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內外資企業在中國製造2025等政策上享同等待遇

2020-12-15 澎湃新聞

4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表示,為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在資質許可、政府採購、標準制定、「中國製造2025」政策、科技計劃項目、企業上市、註冊登記等方面,給予內外資企業同等待遇。

發言人說,關於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去年出臺的2017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是首次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適用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作為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基本依據。通過這個清單,外資市場準入規定一目了然。清單之外的領域,原則上實行備案管理、不得對外資準入進行限制。2017年版清單有63項限制,比2015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減少了30項。

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是國家發改委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關於開放創新重要講話的重要舉措,有兩個特點。一方面,要進一步大幅度減少限制,不僅是數量上減少,更重要的是以更大決心推動重點領域開放。這次修訂,除包括金融、汽車領域對外開放措施外,還將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等領域提出一批新的開放舉措。

另一方面,要增強可預期性,改變以往「一次一放」的開放模式,將一次性列出部分行業未來幾年開放的路線圖時間表,明確過渡期。目前,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推進這項工作,相關進展將及時向大家通報。

發言人表示,在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方面,中國將採取更大力度的措施。

一是加快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在資質許可、政府採購、標準制定、「中國製造2025」政策、科技計劃項目、企業上市、註冊登記等方面,給予內外資企業同等待遇。

二是著力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之外簡化管理程序。全面實行外商投資企業工商登記與商務備案「單一窗口、單一表格」。對接國際標準,在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跨境貿易等方面大幅縮減時間。

三是不斷加強法治化環境建設。加大智慧財產權執法力度,保護外商投資各類合法權益。加快制定外資基礎性法律,以法律形式確定投資保護、投資促進、公平競爭、投資管理等基本制度。

相關焦點

  • 發改委:在"中國製造2025"政策等給予內外資企業同等待遇
    海外網4月18日電18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出席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去年出臺的2017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首次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適用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作為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基本依據。通過這個清單,外資市場準入規定一目了然。清單之外的領域,原則上實行備案管理、不得對外資準入進行限制。2017年版清單有63項限制,比2015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減少了30項。
  • ...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外資同等適用1.5萬億再貼現專項額度
    17日,商務部網站消息顯示,日前商務部辦公廳、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給予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強調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確保外資企業同等適用1.5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
  • 在華外企受歧視性待遇?商務部:中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此次車展展出總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將推出全球首發車109輛,新能源車103輛,概念車47輛,吸引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家企業參展。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中新網4月27日電 中國美國商會近期發布白皮書,認為存在對外國在華企業及其投資的歧視性待遇。
  • 永和豆漿籌備A股上市 兩岸企業同等待遇措施效果顯現
    永和豆漿籌備A股上市 兩岸企業同等待遇措施效果顯現 2018年05月10日 11:1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企永和豆漿籌備大陸A股上市  (圖片來源: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臺資企業永和豆漿創始人林炳生近日表示永和豆漿籌備A股上市!
  • 中國再推穩外資20條 保障外企國民待遇
    圍繞深化對外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深化投資便利化改革、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中國將再次推出20條穩外資政策措施。這是記者從10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的。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會上表示,相關政策將儘快落實,為各國投資者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為外商投資企業創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經營環境。具體措施回應具體問題王受文介紹,《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近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原則通過,近期將正式印發。《意見》包括4方面20條,涉及50多項具體措施。
  • 參展「德國漢諾瓦工博會」、南京企業落實「中國製造2025」
    今年漢諾瓦工業博覽會的主題為「產業集成——創造價值」,中國展團仍然以1300家企業22000平方米的參展面積,位居除德國外的海外第一參展國。與往年相比,今年中國展團展出主題緊扣「中國製造2025」,展現了「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戰略成功對接,順利實現互利共贏。
  • 「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將享受土地供應等優惠政策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劉育英)近日中國國務院部署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張峰25日說,國家級示範區的優惠政策主要聚焦在四個方面。
  • 兩部門:加大對重點外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強調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確保外資企業同等適用1.5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其中製造業關鍵環節外資企業和商貿服務領域經營確有困難的外資企業將獲重點支持。《通知》明確,重點外資企業包括但不限於:專用和通用設備、電子及通信設備、醫療設備、化工、汽車、醫藥等製造業關鍵環節外資企業,以及電子元器件、紡織服裝製造等領域外資企業;批發、商務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餐飲、住宿、旅遊、養老等商貿服務領域經營確有困難的外資企業。《通知》要求,提升金融服務質量。
  • 廈門出臺養老新政 臺灣居民養老享同等待遇
    在用地指標分配上,向養老服務相對滯後的島外傾斜;鼓勵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閒置的醫院、農村空置校舍、企業、農村集體閒置房屋以及各類公辦培訓中心、活動中心、養老院、小旅館、小招待所等,改造用於民辦養老機構。
  • 國臺辦:臺灣同胞在上學、醫保、住房上享有同等待遇
    為讓公眾更好地理解「26條措施」的實質與內涵,12月11日及12月25日,國臺辦兩次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專題記者會,詳細介紹「26條措施」中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各條措施,讓廣大臺胞臺企有更多實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當《中國製造2025》遇上「工業4.0」(上)
    與歐洲的先進位造策略相較,《中國製造2025》表現如何?隨著此戰略計劃的發展,歐洲企業又將受到什麼影響?  《中國製造2025》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企圖讓中國在「先進位造」中取得世界領先地位,無論其成功與否,將會對全球產生影響。《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是一個由中國政府訂定的積極策略,旨在讓國家製造業擺脫低成本勞動力的競爭。中國打算透過採用最新技術並發展國內創新和研發能力,與歐洲和北美的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競爭。  與歐洲的先進位造策略相較,《中國製造2025》表現如何?
  • 在陸臺胞同等待遇政策落實如何?臺胞這樣說
    黃信瑜來到大陸求學任教已近20年,他十分關心兩岸交流的發展,常常撰寫自己的調研、思考建議提供給有關部門,他發自內心地希望在陸臺胞同等待遇的落實得快一些、更快一些。他說:「毋庸諱言,上述政策也存在著一些未能有效落實的情況,特別是臺胞日常生活使用證件的不便之處,而使得臺胞對大陸的政策美意能否有效『落地』,抱有疑慮、打了折扣。
  • 「中國製造2025」技術路線圖日漸明晰
    新華社記者  牟 宇攝  隨著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的變化和技術快速迭代,已經發布兩年的《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迎來了首次修訂。業內專家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只有在越來越多的產業領域處於世界的先進水平,中國製造強國戰略才有實現目標的底氣  前不久,由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的《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與2015年版路線圖相比,新版路線圖補充了一些新技術、新業態。
  • 臺籍代表張曉東:支持臺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就業享受同等待遇
    (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攝)中國臺灣網3月6日北京訊(記者 何建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會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當天下午,臺灣省代表團召開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 大陸給臺灣「國民待遇」 臺灣如何自處?
    針對中國大陸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提出研究賦予臺灣民眾 「國民待遇」,陸委會表示 「只要對臺商經營投資發展有利,且未違反方法令或損及尊嚴,臺當局持正面態度」。然而,在大陸透過「國民待遇」政策,掌握對臺灣經貿和社會流動主動權的趨勢下,臺灣該如何因應,值得臺當局重視。   「國民待遇原則」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基本法律原則之一,係指對本國公民和企業與在其境內的外國公民和企業間的不歧視待遇。過去,大陸對臺灣的「國民待遇」政策,系以企業和法人為主。
  • 惠臺26條措施出臺:臺企可同等參與5G建設
    惠臺「26條措施」出臺,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在投融資、領事保護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為臺企在投融資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為臺胞在交通出行、購房資格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大陸給予臺灣同胞同等待遇有了「加強版」。新京報訊 昨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提出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5G投資建設,臺灣同胞可申請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購房資格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等。「26條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一大批內外資企業在新設6個自貿區內加速集聚
    來源:央廣網原標題:一大批內外資企業在新設自貿區內加速集聚央廣網北京10月14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距離新一批6個自貿區設立已過去1個多月。近期,各自貿試驗區紛紛出臺鼓勵政策,一大批內外資企業在新設的自貿區內加速集聚。近日,江蘇自貿試驗區首個5G智慧港口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連雲港移動公司攜手打造,將推動5G技術在智慧港口領域的深度應用。
  • 湖南代表團為何要向國家爭取「中國製造2025」試驗區?
    2015年11月24日,湖南省與中國電子在長沙籤署了深化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圍繞《中國製造2025》,共同推進智能製造技術的研發應用和產業發展,加快推進自主可控計算機測試中心和計算機整機生產基地建設。目前,中國電子意向將長城信息(註冊地長沙)和長城電腦(註冊地深圳)等3—5家企業整合組建以信息安全產業為主體業務的新公司,計劃投資100億元以上,打造信息安全產業龍頭骨幹企業。
  • 「中國製造2025」呼之欲出 概念股價值解析
    原標題:「中國製造2025」呼之欲出 概念股價值解析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王黎明2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製造2025」總體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爭取很快發布。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方案相當於未來十年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行動指南,它的發布對相關企業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 如何解讀「中國製造2025」?為什麼必須以德國為師
    中國國務院2015年兩會期間公布了《中國製造2025》報告的刪減本。《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這份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製造業的戰略方針和目標、戰略任務和重點以及戰略支撐與保障。那麼如何解讀「中國製造2025」?下面分幾個步驟,分別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