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教學賞析

2020-12-16 中學生文學社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帶有很強抒情性的寫人記事散文。文筆樸素而不失典雅,感情細膩真摯而不矯揉造作。此文不論欣賞閱讀亦或教學分析都價值極高,因此被認為現代經典散文,也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以下從寫作背景、整體把握和細節分析、作者對父親感情變化三個方面入手對此文進行賞析。

寫作背景

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只是寫實。」 《背影》篇末寫到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朱自清於1916年考上北京大學預科,1917年暑假,考入哲學系,這一年冬天,71歲的祖母在揚州病逝,朱自清趕到徐州與父親朱鴻鈞回家奔喪。喪事完畢,父親到南京謀事,朱自清回北京念書,《背影》寫的便是父子倆在南京浦口分別的情景。

整體把握和細節分析

文章整體從回憶往事的角度,回憶父子車站分別,對父親背影的觸動,對父親感情態度的變化。朱自清生平經歷中,曾與父親有過隔閡,隨著父子境遇的變遷,作者對父親的感情由不認同不在意及不滿冷漠,慢慢變為理解和思念。

作者基本上是以敘述代描寫來表現出父親的關愛。父親的囑咐猶豫變化和動作,作者都觀察細緻,這些看似細碎的敘述卻恰恰是父親真實的內心活動,是父愛的外在流露。

父親有事「已說定不送我」,卻「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作者的敘述反映了父親的反覆猶豫的心理活動,表現了父親對作者的擔心和照顧。父親先讓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並且「再三囑咐」,可又「終於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還是「自己送我去」說「他們去不好」。通過這些言行,能看出父親是極細緻之人,即使作者已不是首次北上,父親依然緊張不安,簡單的話語淡淡的筆墨將慈父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作者寫父親的背影,先描寫外貌衣著「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然後描寫動作,蹣跚走路,探身下去,攀著邊沿,雙腳上縮,身子傾斜。細緻地描寫將父親的形象如慢鏡頭展現在讀者眼前。而作者並未再做贅述,而是通過自己看得流淚的感情波動的描述襯託了這個背影,使得父親買橘子攀爬月臺的背影定格留在讀者心中。

作者對父親感情的變化

起初作者對父親各處都要照顧保護的感情並不在意,在父親頗躊躇了一會兒,還是「自己送我去」時,作者「再三勸他不必去」,因為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覺得沒什麼要緊的。而父親還是親自送到車站。在車站父親和腳夫將價錢,作者又覺得父親「說話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上了車,父親給兒子「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後對兒子和茶房又反覆叮囑,而作者卻並不領情,「心裡暗笑他的迂」。此時的作者依然未對父親隨時保護和關照的感情並不理解並「自作聰明」。父親要給兒子買幾個橘子,還不忘叮囑「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在看到父親肥胖的並不優美的笨拙的攀爬月臺的背影后深深觸動,父親言語不多卻對子女事事關心,照顧的周到又細緻。

《背影》主要表達對父親的回憶理解和思念,但作者並未大篇幅全面描寫父親或堆砌事件來表現父愛,而是從一個小的切入點著筆,車站送別尤其是父親蹣跚背影的重點描寫,將筆力集中於一點,用僅一千多字的篇幅將一個人一件事寫好,綜合使用動作、語言、事物等細節的描寫展現父親的形象和對作者含蓄的呵護。在寫作時可以借鑑學習,切入點小並不代表文章的立意淺或境界低,而是將筆墨集中,使文章精煉不冗長,主題突出有靈魂。

作者:臨溪

相關焦點

  • 朱自清的父親納妾丟官,氣死祖母,朱自清為何還寫《背影》讚美他
    朱自清的《背影》是講述父愛的經典,還被收入過中學語文課本,曾經感動了無數人,大家都為文中那位樸實的父親的愛子之行感動。但是朱自清和父親朱鴻鈞的關係一度並不好,他父親的品行方面也令人大跌眼鏡,簡直跟《背影》中的印象判若兩人。
  • 讀朱自清自編文集,緬懷大師遠去的背影
    朱自清以散文為人所稱道, 尤其是那篇《背影》。然而,散文的盛名多少掩蓋了朱自清其他方面的才華,譬如他的詩論。》包括《背影》《標準與尺度》《經典常談》《論雅俗共賞》《你我》《歐遊雜記》《詩言志辨》《新詩雜話》《語文零拾》《語文影及其他》《蹤跡》《猶賢博弈齋詩鈔》。
  • 朱自清經典作品推薦,《背影:朱自清經典散文集》最受讀者歡迎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喜愛朱自清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
  • 朱自清散文摘抄賞析
    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下面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朱自清散文好段賞析。朱自清散文好段賞析經典1) 只剩飄飄的清風, 只剩悠悠的遠鍾。 眼底是靡人間了, 耳根是靡人間了 ——朱自清《獨自》2) 學習文學而懶於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 初三語文閱讀一得: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先生,字佩弦,是位詩人。但他的詩,讀過的人不多,流傳的更少。中學生可能只是在《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讀到「佩弦的詩道,『笑將不復在我們唇上』」。這是1925年,葉聖陶先生給我們傳遞的信息:朱先生是一位愛國的、有激情的詩人。是的,朱先生是位性情中人,他愛國、愛家、愛學生,具有純樸、敦厚、熱忱的天性,他的詩由此可見一斑了。
  • 課本刪除《背影》?著名詩人余光中:朱自清算什麼「散文大師」!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朱自清《背影》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話,語言平實質樸,但卻飽含深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學子。但進入21世紀之後,這段話卻為朱自清和《背影》這篇文章招來了不少非議,甚至差點被語文教材刪除。
  • 《背影》沒告訴你的事:朱自清與父親的八點檔家庭鬥爭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散文作品,這篇敘述父愛的文章在1925 年發布之後,便引起文壇強烈反響,許多人看了這篇文章後,都大為感嘆朱自清的文筆,竟能將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尤其是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的情景,更是令人為之動容。那文章之外,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究竟怎樣呢?
  • 揚州教授朱自清的父子之戰,《背影》裡只是冰山一角
    朱自清01、濃濃父子情朱自清《背影》節選:我說道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
  • 朱自清的《背影》的出處,我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就在這
    最重要的一點是朱自清的「背影」在這裡! 大家對「背影」印象深刻吧, 不管有多少故事都比不上這樣的「背影」,溫暖而流淚。如果有機會的話,請去這個車站看看, 真有年代感,比任何時間機器都好用,你一定也喜歡這裡!朱自清的《背影》的出處,我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就在這! !
  • 懷念朱自清:匆匆而去,背影長留
    50年人生匆匆,朱自清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遺產,平淡中流動著感人至深的情韻;他的學術風範和人格魅力,也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中國文化長河裡熠熠生輝。朱自清。資料圖有一種白話美文,屬於朱自清對很多人來說,朱自清就是散文的代名詞。他的散文文筆清麗、婉轉迴旋又脈絡清楚,表現出一個本色文人的溫柔敦厚。
  • 朱小濤浙江臨海憶祖父朱自清:匆匆而去 背影長留
    29日,「名人後裔台州行」活動走進浙江省臨海市,朱自清嫡孫朱小濤回憶起朱自清的往事。他說,「祖父朱自清是名人,光環籠罩的背後亦有平凡而普通的一面,或許這些也能鑄成偉業。祖父溫厚樸實、平和中正、律己寬人、為人正實,對我產生很大的影響。」
  • 朱自清《背影》騙了你多久?他和父親不和多年,背後有個辛酸故事
    朱自清描寫父愛的散文,《背影》,感動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曾經有過矛盾和誤會,父子之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過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有另外一個辛酸故事。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在課本中真到頭了?
    其中,「最慘」的文章應該是《背影》了。 因為,一些教授、學者提出: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所以理應把這篇文章刪除掉。看到這樣的發言,不少網友都忍不住為朱自清掬一把同情淚。 《背影》違反交通規則,所以應該刪去?
  • 初中語文中考知識點-朱自清《春》知識點及賞析
    一、關於作者需要掌握的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後改名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後定居揚州,故自稱"揚州人"。     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詩壇。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英式車站:壯觀實用 高大華美坐標:津浦鐵路南段★散文《背影》中,朱自清與父親分別的車站即浦口站南京北站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親為他送行的火車站即浦口站。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坐標:津浦鐵路南段★散文《背影》中,朱自清與父親分別的車站即浦口站南京北站原名浦口站,位於南京市浦口區,始建於1908年,是津浦鐵路上一座具有英式建築特點的車站,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親為他送行的火車站即浦口站。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雲南、黑龍江、遼寧、山東、上海記者站文圖:胡豔波 李錫秉 劉昊亮 李朝志 王莉 李繼坤 趙旭 郭靖 宋曉暉 劉曉平 李小依 張文廣 劉晗 張翎 劉建春編輯:唐萌
  • 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及優秀教案
    導語今天為大家帶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荷塘月色》的賞析、優秀教案等相關教學資源,希望能給大家的教學和學習帶來幫助!1《荷塘月色》賞析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2《荷塘月色》教案教學目標:1.抓住文眼,理解課文的主旨。2.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 夜讀|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先生逝世,重溫《背影》,懷念先生
    他的《背影》、《悼亡婦》,被稱「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他的《荷塘月色》和《春》,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逝世。>作者:朱自清朗讀者:蘇東方鋼琴:周永剛素描:龍媛燈光:金明 姚慧琪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英式車站:壯觀實用 高大華美坐標:津浦鐵路南段★散文《背影》中,朱自清與父親分別的車站即浦口站南京北站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親為他送行的火車站即浦口站。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鐵路
  • 朱自清,一篇《背影》流百世,一身傲骨芳萬年
    ——朱自清「傲然凌厲如松柏,清正廉潔如白蓮」。堪比伯夷和叔齊,餓si首陽,不食周粟。朱自清一生傲骨零立,生命結束在紛擾的北平,定格在1948年那個多事之秋,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人生沒有輪迴,往事不堪回眸。車如流水馬如龍,沿著古揚繁華的長街,我急切地尋找先生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