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向左,沃爾沃向右,自動駕駛走向暖春還是寒冬?

2020-12-21 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受疫情影響,投資可能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

儘管新冠疫情的陰雲仍然沒有散去,但自動駕駛領域已然有了春的訊息。

2月26日(美國時間),加州機動車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度自動駕駛車輛路測報告。在36家提交報告的公司中,Waymo與 Cruise的測試裡程加起來佔到所有公司總裡程數的80%。

不過,在脫離接管數據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每兩次人工幹預之間行駛的平均裡程數)的排名中,百度以18050英裡/次接管的成績超越Waymo的13219英裡/次接管,成為榜單上的第一名。

並且,在脫離接管數據排名前10位中,中國公司佔了一半:Baidu(百度,第1)、Auto X(第4)、Pony.ai(小馬智行,第5)、Didi(滴滴,第8)和Plus AI(智加,第9)。

儘管加州機動車管理局表示,該報告不能用來對不同自動駕駛公司的技術能力好壞做出任何結論,但它至少是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個表現維度,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這次的表現相當出彩。

同在2月26日,國內兩家自動駕駛公司宣布了最新融資進展。

小馬智行正式宣布從豐田汽車籌集了4億美元。至此,公司完成總額為4.62億美元的B輪融資,目前估值略高於30億美元。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官微)

馭勢科技正式對外公布,在B輪融資中獲得隸屬於博世集團的羅伯特·博世創業投資公司的戰略投資。

投資機構Plug and Play的風投負責人塔裡克·埃爾薩維(Tarek Elessawi)曾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在2016年和2017年的走向相當樂觀。然後在2018年,實用主義開始盛行。到了2018年底,就連Waymo這樣的行業領袖也承認,他們還沒有準備好讓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他判斷現在自動駕駛汽車正處於幻滅的低谷期。

但看看這兩筆自動駕駛投資的金主,一個國際整車巨頭,一個國際Tier1大廠。如果說現在是自動駕駛的「幻滅的低谷期」,它們卻都選擇了加碼。

巨頭的選擇

先來看看豐田。

豐田章男曾在2017年表示:「豐田將加快在無人駕駛車和電動車領域的擴張步伐。」之後,豐田一方面投身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一方面開始投資自動駕駛的重要元件雷射雷達,和英偉達、微軟、優步等公司展開技術合作。

2018年4月,豐田投資了Uber已剝離的自動駕駛部門,此前該公司在美國矽谷成立了AI研究子公司「TRI」,進行自動駕駛的研發。2019年7月,豐田與電裝宣布,雙方將成立一家專門開發下一代汽車所用的半導體晶片合資企業。

2019年9月底,小馬智行和豐田在北京和上海分別開始了公開道路的試點項目。此次B輪投資是雙方業務合作關係的延伸,也是豐田首次投資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雖然不像通用、福特直接買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豐田對小馬智行的投資不是簡單的財務投資,而是戰略投資。在今年的戰略投資框架下,除了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雙方將探索出行服務的更多可能性。

在2020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豐田對外發布「Woven City」(編織之城)計劃,表示會在日本建立一座未來出行示範城市,與各領域的合作夥伴一起驗證未來出行、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可能性,縮短開發論證與開發周期。

現在,作為豐田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小馬智行或許會在該計劃中發揮其在Robotaxi上的優勢。

2018年12月,小馬智行發布PonyPilot自動駕駛移動出行(Robotaxi)項目,並在廣州率先試點城區公開道路Robotaxi常態化運營,成為首個在中國市場提供Robotaxi服務的公司。

2019年11月,小馬智行率先在美國推出加州首個面向普通公眾的Robotaxi服務,為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自動駕駛服務打下基礎。

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小馬智行與豐田的目標是在2022年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技術。」

再來看看博世。

博世創業投資公司管理合伙人Ingo Ramesohl博士表示,「馭勢科技將進一步豐富博世創業投資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組合,並為博世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馭勢科技首先實現了機場和工廠園區等特定場景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其自動駕駛系統包含傳感器堆棧、控制器和算法、工具鏈以及由馭勢科技自主研發的路側單元。

馭勢科技無人物流車在香港國際機場內運送行李(圖片來源:馭勢科技官微)

2020年1月,香港國際機場(HKIA)宣布完成了對馭勢科技無人物流車的試運營,並將其正式投入日常運營,服務於航班旅客的行李運輸。

馭勢科技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實現商業化落地,博世顯然看在眼中。

除了博世,馭勢科技這一輪融資,參投的還有深創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金資本、廈門七匹狼節能環保基金和重慶兩江服務業基金等頂級VC、PE和地方戰略新興產業基金。

也可能是最後一筆

對於豐田、博世的兩筆自動駕駛投資,北汽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賈廣宏向汽車商業評論做了這樣的解讀:「最近特斯拉強勢,傳統主機廠和Tier1壓力山大,連續大筆布局中國的自動駕駛。」

縱目科技創始人及CEO唐銳則認為,到現在這個階段自動駕駛已經明顯進入下半場了,「頭部企業都能拿到投資,不是頭部的年內(或者到明年上半年)會死掉」,而且,「能夠投得動的只剩下戰略投資人了」。

他判斷,在這個階段如果不能形成明確的商業持續性發展,很可能就算拿到投資,也是最後一筆了。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此次新冠疫情對汽車行業以及經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所以,不管是整車企業,還是投資機構,今年對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都會更加謹慎更加理性。

在這種情況下,資金可能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

美國聯合市場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發布的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大約為54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39.47%。

一切看起來還是前景大好,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另一種聲音。

2月下旬,英國媒體autocar報導,作為業內長期追求汽車實現完全自動自動駕駛功能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沃爾沃正放棄這一激進的目標。

沃爾沃將於2022年推出的全新一代XC90將配備先進的硬體和軟體,以便在條件允許的高速公路上實現解放雙眼或者雙手的自動駕駛功能。但這樣做的前提是公路環境能被技術更好地控制和預測。

然而,沃爾沃明確表示,永遠不會有一個系統意味著汽車100%的時間能夠無人完全自動駕駛。

或許,在雄心勃勃的中國自動駕駛企業看來,沃爾沃做出這樣的判斷是保守的表現,但也不妨當作是前方路上傳來的有益提醒。

相關焦點

  • 熱水器2個閥門向左還是向右是開
    但很多朋友不太注重使用方式,尤其是熱水器閥門的使用,不清楚向左開還是向右開,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一、熱水器2個閥門向左還是向右是開電熱水器閥門往左邊是打開,往右邊旋轉是關閉,這樣設計是出於安全性能考慮,因為人一著急,下意識會順手右擰開關關閉,這樣設計會更加安全。
  • 體驗自動駕駛技術 參觀Hama Wing風力發電站 看豐田未來方向
    最近正值2017東京車展期間,作為國際奧委會全球頂級贊助商之一的豐田,也在車展上展出了未來的產品方向,我不僅參觀了豐田展臺的最新產品,還去橫濱體驗了豐田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並參觀了Hama Wing風力發電站。一、體驗自動駕駛技術
  • 沃爾沃宣布自動駕駛汽車2017年上路測試
    本周,沃爾沃公布了自動駕駛汽車試點項目,稱2017年瑞典將有100輛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而這些車輛的駕駛者並不是工程師,而是普通顧客。沃爾沃宣布自動駕駛汽車2017年上路測試(圖片來自The Fast Lane Car)    沃爾沃汽車研發高級副總裁皮特·梅爾滕斯表示:「我們正在進入自動駕駛的未知領域,這是向前邁出的令人激動的一步
  • 2019自動駕駛中場回顧:夢想在左,焦慮在右
    在這26億美元中,其中包括10億美元的投資,以及估值為16億美元的子公司自動智能駕駛公司(AID)。也即是,這家擁有200名員工,此前為大眾汽車集團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將併入Argo AI。大眾與福特的聯盟,可謂是巨頭抱團取暖,一起抵禦已經到來的汽車寒冬。在自動駕駛領域,雙方合力,對於大眾來說,將助力其跑進自動駕駛第一梯隊。
  • ZMP 收費自動駕駛計程車上線,日本的自動駕駛熱潮要來了?
    如果一切順利,也許日本真能在奧運會開幕前規模化部署自動駕駛汽車,方便運動員和遊客們在體育場和市中心之間穿梭。同時,還能一併完成對其他國家自動駕駛技術的追趕。本周在東京部署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是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商 ZMP 宣稱:這是世界上首個收費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 新加坡與沃爾沃合作測試首款全尺寸自動駕駛電動公交車
    3月5日,瑞典沃爾沃巴士公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推出了一種全尺寸自動駕駛電動公交車,今年將在這個城市國家進行測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大校長蘇雷什(Subra Suresh)對新聞界表示,在大學校園內的自動駕駛大巴測試將會在幾周後開始,測試中心位於NTU智能校園,複製新加坡的城市道路狀況,如交通信號燈,多個公交車站和行人過路處,以及熱帶環境,如大雨和部分被淹的道路。他希望這些測試能在一年內推廣到公共道路上。
  • 沃爾沃推出全新自動駕駛技術,一覺醒來就到達目的地
    ,這個沃爾沃就開始展現,它的一個自動駕駛技術了,今天就一起來好好地聊一聊。其實從沃爾沃被吉利收購之後,也是在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的,而且據這一個官方宣布,沃爾沃將從2022年的時候,將對旗下所有的車型,安裝上這一個雷射雷達,也就意味著從2022年,這一個沃爾沃,將全面進入到,一個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了,其實咱們都知道,自動駕駛技術,現在還算是一個,比較領先的這樣的一個方向,對於很多的車企來說,都只是一個,覺得是一個,未來發展的方向,而且還有很多的車企
  • 沃爾沃在安全與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近期,沃爾沃汽車創新專家團隊在其「開放式創新中心」舉行了一場現場直播活動,演示了沃爾沃汽車「高度仿真模擬裝置」。工程師將其稱為「高度仿真駕駛模擬裝置」,並不只是讓玩家沉迷遊戲的藉口。相反,沃爾沃汽車將藉助這款開創性的混合現實模擬裝置,力求在安全與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 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還是向右?
    向左還是向右米蘭·昆德拉在《不朽》裡,描寫過人類的兩種靈魂。一種是做加法的靈魂,通過彰顯自我,尋找生活的意義。是誇讚你的自律堅持,還是抱怨你的,了無寸進,安於現狀。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會成就未來的你。年輕時候不折騰,難道把苦頭留給未來身體機能和精力都逐漸下降的中老年嗎。
  • 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自動駕駛公司
    Uber無人駕駛部門在2019年的IPO中估值為70億美元。目標是到2022年為沃爾沃汽車提供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因為駕駛員佔公司每英裡成本的80%。 DAF,戴姆勒,依維柯,曼,斯堪尼亞和沃爾沃。戴姆勒於2018年宣布,將致力於在自動駕駛卡車技術上投資5.7億美元,主要專注於相互連接的自動駕駛卡車排。
  • 向左還是向右?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全世界汽車上路,遵循向左還是向右的行駛規則可以總分為兩類。一類,靠右行駛多是典型的內陸國家,如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另一類,靠左行駛多是典型的島國和半島國家,如英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澳大利亞、紐西蘭。左右行駛規則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區域分布?
  • 豐田未來將一款自動駕駛接駁車投入商業運營
    豐田e-Palette概念車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豐田汽車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將一款車身設計類似於貨櫃箱體的自動駕駛穿梭巴士e-Palette投入商業化運營,並表示這款新車還可同時變身成移動商店或流動辦公室。
  • 為協助開發更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沃爾沃打造了一款「遊戲機」
    相反,這個瑞典豪華汽車品牌開創性地將把這種混合現實模擬器用於提升車輛安全性、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所賴以運行的AI算法。這套設備帶有可移動的駕駛座、帶有觸覺反饋的方向盤以及音質清澈的虛擬實境耳機。
  • 沃爾沃發動機耐用嗎?沃爾沃躋身全球發動機最耐用的三大汽車品牌
    隨著各大車企不斷技術升級,汽車發動機的品質普遍有所提升,但是發動機還是有優劣之分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全世界發動機耐用排行榜前三的汽車品牌。第三位是沃爾沃,沃爾沃是二線高檔車,雖然沒有大型車的影響力,但沃爾沃的品牌力量是不容小覷的。現在的沃爾沃符合群眾的口味。外觀設計美觀,裝修簡潔,深受各個方面的喜愛。
  • 歐洲牌照卡車現北京,還是無人駕駛,沃爾沃在卡車圈又搞大事情?
    在2011年沃爾沃卡車率先研發列隊行駛即「無人卡車車隊」技術,並於2016年完成了全球首次跨國界測試,參考歐洲卡車車隊挑戰實驗:三輛沃爾沃FM卡車通過wifi連接同步從瑞典哥德堡出發,穿越丹麥、德國、比利時,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
  • 小鵬汽車獲準在美國進行自動駕駛路測
    本日新聞 2020 讓我們一起對抗新冠肺炎 全球資訊: 1.豐田將在自動駕駛技術中應用衛星圖像 精度在0.5米以內
  • 豐田未來將一款自動駕駛接駁車投入商業運營_易車網
    豐田e-Palette概念車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豐田汽車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將一款車身設計類似於貨櫃箱體的自動駕駛穿梭巴士e-Palette投入商業化運營,並表示這款新車還可同時變身成移動商店或流動辦公室
  • 優步自動駕駛業務將走向何方
    就目前而言,自動駕駛項目並沒有幫助優步盈利,甚至都不能保證未來能夠實現商業化落地。顯然,投資者對該項項目的持續進行深感不安。 在成立初期,憑藉著雄厚的資金,在機器人領域內聘請頂尖人才,優步一度是自動駕駛汽車和全球交通革命的有力競爭者。但是現在,優步卻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那麼,優步自動駕駛業務為何會落到如此地步呢?
  • 斷開自動駕駛就側傾 這幾架波音737怎麼了?
    飛機在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Hong Kong Chek Lap Kok International Airport)落地後,機組報告:在1800英尺高度脫開自動駕駛儀時,飛機突然大坡度向右傾斜,難於操縱。飛機發動機、液壓系統、襟翼等均正常。著陸後,駕駛盤處在向右側滿盤位置。機組要求徹底排除故障。  經地面機務人員檢查發現:該飛機駕駛盤向右偏6度左右,飛機右副翼向上、左副翼向下。
  • 豐田惡補無人駕駛課: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都上市了
    PKSHA計算機科學家Katsuya Uenoyama認為,如果想給自動駕駛汽車編寫代碼,創業公司在大公司面前有優勢。聽起來他的話有些不靠譜,不過豐田汽車似乎很認同。上周,PKSHA正式IPO,豐田向PKSHA投資910萬美元。PKSHA開發軟體,讓汽車不斷學習,與司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