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之旅-走近土耳其】3 《達達尼爾海峽》

2021-02-23 48452163

   扼守馬爾馬拉海出口的小城-蓋利博盧,原本是計劃中的一站,參觀一戰陣亡將士博物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日程本應在前一天,但因故改到了離開伊斯坦堡的早上,這樣到達蓋利博盧已經中午。下午還要趕路,時間很緊,只好捨棄蓋利博盧的遊覽內容。剩下的就是吃午飯,過達達尼爾海峽南下了。



餐廳在碼頭一側,門楣上有烤魚標誌,吃地道的地方風味烤魚。抓緊吃過,外出觀光。餐廳「水榭」陽臺,直接座落海峽水面上。

餐廳後面是一個圓形小海灣,停泊著許多小船小艇,南出口是烤魚餐廳的「水榭」陽臺,北面有一座石橋,海鷗在海灣內外自由翱翔。
沿著海岸街旁的步行小路北行,過了石橋,是一座古樸滄桑的橋頭堡,

門楣有一個牌子,上面有土耳其文,似乎是個什麼博物館,見有人走下臺階,進入半地下的門洞,便緊隨其後,進到了橋頭堡裡面,這裡是半地下的一個圓廳,有一個採光的小窗,有暖色燈光,但仍顯幽暗,一個側門關著,門外顯然是那個小海灣。牆壁上展出的圖片,大約是當地的一位歷史名人,還有一些歷史事件的特寫畫面。

不收門票,我向坐在窗前,上了些歲數的老年工作人員,點點頭兒,算是打過招呼。僅有兩三個像是是土耳其的人,在默默觀看,除此之外,就俺一個「老外」。時間緊迫,趕緊拍了些照片,回到了古堡的外面橋頭。再細細觀看,發現橋的另一面是隱蔽的一個袖珍港灣,古堡的那個側門就在小港灣的水面上。


橋的另一頭兒,是一個廣場,矗立著一個近代人物雕像。過街又回到港岸上的人行道,看看將要到點,趕緊往碼頭走。路邊有一座半身的人物雕像,還是古堡裡面的那個歷史人物,不知其名,但是肯定是為蓋利博盧做出過貢獻的歷史名人,雖然時間緊迫,還是忍不住又拍了一些照片。直到寫這篇文字時,還是想知道這個人的姓字名誰,上網搜尋「踏破鐵鞋」,仍沒有個所以然。

  人傑地靈,眼前的一切,港灣、遊艇、石橋、古堡、雕像,就是風光秀麗的蓋利博盧,其實一個地方、乃至一個人,不會如此簡單。雖然蓋利博盧是一個小城,午間片刻所見甚微,一個小視野而已。可蓋利博盧和恰納卡萊,仿佛守護達達尼爾海峽進出口的「哼哈二將」,在土耳其近代史上振聾發聵赫赫有名。

達達尼爾海峽

橫渡達達尼爾海峽後南行,途徑恰納卡萊。恰納卡萊和蓋利博盧位居海峽兩端。一般稱恰納卡萊是達達尼爾海峽入口,其實真正的大門口是裡姆卡萊,因恰納卡萊位居海峽最狹窄部位,成為進入土耳其內海,地勢險要的一個重要關口,從而確立了恰納卡萊的重要性。這一重要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得以充分體現。1915年50多萬英法聯軍,企圖越過恰納卡萊,進入馬爾馬拉海,攻佔伊斯坦堡,佔領土耳其。土耳其傾舉國之力,出兵70萬奮勇迎戰,在恰納卡萊、達達尼爾海峽、蓋利博盧激戰一年,雙方各付出傷亡一二十萬的代價,英法敗北,土耳其獲勝。恰納卡萊之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一次戰役,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

可惜我們在蓋利博盧,只是吃了一頓午飯,然後乘船橫渡達達尼爾海峽,沿海峽東岸南下,眼睜睜看著恰納卡萊在眼前晃過。

對於我們而言,與扼守達達尼爾海峽進出口,兩座大小不同的城市,歲月沉積的遺址遺蹟,未能親眼目睹擦肩而過,而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隨後遊覽恰納卡萊附近的特洛伊古城遺址,算是個安慰吧。


特洛伊的古老,藏於希臘神話,腦海裡特洛伊木馬的故事,原來不是希臘,而在土耳其。當我們冒著小雨和寒流,停於特洛伊木馬前,行於遺址蜿蜒的木棧道上,環顧已經看不到大海的蠻荒曠野,戰爭故事歷史雲煙,土耳其突厥民族厚重的歷史滄桑,,久遠模糊風雷滾滾,一幕幕在眼前閃過。

相關焦點

  • 【土耳其之行】橫跨達達尼爾海峽,與海鷗一起狂舞
  • 土耳其 之二:達達尼爾海峽
    土耳其餐廳裡的裝飾品海水的顏色海面上整齊的海鷗      達達尼爾,我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海峽;       它也是我看到過的海水最漂亮,海浪最大的一個海峽。      達達尼爾海峽連接了愛琴海和土耳其最大的內海馬爾馬拉海。      其實,我們從伊斯坦堡去往特洛伊的行程,在沒有通過達達尼爾海峽之前一直都沒有離開過地馬爾馬拉海(我們的土耳其導遊更把它叫成「媽媽的海」)。通過海峽之後,我們前進方向的右邊就是愛琴海和愛琴海對岸並不太遠的希臘了。
  • 【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
    2019.9.在地理位置上,土耳其佔據著三個重要海峽,分別是西部的達達尼爾海峽、東部的博斯普魯以及中部範圍的馬爾馬拉海峽,這三個海峽統稱土耳其海峽,被譽為
  • 達達尼爾海峽和特洛伊木馬——《浪漫在土耳其》
    達達尼爾海峽是土耳其海峽的一部分,古稱赫勒斯滂,土耳其語稱其恰納卡萊海峽。
  • 飛往伊斯坦堡、橫渡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暢遊記之一
    在土耳其燦爛熱烈的陽光下,我們盡情地遊歷了達達尼爾海峽、特洛伊古城遺址、、海濱城市安塔利亞、帕姆卡來棉花堡、卡帕多奇亞奇異地貌、安卡拉的國父紀念堂、番紅花城和等古蹟名勝,領略了土耳其獨特迷人的風光,也拍下許多難忘的美景。
  • 達達尼爾海峽,埋藏了多少秘密
    在金羊馱著他們飛行的過程中,赫勒不幸從公羊身上掉了下來,淹死在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海峽中,該海峽遂以她的名字命名,意為赫勒之海,這就是如今的達達尼爾海峽。03 達達尼爾海峽之戰達達尼爾海峽曾發生過的最著名也是最血腥的戰役,就是1915-1916年的達達尼爾海峽之戰(也稱加裡波利之戰,或恰納卡萊戰役 )。這場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也是後來的土耳其人和其他許多國家的人們將達達尼爾海峽視為聖地的起因。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第二年。
  • 達達尼爾海峽,埋藏了多少秘密
    費特希耶……但在許多土耳其人眼中,這些網紅景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而達達尼爾海峽才是他們心中嚮往的聖地。它是古代亞歐兩大洲國家相互徵伐路線上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例如持續半個世紀之久的希波戰爭,以及後來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徵之路,雙方都想盡辦法越過達達尼爾海峽從而入侵對方領地。
  • 土耳其西北部發生山火 達達尼爾海峽通行暫時中斷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援引據土耳其《自由報》報導,當地時間6日,土耳其加裡波利半島發生山火。目前,達達尼爾海峽的船舶通行已被暫時中斷。據報導,土耳其農業與林業部長帕克德米爾裡表示,當地時間6日15點,加裡波利半島上的伊爾加德雷村附近發生山火,起火原因暫時不明。
  • 星月之國旅行記----土耳其,我的旅行(一)
    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在安納託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其首都是位處安納託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 第一天,穿過達達尼爾海峽直奔特洛伊,一路「土耳其藍」到達愛琴海邊 | 十天環遊土耳其
    作為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馬爾馬拉海北連博斯普魯斯海峽,南接達達尼爾海峽和愛琴海。可以說,沒有馬爾馬拉海,黑海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內陸湖。達達尼爾海峽很快又見到海了,還有渡口。我們要從這裡,連車帶人橫渡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 Strait)。
  • 恰納卡萊、特洛伊木馬、達達尼爾海峽~~那一年,我在土耳其的千古聆聽(7)!
    2019-5-27,今天我們遊覽了特洛伊古城,看到了特洛伊木馬,船遊了達達尼爾海峽。
  • 浪漫的愛琴海——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
    爾爾海峽(又稱恰納卡萊海峽)邊的恰那卡萊城,沿途許多地方可以直接看見和走近愛琴海,到達恰那卡萊的住地後已是傍晚,我們就伴隨著海濤聲,欣賞愛琴海緩緩的日落。        第二天一早在參觀過特洛伊古城後,就乘輪渡橫渡達達尼爾海峽。達達尼爾海峽是土耳其西北部連接愛琴海和馬爾馬拉海的要道,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也是連接黑海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 一戰君士坦丁堡戰役:達達尼爾海峽戰役
    他們在一個德國海軍使團的勸說和幫助下,擴大了海峽最窄處的雷區,並在下遊3海裡處的凱費茲岬外海布設了新的雷區。他們又新增設了保衛雷區的炮臺,還裝上了探照燈,以便對付夜間行動的掃雷艇。他們還在從入口到凱費茲岬之間高高的海岸上安裝了可以移動位置的榴彈炮。達達尼爾海峽防衛的唯一弱點是火炮的大口徑炮彈不足,而不是防禦工事不夠堅固。
  • 星月國土耳其之旅(七)
    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共同組成了號稱「天下咽喉」之稱的土耳其海峽。其中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0.4公裡,並把市區與土耳其分隔成亞洲、歐洲兩部分。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土耳其著名旅遊風景區,一是市區分屬歐亞兩洲;二是悠久的歷史給兩岸留下了許多歷史古蹟。有拜佔庭帝國的夏宮,有奧斯曼帝國的城堡,還有無數的古建築,風格各異但錯落有致。雖然分屬歐亞二洲,但畢竟是一座城市,所以兩岸景色基本一致,自然風光與歷史遺蹟相映成輝。
  • 2013年土耳其之旅(5)——博斯普魯斯海峽
    隨著歐、亞兩洲各國間的商貿等各種交往活動的不斷增多,博斯普魯斯海峽具有的戰略意義更加突出。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的意思。據說海峽得名源自一個傳說。說是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好色,看上一位神臣漂亮的女兒。因為怕王后赫拉發現,就將她變成牛藏起來。但赫拉後來還是知道了,可她也不說破此事,只是悄悄變成牛蠅痛咬這隻牛,牛負痛而逃。
  • 土耳其最大的島嶼,位於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的西北方
    土耳其最大的島嶼,位於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的西北方,從經常過度開發的愛琴海沿岸倖免於難。樸實無華,絕大部分不變的是,它風景優美,肥沃而火山,擁有健康的松樹和凱梅斯橡樹林,夾竹桃和百裡香田野,山背景下的沙灘以及純淨的泉水可供飲用。
  • 土耳其伊斯坦堡:奧斯曼帝國之都,一個夢想稱霸歐亞的海峽王國
    1936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推動《蒙特勒海峽公約》(《關於(黑海)海峽制度的公約》)的制定,讓土耳其掌握了土耳其海峽控制權,允許土耳其將海峽再度軍事化,同時對沒有和土耳其交戰的國家保證商業貨輪無限通行海峽的權利。這項公約,持續約束著土耳其海峽這條全世界最重要的海道。
  • 土耳其海峽:兵家必爭之「咽喉」
    土耳其海峽:兵家必爭之「咽喉」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三部分組成。該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將土耳其一分為二,是亞、歐兩大洲的天然分界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天下咽喉」之稱。
  • 恰納卡萊海峽,著名的土耳其海峽的一部分
    恰納卡萊海峽又稱達達尼爾海峽,是著名的土耳其海峽的一部分。土耳其西北部溝通愛琴海和馬爾馬拉海的狹長海峽(東經26度25分,北緯40度15分)。長61公裡(38哩),寬1.26.4公裡(0.754哩),位於歐洲加利波利(Gallipoli)半島和小亞細亞大陸之間。
  • 土耳其海峽實行船隻通行新規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安卡拉消息:據當地媒體3日報導,出於「安全原因」,土耳其開始對通行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船隻實行新的通行規則。土耳其《沙巴日報》報導稱,該新規由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制定,新規則規定:長度超過300米的客船和貨船必須在入境前提前十天向土方通報其計劃;通過海峽的船隻必須在距離海峽3.2公裡前向土方提交安全和技術設備清單;運輸液化石油氣且長度超過150米的船隻只能在白天通過海峽,且必須由一名土方領港員及一艘拖船陪同;運送軍用船隻的商船將被當作軍用船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