura),是一位新銳漫畫家、插圖畫家!他沒有任何一幅作品畫的是女性豐腴的裸體,但從每一幅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另一種性感。

插畫師田村吉康的作品兼日本浮世繪和西洋繪畫的傳統畫法,作品中有著強烈的表現力和色彩張力,他筆下的日本女性,柔美與硬朗、生命與機械有機融合,雖未刻意張揚,卻有莫名的性感。

插畫師田村吉康從日本的古典文化得到靈感和美感,糅合了西方元素現,是現代漫畫美學與傳統日本浮世繪藝術融合,其作品表達出柔美與硬朗、生命與機械的有機融合,給人別樣的感覺,堪稱詩意畫家。

插畫師田村吉康的作品融合了異想天開和幻想,描繪了各種女性形態,有時具有日本特色,有時具有更多西方特色,有時與動物,自然世界的元素以及象徵性的無生命的物體和技術製品融合在一起。

也不知道田村吉康和女人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恨情仇,可以把每一個女子的心事都賦予畫中,我們只需安靜欣賞,靜靜揣摩。

在JIOJIO看來,這輕佻但不低俗的藝妓風,也太好看了吧!!!浮世繪的元素,一層層浪花的前僕後繼,徒添得更多神秘的惆悵。插畫師田村吉康的作品給你帶來什麼樣的靈感啟發,歡迎在評論底下告訴JIOJIO!

相關焦點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浮世繪|日本美術史|藝伎|鈴木春信|日本|版畫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而這種代表「虛浮世界的繪畫」,便成了日本風俗畫的代名詞。
  • 日籍插畫師的浮世繪風格插畫
    Yohey Horishita 來自紐約的日籍插畫師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
  • 藝伎不是「藝妓」,從古至今她們一直是畫家筆下的正統美女!
    你看過電影《藝伎回憶錄》嗎?看過就知道在日本有一種職業叫藝伎(Geisha),是一種表演藝術職業。這個職業被許多不懂日本文化的人所誤解,以為她們和妓女一樣是靠出賣身體來賺錢的,其實不然。藝伎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早時期還都是男性,他們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為客人表演舞蹈和樂器謀生活。到了18世紀中葉,藝伎漸漸被女性完全取代,一直沿襲至今。藝伎賣藝不賣身,有雅而不俗之處,所以與「藝妓」有別。在日本的藝伎行業有規定,藝伎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隱退,以保持藝伎「純潔」的形象。
  • 日漫與浮世繪風格結合的插畫系列
    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風,從字面來理解就是「虛浮世界的繪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藝術,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風格。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模板畫(日語中的錦繪),但實際上也有手繪作品。在亞洲和世界藝術中,呈現著起義的色調與丰姿。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剛開始時,浮世繪是畫在紙上或者錦帛上,和我們中國是一樣的,日本人稱「肉筆畫」(怪怪的)。但是日本當時造紙技術不發達,農民全靠金坷垃,呸,劃掉……錦這東西更貴了,一般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錦,因此這些畫只有貴族才能觀賞了。
  • 浮世繪如何以俗世美重新定義了日本藝術
    遊女(藝伎)風俗對於都市文化的作用很大,在文學作品中也頻頻出現妓院與藝伎的素材,她們並不是現代觀念中卑賤低俗的代名詞,相反,在遊女風俗文化的影響下,能歌善舞被定為普通女性的素養,可見藝伎對於普通女性的風尚具有深刻的影響力。
  •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本期直播專場 「日本橋」,是江戶後期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被認為影響歐洲印象派的浮世繪大師們的創作原點。幕府遷都帶來的東海道沿岸經濟騰飛,為江戶後期風景類創作提供了大量有趣的民間素材。而這場漫長旅途的第一站,便是位於東京都心的「日本橋」。
  • 中國風俗畫和刻本插畫對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的影響
    日本浮世繪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對於不太了解亞洲文化的西方人來說,提起日本文化,大約第一反應就是這些濃墨重彩的畫卷。浮世繪帶給西方人的不僅僅是視覺衝擊和藝術享受,更對近現代的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世紀後期,浮世繪被西方人視為追求創新的富有新鮮感的東方藝術的代表。
  • 一組浮世繪風格民族感極強的插畫作品拿來分享
    ◆日本藝術家鳥井荒木(Kenta Torii) 繪畫了三海經神怪的浮世繪作品,繪畫的作品充滿了活力。像日本的浮世繪傳統具有意象之美和現代藝術相結合融為一體的表達。插畫藝術形成獨有的藝術表現,Kenta Torii 以經濟的繪畫描繪著每一個細節,他設法正確的融合和代表著日本的文化藝術和日本的文化特色形成,具有西班牙的流行趨勢文化,也具有墨西哥的流行文化,作者在中國也學習了許多藝術表達,將其藝術形式表達的作品當中。◆Kenta Torii 將日本流行的浮世繪文化表現的具有現代的風格。
  • 日本人為何特別鍾愛浮世繪?
    文/極端熊日本的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17世紀早期至19世紀中期即江戶幕府時代的一種版畫(在薄木板上雕刻、上色的畫)。浮世繪作為一種廉價的繪畫藝術品,所針對的對象是日本廣大的底層民眾,因此其題材往往是藝伎、美人,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會誤以為浮世繪是日本古代版的「黃色漫畫」。
  • 遇上「浮世繪」的復聯,更浪了
    前不久,隨《復仇者聯盟》終映,一組浮世繪版復仇者聯盟在推特上熱轉。日本插畫師TAKUMI是Marvel電影迷,使用浮世繪風格繪畫復仇者聯盟的角色。人們為表達對浮世繪的喜愛,甚至將其融入到遊戲設計裡,一個叫「UkiyoWave」的app就把浮世繪和技術結合在一起,玩起來也十分有趣。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隨著江戶時代科學的傳播,醫學和植物學書籍也開始用浮世繪的形式出版,翔實的插圖,也為印刷技術帶來了發展。浮世繪作為一種形式,滿足了各種題材的表現,有畫美人的,有畫英雄的,有畫街市的,有畫風景的,在不同階級,不同的場所,你都能見到浮世繪的身影。
  • 浮世繪大師筆下的日本美人是什麼樣的呢?
    在繪畫、雕塑藝術中,人通常成為「美」的對象,受到創作者高度的關注,以西方和東方繪畫為例,我們在今天還可以看到很多「美人」圖,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等,這些畫作將不同時代和文化下的女人形象呈現在觀者眼前,憂思或哀愁、富貴或奢靡,這些生動的形象都是藝術家們筆下的「美」。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 ▲ 作為時尚雜誌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最為典型的繪畫藝術形式,幾乎所有的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強烈關注並有所反應,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日本獨有的風土人情。
  • 在19世紀,浮世繪是怎樣影響西方現代藝術的?
    從主觀條件上來說,一方面,日本的浮世繪藝術家是以繪畫謀生的,而版畫的無限複製屬性也使得作品的廣泛流通成為可能,同時其價格也並不昂貴。另一方面,當時的法國藝術家正在尋找突破傳統的方法,浮世繪藝術中明亮的顏色、平面的透視以及具有裁剪效果的構圖,正是法國藝術家們尋找的可以突破傳統的激進因素。於是,浮世繪的表現手段很快就被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們「為我所用」了。
  • 歌舞伎的由來,又如何與浮世繪結下不解之緣?!
    「浮世」一詞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飄渺。所以版畫題材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意味。浮世繪的發展與藝伎和歌舞伎劇場密切相關,描繪藝伎和町家女性的「美人畫」與歌舞伎「役者繪」並稱為浮世繪的兩大主題。
  • 歌川國芳:水滸浮世繪插畫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是比較早的插畫形態之一,主要對人們日常生活、風景,以及為一些小說進行配圖。歌川國芳(1798年~1861年)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浮世繪大師,他根據《水滸傳》中108位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以浮世繪的形式繪製出了一系列水滸人物肖像,花瓣網紅人「ZhangHaoxiang」收集了這一系列作品。
  • 構思獨特的古風插畫,造型構圖都夠意思,有種動畫版的浮世繪風格
    插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無限的想像空間,作者創作與讀者觀看都是一種探索,充滿了未知與奇妙。今天JIOJIO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組古風插畫,作品中的角色或荒誕詼諧,或霸氣詭異……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一位插畫師的插畫作品吧!
  • 浮世繪在日本淪為包裝紙,卻在歐洲拯救一代印象派大師
    「你從市場中買回的肉,或許包裹著它的就是一幅精美的浮世繪版畫!」歷史研究者John Rewald如是說。葛飾北齋,北齋漫畫太好了,從未見過如此清晰脫俗的繪畫風格,恭喜藝術家又給自己找到一條新出路!清新脫俗?吸引著歐洲人的是什麼?當我們看浮世繪時,可能會沒有那麼深的感觸。
  • 專訪日本浮世繪博物館館長酒井信夫(組圖)
    要知道,擁有10萬件浮世繪的日本浮世繪博物館是酒井家族集合五代人的辛勞才建立起來的。我們好奇的是,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能告訴我們什麼?這個日本民間浮世繪收藏世家有什麼傳奇經歷?作為「老古董」的浮世繪在日本年輕人中還受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