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短命的明智幕府

2020-12-14 張杰談史

熟悉日本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日本歷史上有一個幕府時代,先後是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這段時間有好幾百年歷史,是日本歷史的重要時刻。但是在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之間,曾經也存在著一個明智幕府,因為時間很短,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織田信長在日本人的心裡地位還是很高的)

提到明智幕府,首先要提到的是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直至今日都是日本人心目中相當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織田信長本來是尾張國的大名,後來因為擁立室町幕府的最後一個將軍足利義昭,逐漸做大。其不斷削弱其他割據勢力的力量,實際上終結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在走進完全統一的道路上時,突然遭遇了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實際上就是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的叛變,有意思的是,被殺死的織田信長連屍骨都沒找到,這也增加了此事的傳奇色彩。明智光秀的成功,也昭示著室町幕府的徹底瓦解,這時候明智光秀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明智幕府。

但是明智幕府後來又被稱為三日天下,因為織田信長的另外一個家臣,也就是著名的豐臣秀吉開始討伐明智光秀,明智光秀不敵,所以明智幕府很快落下帷幕。

當然,豐臣秀吉死後,他所建立的政權又繼續被德川家康推翻,後者建立起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上凌駕於日本天皇之上的實權機構——幕府
    幕府是古代日本的中央政府機構,擁有實權,且一度凌駕於日本天皇之上,其最高權力者稱為」幕府將軍「,又稱」徵夷大將軍「,此時的日本天皇幾乎形同虛設,是歷史上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在日本歷史上,前後出現了三個幕府,分別是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 日本古代的幕府是怎麼回事?
    其實「幕府」原本指的是將軍的軍帳的意思,但是在古代日本的特殊政治條件下,擁有實權的將軍,成為了國家的實際掌權者,而幕府也成了凌駕於皇權之上的特殊的政府權力機構。幕府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幕府將軍」。幕府將軍幾乎可以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管理統治日本。
  • 他們才是真正的日本人,歷史上卻被大和民族滅的差不多了
    無論日本人承認與否,阿伊努族確實與日本大和族有別,長相上來說就很不一樣。阿伊努族普遍膚色比較暗,低額多須,深眼窩,毛髮極為濃密,有點捲髮。而大和族則普遍皮膚白皙,臉型瘦長,鼻子窄高。再者,兩族的起源地也大不相同。大和族來源於中國,後來從日本的島根縣一帶輻射出去。
  • 日本歷史上最強盛也是最後的武家政治組織:德川幕府
    「幕府」一詞,最早是源於中國,意為古代將軍出徵時的幕營。傳到日本之後,它的意思幾經轉變,後來專門指日本的武家政權。後來,人們習慣以幕府所在地或者將軍的姓氏稱呼某個武家政權,如「「足利幕府」、「江戶幕府」等。
  • 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三大美女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她們的廣為人知的事跡我們不否認是後人通過藝術加工而來的,而日本歷史上,也有著名的三大美女,因為種種事跡而家喻戶曉。一、靜御前靜御前(1168年-1189年),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鎌倉幕府初期)的人物,「靜」是她的名字,「御前」是日本古代對貴族婦女的稱呼,母親為磯禪師,源義經的愛妾,擅長跳舞。
  • 聯合早報:明治申遺還是明智申遺 日本需好好斟酌
    聯合早報:明治申遺還是明智申遺 日本需好好斟酌 2015-05-25 15:55:51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社論表示,日本政府的「明治申遺」,重新揭開東北亞的歷史傷疤。很難在現實中癒合。  文章摘編如下:  明治維新,是日本國門被西方列強打開後,成為近代化國家的主動改革。這一改革,不僅使日本走上迥異於中國的富強之路,也加速了日本的脫亞入歐。憑藉明治維新之功,日本在甲午海戰戰勝清王朝,徹底改變了東亞地緣政治和歷史進程。
  • 劍橋日本史:從鎌倉幕府到室町幕府
    【編者按】自20世紀以來,劍橋的歷史敘述已經在英文閱讀的世界中建立起另一種模式。撰寫《劍橋日本史》的計劃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並於1978年宣告完成。《劍橋日本史(第3卷):中世日本》覆蓋的時段約三個半世紀,始於鎌倉幕府創立的12世紀最後幾十年,止於室町幕府滅亡後內戰爆發的16世紀中葉。
  • 鎌倉幕府和室町幕府統治下的日本
    隨著莊園的廣泛流行, 日本歷史上的「武士」也應運而生。武士就狹義講,指的是莊園主私養的家兵,來源於莊園內接受軍事訓練的農民,從廣義講,在家兵和莊園主結合成為一種以戰爭掠奪為職業的特殊社會階層之後,地方豪強也願意被看作是武士,而且他們還是武士中的核心和上層分子。
  • 鎌倉幕府登上日本歷史舞臺後,為何能夠大權獨攬?
    呂海峰話說,世界各國都有過奸臣篡權的時候,包括日本的歷史舞臺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只不過當時的日本政權讓兩大奸臣所操縱,一家是平氏集團,一家是源氏集團(也就是後來的鎌倉幕府)。然而,伴隨著歷史的腳步,後來的鎌倉幕府卻是一家做大、大權獨攬,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首先,讓我們先將目光一起移到公元1177年左右的日本京都的一條大街上,有一個10歲左右的小孩,正在豎起耳朵認真地聽著大人們的講話,那麼,這個小孩是在幹什麼呢?原來,他是當時日本平氏集團專門安插的兒童間諜,用來專門收集是否有人膽大包天、敢於非議平氏集團的情報。
  • 行走的日本歷史(四):幕府的開端 (公元 1192年~公元1573年) | 下
    不懂歷史的旅行,都是無謂的流浪行走的日本歷史(四):幕府的開端 (公元 1192年~公元1573年)
  • 日本德川幕府還政日本天皇
    1867年11月9號,日本德川幕府或者叫江戶時代結束,這一天,德川幕府正式宣布將大政奉還給天皇。看那個時代的日本歷史,總覺得日本在那段時間突然間特別幸運。這個時候日本長期以來形成的「雙頭政治」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雙頭政治」是指日本的幕府和天皇。在京都有一個天皇,天皇其實並沒什麼實權,但日本人民還是很信任他,也沒有人去顛覆他。日本一直以來就是這一個天皇家族,中間沒有改朝換代過。而日本的幕府卻是來回來去改了好幾個,最後當權的是德川幕府或者叫江戶幕府,江戶就是現在的東京。
  • 日本的三代幕府很厲害?其實在幕府之前,有個家族差點改朝換代了
    這德川幕府的就是日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德川家康了,這德川家康曾先後臣服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在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通過一系列的戰爭,終於取得了日本的最高權力。
  • 日本神明歷史之佐助稻荷與源賴朝的鎌倉幕府
    日本歷史上曾經的武家政治中心鎌倉,有一處四面環山的地方,被看作是「世外桃源」。佐助稻荷就供奉在這裡。歷史記載中,鎌倉幕府的初代將軍源賴朝在開創幕府之前,曾在平治之亂中戰敗,後來流放至伊豆的蛭小島。遭到流放的源賴朝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東山再起。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鎌倉幕府
    看過上一篇文章的都知道,平安時代的結束也標誌著日本歷史時代的結束,鎌倉時代的建立標誌著日本進入了西方式封建時代。自幕府時代開始,日本皇權的實權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以後的幾百年中,日本實權一直被貴族豪強所掌握。鎌倉幕府時期,以將軍源氏(源來潮以及之後的源實朝),以及北條氏掌權。雖然在這一段時期內日本出現過反對北條氏執權,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政權依舊牢牢掌握在北條氏手裡。直至元朝兩次進攻日本,北條氏才日本其他貴族豪強被消滅,鎌倉幕府也隨之滅亡。
  • 屬於自己時代的貢獻者,日本古代封建社會的德川幕府
    導語:日本的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和力度的名字——德川,是德川幕府的姓氏,也就是江戶幕府,家族定居在江戶地區,而這個家族越過日本天皇統治了日本近二百六十年,大約兩個多世紀,德川幕府可以說是日本的最高政治權力中心。
  • 了解日本的足利幕府
    1336年,高市真市推翻了鎌倉幕府,實際上又一次擊敗了天台,使源本子重新掌權。足利得到這個機會,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在中國建立元朝的蒙古皇帝忽必烈。忽必烈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入侵日本,由於神風的奇蹟,都沒有成功,但他們確實大大削弱了鎌倉幕府。公眾對鎌倉統治的不滿讓足笠家族有機會推翻幕府將軍並奪取政權。
  • 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四個歷代第一,創下德川將軍之最
    摘要: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四個歷代第一,創下德川將軍之最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權的最後一任統治者,都會被後世牢牢記住,檢討他的施政得失,最重要的就是失敗原因,為何造成了統治終結。德川慶喜同樣擔心,如果成為德川幕府將軍,恐怕重蹈杜爾沙二世的覆轍。此外,德川幕府的處境極為艱難,倒幕的呼聲越來越大,在這個時候接手這個燙手山芋也不是明智的選擇。最後,在孝明天皇的命令下,德川慶喜不得不就任將軍一職。
  • 當蒙古鐵騎對上日本武士,讓鎌倉幕府顫抖的力量
    眾所周知,蒙古人在歷史上曾有過一段十分輝煌的歷史,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橫掃了整個歐亞大陸,建立了一個版圖達到3500萬平方公裡的超級帝國。然而由於遊牧民族無法掌控這樣大的土地,導致強大的蒙古帝國分為元朝,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
  • 橫行日本200餘年的德川幕府的武士們,最後被一塊布嚇破了膽
    1854年,江戶幕府與美國籤訂了日美和親條約之後,便陷入尊王攘夷倒幕的漩渦之中,焦頭爛額。儘管,在不願與幕府鬧翻的孝明天皇的支持下,德川幕府一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867年1月,孝明天皇得了天花,很快病重身亡。一度有人傳言,是倒幕派的巖倉具視派人送藥時下了毒。
  • 日本自由行-邂逅最後幕府的一抹餘暉
    這座奢豪張揚的門樓,炫耀著德川家族曾經不可一世的權勢,現在成為文化遺產見證歷史。陽明門後面是主殿,供奉德川家康。低矮的圍牆,白色的大門,以及「唐破風」小拱門等,不再是中國廟宇的風格,完全是鮮明的日本形象。雖然正在維修,有部分建築被遮蔽,仍可見綠瓦金飾、精雕細刻的華麗。和日本的其他神社一樣,進入大殿是要脫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