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習俗、點硃砂、月餅手工、花草燈籠DIY…丁爸帶孩子們過最有儀式感的中秋節!

2021-02-12 陽光趴
長達8天的假期,讓大家都蠢蠢欲動準備出發去玩兒。不過家裡有學生的家長都知道,這個假期想要走遠可是不行了。特殊時期,家長和孩子們還是不能離開省市的…所以,假期不如多幾場短途旅遊就好啦~當然,丁爸特別給孩子們準備了兩場豐富的「中秋+國慶」定製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在中秋節和假期,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氛圍,過最有儀式感的中秋節!(有10月1日和3日兩場活動,80組家庭名額,不抽獎,先報先得!大家根據時間報名,也可以全選!)

10月1日

中秋節特別定製傳統文化體驗親子活動

活動時間:14:30籤到,15:00-17:30

活動地點:曲江曼蒂廣場B1廳

活動內容:中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冰皮月餅手工製作、花草紙燈籠DIY、嫦娥仙子互動

招募家庭:40組家庭

中秋傳統文化體驗-中秋節的儀式感

——一場趣味的親子活動,能讓孩子們感受中秋節的傳統文化和禮儀,丁爸覺得是非常有意義和儀式感的。

祭月拜月表演,點硃砂,詩詞會,這些傳統的中秋習俗,大家都知道嗎?中秋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去遇見,去體驗,去感受。在這個中秋節,我們不僅準備了祭月儀式的表演,還有點硃砂,詩詞會等環節等待孩子們來體驗。


「團團圓圓吃月餅」-冰皮月餅手工製作

——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的,那如果能吃到和孩子一起親手製作出來的冰皮月餅,會有什麼樣心情呢?

丁爸帶孩子們來感受指尖上的傳統,讓孩子們體驗月餅DIY的趣味,和爸媽一起領悟中秋「團圓」的意義

「傳統工藝之美」-花草紙燈籠DIY

——燈籠,是我們國家很多傳統節日不可缺少的裝飾元素之一。

削竹籤、黏花草紙、裝燈拼接…小朋友們在爸爸媽媽的協助下,運用中國傳統工藝做出古樸雅致的燈籠,它不僅融入了古法造紙的精髓,更是對生活之美的創意體現,更能讓孩子們在中秋節這一天,通過一場有意義的親子活動,零距離的感受花草紙燈的傳統工藝樂趣與其獨特的魅力。

「傳統故事來到身邊」-嫦娥仙子互動表演

——聽過幾百遍關於中秋和嫦娥的故事,不如帶孩子「相見」一次嫦娥仙子。

月圓人團圓,這個中秋不僅有親子的溫馨陪伴和趣味活動,還有嫦娥仙子和她的小夥伴們和孩子們一起互動玩轉中秋。

10月3日

樊登小讀者-奇妙故事會

活動時間:14:30籤到,15:00-17:00

活動地點:曲江曼蒂廣場B1廳

活動內容:樊登故事會《外婆家的馬》、不織布太陽花DIY、小丑先生氣球表演

招募家庭:40組家庭

樊登故事會《外婆家的馬》


——喜歡聽故事聽繪本、喜歡樊登故事會的孩子們,一定會非常喜歡這樣一場活動。

《外婆家的馬》,2019年榮獲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入選德國慕尼黑青少年圖書館「2019 年白烏鴉書單」,2019 年度桂冠童書。所以這是一場非常適合孩子們聆聽的奇妙故事會。


故事會分享人:Lucy

西部兒童閱讀聯盟會長、愛繪本微信公眾號創始人、資深兒童閱讀推廣人、丁香媽媽課程講師、陝西省國培骨幹教師培訓講師。

手工環節-不織布太陽花DIY

——在之前的親子活動中,我們已經做過一次織布太陽花的DIY手工活動啦,現場孩子們都特別的喜歡和好奇,所以,這次機會又來啦~

爸媽們一邊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一遍感受微笑太陽花的正能量,告訴孩子們像個太陽花一樣,去微笑面對一切。



狂歡時刻-小丑先生氣球表演

——這個就不用多做介紹了,每場活動最開心的時刻,也是孩子們最「瘋狂」的時刻~


10月1日、10月3日

兩天兩場

各邀請40組家庭名額

共計80個名額

  一起去過中秋國慶假期啦!

// 活  動  時  間 //

10月1日  15:00-17:30

10月3日  15:00-17:00

兩場均可報名參與, 14:30 準時籤到

// 活  動  地  點 //

曲江曼蒂廣場B1廳

西安市曲江雁南一路9號

過節就要有過節的氣氛和儀式感,尤其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丁爸更是一定會抓緊機會讓孩子去體驗和感受。所以,這兩場活動報名,丁爸還是不抽獎,來點直接的,拼手速!每場各40個名額,先報先得!一定要儘早儘早的報名,名額滿了就沒辦法帶孩子參加啦~另外,如果有增加名額和額外福利,也會在留言處以及「丁爸親子大家庭微信群」及時發出,保持關注~


ps:添加丁爸微信(275998177)備註「進群」,邀請你加入媽媽們都在的「陽光趴親子大家庭」微信群,所有群內第一時間同步發布各種專享親子活動及福利,快來加入一起遛娃吧!

相關焦點

  • 老煙臺人中秋習俗:全家拜月賞月 西瓜月餅敬老天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詩意的節日。拜月、賞月活動是老煙臺的一項民俗。」
  • 中秋節燈會·習俗
    中秋節來歷: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 新加坡中秋節習俗:彩色月餅 提燈籠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  新加坡是一個旅遊國家,中秋佳節無疑是一個吸引遊客的絕好機會。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
  • 說「中秋」做燈籠 城隍廟裡氛圍濃
    他告訴前來學習的家長和孩子們,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與一個民族居住的地理環境、經濟形態、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密切相關。如我國中秋節的起源就與長期的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那中秋節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 中秋節奇葩習俗大盤點,韓國掃墓,越南過兒童節,泰國拜神!
    於是,就有了祭月儀式,意在消災祈福。後來,這個祭祀活動漸漸演變成了中秋拜月習俗,至北宋時,中秋拜月被正式確定為「中秋節」。,雲南那邊的月餅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閩式月餅多是純手工製作,往漳州地帶就能看到很多的「古早味」月餅,內餡兒有豆沙、冬瓜、梅乾菜大致三種。
  • 中秋賞月習俗有哪些 中秋拜月活動
    賞月喝茶吃月餅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常見的習俗了。此外,中秋拜月活動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習俗活動。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裡的中秋節什麼樣?
    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中秋節,意味著溫暖和團聚對身處異鄉的遊子來說,中秋意味著回家和團聚。李珺今年26歲,在北京已經待了3年。她的老家在山西。每逢中秋節,李珺總要提前規划行程,確保能按時趕回家裡過節,「對中國人來說,這是個團圓的節日,所以我都會和父母一起過」。「過節時,我爸會買一堆時令水果,尤其要有個大西瓜。
  • 中秋節古代習俗與現在的習俗的變化
    古代:女子拜月祈求美麗容顏從古至今,有關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莫過於嫦娥奔月。據公開資料顯示,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
  • 老北京中秋習俗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秋節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在老北京很重視中秋節,要是從農曆的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放三天假。
  • 外國人也過中秋節 各地習俗各不同
    日本人過中秋吃的不是月餅,而是江米做的「糰子」,它形狀各異,餡兒以豆沙為主。如今日本只有少部分地方保留著過「月見節」的習慣。韓國「秋夕節」:家團圓,品松糕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節」。 秋夕在韓國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從農曆八月十四日開始全國上下就要接連放假3天,慶祝佳節。 韓國「秋夕節」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團聚到爺爺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後全家人一起跳舞、賞月。
  • 國內外有趣的中秋節習俗,越南人直接過成了兒童節
    八月十五月正圓,放下手頭的工作與家人團聚,一同賞月,歡慶中秋佳節,是華人文化圈最為重要的風俗之一。這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節日,衍生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習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下不同地區都有哪些有趣的中秋習俗吧。
  • 中秋習俗
    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到底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是人們團圓的節日。祭月。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設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 荔枝說:別以為只有我們才過中秋節!八一八各國的中秋習俗
    但是如果你以為,只有中國才過中秋節,那就大錯特錯啦!   今天小編就來帶您看看還有哪些國家過中秋,他們的習俗又是什麼?   1、日本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裡稱為「月見」。
  • 【有關中秋節作文】:中秋
    這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讚美中秋圓月。  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並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曆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後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的神話傳說。
  • 中秋玩月、賞月、拜月
    和現在吃月餅、慶團圓不同,唐代人更強調欣賞夜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唐代詩人張祜在《中秋月》中說「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像張祜這樣讚頌中秋月色之美的詩篇在唐詩中非常多,白居易說「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唐代人認為八月十五的月亮與眾不同,是一年當中最值得觀賞的,原因是冬天太冷,夏天太熱,都不適合賞月。
  • 中秋節燈籠、賀卡、Party、月亮DIY…精彩創意這篇都有!
    或者來點不一樣的用手工紙去裝飾雖然粉色和白色營造出來的感覺並不夜店但還是想在這個燈籠下面蹦個溫柔的迪中秋前帶孩子來節手工課普及下中秋節對於國人的意義除了能吃各色月餅 一家人和美圓滿才是最重要的月缺中有月圓是這款DIY最有趣的地方
  • diy燈籠_中秋元宵燈籠花燈做法
    【中外玩具網  9月23日訊】 中秋節、元宵節都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團圓猜謎是不可少的習俗,最重要的是晚上賞花燈,提燈籠這些傳統項目。市場上到處是各式各樣精美的燈籠花燈,總少了些古人製作燈籠的樂趣和人文在,而現在也興起了手工製作燈籠的熱潮,那到底中秋元宵怎麼簡單製作燈籠呢?今天分享一個網友真實的DIY燈籠,同樣是美美極具創意的!
  • 品月餅、畫花燈……這個中秋,孩子們這樣過(視頻)
    明天(9月13日)就是中秋節,全省很多學校舉行了有趣的中秋活動,品月餅,畫花燈,老師穿上漢服給孩子們送祝福。中(1)班教室,老師帶著小朋友觀看有關中秋節的動畫片,一起了解節日的習俗。大(4)班教室,顯示屏上播放著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老師們拿出早就備好的花燈材料,一張刮畫紙,上面打上幾個洞,先讓小朋友開展想像,刮出心中的中秋,接著用訂書機訂起來,裝上繩子,就成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花燈。「我畫的是月亮,這個是房子,這個是月餅,蜂蜜味道的月餅。房子裡有我,爸爸,爺爺奶奶。」笑笑在老師幫助下完成了小花燈。
  • 馬來西亞過中秋:提燈籠遊行
    (原標題:馬來西亞過中秋:提燈籠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