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除了九號機器人,科創板已受理企業中還有三家公司面臨審核「中止」風險,其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時代周報記者 盛瀟嵐 發自上海
備受矚目的科創板正緊鑼密鼓地推進。5月11日,多類市場主體參與了科創板第一次全網測試。與此前的專項測試不同,本次全網測試模擬1個完整交易日的交易和結算,這是科創板首次進入「實彈演習」。
此前,科創板受理企業剛剛在5月6日突破100家,從3月22日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披露至今,僅約一個半月。截至5月13日中午,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受理了108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其中中信建投以保薦15家排名第一。同時,多家頭部券商資管近期推出了科創板產品。
受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科創板對券商板塊的利好是全方位的。隨著科創板漸行漸近,機構也看好券商板塊未來走勢。招商證券指出,以科創板為代表的政策刺激是證券板塊全年最大催化劑,科創板相關政策、推出節奏、情緒將直接影響券商板塊走向。
首現中止審核
在108家企業中,狀態為「已受理」的企業有21家,「已問詢」狀態企業有86家企業,同時,排隊列表中首次出現「中止」審核的企業。
5月12日晚,在被上交所受理25天後,九號機器人的新審核狀態呈現為「中止」。上交所方面稱,4月上旬,九號機器人將投資者持有的優先股轉為普通股。根據科創板股票上市審核問答相關要求,需增加一期審計,公司申請中止審核以完成加審工作,並更新申報材料。
同時,九號機器人也是108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在境外註冊的公司,於2014年12月10日在開曼群島註冊。
時代周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目前已獲受理的108家企業中,註冊地位於北京的企業數量最多,共25家;排名第二、第三的是註冊地位於江蘇、上海的企業,分別有18家和16家;排名第四、第五的是廣東和浙江,分別是14家和9家。上述五省市企業總數已達到82家,佔全部已受理企業的75.93%。
除了九號機器人,科創板已受理企業中還有三家公司面臨審核「中止」風險,其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目前科創板受理企業中,有3家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正是正中珠江,包括科前生物、聯瑞新材、利元亨。
目前,108家企業融資總規模已達到1040.4億元,共有34家投行參與了保薦。其中,保薦企業數量最多的是中信建投,共保薦15家(其中1家為聯合保薦);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各保薦9家;排名前五的券商還有華泰聯合證券8家(其中1家為聯合保薦),國泰君安7家(其中1家為聯合保薦)。上述5家券商保薦的企業已接近50家。
另有29家券商瓜分了剩餘的一般企業。其中,招商證券保薦6家,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光大證券各保薦5家,廣發證券保薦4家,安信證券、民生證券、東興證券、中天國富各保薦3家,天風證券、長江證券、中德證券、申萬宏源、國金證券各保薦2家。
券商資管積極布局
除了券商投行在一級市場積極布局、儲備科創板項目,眾多券商資管也在申報和發行產品參與科創板投資。
中信證券宣布成立科創板券商集合資管計劃—中信證券科創領先系列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招商資管科創精選系列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也開始發售,該集合資管計劃已在5月7日正式成立。從招商資管的多隻系列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公告可以看出,多數產品募集僅兩天就宣告結束,剛成立的8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甚至僅發售一天。
此外,擁有公募資格的券商資管也在積極布局公募產品。華泰證券資管上報了一隻科創板主題公募基金。
券商資管參與科創板投資,主要有科創板打新、主動管理抑或是戰略配售、定製等多種方式。
目前看來,布局科創板投資的都是頭部券商,但隨著科創板的快速推進,未來會有更多券商資管發行科創板相關產品。上海一家中型券商資管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從渠道的反饋來看,科創板的相關產品反應都很好,不少券商資管也在準備推出打新科創板的網下新股申購產品,以及未來二級市場交易。」
與公募基金相比,券商資管在參與科創板投資時有哪些優勢?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券商的『全業務鏈』優勢,可能會使得券商資管在參與科創板投資上更有優勢。券商擁有投行、資管和研究部門,券商資管可以更清楚投行保薦的項目的質量,而券商研究所在行業研究、估值定價、價值發現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內部溝通和資源共享是公募基金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