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0棵神樹,看到就想跪下拜一拜

2020-12-20 騰訊網

攝影:Marco Neira Oviedo

提到中國神話中的神樹,我們首先想到孫悟空偷吃過的蟠桃樹、吳剛怎麼砍都砍不斷的月桂樹、陪伴佛陀頓悟得道的菩提樹,更有《山海經》中的四大神樹:扶桑、若木、建木、尋木。

傳說十隻金烏棲息在東海邊湯谷的扶桑神樹上,烏鴉從這裡載著太陽上升宣告一天開始,還有種說法是扶桑是神人冥三界的大門,后羿射日時將其踩斷才斷了三界的聯繫,該樹的原型是桑樹;扶桑在東,而若木在西,代表太陽落山的方位,另有說法是若木就是西王母蟠桃樹的原型;而建木長得極高,傳說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原型為榆樹;而尋木極大,覆蓋千裡,生長在河邊,可以「獨木成林」,原型是榕樹。

三星堆青銅神樹的形象即具備扶桑樹的各種特徵

然而上面提到的所有神樹

都只是古老的傳說,

而現實世界中,

究竟尚存哪些

從形貌和年齡都酷似「神樹」的存在呢?

天使橡樹

攝影:Glenn Nagel

南卡羅來納州天使橡樹。約翰島上的天使橡樹提供了一個寧靜的逃避之處,其樹覆蓋面積將近1600平方米。虯枝崢嶸的天使橡樹外觀極具特色,盤屈樹枝相交相錯,在時光的流轉中,朝向四方不規則延展,老樹歷經多次風災、地震以及附近地區的土地開發,卻依然相當完整的留存至今,也有人認為這般的自然生態奇蹟,就如同有「天使」在大樹上盤旋守護一般。

猴麵包監獄樹

攝影:Diane Cook、Len Jenshel

澳大利亞德比市的猴麵包監獄樹。因寬闊中空的樹幹和瓶子狀的外形引人注目,且被謠傳這棵樹曾被當作叢林中的監獄。在《小王子》中猴麵包樹也被視作人邪念的象徵:

而一棵猴麵包樹苗,假如你拔得太遲,就再也無法把它清除掉。它就會盤踞整個星球。它的樹根能把星球鑽透,如果星球很小,而猴麵包樹很多,它就把整個星球搞得支離破碎。

孤獨之樹

攝影:Martin Valigursky

紐西蘭瓦納卡湖的孤獨之樹。該樹已經成為紐西蘭南島的熱門觀景點,偌大的湖中只有這一棵歪脖子樹煢煢獨立,仿佛也是在歪頭向全世界無數來看望它的遊客說你好。日夜奔流不息,從水中長出的這棵樹便靜靜地目睹這一切。

「潘多」樹

攝影:Diane Cook、Len Jenshel

猶他州的「潘多」樹。這棵樹又被稱為「顫抖的巨人」,雖看起來像是一片稠密的顫楊林,但實際上這一片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由47000棵基因完全相同的樹組成,並由一個根系連接而成——所以它們也許是屬於同一個沉睡巨人的頭髮。這片顫楊林至少8萬年前就開始萌發了,生命的延續在無數片樹葉中繁衍生息。

卡拉洛奇樹洞

攝影:Mtin Konopacki

華盛頓卡拉洛奇樹洞。緣,妙不可言。對於上圖的樹和這個峽谷來說,這種相遇的確少見。經過數百年的交融匯合,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並橫跨了一個侵蝕峽谷,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庇護所。

塔普倫寺古榕

攝影:Robert Clark

柬埔寨塔普倫寺。雖然許多柬埔寨寺廟都以古老的建築奇蹟而自豪,但暹粒省的塔普倫寺卻因被古老的榕樹盤踞而著稱。古寺裡不僅有神靈的庇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為這座寺廟增添了生命的厚重。

牛頓的蘋果樹

攝影:Paolo Woods

牛頓的蘋果樹。這棵蘋果樹位於英國林肯郡牛頓爵士的家附近,相傳他就是坐在這棵蘋果樹下,親眼目睹了一個改變世界認知的蘋果,進而啟發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理論。

法國教堂橡樹

攝影:Hervé Lenain

法國教堂橡樹。這棵扭曲的古橡樹生長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的村子裡,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都一直守護著這片聖地。這棵樹歷經風雨,見證了法國的大部分歷史,如今樹幹早已中空,裡面容納了兩座小教堂。每年八月,這裡都會舉辦聖母升天節的朝聖活動。

獅子山木棉樹

攝影:Aurelie Marrier D`unienville

獅子山木棉樹。在獅子山首都弗裡敦的老城區,一棵巨大的木棉樹矗立在路中央,這曾是西方殖民地販賣黑人時,集合黑奴的地方。但這也是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黑奴返回非洲的歷史見證。每當黑奴重返家鄉,都會在牧師的帶領下,來到這棵木棉樹下唱讚美詩,慶祝自己重獲自由。

大菩提樹

攝影:ManfredThürig

斯裡蘭卡大菩提樹。相傳這棵樹來自印度聖地菩提伽耶菩提樹的南枝,佛陀就是在印度的菩提樹下開悟的。大菩提樹高几十米,需數人合抱,枝繁葉茂,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前來頂禮致敬。

矮山毛櫸樹

攝影:Hemis

法國矮山毛櫸樹。矮山毛櫸樹的枝條彎彎曲曲,形成了一個多節的圓頂,數百年來,這些樹一直是歐洲恐怖故事的背景。在古代有一些傳說,樹庇護著異教徒的神,被當地居民崇拜。住在附近一座修道院的虔誠僧人聖巴塞爾據說詛咒了這些樹,使它們像椒鹽卷餅一樣扭曲,而不是飛向天堂。

千年龍血樹

攝影:Martin Sasse

加那利群島千年龍血樹。千年龍血其外形超脫塵世,樹脂是血紅色,800多年來,一直是人們崇拜的對象,也是民間傳說的靈感來源。

哈代樹

攝影:Alex Segre

英國哈代樹。這棵樹周圍被一位年輕的鐵路員工放置的墓碑環繞,這個鐵路員工就是後來的著名英國小說家Thomas Hardy(著作有《德伯家的苔絲》等)。在許多倫敦遊中,哈代樹都是其中一個不容錯過的景點,這棵樹也因此而永垂不朽。

希臘橄欖樹

攝影:Deadlyphoto.com

希臘沃維斯橄欖樹。據估計,沃維斯橄欖樹的樹齡超過2000年,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這棵樹位於克裡特島的沃維斯村,至今仍在結橄欖,當地人在樹的底部建造了一座關於希臘橄欖樹歷史的博物館,以此向這棵橄欖樹表達敬意。

德國新郎橡樹

攝影:Reinhold Eckert、Ullstein Bild

德國新郎橡樹新郎橡樹為世界各地的情侶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公共郵箱。傳說是17世紀,當地一個女孩Minna愛上了一個年輕的巧克力師傅Wilhelm,然而女孩父親不同意他們在一起。但他們沒有放棄,並決定偷偷給對方寫信,然後把信投到橡樹的小樹洞裡,就這麼秘密地交換著情書信件直到他們最終在一起。現如今這棵樹已經成為愛情的象徵,每個人都希望在這棵樹上找到自己的「命中注定」。

日本紫藤

攝影:Judy Bellah

日本紫藤。每年春天,櫻花樹都會吸引成群結隊的遊客前往日本,其實對於植物愛好者來說,關東地區的足利紫藤園中的巨大紫藤也不容錯過。自日本明治時代早期開始,這座公園的核心植物紫藤就已經存在,眾多紫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鮮花天花板,如流蘇般垂落下來,編織出一個夢幻的場景。

印度THIMMAMMA MARRIMANU榕樹

攝影:Tim Gainey

印度THIMMAMMA MARRIMANU榕樹。安得拉邦 THIMMAMMA MARRIMANU是一棵巨大的榕樹,生長於印度安得拉邦的農村地區,擁有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樹冠,其樹齡超過500年。

西雅圖巨杉樹

攝影:Elaine Thompson

西雅圖巨杉樹。這棵巨大的紅杉高24米,高聳於西雅圖市中心附近的辦公大樓之上。鬧市中的一抹綠色為平日緊張的生活帶來清新之氣。

巴西皮蘭吉腰果樹

攝影:Diego Grandi

巴西皮蘭吉腰果樹。樹的生長速度與生長周期令人吃驚。皮蘭吉腰果樹可能是目前存活的最大腰果樹,其樹冠的覆蓋面積比足球場還大。參觀這棵樹你可以撿到很多腰果,松鼠應該也是這兒的常客:每年這棵樹在結果季節平均會結出8萬個腰果。

巨杉

一棵有著3200年樹齡的巨杉身披積雪聳立在加州內華達山脈,這棵高達75米的樹名叫「 總統」。據兩位攀爬過此樹的科學家稱,有兩棵「世界級紅杉」比這棵樹幹更粗,但從樹冠的豐滿程度來看,都不及這棵大。為了測量這棵樹的精確高度,生態學家曾爬遍整棵樹,一釐米一釐米地進行了測量。《國家地理》攝影師Michael Nichols花了兩周多時間來完成拍攝,他一直在地面上指揮照片拍攝工作。這張作品最終用若干張照片拼接而成。

下圖中,樹上和樹下都有人,但由於樹太大,人小得像松鼠。

萬物皆有靈,樹更是如此。每當我們面對著矗立千百年的古樹時,總會產生一種與自然相連的感覺,仿佛我們可以通過無數的樹木在此刻遙望過去的歷史,撫摸歷史長河的川流不息。

攝影:SAM SNAPS,你來掌鏡YOURSHOT

遺世·獨立

拋卻精神和文化層面,樹木成林,更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研究表明,如果地球可以恢復一片與美國國土面積相當的森林,大氣環境中的二氧化碳量便有望減少25%——相當於人類100年來累積的碳排放量。不過,在新排放量還在不斷增多的當下,即使我們現在就種下這麼多樹苗,又要花幾十年才能成林呢?

(加拿大在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中可以排入前10,平均每平方公裡才不到3人。世界第二大國家的人口總數只佔世界總人口10%左右——所以最硬核的幻想,莫過於讓美國人全搬到加拿大生活,而美國本土全部種樹——當然,硬核歸硬核,幻想,也畢竟是幻想。)

攝影:VLADIMIR SMIRNOV/ TASS/ GETTY

俄羅斯沃洛達地區的沃洛達河航測圖。在可通過種植新森林來幫助減排的國家中,俄羅斯位居前列。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

《華夏地理》7月新刊現開通預售,

掃描下圖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尋遍三生三世看過春風十裡,不及興化釣魚一棵神樹
    釣魚神樹出文遠,瞬間刷爆朋友圈。昨天,興化人最津津樂道的一條新聞,是釣魚文遠村的一棵老楊樹「顯靈」了。這棵粗壯的老楊樹,由於洪水的無情衝刷,倒下了,並且浸泡在水中多日,看來是回天無力。村中的老漢以為樹已經漚死了,就打起了樹的注意。他找人想要鋸掉水中的老樹,孰料卻遭到了對方拒絕,理由是怕在水中作業漏電引發事故。
  • 東山島長輩們拜、拜、拜,究竟拜的是什麼?
    可是你知道長輩們拜、拜、拜,到底拜的是啥嗎?      道教有道教的體系,佛教有佛教的體系。但是在東山島內,許多人既拜神又求佛。除了神佛一體的「關帝爺」以外,很多廟宇裡道教神和佛教佛祖、菩薩常常毗鄰而居,主供神的廟裡也能看到供奉有一些佛像。鑑於神的體系比較紛繁複雜,本期龍哥著重和大家聊聊東山島老百姓所拜的「神」究竟是什麼神,關於佛的事情以後再說。
  • 古人禮儀中的「拜」和「揖」 不是一回事
    有人說,《三國演義》插曲「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臺」是不準確的,因為在桃園三結義中,劉關張是跪不是拜。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為古時候所謂的拜,其實就是跪。 《說文解字》曰:「跪,拜也。」
  • 泰國拜四面佛全攻略 怎麼拜怎麼還幾時拜最靈有何禁忌
    神佛這些事兒,信不信,拜不拜,真的看自己內心。不信不拜也有好人一生平安,信佛拜佛終日滿嘴佛理而現實醜惡的精分我也見過不少。飛鳥君對未知的事和物都存一份敬畏,不妄斷,不妄信。因熱愛泰國海島,每年飛來度假12345次仍覺短暫。而每經曼谷都專程朝拜四面佛已成為習慣,有一兩次就隨口許下了「希望能在泰國呆長一點」的願望。燃厚……目前飛鳥君在曼谷工作生活已2年了——因為,一個從天而降的工作機遇!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見面的一些禮儀,比如說作揖、拱手、拜、頓首等。我們祭祀神仙或者祖先都要又拜又叩,「拜」指的是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崇拜的人。「叩」就是跪下身體,頭點地表示頂禮恭敬的意思。這個禮儀就很有講究,俗語中有一句「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就是叩拜時候的禮儀禁忌。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一拜天地第一拜:一拜天地為什麼要拜天拜地?這是在祈求上蒼的護佑,是天地創造了人,沒有天地,就沒有人類,所以有時人們常說的是「天地姻緣」。
  • 仙緣弟子必修:拜廟,求神佛
    我是一個「遇觀則進,遇廟則拜」的人,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去寺廟或者道觀走一走,去拜一拜,讓我保持這一點的並不是有所求,反而是無所求。我常和身邊修行的朋友說,「沒事多去拜拜廟,有助於自身的修行。」但是總有朋友會提出來,「為什麼拜廟會提升自身的修行?」接下來,我就說一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見過很多人及修行之人,在現實生活中遇見問題或者希望達成什麼願望亦或者想接緣分接東西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去拜神佛,祈求神佛幫助及贈與,以便達成自己的目的。以上這些種種,其實在我看來,你拜的不是「神佛」,而是你內心的「欲望」。
  • 甘岸街頭驚現苦行僧,三步一跪五步一拜……
    網友爆料:甘岸107國道街頭上發現三個身著僧服的人,只見他們每走幾步就會跪下叩拜,隨後小編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苦行僧,他們這是用摧殘自己的方式修行。
  • 北魏特有現象:皇帝被視為佛的化身,皆因一位高僧的一拜
    當時在寺廟裡的造像既是佛祖,也是皇帝,佛與帝合而為一,這是我國歷史上少見的一種特有現象。那麼,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國的主要宗教為儒教、道教、佛教三大教。儒教以天人合一、以忠孝為核心,是和政教合而為一體的宗教;道教是源於對鬼神的崇拜,後發展為內修外煉和神仙信仰的宗教。儒教和道教是我們中華本土的傳統教派,深深紮根於中國。
  • 美麗的拜臺山
    我們結伴來到拜臺山,下車後便沿著盤山公路而上,不時看到路邊或林野深處有紅的、紫的、黃的各色花兒。沐浴著萬丈陽光,伴著溪流、蟬鳴、鳥啼、花開和遊人的歡聲笑語,踏著恣意汪洋的綠海,乘著和煦的春風,思緒自由自在地飄飛。來到山間,眼望一條長年不斷的小溪自上而下從山中穿越而過,潺潺作響的溪流像一闋動人的天籟之聲讓人心曠神怡,還有那不時響起的鳥鳴,讓你領悟到「蟬鳴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真諦!
  • 摩拜單車要想做成大生意,先解決這六大問題
    摩拜單車要想做成大生意,先解決這六大問題   「這車在哪裡買」、「租這車貴嗎」、「這車怎麼租呢」、「這車租了之後停在哪裡」……看到一些年輕人騎著橙色摩拜單車飛馳而過,很多路人發出這樣的疑問。
  • 曼谷四面佛的真正拜法,你知道嗎?
    最便宜的20銖,每面各3枝香,共12枝,一枝蠟燭,一花串。另有50銖、100銖等。第二步:拜佛1、正面開始拜,順時針拜,雙掌合十,把香夾在兩手掌之間,或跪或拜都可以。小星拿的那套是每面佛,一個香燭、三根香、一個花環。四面順時針拜完,再去第一面拜一遍。重複一下心願,最好確定如果完成要怎麼還願及還願時間。
  •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一拜天、再拜地、三拜父母和師尊,除了上面說的三拜,其餘的不能拜,俗語裡說的拜三不拜四,拜其它的要麼是出事了,要麼會出事。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不可輕易跪拜,所以拜三不拜四的的跪拜是指男人。我們是文明古國乃禮儀道德之邦,三拜九叩是最志誠的叩拜,是對尊者敬重姿態,所謂的三拜裡的三是指天時,地利,人和此三種,從遠古一直到延續到今天,結婚的新人都是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為了強調這個三,新婚大喜時,天地並列排在了第一,加上了夫妻對拜,這樣就是三拜了。
  • 這是一首,摩拜的輓歌!
    張琪很早就看到了美團單車的設計圖,2018年底,她從城市端借調到摩拜總部,看到了美團新單車的設計圖樣,圖上的單車是黃色的,「這應該不是最後版本吧」,當時,張琪還覺得設計圖或許會修改。「我離職幾個月前就已經收到通知,不讓再做任何帶有摩拜logo的周邊」,吳宇說,他曾經在摩拜的城市端任職,2018年9月離職。
  • 古風歌曲鑑賞:《拜無憂》蕭憶情,一拜天地浩蕩河山永蔚
    不知現在有多少人喜歡聽古風歌曲,在小編周圍,除了一些古風愛好者,或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會喜歡古風歌曲外,幾乎很少有人聽古風歌曲,畢竟現在古風還是小眾歌曲,喜歡這種音樂的朋友還是少數,而小編一入古風就出不來了,今天就來分享一首小編的手機鈴聲:《拜無憂》。
  • 拜菩薩
    所以佛祖是大智慧,不會和你斤斤計較,只要心地純正,不要只看到一些表面的問題,要看到原因和解決方法,不要只說外境多艱難,要問自己努力得夠不夠,任何光明的前途,都是自己搏來的,不是自然就有的。一、   拜佛祖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所以拜佛要生敬畏心,恭敬心,人有敬畏,就心中有紅線,就不會做錯事,無論怎麼拜,佛祖不會保佑你升官發財,但是可以通過拜佛祖,懺悔以前自己的惡念惡性,希望佛祖給自己洗清點罪惡,以後好好修行,輕裝上陣,也是好的。
  • 摩拜想在中國普及公共自行車,這事能行嗎?
    (原標題:摩拜在北京也火了,它想在中國普及公共自行車,這事能行嗎?)數據來自 App Annie摩拜的每輛自行車都內置了 GPS,從摩拜團隊的後臺看到的數據顯示,摩拜單車從這座城市創業者和科技公司最集中的中關村區域開始,逐漸擴散開來。
  • 傳紙、傳香、傳酒,漫談傳統葬俗中的二十四拜
    葬禮中的二十四拜是有講究的,通常在搭好的靈棚前置一張桌子,桌上除了擺放供品外,還要擺放一把香、一沓燒紙和三杯酒,這三種祭祀用品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桌子兩旁要站立兩位執事,他們的任務是主持整個祭祀過程。期間要安排參加祭祀的順序,負責在靈前給祭拜人轉紙、轉香、轉酒等。
  • 去寺廟燒香,拜一拜這四尊菩薩,好運不請自來
    佛教當中,有很多菩薩深受人們的愛戴,尤其是這四尊菩薩,這四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我們去寺廟燒香拜佛時,最好能拜一拜這四尊菩薩。第一尊菩薩: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的道場在五臺山,傳說每一個去五臺山拜佛的人,都會遇到文殊菩薩,菩薩並不是神仙,菩薩只是覺悟的眾生,菩薩化身無數,為了度化世人,菩薩也許會化身成你身邊的人。
  • 再見了,摩拜單車!
    雖然共享單車品牌眾多,但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ofo和摩拜,這兩家公司可以算是早期共享單車的代表,但是隨著「共享經濟」泡沫的破裂,兩家公司也是首當其衝,被迅速湮滅了。相對於ofo,摩拜的處境可能要更好一些,在2018年,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而「摩拜」這個品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日,據摩拜微信小程序公布,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於在2020年12月14日晚23點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摩拜單車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美團單車。至此,一個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