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是一種公司進行交易買賣的支付憑證,與收據不同的是,它可以做帳,計入公司成本支出。走公司帳戶的交易,必須要開發票,不然被稅務局查到那就是違法行為,它有權利隨時監控公司的銀行帳戶資金狀況,開發票的交易不一定要走公司銀行帳戶,可以現金交易或者其它方式。稅收是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發票作為納稅憑證,以抵扣企業利潤所得稅。
當然可以選擇不走公司帳戶交易,也不要開發票,對方向你買東西的錢全部進入老闆個人錢包也行,但是對方如果是公司的話就不會幹,因為無法計入成本去抵扣所得稅,如果對方是個人或一些每月固定額度交稅的個體戶等,那麼雙方交易可以寫個收據完事,如果是有成本計入的材料,那麼賣出了商品,那就必須要開票給買家,不然就明顯有問題。
比如公司第一季度收入10萬元,如果沒有任何成本的話,那麼需要向政府交企業所得稅25%,也就是2萬5千元,如果有發票,才能計入成本。比如公司花2萬買了一批電腦,這是事實上存在的公司開支,需要向賣家索要發票,計入成本支出,那麼企業第一季度純利潤就是8萬了,交所得稅也就是2萬,比起不要發票的情況來說,可以少交5千塊錢的稅金。(A)
稅務局是代開發票唯一單位,其它途徑獲取為假票,一旦被稅務局檢查到,將會被處罰金以及拘役。在工商局或者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辦了營業執照才叫合法營業,在稅務局申辦了稅務登記證才能代開發票。還有一種代開情況就是自己沒有開票的資格,但是你的買家要求提供,那麼你可以找你的材料買家代開給你的買家,交易額就寫買家要求的額度,不一定就是你們實際交易的額度。
比如你們實際交易額1萬,你也只收了1萬,但是買家要求你開2萬,你就會向你的賣家要求2萬,具體收幾個點看你的賣家了,有的收3個點或5個點,只賺你買商品的利潤,如果要求過多的額度,那麼老闆可能會加幾個正常點,也就是通常一些報價出現的兩種情況,含稅價或不含稅價。
你的買家實際上給了你1萬,但有了一張2萬額度的票,可以少交一些所得稅了,是不是國家就少賺了?當然不是,你的賣家那邊多的就是利潤收入啊,開了一張2萬的票,也就表示收入2萬了,所得稅要多交一些,那麼具體這樣操作,誰的好處多?那就要從專業的角度去計算那些了。(B)
同時具備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許多材料才能開設銀行公司帳戶。月交易額小量固定交稅,較大的必須做帳,每月繳納企業利潤25%給稅務局。微利單位經過核准可以交20%。不同企業類型所交稅也不一樣,但基本上除了交所得稅,還要交一些附加稅、增值稅等,其它稅一年交一次即可,只有所得稅需要按照月或季度預繳納,到了年底再清算一次,多退少補。
稅務局的官網發票查詢功能並不能查驗發票的本質真偽,只能表明數據是對的,克隆票就是這樣,社會上不少電話推銷所謂發票代開,都是一種違法行為!發票的本質真偽必須去稅務局櫃檯驗證。
以上內容為一些網絡資料整理,AB段落為個人理解,僅供參考,不一定就對,畢竟本人也不是做會計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