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業主還是開發商?全國首例車庫權屬案爭議不斷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全國首例車庫權屬案爭議不斷

物權法實施前後法律適用成焦點

製圖/高嶽

停車難,停車貴,一直是困擾城市居民的老大難問題。小區地下車庫的產權到底是屬於全體業主,還是屬於開發商?

近日,一篇《你還在買車庫嗎?法院都判決了:業主應免費使用,開發商無權售賣》(以下簡稱「車庫之爭」網文)的文章,再次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2003年審理的星漢城市花園業主委員會(以下簡稱業委會)與江蘇星漢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漢公司)車庫糾紛一案(以下簡稱「車庫之爭」)。此案一審業委會勝訴後,被媒體冠以「全國首例」,因此社會關注度極高,且不時被網民拎出來,多次引發社會熱議。13年後,鼓樓區法院發布聲明「闢謠」,網民才得知,2003年法院一審宣判後,星漢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原審查明事實不清,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有知情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南京市中院發回重審後,鼓樓區法院長達11年沒有下文。直到2014年,鼓樓區法院才經過審理,改變2003年的判決結果。

「同一案情、同一當事人、同一個法院,判出的兩個結果卻大相逕庭,一直飽受法學專家的質疑。而物權法實施前後的法律適用,也因此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這名知情人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地下車庫權屬紛爭激烈

一審判歸全體業主所有

星漢城市花園小區(以下簡稱星漢花園)位於南京市鼓樓區。

小區業主徐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1998年星漢公司報建後,開始建設星漢花園,2003年前就已竣工交付。「在南京,星漢花園是成立業委會比較早的。」

據業委會一位陳姓委員介紹,星漢花園規劃了36個地下車庫,但實際上建設了59個。星漢公司在業委會不知情的情況下,以8萬元的單價賣掉了其中37個,餘下的22個也被物業公司租了出去。

業委會得知後,派人找星漢公司協商,要求將車庫歸還給業主。

據業委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回憶,當時星漢公司的經理稱,車庫是公司花錢建的,憑什麼要給業主,全國沒有這樣的先例。

多次協商無果後,業委會於2003年6月19日,一紙訴狀將星漢公司起訴到了鼓樓區法院。

2003年11月12日,鼓樓區法院進行公開開庭審理。

庭審中,業委會代理律師陳述的理由是:小區地下車庫是小區配套公用設施,應當無償地交給業主使用,星漢公司作為開發商,沒有車庫的所有權,因此也無權出售。

星漢公司則強調,公司在出售房屋時,並沒有把地下車庫面積列為公攤面積分攤到業主的頭上。「車庫是公司投資近300萬元建成的,當然擁有車庫的產權,出售車庫並沒有錯。」

最後,法院當庭宣判:地下停車庫歸全體業主所有,星漢公司應向業委會移交全部地下車庫。

一名業主算了一筆帳,當時南京擁有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有200多個,每個小區有60個左右的車庫,均價都在10萬元左右。「如果按判決返還給業主,開發商至少要退出10億元以上。如果將1萬平方米以下的小區都算進去,數額更為巨大。」

判決後,星漢公司當庭稱:「堅決上訴!」

此案當年的審判長、鼓樓區法院現任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盛皓,在判決後向媒體詳細解釋了判決的兩個事實依據:

一是南京市規劃局規定,開發商按0.2車位/戶標準建車庫,這就明確了車庫作為公共配套設施的功能和開發商建車庫的法定義務。「既然建成後的車庫作為公配設施,是建築物的輔助設施,就應交付建築物的所有人共同使用。」

二是小區實有土地使用面積為7697.60平方米,分攤面積也是7697.60平方米,證明小區土地面積已全部分攤到全體業主。「小區的土地使用權為小區業主享有,開發商不再享有小區的土地使用權,因此也不能享有土地上建築的所有權和支配權。」

由於當時國家沒有出臺系統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法律,判決依據的是1998年9月29日由江蘇省物價局、省建委制定,經江蘇省政府同意後印發的《江蘇省商品房價格管理規定》。這項規定第十四條列舉了價格構成的9項成本構成,分別是:土地徵用(出讓)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房屋建築安裝工程費、附屬公共配套設施費、公共基礎設施費、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和公共設施專項維修資金。最後強調,「本款1至9項所列費用,必須嚴格按照經批准的規定設計方案實際發生的項目執行。未經省價格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增加或變更」。

發回重審十一年後改判

超規劃車庫屬業主共有

隨著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每隔一段時間,「車庫之爭」網文就會被網民在一些微信公眾號轉發,並持續發酵。

2016年4月8日,鼓樓區法院在官微上就「車庫之爭」發表聲明稱,「微信公眾號上提到的判決內容,是並未生效的一審判決,此案應以生效判決為準」。

此時,很多網民才知道,「車庫之爭」一審宣判後,星漢公司提起了上訴,南京市中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鼓樓區法院就「車庫之爭」作出了新的判決。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站上,《法制日報》記者找到了「車庫之爭」的判決書,文號為(2013)鼓民初字第1656號。時間是2014年9月18日。

判決書顯示,業委會起訴的理由,和此前沒有多大變化。星漢公司的辯稱,多了一個新的內容:根據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是出租等方式約定。「業委會並未提供其與星漢公司約定取得地下車庫的證據,故其對地下車庫不享有權利。」

鼓樓區法院作出判決:星漢公司於本判決生效起10日內給付業委會車庫出售款50萬元,駁回業委會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判決書得知,法院裁判的依據有兩點:

一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9年3月23日發布,以下簡稱《解釋》)。《解釋》第六條規定,建築區劃內在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之外,佔用業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增設的車位,歸業主共有。「星漢花園規劃核准車庫數量為36個,實際建設59個,故超規劃建設的23個車庫應屬業主共有。」

二是《南京市商品房附屬房屋轉讓等問題的若干規定(試行)》(2004年12月15日制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第六條要求,規劃核准的車庫中,應有不低於15%的車庫為業主保留。「星漢花園業主實際有權取得的車庫為29個。星漢公司已交付了24個車庫,尚應向業委會移交5個車庫。因車庫已實際出售,星漢公司應支付對應的出售價款50萬元。」

一審宣判後,雙方均未上訴。

第二次判決適用法律存疑

雖已生效但爭議仍在持續

根據時間計算,鼓樓區法院官微在2016年4月8日發表聲明時,距離鼓樓區法院第二次作出判決已經過了一年多時間。

南京市民張直凱認為,鼓樓區法院的聲明提到了鼓樓區法院曾審理過「車庫之爭」、星漢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南京中院裁定發回重審等事實,但均沒有說明具體的發生日期。鼓樓區法院(2013)鼓民初字第1656號判決書全文有2200多字,隻字未提其2003年的判決和南京市中院發回重審的經過。「從裁判文書的行文規範上看,更像是一起新的案件。」

《法制日報》記者採訪得知,物權法頒布前後,關於如何確定區分所有建築小區的車庫歸屬問題,曾一度成為爭論的焦點和熱點。在物權法的起草過程中,學界觀點紛紜,主要有4種觀點:業主所有說、開發商所有說、國家所有說和約定歸屬說,即分別認為車庫歸業主所有、開發商所有、國家所有,或通過具體約定來確定其歸何主體所有。最終,我國物權法第七十四條採納了「約定歸屬說」的觀點。

「約定歸屬說」也是星漢公司在2014年審理「車庫之爭」時提出的主要抗辯理由。

4月8日,《法制日報》記者簡訊聯繫鼓樓區法院新聞發言人張偉,擬採訪星漢公司何時上訴、南京市中院何時發回重審以及鼓樓區法院(2013)鼓民初字第1656號民事判決是再審還是重新立案等問題。

截至發稿,鼓樓區法院仍沒有回音。(記者 王陽)

相關焦點

  • 歸業主or歸開發商 小區地下車庫產權到底歸誰?
    原標題:小區地下車位:這是個大問題   7月12日,三亞首例地下車庫權屬案開庭審理,三亞市同心家園五期的3位業主將代建單位三亞城投置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3位業主對同心家園五期地下車位享有共有權,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出售、出租地下車位的違法行為。據了解,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將擇日判決。
  • 架空層屬於業主還是開發商 架空層的優點
    對於房子樓層中每一個層數所對應的類型不相同,有的是槽鋼層,有的是普通層,還有一些是架空層,那麼,大家要購買的話就要先看一下架空層屬於業主還是開發商,因為,有的人並不清楚這個樓層的房子究竟怎麼樣,所以還沒有決定,除此之外,架空層都有什麼樣的優點呢。這個問題大家了解下吧。
  • 合肥銀領時代小區售賣地下車庫引爭議 開發商:愛買不買
    合肥銀領時代小區售賣地下車庫引爭議 開發商:愛買不買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7-04-13 15:57:47    來源:合肥在線
  • 論小區車庫、車位「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問題
    該條的立法原意是保障業主合理享有小區車庫、車位的使用權,避免開發商恣意將小區車庫、車位對外轉讓影響小區業主利益。但優先購買權(承租權)行使的條件為 「市場規則」「同等條件」。「這對業主不利,如果業主以外的其他人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那麼開發商將車位、車庫賣給其他人並不侵害業主的優先購買權」。
  • 水泵房被改成食堂,業主不答應 小區物業稱產權屬於開發商
    受訪者供圖最近,家住濟南奧體西路萬科城三期的張女士發現,小區地下車庫裡的生活用水水泵房竟然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區物業的員工食堂。因質疑改建小區設施前未公示,且認為地下車庫裡建食堂存在安全隱患,業主紛紛表達不滿。11日下午,小區物業回應稱,水泵房產權不屬於業主,但已計劃拆除食堂。
  • 天津西青區驚現「別墅群」 開發商與業主爭議不斷
    ◎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張會甫 「我們在看房、購房時,看準的就是別墅,聯發紅郡項目開發商還承諾每戶送一個小院。但2019年10月交房時,開發商卻說不給小院了,我們認為開發商的行為涉嫌欺詐,嚴重侵害了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
  • 合肥公園道一號賣「無產權」車庫遭業主質疑 專家:永久使用權不靠譜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的數量逐年增加,合肥因為小區地下車庫問題引起的糾紛屢見不鮮。業主不斷抱怨車庫收費高、環境差、強買強賣……,在車位經營方式、收費標準等相關問題上,爭議日益增多。7月初,合肥公園道一號小區業主就因所在小區售賣的車位「無產權」、車庫只賣不租等原因自發維權。前段時間,網上熱傳帖《還買車位嗎?
  • 地下車庫變倉庫,影響業主開車?遂寧這個小區居民表示:心傷……
    業主曾先生說。爭議業主與開發商各執一詞那麼是誰將車庫出租出去的呢?記者與業主一起來到小區所屬的中誠物業,項目經理黃建軍告訴我們,那些地方確實租出去了,但並不是物業租的。據了解,龍騰青年公社的開發商是四川龍騰地產集團,記者和業主又隨即趕往開發商駐遂辦公室,但是辦公室大門緊閉,業主通過電話聯繫到了開發商駐遂工作人員。「我們一共有200多個車位,但只賣了51個,其他車位屬於閒置狀態。」該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有1000多戶住戶,但車位使用率很低。
  • 地下車庫產權惹糾紛 部分業主維權難
    戈雅公寓地下車庫的歸屬其實再明確不過,房屋買賣合同上寫著:「開發商有權轉讓、饋贈、出售地下車庫的使用權。」但是,依舊有業主認為該小區的地下車庫應該是所有業主的公共財物,並開展所謂的「維權」,致使車庫6個道閘被人為破壞(詳見本報8月2日第7版報導)。
  • 車庫出租變倉庫 小區業主停車難
    本報訊(記者 付迪西 實習生 烏日勒)本來車位就不夠,南岸區上新山水小區的車庫還被開發商租給商販,變成了一個小食品倉庫。由於停車難,小區業主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取締該倉庫。前日,南岸區龍門浩街道城管科表示,他們已到現場查看並與小區物管一起要求商販將貨物搬離車庫。前日,記者在南岸區上新山水小區車庫負二樓看到,裡面堆放著很多紙箱,大多數是方便麵和一些小食品。
  • 寧波一樓盤獲得全國首例:沒有消防設施,沒有大門!
    寧波有這樣一個樓盤獲得了全國首例:沒有消防設施,沒有大門。消防設施是一個樓盤的安全保障,大門也是對業主安全的保護!據我了解:早在今年7月房子交付前,就有業主發現並投訴御水蘭庭洋房樓幢負一樓大量消防管道及逃生通道防火門被私自拆除一事。
  • 雅居樂濱江國際車庫變身水簾洞,業主一生樂活?還是一生樂遊?
    雅居樂濱江國際車庫變身水簾洞,業主一生樂活?還是一生樂遊?現場來了100多位一期和二期業主,不少業主表示,開發商在宣傳之初稱二期是一期的升級版,結果二期卻嚴重減配,二期組團的綠化少、景觀品質差,排水系統不完善、人行主通道和樓棟單元入口的道路積水嚴重,地下車庫伸縮縫局部滲透嚴重。
  • 小區地下車庫 產權歸誰所有
    小區地下車庫 產權歸誰所有  (2006-02-18 04:42:39)  議案:儘快出臺地下空間開發經營方面的法規,明確小區地下車庫的產權歸屬  領銜代表:盧建華(市人大代表,杭州市仲裁委員會案件受理部主任)  議案主要內容:  從現有法律法規看,對地表上建築物產權歸屬,法律規定已較為成熟
  • 西安地下車庫囧境:業主難停車 地下車庫卻空蕩蕩
    儘管地下車庫還很空,但不買車位不能進。而開發商賣給業主的車位,協議約定最常見的字眼是「使用權」。花幾萬到幾十萬元買使用權,業主們會放心嗎?最近,小區停車問題備受關注。小區東邊的廣場、靠近西邊地下車庫出入口的北邊通道路邊停了不少車。物業經理王先生稱,目前接了500個車位,賣了一部分。為解決沒買車位業主的停車問題,開發商只給了50個車位,物業計劃將25個包月出租,25個用於臨停。但包月消息發布後,登記租車位的業主才20個。有些人覺得臨停價格划算不願包月,但臨停車位有限,所以會有些車輛進不了地下車庫,準備再向開發商協調一些車位。
  • 天一畔城香梅華府地下車庫大門緊閉!業主停車太難了
    但家住天一畔城香梅華府B區的業主趙女士近日反映,她們小區的地下車庫已經關閉,導致業主無法停車,只能將車輛停放於小區外的網點房車位內,但如今物業將這些車位私自承包給第三方,業主交費才允許停車,引發趙女士不滿。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工作人員表示,經執法中隊的介入處理,目前網點房車位已經停止收費行為,開發商關閉地下車庫系車位價格此前和業主未達成共識。
  • 因地下車庫產權起糾紛,開發商起訴要求撤銷業委會,業主:難道要我...
    小區的開發商湖南興威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與小區業主委員會矛盾重重,甚至一紙訴狀遞到了天心區法院。開發商以投票時建築物總面積未過半為由,要求撤銷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決定。5 月 11 日上午,該案在天心區法院開庭審理,法院將擇期宣判。這並不是興威公司第一次狀告業委會。
  • 一小區倆物業 為地下車庫上演產權爭奪戰
    10月28日,北京華展公寓業主古女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車位問題最近讓她很傷腦筋。    「買了房子,沒想到還要操這個心!」古女士說,「開發商一直聲稱自己擁有地下車庫產權,可是它又拿不出產權證來。」被地下車庫和停車難等一大堆問題糾纏了大半年之後,古女士等華展公寓業主近日一紙訴狀將開發商北京北辰創新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辰創新公司)告上了法院。
  • 哪些地下車庫歸業主共有?哪些車位不能售只能租?
    2.無約定的地下車位 如果地下車位建築面積未分攤,且開發商單獨取得車庫產權的,則開發商可以對購房人出售產權,但地下車庫只能預售給本小區範圍內的商品房預購人。開發商出售這種車位好像天經地義,其實不然。
  • 車庫變「金庫」、價格超房價 開發商熱衷賣車位
    這並非個別現象,作為幾年前開發的高檔小區,「王府花園」現在的市場價格之高令人咋舌,而它的車庫價格更高,「一個車庫19萬元,這樣算下來,每平方米價格高達2.4萬。車庫比房子還要貴,我倒不如買一個大點的房子,隔出一塊地方停車算了」,家住「王府花園」小區的李先生無奈地表示。  買不起車位,租一個行不行?
  • 地下人防車庫產權歸屬引爭執 業委會:配套為業主共有
    東方網1月8日消息:十多年前,神豹公司(化名)在建造某住宅項目時,投資建設民防工程,平時作為地下車庫使用。然而,這個車庫到底歸開發商所有,還是歸小區業主共有,雙方爭執不下。最近,上海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車庫歸神豹公司所有,但平時應優先滿足小區業主的合理使用需求。  地下車庫屬公建配套設施  2001年,神豹公司開發建造位於浦東新區海陽路某弄的A地塊住宅項目。同年8月,經民防辦公室批覆同意,神豹公司在這一地塊投資建造民防工程,戰時為人員掩蔽,平時為地下車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