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正式出版發行

2020-12-21 中國科學院

《種子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正式出版發行

2016-11-01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杜燕、楊湘雲等編著的《種子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用專業的眼光、生動的語言、大量精美的圖片,分八章系統介紹了目前世界和我國植物面臨的多樣性喪失危機,及其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嚴重危害,從而進一步解釋了種質庫人是如何克服艱難險阻,與時間賽跑,通過種子保存的形式來保護我國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以及對於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是一本科學意義較大、可讀性較高的科普讀物。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被譽為我國科學重器的大科學裝置之一,於2007年建成,之前較少為公眾所認識,本書的出版發行將有助於揭開其神秘面紗,促進人們對它的了解和支持,喚起人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大人們對我國野生植物種子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

  除了傳統的文字和圖片之外,本書還採用新媒體傳播方式,連結相關視頻,更有助於將深奧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呈現給讀者。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杜燕、楊湘雲等編著的《種子方舟——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用專業的眼光、生動的語言、大量精美的圖片,分八章系統介紹了目前世界和我國植物面臨的多樣性喪失危機,及其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嚴重危害,從而進一步解釋了種質庫人是如何克服艱難險阻,與時間賽跑,通過種子保存的形式來保護我國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以及對於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是一本科學意義較大、可讀性較高的科普讀物。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被譽為我國科學重器的大科學裝置之一,於2007年建成,之前較少為公眾所認識,本書的出版發行將有助於揭開其神秘面紗,促進人們對它的了解和支持,喚起人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大人們對我國野生植物種子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  除了傳統的文字和圖片之外,本書還採用新媒體傳播方式,連結相關視頻,更有助於將深奧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呈現給讀者。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截至2014年底,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已收集保存各類種質資源20955種,169281份(株),其中野生植物種子8855種,佔我國野生植物物種的30%。 可用於生態恢復,野外只剩二十幾棵的巧家五針松等已被保存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森林公安部門曾查獲兩卡車鋸末,公安機關對車輛進行了查扣,卻無法確定鋸末的種類。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採集員:我為你翻山越嶺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核心閱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藏機構。經過十餘年建設,這裡保存的野生植物種子已突破萬種。該庫按照國際標準,對我國重要野生生物種質資源進行了搶救性採集和保藏,重點收集、保存珍稀瀕危物種、中國特有物種和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野生物種。
  • 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新華社昆明12月9日電題:留住希望的「諾亞方舟」——探訪亞洲最大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地下,有一座「熱鬧」的冷庫。珙桐、喜馬拉雅紅豆杉、彌勒苣苔……包括許多珍稀瀕危植物在內的上萬種野生植物的種子,一同棲身於這座位於昆明的「諾亞方舟」。這處設施便是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全國唯一一座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庫。穿過兩重厚重的金屬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陳列架,形形色色的種子分類整齊地躺在透明密封罐內。
  • 瀕危物種大花石蝴蝶「飛入」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今年,經過數月的觀察監測,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成功採集到第一批大花石蝴蝶的種子,並將其保存至種質資源庫。據悉,目前,大花石蝴蝶野外僅發現兩個分布點,總計個體數量約300個個體。根據IUCN評價標準,大花石蝴蝶瀕危等級應為「極危」。
  •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種子存放200年還能保持活力
    >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網友熱議:植物保護受...
    虎撲12月5日訊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公開,保存有上萬種種子。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中國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內,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著來自國內外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其中,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共82746份,佔中國種子植物物種總數的35.2%,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
  •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
    亞洲最大生物物種「諾亞方舟」:保存上萬種種子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被稱為生物物種的「諾亞方舟」,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種質庫,保存野生植物種子10285種,共82746份。
  • 廣西啟動「動物諾亞方舟」計劃 建立種質基因庫
    ,唯有諾亞方舟上有限的生靈得以倖存。為防止廣西特有的動物因天災人禍滅絕,廣西科學家於2004年啟動「動物諾亞方舟」計劃,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為這些動物一一建立種質基因庫。即使有朝一日它們在地球上絕跡,打開「方舟」,它們又將重生,繼續繁衍生息,造福人類。  這個「動物諾亞方舟」由廣西科學院的中國-東協生物技術合作研發中心打造,名為「廣西特色動物種質基因資源保護技術平臺的建設」。
  •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走進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新華社挪威朗伊爾城2月28日電 通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諾亞方舟」——走進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新華社記者梁有昶 張淑惠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永久凍土深處,有一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以防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因災難而絕種。
  • 中國日報:探訪中科院昆明千年種子庫
    英文《中國日報》8月24日報導:作為中國首個野生植物種子庫的收集研究員,31歲的蔡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在搜尋西南地區的瀕危植物。 他已經帶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進行過數十次野外探險,為種子庫尋找樣本。「我們不能開著車收集路邊長的那些植物,相反,我們必須走進深山老林和氣候變化巨大的高緯度地區。
  • 從昆明到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
    本報訊 記者董宇虹報導 昨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啟動。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中央駐滇和省、市媒體將到昆明、玉溪和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為明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召開營造良好宣傳輿論氛圍。  活動由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  啟動儀式舉行後,媒體行活動來到了採訪第一站——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 從昆明到西雙版納 媒體行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
    掌上春城訊 12月3日,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媒體行活動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啟動。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中央駐滇、省、市媒體將到昆明、澄江和西雙版納,探秘雲南生物多樣性,為明年COP15大會的召開營造良好宣傳輿論氛圍。啟動儀式圓滿舉行後,媒體一行開啟了第一站的採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資源庫裡2萬餘種質資源引發了媒體記者們的好奇心,不斷提出問題請專家進行解答。
  • 關注|武漢3種花卉種質資源庫躋身「國家隊」
    12日,記者獲悉,武漢3處花卉種質資源庫,成功入選「國家隊」。它們分別是:東湖風景區磨山管理國家梅花種質資源庫、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國家櫻花種質資源庫、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莢蒾屬種質資源庫。在國家林業草原局10日公布的第二批33個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名單中,它們榜上有名。
  • 「生物盛宴」展現貴州綠化成效——遊綠博園貴州展園生物基因庫側記
    「我們現在所處的區域,取名『貴州生物基因庫』。它是一個綜合展廳,重點展示貴州豐富多樣的種質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為貴州林業經濟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豐富的生物盛宴呈現在遊客眼前。貴州因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多樣,環境複雜,生境異質化程度高,進而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野生植物的家園。其生物多樣性在我國的地位舉足輕重,豐富程度位居全國前列。據了解,貴州特有或目前已知僅在貴州分布的種子植物或變種,約有280餘種。
  • 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你希望哪些食物的種子被收入諾亞方舟?
    世界末日來臨,一艘諾亞方舟可以駛向安全的未來。你會允許誰上船?爸媽、朋友、學者、珍稀動物…...最珍貴的位置記得留給這個神奇的建築裡的東西。世界各國摒棄偏見與戰爭,不計算價值與報酬,提供自己國家包括糧農作物在內的植物種子。秉著無私的精神加入了2004年的《糧農植物遺傳資源國際公約》。2008年2月,挪威、坐落於距離北極點1000多公裡的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一座號稱「世界末日種子庫」的挪威斯瓦爾巴種子庫正式閃亮誕生。
  • 保存量世界第二,關係口腹之慾和國家地位,種質資源你懂嗎?
    這些珍貴的資源往往蘊藏於一粒小小的種子之中。不要小看它,一個品種也許就是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野生黑枸杞、老虎姜、布甲野生茶、野生黃芪……這些市場上走俏的原生態珍稀佳品正是家鄉常見的「野果」,越來越多的貧困山區將這些「土特產」作為了地方的支柱產業,雖然地處偏僻、資源匱乏,但這些珍稀的種質資源便是他們生活的物質保障,也是大自然最珍貴的饋贈。
  • 發現珍稀資源 傳承優良種質
    種質資源事關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國家戰略安全。我省在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中,挖掘出一批古、珍、特、優地方品種,搶救性收集了一批珍稀、瀕危野生種質資源,為我省發展優勢產業注入「源頭」動力。 記錄了生物物種多樣性 今年5月,我省正式啟動、全力推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從此次普查結果看,我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仍保持豐富的多樣性與分布。特別是在太行山、呂梁山地區,種質資源豐富的多樣性特徵表現明顯。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亞洲第一植物種子庫  「種子盛宴」「十餘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託種質資源庫對國家重要野生生物種質資源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啟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宏偉介紹道,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共收集保存植物種子
  • 發現珍稀資源 傳承優良種質 - 山西新聞網
    種質資源事關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國家戰略安全。我省在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中,挖掘出一批古、珍、特、優地方品種,搶救性收集了一批珍稀、瀕危野生種質資源,為我省發展優勢產業注入「源頭」動力。 記錄了生物物種多樣性 今年5月,我省正式啟動、全力推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從此次普查結果看,我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仍保持豐富的多樣性與分布。特別是在太行山、呂梁山地區,種質資源豐富的多樣性特徵表現明顯。
  • 守護「華中藥庫」之源 探訪湖北首個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
    全媒體記者 姚代鳳 通訊員 何銀生 羅倩12月14日,走進位於州城學院路的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湖北省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種子處理室工作人員正在處理剛收到的白朮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