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期到了!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如何填報?

2020-12-19 國家稅務總局

問: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如何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主表上體現加計抵減額?

答:為落實加計抵減政策,一般納稅人加計抵減額體現在主表第19欄「應納稅額」。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主表第19欄「應納稅額」欄按以下公式填寫。

本欄「一般項目」列「本月數」=第11欄「銷項稅額」「一般項目」列「本月數」-第18欄「實際抵扣稅額」「一般項目」列「本月數」-「實際抵減額」

本欄「即徵即退項目」列「本月數」=第11欄「銷項稅額」「即徵即退項目」列「本月數」-第18欄「實際抵扣稅額」「即徵即退項目」列「本月數」-「實際抵減額」

「實際抵減額」是指按照規定可從本期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中抵減的加計抵減額,分別對應《附列資料(四)》第6行「一般項目加計抵減額計算」、第7行「即徵即退項目加計抵減額計算」的「本期實際抵減額」列。

相關焦點

  • 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加計抵減15%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問: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加計抵減15%政策是如何規定的?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明確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7號)規定:「一、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應納稅額(以下稱加計抵減15%政策)。
  • 一般納稅人享受10%加計抵減優惠政策的增值稅申報表填制方法
    在這月申報A企業的增值稅時,工作人員說客戶對外開具了發票,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第七款規定,該企業享受當以認證稅額的10%加計抵減優惠政策,該怎麼填增值稅申報表成了難題。
  • 增值稅「加計抵減」的做帳申報全了!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的相關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 被企業老闆遺忘了的「加計抵減」政策還在繼續,三種企業更適合!
    11月大徵期已經來臨,一般納稅人申報、小規模企業申報、個體工商戶季度申報;增值稅月(季)度申報、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申報……一時間,申報的內容有點多,讓企業老闆有些懵,特別是對於新註冊的公司老闆、有很多家公司的老闆和想要享受稅收政策的企業老闆。今天我們就好好說一說被所有老闆遺忘了的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
  • 哪些納稅人能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深化增值稅改革即問即答之五為你解答
    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以下稱四項服務)取得的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根據上述規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均可以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不僅限於提供四項服務對應的進項稅額。
  • 「加計抵減」、「加計扣除」、「加速折舊」,都是啥意思?怎樣做...
    「加計抵減」是此次增值稅改革提出的一大亮點,想必消息一出,大家立刻就聯想到企業所得稅優惠中的「加計扣除」了吧?二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兒呢?還有,你知不知道增值稅裡也存在「加計扣除」呢?另外,一個常常聽人說起的「加速折舊」,到底又是個什麼概念?
  • 加計抵減15%申報表怎麼填寫?一文讀懂~
    因此,在計算四項服務銷售額佔比時,納稅人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銷售額應包括在內。(貨物和勞務稅司答覆)3、公司2019年已適用加計抵減政策,但由於2020年不符合條件,不再享受加計抵減政策。該公司2019年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在2020年發生進項稅額轉出時,需要納稅人在2020年繼續核算加計抵減額的變動情況嗎?
  • 【實用】加計抵減全攻略,政策和操作都在這張表裡了!
    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營期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4月1日後設立的納稅人,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 實務|聊聊增值稅加計抵減那些事兒
    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加計抵減政策適用主體的判斷不是簡單的以工商登記行業信息為準,還要依據四項服務銷售額佔比情況來判斷。二是加計抵減政策只適用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即使四項服務銷售額佔比超過 50%,也不能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 【稅務知識對對碰】「加計扣除」VS「加計抵減」,稅收優惠要分清!
    增值稅「加計抵減」一、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增值稅「加計抵減」中,10%加計抵減與15%加計抵減政策適用範圍不同,享受10%加計抵減範圍包括:郵政服務業、電信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生活服務業,而享受15%加計抵減政策的範圍僅限於生活服務業。申稅小微前期為大家總結過加計抵減的全攻略,可以戳連結回顧喔!
  • 【溫故知新】政策+操作,2020年增值稅加計抵減知識點打包奉上
    3.2019年度符合加計抵減政策且已經提交過《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和《適用15%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2020年仍符合享受加計抵減政策的條件,需要重新填寫聲明嗎?QA納稅人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後,當年內不再調整,以後年度是否適用,根據上年度銷售額計算確定。
  • 如何理解增值稅的加計抵減政策?
    有網友提問,增值稅的加計抵減政策應該如何理解呢?增值稅裡面的名詞特別多,也比較容易混淆。比如加計抵減和加計扣除,一字之差,其實完全不同。所以,得細心加以區分。1.加計抵減政策這個背景就是19年的時候,增值稅的稅率進行了調整,16%變成了13%,有些行業10%變成了9%,對於部分行業來說,銷項沒變或者是下降的幅度有限,但是進項少了一塊,那麼稅負有可能會增加,為了確保這些行業的稅負,那麼對這些行業確定適用加計抵減的政策。
  • 「辦稅」加計抵減全攻略,政策和操作都在這張表裡了!
    攻略來了加計抵減政策怎麼享受?10%還是15%?如何計算?一張表就能看清楚,快來一起學習一下吧!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營期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 稅務公益課堂第四講:增值稅加計抵減及留抵退稅政策
    主持人: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條件包括哪些?主持人:如果某公司是2018年1月設立的納稅人,2018年9月登記為一般納稅人。某公司應以什麼期間的銷售額來判斷是否適用加計抵減政策?黃偉:(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規定,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以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判斷是否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 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十八問,附最全回答
    07加計抵減政策適用小規模納稅人嗎?加計抵減政策不適用小規模納稅人,只適用於一般納稅人。08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對應的進項稅可否抵扣?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09如何計算無法劃分的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
  • 加計扣除VS加計抵減,你可別搞混了!
    增值稅也有行業可以加計扣除了?」   「對!咱們國家減稅降費的又一個大禮包。具體的,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政策實施期限暫定截至2021年底。
  • 一般納稅人申報表填寫指引
    》填表指引1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怎麼申報加計抵減額?答: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生產、生活服務業納稅人:(1)當期按照規定可計提、調減、抵減的加計抵減額,在申報時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 「二、加計抵減情況」相關欄次。(2)以前稅款所屬期可計提但未計提的加計抵減額,可在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當期一併計提,在申報時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二、加計抵減情況」第2列「本期發生額」中。
  • 加計抵減全攻略,別告訴我你還沒享受!
    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營期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4月1日後設立的納稅人,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
  • 兩部門關於明確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明確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7號現就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有關政策公告如下:一、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應納稅額(以下稱加計抵減15%政策)。
  • 實務| 一文說清加計抵減計算、會計處理及申報表填寫
    案例:某服務業一般納稅人,適用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6月,一般計稅項目銷項稅額為140萬元,進項稅額100萬元,上期留抵稅額10萬元,上期結轉的加計抵減額餘額5萬元;簡易計稅項目銷售額100萬元(不含稅價),徵收率3%。此外無其他涉稅事項。該納稅人當期應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