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丨木木美術館看「大白兔」 東四胡同裡做「太平燕」 - 新京報...

2021-01-08 新京報網

當我們唱著「時間都去哪兒了」,依依不捨地告別國慶假期,本周末,就又有好看好玩的展覽和活動等著你了。10月12 日,「HELLO!CHINA SPECIAL EXHIBITION」特展將在木木美術館(798館)開幕,在美術館看完「大白兔」,你還可以溜達到東四胡同博物館,跟非遺傳承人一起,學做我們父輩小時候愛玩的經典玩具「太平燕」。


「HELLO!CHINA SPECIAL EXHIBITION」特展

 

這是木木美術館聯手@LEDIN樂町打造的一個特別合作展,展覽剝離了中西神話中「白兔」的各種造型及內涵意義,以「白兔、月亮及雲朵」為展陳線索,結合大白兔形象,塑造出「穿梭在月亮神話仙境中的白兔」主題。

 

圖/木木美術館微信公眾號截圖


據介紹,展覽以「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引入,觀眾可以在展覽中體驗中西方神話的經典之作,穿過精心設計的主題空間,最終走到嫦娥月宮,體驗神話仙境的奇幻感受。


圖/木木美術館微信公眾號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們童年的「甜蜜IP」大白兔,也將首次與服裝品牌樂町合作,衣服與糖果結合,讓服裝也有了「奶糖味」。大白兔x樂町限時店也即將在木木美術館上線營業,為大家準備了「奶糖味」的限量單品,包括毛衣、衛衣及合作系列限定周邊。

 

活動信息:


時間:10月12日——10月18日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 藝術區,D-06


心手相傳丨「太平燕製作技藝」免費非遺體驗

 

如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太平燕為何物。太平燕又稱福燕、喜燕,是老北京人自己做的耍貨(玩具)。太平燕用掛曆紙、煙筒鐵皮為原料,做出小燕子的模樣。用手搖小燕兒隨風上下翻飛,發出燕子的叫聲。寓意好運、幸福、平安。不管是單飛燕的上下翻飛,還是比翼雙飛燕的翩翩起舞,活靈活現,甚是好看、好玩。

 

本周六,東城區「文化館裡話非遺、四合院裡做非遺、示範基地賞非遺」活動的首場體驗,就是在東四胡同博物館裡一起重溫太平燕製作。


圖/東四胡同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截圖

 

教大家製作太平燕的非遺傳承人劉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出生於手藝人家庭,兒時玩具全由自己動手製作。由於自幼在北京胡同中長大,其深愛北京傳統文化,喜歡鑽研美術、民俗文化,作品傾注了北京人之間那份有情有禮有節的和諧之情。

 

活動信息:


時間:10月12日10:00-11:30


地址:東四胡同博物館


活動名額:20人/場


參與年齡:4歲以上


活動費用:免費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李揚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好玩丨木木美術館看「大白兔」 東四胡同裡做「太平燕」
    CHINA SPECIAL EXHIBITION」特展將在木木美術館(798館)開幕,在美術館看完「大白兔」,你還可以溜達到東四胡同博物館,跟非遺傳承人一起,學做我們父輩小時候愛玩的經典玩具「太平燕」。◆「HELLO!
  • 周末│動手DIY老北京「太平燕」 尋找童年之樂
    在過去,孩子們沒有變形金剛、樂高玩具的時候,一種老北京耍貨——「太平燕」就是孩子們最好的玩具。北京民間美術大師、東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東四胡同博物館舉辦的「文化館裡話非遺、四合院裡做非遺、示範基地賞非遺」活動的首場體驗裡,劉星就現場教觀眾如何製作一隻老北京「太平燕」。
  • 木木美術館暫停開放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總體部署,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木木藝術社區
  • 換一個角度看北京,來這些藏身胡同裡的好去處一探究竟
    」這四個字不禁感到可愛(裡面還有小力胡同),往裡走過兩個拐角就能看到「朱家胡同」,這是從前的「八大胡同」之一。(笑)在中國美術館看展之餘,探索文藝多元的東四走過了兩家胡同咖啡館,老波心中當之無愧的京城最佳東南亞菜,也藏身在胡同裡。
  • 五一假期逛北京胡同丨探訪東四「有故事」的院子
    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朝陽門內大街以北,東四十條以南,東四北大街以東,朝陽門北小街以西。這裡是京城最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基本保持了元代「寅賓坊」的肌理,胡同走向基本橫平豎直、整齊有序,是典型的傳統四合院為主的居住型街區。
  • 木木美術館開設藝術課程,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可免費參加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M WOODS 木木美術館從1月30日起便發布通知暫停開放,並將所有會員卡有效期延期3個月,承諾閉館期間,木木美術館所有線上平臺維持正常更新。近期,木木美術館推出一系列以「藝術療愈」為核心理念的線上、線下活動,用不同的藝術形式疏解因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並針對醫護人員及其子女推出優惠政策,參加過此次抗擊疫情一線救助的醫護人員及子女可免費參加木木美術館開設的「藝術療愈」課程。
  • 國慶假期吃喝逛胡同,這些地方排隊中有樂趣
    國慶假期裡,平均每天就會有超過150人來這裡製作口紅。做一隻口紅的時間大概是30分鐘,即使要排隊,大家也願意花這個時間。 此外,在隆福寺落腳不久的木木藝術區,也成為最近北京最網紅的打卡地。人氣爆棚的「大衛·霍克尼:大水花」中國大展,在國慶假期的觀展人數達到最高峰,截至目前,每天的觀展人數都可以達到千人以上,排隊的隊伍可以從入口處一直排到隆福大廈樓下。
  • 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旅遊攻略(開放時間+門票+交通)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點到17點,周末及法定節假日閉館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北京東四胡同博物館簡介  東四胡同博物館位於東四四條77號,佔地1023  展區分布:展陳空間劃分體現宜動、宜靜的動靜分區,分為東四印象展區、印象瓦舍展區、文化探訪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五個展區,以「文化會客廳」的形式呈現。  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一進門北側會看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垂花門,兩側還有上世紀書寫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等標語。
  • 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來看看北京胡同的正確打開方式
    遊胡同看不懂?不怕。今天(10月18日),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東四三到八條中的東四胡同博物館開館了。該館以胡同的歷史和文化為展示主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東四胡同深厚的老北京文化和歷史底蘊,是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窗口。
  • 逛北京·東四胡同:徜徉在磚瓦裡的舊日時光[組圖]
    文/楊多傑  圖/江泳濤    張廣義老人的修表鋪每天下午3點準時開門,下午5點準時收工    東四一帶自古以來就分外繁華,無數的歷史名人位於東四的隆福寺小吃店(東城區隆福寺前街1號,010-64060668)是老北京特色飲食的聚集地,有各式各樣好吃的:奶油炸糕、茶湯、豌豆黃、驢打滾兒、炒疙瘩、焦圈兒餜等。別看是小吃,可也有悠久的歷史和繁多的講究,可謂小中見大。常來這裡的美食專欄作家王曉說:「我吃過很多美食,但每天早上喝一碗隆福寺熱騰騰的豆汁,心裡才覺得踏實,這才算日子。」
  • 老北京「耍貨」太平燕、毛猴、鳴蟬回來了
    竹製的平衡蜻蜓,隨意給它一個支點,就能悠然輕舞;線繩牽著一隻「雨燕」,甩動時發出燕子般的叫聲;輕輕一按,木質小貓、小狗等萌寵緩緩爬坡,簡直要「萌化」了……昨天上午,在朝陽門老北京玩具展上,胡同居民林大強流連忘返,仿佛穿越到了小時候。
  • 胡同中的設計周 東四胡同博物館國風文化盛宴來襲
    中新網9月4日電 9月3日,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活動之一,由首創經中主辦、東四街道辦事處協辦的「古韻今風·胡同文化季」開幕式在東四胡同博物館舉行。從9月3日至10月7日,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東四胡同博物館將為北京市民帶來多場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包括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題特展、系列傳統手工藝沙龍及體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市集、夜場曲藝表演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東四胡同博物館是首創經中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改造的首個示範項目,重現了「四九城」的濃鬱歷史風貌與人文特色,成為了傳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基地。
  • 看大衛·霍克尼後 別忘挑戰「豆汁焦圈」冰淇淋
    「大衛·霍克尼:大水花」是木木藝術社區開館首展,展覽回溯了藝術家自20世紀50年代持續至今的藝術生涯,展現了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層出不窮的可能性,不僅僅局限於油畫、版畫和素描,還包括近年來他所感興趣的攝影、數位技術等新媒介。展出的作品包括泰特美術館的珍貴館藏,也是大衛·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傑作,如《更大的水花》、《我的父母》等。
  • 木木美術館召開2021年度新展發布會
    11月19日,木木美術館召開2021年度新展發布會。發布會上,木木美術館公布了即將推出了三大展覽,分別為:喬治·莫蘭迪個人回顧展,坂本龍一個展,何翔宇個展。當天,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林瀚及雷宛螢(晚晚)表示:「展望2021年,我們試圖重新思考木木美術館作為國內一家立足本土、具有全球視野的美術館,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所面臨的新的使命與職責。新的一年,我們將圍繞聯繫、隔離、自然、遷移等2021年度的重要主題舉辦豐富的展覽項目和活動,從不同的視角審視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創作的本土性、地域性和國際性以及它們之間漸趨複雜而微妙的關係。
  • 北京: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 尋找老北京記憶
    北京,走進東四胡同博物館,尋找老北京記憶。東四胡同博物館是一座典型的三進四合院,基本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完整結構。博物館分成東四印象展區、印象瓦舍展區、文化探訪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化實物展區等5個展區,以「文化會客廳」的形式展示了東四居民的衣食住行,東四胡同內的歷史、文化及傳統特色。 IC photo
  • 大白兔與服裝品牌樂町合作 國民品牌大白兔有了主題展覽
    大白兔奶糖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這個誕生於1959年的老牌國貨近年來動作頻頻,通過不斷跨界、推周邊產品,展現出年輕化的姿態。10月12日,在北京798藝術區內的木木美術館,一場名為「HELLO!CHINA大白兔x樂町」的特別展拉開序幕,大白兔與服裝品牌樂町合作,讓這一經典國貨IP展現出時尚的風採。展覽剝離了中西神話中「白兔」的各種造型及內涵意義,以「白兔、月亮及雲朵」為展陳線索,結合大白兔形象,塑造出「穿梭在月亮神話仙境中的白兔」主題。在展場內,數十隻毛茸茸的大白兔藏匿在各個角落,觀眾穿過由中西方神話作品所構成的通道後,最終走入一間「嫦娥月宮」之中。
  • 胡同檔案丨大取燈胡同
    胡同檔案丨大取燈胡同 2020-05-13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0張老照片訴說北京東四胡同的"前世今生"
    千龍網北京訊(通訊員 王慧雯)近日,「聚焦東四」攝影作品展在北京喜劇院開展。一張張展示東四胡同「前世今生」的照片,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元代的北京地圖,圖上可以看到東四街道所轄區域屬於當時的寅賓坊、穆清坊。如今,胡同仍保留著元代的格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老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東四牌樓當年的威儀。社區居民劉先生對記者說:「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對東四的記憶卻越來越模糊。看過今天的展覽,往事的回憶一下子清晰了起來。」他還告訴記者,他在照片裡找到了自己的家,不過沒有從那麼高的角度看到過。
  • 東四胡同裡,藏著你錯過不止100次的美味,一個不賣米的米店
    這是一家開在創業孵化器裡的神奇菜館 地處隱蔽,卻是京城的文青聚集地 幾易其址,仍有滿北京的鐵粉追隨 為什麼愛它? 自然是因為十年如一日的酒好菜香牆上貼著大大的「米店不是賣米的」,店名的由來也簡單:老闆叫米糕,米店就是米糕的店。
  • 10月18日東四胡同博物館免費開放 開館時間公布
    在四合院裡了解什麼是四合院,在胡同裡體驗什麼是老北京文化。昨天,位於東城區東四四條77號歷史文化街區裡的東四胡同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裡雖然沒什麼價值連城的「國寶」,但展出的水缸、衣櫃、老構件這些居民家的「傳家寶」讓胡同博物館更鮮活、淳樸、接地氣兒,博物館本身的三進四合院也成了活的「教科書」,為人們演示了垂花門、影壁這些四合院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