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注 新 港 人 傳 遞 正 能 量
香港新港人互助文明社群
運輸及房屋局今日(16日)發表《長遠房屋策略》2020周年進度報告,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目標,2021/22至2030/31年度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其中,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萬個單位,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9萬個單位。
政府在施政報告公布,首次達到《長遠房屋策略》覓得330公頃土地的目標。新一份《長策》周年進度報告推算,2021/22至2030/31年度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介乎40.5萬與45.1萬夥之間,中間數為42.8萬夥,較去年推算的中位數為42.5萬夥多3000夥。
其中,公營和私營房屋供應目標分別為30.1萬和12.9萬個單位,與去年的供應目標相同。當局預料,未來5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為10.1萬夥,較去年推算的5年期多4000個單位。
未來5年可供應10.1萬夥公營房屋
當局沿用2018年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的70:30比例,當中30.1萬個公營房屋供應中,「公屋/ 綠置居」單位佔21萬個,其餘的9.1萬個則為「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截至今年9月,在2020/21至2024/25年度的5年期內,香港房屋委員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的公營房屋預計總建屋量為10.1萬個單位,包括7.05萬個公屋/綠置居和3.08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合共較去年推算的5年期多4000個單位。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已覓得330公頃土地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較上一個10年期多4.4萬夥。
31.6萬個單位中,主要來自新發展區項目、棕地群、收回部份粉嶺高球場等,預計約三分一會在第一個5年落成,當中大部分已完成諮詢、法定改劃等程序,當局形容有關項目的落成時間較確實;
其餘的三分之二則會在第2個5年期落成,大部分土地亦已改劃用途,正待收地、清拆和重置等程序。
但陳帆亦強調,上述工作有可能因不同原因而「拖延」。
至於私營房屋方面,當局預料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約為9.2萬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