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慈禧墓後,清東陵又迎來神秘盜墓人,看到同治老婆像活人

2021-01-16 西部人文地理

因為貪婪,恨不得把生前所有的好東西全都帶到墓坑裡,慈禧死後棺內葬有大量價值連城的隨葬品,結果引發了孫殿英盜掘洗劫。雖然溥儀派人將其重殮,但清東陵卻由此迎來了一場盜陵災難。1945年日本人敗走後,這一區域基本接近管理空白地帶,因此,有人便想到了盜墓發財,致使清東陵被盜的陵寢達11座,眾多珍寶不知去向。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清東陵第二次被盜案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

這次盜陵的始作俑者是一個叫王紹義的土匪頭子,他一直藏匿在陵寢周邊,盤算著如何像孫殿英那樣發一筆大財。日本人敗走後,時局動蕩、政權交替,他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很快拉攏了幾個有同樣心思之人,其中有一個叫張盡忠的,曾經在金礦當過護礦警察,在當地有點聲望。王紹義只用了一些雞零狗碎的所謂珍寶便拉攏到了張盡忠,二人一拍即合,成為東陵第二盜案的組織者和策劃者。「隊伍」有了,但就那麼幾個人,勢單力薄,成不了什麼大氣候。王張二人很快想到了居住在東陵周邊幾十個村莊「守陵人」後裔,這些人對每座陵的情況十分熟悉。當年孫殿英盜陵時,他們中間被抓來做嚮導的大有人在。王張二人想盜陵,當然也離不開他們。但是,怎麼說動這些人呢?王張二人經過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些能打動人心的「宣傳口號」,開始四處遊說。

王張二人當時的說法是,皇帝就是幾千年來騎在人們頭上拉屎撒尿的大壞蛋,現在雖說他們死了,但他們搜刮過的錢財還在,被他們帶到了棺材裡保存著。這筆錢財我們不拿有人拿,別人拿了沒我們一分,所以,我們提早動手自己拿,把那些屬於我們的錢財拿回來。有的人可能會因為拿錢害怕,但孫殿英不就拿了嗎,不就拿了一點兒事也沒有嗎?所以,請大家放心,我們拿這筆錢是為了「報仇」,那些幾千年來騎在人們頭上拉屎撒尿的大壞蛋搜刮的財寶多得數也數不過來啊!我們現在挖他們的墳,分他們的財,叫他們在陰間也過得不舒坦,我們幹的事情就是英雄幹的!

在王張二人在鼓動下,很快便有數百人的加入,大多都是一個遊手好閒、夢想發財的膽大妄為之徒。王張二人許諾這些人得到寶物之後,坐地分贓,人人有份。然後給這些人分配工作,該站崗的站崗、該放哨的放哨,該準備工具的準備工具,一切都在秘密中進行。隨後,清東陵響起隆隆的爆炸聲,陵墓中的皇帝、皇妃們不得安寧了起來。王張二人的第一目標是清惠陵,即同治與其皇后的陵墓。同治是鹹豐的長子,慈禧是他的生母,鹹豐去世後,6歲的同治即位,慈禧慈禧勾結奕訢發動北京政變,操控權勢、垂簾聽政的日子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同治在位13年,但他只活了19歲,他當然不會想到他那個貪婪的母親會在死後也能為他招來賊。

王張二人對同治一點兒也不客氣,讓大家能挖的就挖、能炸的就炸,讓這個「睡」了幾十年的小皇帝沒有一星半點的脾氣。同治生前清廷沒來及為他選出「萬年吉地」,死後,清廷只好把他的梓宮暫安於清東陵的隆福寺。清廷的大臣帶著風水官在兩個多月裡踏遍了東陵、西陵的山山水水,經過反覆比較、篩選,最後認為東陵的雙山峪和西陵的九龍峪風水最好。之後開始為他建陵,先後歷時三年零一個月,耗銀四百多萬兩。因為考慮到地上建築的壓力和來自山洪滲水的壓迫,地宮的構築程序複雜而嚴密,結實而又結實。王張一夥在石門前炸了三次,才在旁邊炸開個能鑽進人的小洞。

張盡忠和王紹義挑選了幾個膽大的進入,並命令其餘的人一律站在外面,不能亂動,誰動就打死誰。進入地宮,張盡忠跳上了同治老婆的棺材,一手持槍,一手打手電,指揮大家撬開了同治的棺材,開始全神貫注地監視。當時,同治已筋肉腐爛,滿身帶著刺鼻的腥臭,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在泥骨裡搜羅珍寶。隨後,張盡忠從同治老婆的棺材上跳了下來一揮手,這夥人開始拿同治老婆的下手。據說,打開棺材後,借著手電與珠寶的亮光,這個女人像是還活著,睡著了,當時就把一個人給嚇暈了過去,讓其他人不知怎麼辦才好。這個女人就是阿魯特氏,同治的皇后,同治死後不足百天,她便追隨而來,與同治一起在隆福寺「待」了三年半,1879年才和同治入葬惠陵地宮。有野史說,同治死時,阿魯特氏懷上了同治的孩子,所以,慈禧才迫不及待地逼死了她。雖說,我們今天已經無法判斷這是真是假,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阿魯特氏被葬後受到如此「待遇」不是和慈禧一點關係也沒有。

張盡忠看見同夥被驚得目瞪口呆,大罵了起來:「蠢貨,你們和寶貝有仇啊!」據嶽南《日暮東陵》記述,大家這才動作起來,有的扯衣服上的珍珠,有的取身旁的寶物,有的摘頭上的鳳冠霞帔,有的取簪環首飾……當時的報紙來後來是這麼報導這件事的:「清同治惠陵被盜,棺兩口。一同治,一陪妃,屍體俱面目如生。金棺前供桌上同治翠印一、金表一。棺內外珠寶、玉翠、金屬等品,用麻袋裝出,再用香爐量分,金子約二十餘斤。」就這樣,清東陵又一次遭到盜賊光顧,被盜的陵寢達11座,因為參與盜陵的人數眾多,除極少一部分被盜珍寶被追回,更多的無法計數的被盜珍寶仍藏匿在盜賊手中。據專家估算,即便是當時的參與者人均分得一兩件,被盜珍寶總數也相當驚人。而我們今天說這個事兒,無非是想表達這樣一個道理:貪婪這玩意兒有時候禍害的不僅是貪婪本人,更會的時候會殃及他人。(文/路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相關焦點

  • 揭秘慈禧陵墓被盜案:墓門被炸數億珍寶遺失
    奢靡的清皇陵,也吸引來無數盜墓者。這一皇家陵寢遭遇過怎樣的劫難?無數珍寶又流落何方?  皇陵埋藏巨大財富  據清東陵博物館副館長、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研究室主任李寅介紹,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座皇家陵寢,這裡埋葬著包括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共計大清王朝5位帝王、15位皇后、136位妃嬪,1位皇子,共計157位墓主人。
  • 好在孫殿英不識貨,將慈禧陪葬的絕世珍寶扔了,如今估值過億
    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孫殿英▲劇照這是孫殿英盜了慈禧太后的墓穴之後,自己的辯護之詞,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次盜墓還大有一些民族主義的精神在裡面,就連馮玉祥也佩服孫殿英的革命精神。
  • 孫殿英盜寶時,為何將乾隆牙齒敲掉,還扒慈禧褲子?真相令人憤慨
    別看孫殿英是個軍閥,但他當軍閥錢是土匪流氓出身的混混,以前有很多軍閥都是這樣混成功的,他的做事風格還像以前當土匪那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就沒有道德感。1928年,各地軍閥混戰,軍隊時常斷了軍餉軍費,他為了籌集軍費就瞄準了清東陵的那些陪葬品,他假借「軍事演習」為民,帶著大部隊走進清東陵,清東陵有14座寢陵,他洗劫了其中兩座,這兩座分別是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
  • 孫殿英盜墓後,無數珍寶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現如今有了一些眉目
    該陵園坐落於河北省遵化境內,由5座帝陵、4座後陵、5座妃園寢、1座公主陵組成,埋葬著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鹹豐(定陵)、同治(惠陵)等帝王和慈安、慈禧(定東陵)等后妃。可以說,這座陵墓裡埋葬的,是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都算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 孫殿英手下在盜墓之前,對慈禧棺材做一件恐怖的事,想想很搞笑!
    譚溫江想要盜墓成功,他自有辦法,那就是尋找當初給慈禧修陵的石匠後人,這個人找到後,經過他的指點,這才從啞巴院照壁的底下,挖出了慈禧墓道的唯一入口。譚溫江找到墓道入口,接下來,就是挖開金剛牆,再用撞木撞開石門,陵墓中的石門被打開後,慈禧巨大的棺槨就出現在譚溫江的面前。虎死雄風在。
  • 孫殿英盜清東陵慈禧墓的時候,為什麼要把慈禧身上的衣服扒下來?
    在說明這段歷史之前,我們就要簡單介紹一下慈禧墓地所在的位置,慈禧墓地在今天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東陵,實際上慈禧的墓地周邊並不只有慈禧的陵墓,其周邊還有清朝其他五位皇帝的陵墓,當初孫殿英盜墓主要就盜了東陵中慈禧和乾隆的陵墓。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按照他們陵墓修建的地點分為關外三陵、清西陵和清東陵。
  • 膽大心細:他將棺材中的慈禧幾乎「扒光」,然後淡定地說了3個字
    ,經常是等我們的考古學家鑿開墳墓後只看到被翻得亂七八糟的墓穴。今天的故事,是民國的一個盜墓故事。如果大家刻意去查就會知道,民國有一起盜墓案可算是引起了轟動。一個名叫孫殿英的人請了一位叫譚溫江的高手,把慈禧太后的墓給挖了,順帶拿走了裡邊值錢的寶貝。譚溫江為了立功啊,還專門為這次盜墓選出了23位盜墓的精英,組成小分隊去盜墓。
  • 慈禧含在口中的夜明珠,竟然落入美國人之手,原因令人唏噓
    1928年,被後世稱之為「東陵大盜」的孫殿英,率領部隊前往清東陵,並以軍事演習的名義,趕走了護陵人員,大肆洗劫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的定陵。 據悉,孫殿英在此次盜墓中,收穫頗豐,僅用於拉寶物的車就找了30輛。
  • 東陵大盜孫殿英,投降日本人做漢奸,被抓獲後為何受寬待
    1928年7月,寂靜的清東陵傳來幾聲爆炸聲。由於東陵偏遠,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附近的人光知道,有一支部隊正在山裡舉行軍事演習,所以沒有人關注爆炸聲。爆炸聲過後的幾天,三十餘輛遮蓋得嚴嚴實實的大車,陸陸續續從山上下來。
  • 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出來後就決定封墓,真相是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出來後就決定封墓,真相是什麼? 古代皇帝往往在他們還年輕的時候,就會去修建自己的陵墓,這種就不是叫墳墓,因為皇帝往往會將自己的墓地修建得和陵園差不多的大小,這樣方便來設計一些防止盜墓的機關。
  • 清東陵盜寶後,背上盜墓將軍之名的孫殿英為何會「放過」明十三陵
    在歷史上,自從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為自己修建地宮開始,歷朝歷代的各個帝王們都十分重視自己地宮的修建,而盛放棺槨及殉葬財寶的地方則更是帝王墓冢中最神秘的環節,為了防盜,他們不惜堆起高高的封土,設置數以千計的守陵士兵,制定最為嚴苛的法律,甚至有些殘忍的君王還會為了保守秘密刻意殺掉為自己建墓的工匠,而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帝國的清朝也在帝王墓的修建中吸收了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在防盜措施上真可謂是處心積慮
  • 慈禧死後口中夜明珠價值千萬,最終去向如何?
    孫殿英後來投降蔣介石,被改編後擔任軍長,由於孫殿英的部下本來就是土匪出身,再加上不是蔣介石嫡系,所以在軍餉配給上很難得到保證,而孫殿英就開始將目光瞄向清東陵。1928年7月,孫殿英以剿匪的名義帶兵進入清東陵,最開始的兩天時間,根本找不到地宮入口,後來抓到一位守陵人才基本確定地宮入口位置。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掩蓋爆破清陵的事實,最終炸開慈禧太后陵墓。
  • 「東陵大盜」孫殿英,為何不盜明十三陵?
    孫殿英也因為盜墓而聞名全國,說起孫殿英人們也只會想到盜墓,但其實孫殿英在抗日戰中也是有一定的功績的。在熱河一戰中,地頭蛇湯玉麟帶著自己的十萬大軍逃跑,而孫殿英則是和日本人硬碰硬,要誓死守住熱河,可見孫殿英對日本人的態度也很是強硬。雖說他幹過盜墓那種不齒的事,但是面對日本人他跟所有的中國人一樣。
  • 孫殿英先當土匪後盜清陵,後代近況如何?兒子是萬人敬仰的大人物
    —李賀《白虎行》秦始皇一生非常輝煌,他是第一個稱皇帝的人,並且統一了中國,開創了封建制度的先河。秦始皇在去世之後,他的皇陵更是輝煌大氣,裡面有無數的奇珍異寶。除此之外,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便是大清。既然說到清朝,就離不開一個女人:慈禧太后。
  • 同樣是京郊的帝陵,為什麼十三陵保存完好,而清東陵卻頻遭洗劫?
    清東陵、清西陵比明十三陵偏僻眾所周知,當年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幌子、動用手下的軍隊盜掘了清東陵的裕陵和菩陀峪定東陵。很多人經常會問,孫殿英為何不盜明十三陵?別說孫殿英那會兒沒有在北京郊區駐紮,就算真的駐紮在昌平,他也沒這個膽子敢盜明十三陵!彼時的北京是什麼地方?「副總司令」張學良的行在。
  • 河北彈棉花老頭,潛伏清東陵十多年,自製鋼板鑰匙,差點搬空皇陵
    其實,在近代歷史上,除了王紹義,還有一個盜墓賊同樣臭名昭著,這個人就是孫殿英,孫殿英曾經是蔣介石手下的一員大將,但他最出名的卻不是自己的功績,而是他的驚人的盜墓事跡,清東陵在歷史上受到兩次洗劫,一次來自上的王紹義,另一次就來自孫殿英。
  • 「東陵大盜」孫殿英下場悲慘,他的子孫怎麼樣了?兒子受萬人敬仰
    比如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為了解決龐大的軍費問題,就曾專門組織軍隊盜墓摸金,這支部隊也就是所謂的「摸金校尉」。基本上每逢亂世,就會有前朝的皇陵遭殃。清朝滅亡後,中國再次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代,民國十七年(1928年),剛剛投靠國民黨的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率部盜掘清東陵。
  • 「東陵大盜」孫殿英,敢挖乾隆慈禧的墳,為啥卻不敢碰明十三陵?
    孫殿英絕對是中國近代歷史中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他是一個軍閥,曾經盜過清朝的皇陵,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墳墓全都被他挖了個底朝天,要說他盜皇陵情有可原的話,那麼他在抗戰的時候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漢奸,這件事是無論如何都洗不清的。有人說孫殿英是一個民族英雄,我覺得這樣一個漢奸根本擔不起這樣的稱號。
  • 「東陵大盜」孫殿英死後,他的後代結局咋樣?兒子竟是位大人物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獲得文物最便捷的渠道就是盜取墓葬。有很多考古學家經常會在各種墓葬中,發現一些珍貴的文物,當然一些盜墓者更會惦記這些陵墓中的珍貴寶貝,因此出現了很多令我們痛恨的盜墓事件。既然提到盜墓賊,很多人就都會想起孫殿英。孫殿英曾經用暴力手段炸毀了清東陵,將那裡的文物洗劫一空,此後孫殿英就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形象,他更是被稱為「東陵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