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2020-09-27 大學生雜誌


今天小編集結了部分

百年鐵路上的異域風情車站

快來看看

你最喜歡哪一個?


法式車站:色彩明麗 浪漫旖旎


坐標:滇越鐵路

特點:紅瓦黃牆深窗 片石鑲角

電影《芳華》曾在碧色寨站和芷村站取景


碧色寨站



碧色寨站是百年滇越鐵路上的特等站,是中國歷史上早期建成的火車站之一,也是中國首條民營鐵路個碧臨屏寸軌鐵路的起始站,總佔地2平方千米。



碧色寨站站房位於車站北端,東西走向,為一樓一底的法式磚木結構建築,站臺由當地青石鋪就。站房紅瓦、黃牆、深窗,片石鑲角,鐘錶上寫有「PARIS」字樣。在這裡還可以看見一百年前建成的標準尺寸紅土網球場、法國工人食堂以及奶牛房。


標準尺寸紅土網球場


奶牛房 三面鍾


芷村站



滇越鐵路昆河線上的芷村站,舊稱迷拉地車站,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鎮境內,建於1909年。



芷村站站房為尖頂黃牆紅瓦,牆角處有白色片石鑲嵌,站房內咖啡色菱形瓷磚鑲嵌而成的地板歷久彌新。步入正堂,右側牆角處是石頭砌築、大理石鋪面的壁爐。芷村站區的法式建築樓梯、門窗均採用冬京木製成,歷經百年不腐不朽不變形。



俄式車站:富麗典雅 氣度雍容


坐標:中東鐵路

特點:紅綠尖頂 米黃色牆體 白色線腳


橫河道子站



橫道河子站建於1901年,車站站舍是一座歷經百年的俄式建築,正面看是單層建築,背面看是半地下室式的雙層建築,門窗有精緻的雕飾,房頂上開設老虎窗,屋頂有精美的錐型塔樓。



橫道河子站被網友們譽為全國最美、最具藝術特色的十個火車站之一。



香坊站


香坊站建於1898年,原名「哈爾濱站」,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貫通後,為了與當時新建的車站區別,被稱為「老哈爾濱站」。解放後,又改名為「香坊站」。



香坊站站房屬於仿古典的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單層建築,平面呈「山」字形。牆面色彩以米黃為主基調,輔以白色線腳裝飾,體現出富麗而典雅的氛圍。


旅順站



旅順站位於遼寧大連,始建於1898年。


旅順站站房為磚木結構,造型玲瓏秀麗、別致明快,黃牆、白線、綠窗充滿詩情畫意;建築頂部為綠色穹頂塔樓,塔樓上方採用魚鱗鐵瓦面;建築外牆體採用木構網格,錯落有致,色調和諧;站臺上的木結構風雨棚構架合理,與站舍渾然一體。



2017年,旅順站被列入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德式車站:堅固敦厚 質樸美觀


坐標:津浦鐵路北段

特點:石塊外牆 拱形門窗 常帶鐘樓


青島站



青島站1901年4月8日開通,站房為哥德式建築風格,由鐘樓和大坡面大廳組成不對稱造型。鐘樓採用德國鄉村教堂樣式,鐘塔的基座、窗邊、門邊及山牆和塔頂的裝飾都用花崗石砌成,站房的門設計成拱形。



修繕後的青島站將歐陸風情與現代風韻高度融合,形成了鮮明的自身特色,被網友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車站之一。



泰山站



泰山站原名泰安站,於1910年建成,由鐘樓和站房兩部分聯體組成,總建築面積1570平方米。鐘樓為德式六層石頭塔樓,外牆由石塊構築,內部設木質樓梯、地板。站房為配套候車室,上下兩層,方石塊構築,拱形門窗,具有一種敦厚自然的美感。



英式車站:壯觀實用 高大華美


坐標:津浦鐵路南段

散文《背影》中,朱自清與父親分別的車站即浦口站


南京北站



南京北站原名浦口站,位於南京市浦口區,始建於1908年,是津浦鐵路上一座具有英式建築特點的車站,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浦口站站房是三層磚木結構,建成時很是壯觀,遠遠望去,高大華美、敦厚堅固,一條拱形雨廊直通月臺。站房建成時屋頂有脊,覆蓋的是當時時髦的紅色瓦楞鐵。



站臺用當時先進的混凝土整體澆注技術建成,從一端看過去,就像是一把張開的雨傘。雨棚不光實用,而且富有美感,支柱的厚實有力和頂棚的輕盈寬大形成突兀與落差,壯美絢麗,震撼人心。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親為他送行的火車站即浦口站。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鐵路

相關焦點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在這裡還可以看見一百年前建成的標準尺寸紅土網球場、法國工人食堂以及奶牛房。橫道河子站被網友們譽為全國最美、最具藝術特色的十個火車站之一。英式車站:壯觀實用 高大華美坐標:津浦鐵路南段★散文《背影》中,朱自清與父親分別的車站即浦口站南京北站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就在這個火車站!
    坐標:滇越鐵路特點:紅瓦黃牆深窗 片石鑲角 ★電影《芳華》曾在碧色寨站和芷村站取景碧色寨站是百年滇越鐵路上的特等站,是中國歷史上早期建成的火車站之一,也是中國首條民營鐵路個碧臨屏寸軌鐵路的起始站,總佔地2平方千米。
  • 朱自清的《背影》的出處,我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就在這
    說到火車站,大家都不陌生,現在的人那麼喜歡旅遊,不管去哪裡都是很方便的,雖然也是有人選擇坐飛機,但是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去火車站站坐火車或者是高鐵的,畢竟去火車站坐車更加方便。關於這個車站,我們現在的車站也越來越大氣,面積越來越大,各城市的車站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各種風格, 那麼,我們今天來談談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車站吧。確實,以前我們國家有一個車站, 有年代感的車站都很有味道,最令人吃驚的是光緒年間建成的南京浦口站, 我真的感覺很好。
  • 朱自清的父親納妾丟官,氣死祖母,朱自清為何還寫《背影》讚美他
    朱自清的《背影》是講述父愛的經典,還被收入過中學語文課本,曾經感動了無數人,大家都為文中那位樸實的父親的愛子之行感動。但是朱自清和父親朱鴻鈞的關係一度並不好,他父親的品行方面也令人大跌眼鏡,簡直跟《背影》中的印象判若兩人。
  • 朱自清《背影》教學賞析
    寫作背景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只是寫實。」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在課本中真到頭了?
    其中,「最慘」的文章應該是《背影》了。 因為,一些教授、學者提出: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所以理應把這篇文章刪除掉。看到這樣的發言,不少網友都忍不住為朱自清掬一把同情淚。 《背影》違反交通規則,所以應該刪去?
  • 朱自清經典作品推薦,《背影:朱自清經典散文集》最受讀者歡迎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喜愛朱自清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
  • 課本刪除《背影》?著名詩人余光中:朱自清算什麼「散文大師」!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朱自清《背影》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話,語言平實質樸,但卻飽含深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學子。但進入21世紀之後,這段話卻為朱自清和《背影》這篇文章招來了不少非議,甚至差點被語文教材刪除。
  • 現存唯一的民國特色火車站,距今112年歷史,朱自清《背影》描述地
    眾所周知,南京曾是國民政府所在地,雖然早已經成為過往,但留下不少值得遺蹟,比如富有民國特色的火車站-浦口火車站,這座火車站是國內現存唯一的民國特色火車站。浦口火車站位於南京市浦口區,始建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12年歷史。
  • 朱自清的背影是散文文化界裡的大咖,真正的原因,你了解嗎
    朱自清的背影是散文文化界裡的大咖。首先說一個自己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爸爸,有了這些經歷,我才回覺得那時候朱自清和他爸爸的心境有多麼的感動。來歐洲前,我把備用手機,一個電信的三星低端手機給了我爸。我爸還是玩著手機,當然會了.那你給我姐發一個消息(我親姐也在歐洲,我與她不是在一個國家)他低下頭,找了找,從幾個很少的聯繫人中間找到了我姐,怕用語音吵到我姐,就倔強的用手寫板,「囡,最近生活好嗎?」廉價手機的觸控螢幕幕不好,爸爸的手指也鈍了,短短的一行字他寫的很認真可是還是有好多字寫出來沒識別,他寫了多次,終於滿意,發了出去。
  • 《背影》沒告訴你的事:朱自清與父親的八點檔家庭鬥爭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散文作品,這篇敘述父愛的文章在1925 年發布之後,便引起文壇強烈反響,許多人看了這篇文章後,都大為感嘆朱自清的文筆,竟能將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尤其是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的情景,更是令人為之動容。那文章之外,朱自清與父親的關係究竟怎樣呢?
  • 朱自清《背影》裡的浦口車站將變身民國風情小鎮
    朱自清《背影》裡的浦口車站將變身民國風情小鎮 大字 日期:2017-02-28 來源:濟南日報 13年前,隨著最後一班客運列車停運,有著百年歷史的浦口火車站沉寂至今。
  • 揚州教授朱自清的父子之戰,《背影》裡只是冰山一角
    朱自清01、濃濃父子情朱自清《背影》節選:我說道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讀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朱自清和他爸爸的關係肯定很好。但,實際正好相反。朱自清和他爸朱鴻鈞已經反目成仇,多年不說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讀朱自清自編文集,緬懷大師遠去的背影
    朱自清以散文為人所稱道, 尤其是那篇《背影》。然而,散文的盛名多少掩蓋了朱自清其他方面的才華,譬如他的詩論。》《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自編的散文集,其同名散文《背影》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回憶性紀實抒情散文,曾多次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
  • 初三語文閱讀一得: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先生,字佩弦,是位詩人。但他的詩,讀過的人不多,流傳的更少。中學生可能只是在《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讀到「佩弦的詩道,『笑將不復在我們唇上』」。這是1925年,葉聖陶先生給我們傳遞的信息:朱先生是一位愛國的、有激情的詩人。是的,朱先生是位性情中人,他愛國、愛家、愛學生,具有純樸、敦厚、熱忱的天性,他的詩由此可見一斑了。
  • 朱自清《背影》騙了你多久?他和父親不和多年,背後有個辛酸故事
    朱自清描寫父愛的散文,《背影》,感動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曾經有過矛盾和誤會,父子之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過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有另外一個辛酸故事。
  • 朱小濤浙江臨海憶祖父朱自清:匆匆而去 背影長留
    29日,「名人後裔台州行」活動走進浙江省臨海市,朱自清嫡孫朱小濤回憶起朱自清的往事。他說,「祖父朱自清是名人,光環籠罩的背後亦有平凡而普通的一面,或許這些也能鑄成偉業。祖父溫厚樸實、平和中正、律己寬人、為人正實,對我產生很大的影響。」
  • 懷念朱自清:匆匆而去,背影長留
    50年人生匆匆,朱自清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遺產,平淡中流動著感人至深的情韻;他的學術風範和人格魅力,也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中國文化長河裡熠熠生輝。朱自清。資料圖有一種白話美文,屬於朱自清對很多人來說,朱自清就是散文的代名詞。他的散文文筆清麗、婉轉迴旋又脈絡清楚,表現出一個本色文人的溫柔敦厚。
  • 兩岸嘉賓臺北共憶朱自清
    21日,「追憶文學中最動人的背影」——紀念朱自清誕辰120周年赴臺省親之旅暨學術研討會在臺北教育大學舉行。活動現場播放了朱自清散文名作《匆匆》的朗誦片段,再次帶領讀者進入這位著名作家令人回味的文學世界。朱自清1898年出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父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有人說此文可上語文教科書,堪比朱自清的《背影》,你怎麼看
    文章用平實的語言寫出了一個母親的偉大,雖然名為《捨得》,實則寫的是一個普通農村母親的偉大,讀之令人感動落淚,有人說此文可上語文教科書,堪比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寫的是一個普通父親的偉大,至今我還記得文中關於父親買橘子的描述: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