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經濟政治秩序加速調整,引發東西方文化劇烈碰撞,並影響未來全球秩序和格局的演變走勢。後疫情時代,在危機中尋找機遇,變壓力為動力,關鍵在於直面疫情造成的各種挑戰;同時以積極的姿態把握疫情給經濟增長、社會治理、城市建設和文化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加快創新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推進全球經濟復甦,加快社會生活和國際交往全面回歸正常。
論壇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12月8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在上海市虹口區正式舉行。會議以「後疫情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城市文化建構新趨勢」為主題,採用現場研討和遠程視頻連線相結合的形式,設主論壇加多個分論壇,圍繞城市文化遺產傳承、紅色文化與人民城市、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與轉化、新經濟與長三角文化產業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等多個議題進行交流研討。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政治秩序加速調整背景下,論壇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來自英國、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瑞士、保加利亞、奧地利等國家的領事、參贊、學者等多位重要嘉賓,以及來自國內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共計100餘人參會。
在論壇開幕式上,上海市虹口區政協主席石寶珍首先進行致辭。石寶珍強調了文化對於城市的意義,在她看來,現代城市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城市,城市的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她說:「具有凝聚力的城市文化在激發人的本質力量、
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發揮人的主體精神和創造精神上具有獨特的作用。文化能展示城市的價值品質和可貴的風尚,文化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石寶珍表示,城市發展的希望需要文化發達、思想解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發揚科學精神。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經濟、未來的理想家園。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石寶珍特別提到了疫情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深刻改變以及給各行各業帶來的新的挑戰,但她同時也強調,這次疫情對城市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建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必將對城市文化的發展提供新的啟示和契機。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徐威表示,在新冠疫情面前,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命運息息相關,溝通變得更為重要,也讓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徐威指出,文化需要交流,世界需要溝通。無論哪一種文化,只有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願景,平等交流,互相借鑑,才能豐富多彩,並最終為全人類提供心靈上的慰藉。
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歐·米海林從現代城市、智慧城市的角度對城市文化發展進行了展望,達裡歐表示,依託於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城市變得更加智能、技術更加先進,自動化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這些打開了更多的機會,也成為了城市創新的一部分。
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從文化的角度出發,表達了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解。扎希裡表示,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民族表達方式,給人類帶來困惑、歡樂……文化可以看作是一顆跳動的心臟,是生命線,中國和阿聯都擁有古老而特色鮮明的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集體遺產的一部分,自古老的絲綢之路伊始便生發了聯繫,中國與阿聯的關係牢固,運作良好,成為國際社會共享人類未來的典範。隨後扎希裡表示阿聯將致力於提升全球數字和智能技術,在創新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基礎上建設知識型經濟。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金雷表示,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在社會關係、經濟模式、文化需求等多個領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給包括文化領域在內的中國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隨後,金雷以上海的文化行業為例,從在線文旅與新型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傳統產業轉向線上雲端以及文化產品品質提升迭代發展這三個層面,強調了疫情除了帶來挑戰,也帶來了新興的驅動力,「危中有機、危中蓄機」。
作為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強調上海是中國歷史中創新的重要特徵,而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提出了中國回到了世界舞臺的觀點。基於這種國際間合作,史蒂芬指出互相學習是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的世界的重要方面,互相學習非常之關鍵,我們應當秉持合作精神,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本身就很好地詮釋了(合作學習)這一理念。在史蒂芬看來,新冠疫情教會了我們很多,尤其是需要通力合作,我們要將世界的競爭變成合作與分享,儘管這並不是一條筆直向前坦蕩寬敞的路,競爭依然將存在,但我們未來的核心將是合作。
埃及最高文委秘書長希沙姆·阿茲米從埃及的旅遊業以及文化產業遭受新冠疫情的衝擊談起,指出了面對此類突如其來的危機,傳統的文旅產業遭受重創,但與此同時,線上的虛擬博物館、虛擬小劇院等在線文化消費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託人工智慧、加快數位化轉型或許會成為面對危機的最佳解決路徑。
隨後,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韻斐進行了致辭。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和國際形勢的新變化,高韻斐指出,要弘揚上海精神,構建更加緊密的共同體。「一是加強抗疫合作,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二是維護安全和穩定,構建安全共同體;三是深化務實合作,構建發展共同體;四是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人文共同體。」高韻斐強調,要堅定改革創新信心和決心,把上海發展放到全球的坐標系中思考和發揮,在國際舞臺上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奮力開創上海各項事業發展機遇,力爭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繼續當好排頭兵和先行者。他期待本屆論壇為促進世界各國人民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指引,加強交流,互促互進,為共同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提供新的措施和新的動力。
本屆論壇的指導單位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論壇由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由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基金會、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虹口區融媒體中心等多家單位承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