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川人跑到蘇北 結果成了河南人的城隍老爺(漢書拾遺03)

2020-12-11 大嘴讀史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劉邦在楚漢爭霸中多次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但他屢敗屢戰,終於鹹魚翻身,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在滎陽之戰中,劉邦被項羽重重圍困,危急時刻,劉邦部下一個和劉邦長相有幾分相似的小人物挺身而出,主動充當劉邦的替身,吸引項羽軍的注意力,劉邦則金蟬脫殼,逃之夭夭。

這個小人物就是紀信。

《漢書·高帝紀》中是這樣記載的——

五月,將軍紀信曰:「事急矣!臣請誑楚,可以間出。」於是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楚因四面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羽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

劉邦用紀信加上兩千多無辜女人的性命換來了逃脫的生機。

紀信的結局很悲慘,被項羽「燒殺」,大烤活人。

其實,紀信在《高帝紀》中還出現過一次,不過班固寫了另一個名字。

那是在鴻門宴的時候。劉邦藉口上廁所,「招樊噲出,置車官屬,獨騎,樊噲、靳強、滕公、紀成步,從間道走軍,使張良留謝羽。」

這裡,「紀信」成了「紀成」,原因可能是紀信,名信,字成。

《漢書·項羽傳》、《史記·高祖本紀》裡都沒有寫到這個細節,但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清楚地寫著「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

可以肯定的是,紀信就是紀成。

如果沒有紀信,劉邦說不定就玩完了,歷史也不一樣了。

那麼,劉邦統一天下之後,又是如何對待紀信的功勞的呢?

我們注意到,紀信的兒子紀信死後,劉邦對紀信既未封侯也沒有加諡號,似乎已將這位大功臣忘得一乾二淨,直到公元前199年才把紀信的兒子紀通於當年九月封為襄平侯,在一百四十三位侯爺中排名第六十六位。

紀通靠著老爹的替死得到了侯爺的爵位,倒也忠心耿耿。當呂家人準備改變江山姓氏的時候,紀通冒著被呂氏兄弟緝拿殺頭的危險,和老爸當年一樣挺身而出,利用自己掌管軍中兵符的便利,手持兵符假傳命令,讓周勃順利進入北軍大營,奪了呂祿的軍權,從而一舉殲滅了圖謀篡權的呂氏集團。

之後,紀通和參與了諸位大臣的緊急磋商,討論研究讓漢文帝登基,可謂是父子兩忠臣,共保一漢室。

至於紀通為什麼過了那麼久才得以封侯,有一種說法,劉邦還算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雖然他殺了很多開國功臣,但對於這個替他去死的小角色,還是念念不忘的。

在紀信死後不久,劉邦就派人尋找紀信的後代,因為紀信是從沛縣就開始跟隨劉邦鬧革命的,所以尋找範圍就圈定在沛縣周圍的蘇北地區,但一番尋找下來,完全沒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就這麼找了好幾年,才最終確定紀信的家鄉在四川閬中,劉邦把閬中縣專門劃出來一片,單獨設立了安漢縣,還把紀信家所在的鄉改名為漢王鄉。

隋朝的時候,安漢縣改名南充,唐朝的時候,南充又分出了西充,所以,紀信的家鄉在如今的西充縣。

還有一個傳說,劉邦感念紀信的功勞,封他為督城隍,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所以紀信就是「城隍老爺」。

其實,城隍是守護一方城池的神仙,本來是沒有姓名的,在宋代之後,城隍逐漸被人格化,很多殉國而死的忠烈志士被封為本城城隍。

紀信就是鄭州城的城隍老爺。

紀信一個四川人千裡迢迢跑到蘇北鬧革命,最後把自己鬧成了河南人的城隍老爺。

相關焦點

  • 紀信一個四川人到蘇北鬧革命,最後把自己鬧成了河南人的城隍老爺
    《漢書·高帝紀》中是這樣記載的——五月,將軍紀信曰:「事急矣!臣請誑楚,可以間出。」於是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楚因四面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羽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
  • 「城隍老爺」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祭洪州城隍文》中寫到:「城隍是保,氓庶是依」,意思是城和城中的百姓,都要依賴城隍神的保護。到了唐代,城隍的業務更繁忙了,除了保護城池外,還兼管當地的冥籍和水旱吉兇,成了一地陰間的最高神。《太平廣記》就描述過一個唐洪州司馬王簡易的魂魄被城隍拘去的故事。
  • 「城隍老爺」是位怎樣的神仙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祭洪州城隍文》中寫到:「城隍是保,氓庶是依」,意思是城和城中的百姓,都要依賴城隍神的保護。到了唐代,城隍的業務更繁忙了,除了保護城池外,還兼管當地的冥籍和水旱吉兇,成了一地陰間的最高神。《太平廣記》就描述過一個唐洪州司馬王簡易的魂魄被城隍拘去的故事。
  • 城隍老爺真言
    城 隍 老 爺 真 言城隍老爺坐殿中,一旁站著江先生捉筆老祖坐一旁,桌上放著生死簿十殿閻君兩邊坐,八百老祖兩邊排土地老爺查善惡,行善兒女添福壽作惡兒女他記著,江先生手拿令牌黑白無常緊跟著,牛頭馬面帶鎖鏈帶人魂魄按時辰,陽間善惡陰間斷人人得過鬼門關,黃泉路上無老少好人善人受屈情,閻王殿上要審清惡人作惡公堂上,生死薄上記得清
  • 上海城隍廟究竟供過幾位城隍老爺
    說起城隍廟,在上海可謂家喻戶曉,可要說城隍廟裡的城隍老爺,知道詳情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也算是「老上海」了,但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老百姓將當年抗擊英軍侵略、戰死於吳淞炮臺的民族英雄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後來,陳化成便成為上海的城隍老爺。這是真的嗎?城隍廟裡供奉的「神」,究竟是歷史人物,還是神話中的神仙呢?
  • 城隍老爺的下屬都有誰?
    道教城隍信仰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漢代,上海最早的城隍廟為宋時興建,到明代,道教發展迅速,城隍信仰更是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推廣,朱元璋便曾經下詔令要求全國各地每處每城均興建城隍廟,供奉城隍尊神,城隍信仰自此大興。
  • 上海城隍廟 究竟供奉過幾位城隍老爺
    說起城隍廟,在上海可謂家喻戶曉,可要說城隍廟裡的城隍老爺,知道詳情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也算是「老上海」了,但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老百姓將當年抗擊英軍侵略、戰死於吳淞炮臺的民族英雄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後來,陳化成便成為上海的城隍老爺。這是真的嗎?城隍廟裡供奉的「神」,究竟是歷史人物,還是神話中的神仙呢?
  • 一座城隍廟,三位城隍老爺,上海城隍廟為何「一廟三城隍」?
    這裡所說的上海城隍廟,實際上指的是包含城隍廟道觀和豫園商城、園林的總稱,與各地多有圍繞寺廟發展而成的廟會、集市相同,城隍廟道觀周圍自古便有眾多商業活動,進而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在老上海人眼中,上海城隍廟便等同於能在燒香禮神後逛吃逛吃一整天的早期商業中心。
  • 人們供奉的「城隍老爺」,到底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人們供奉的「城隍老爺」,到底是位什麼樣的神仙?00:00 來源:勤奮的足球 原標題:人們供奉的「城隍老爺
  • 為什麼總是河南、安徽、蘇北人被歧視?
    中國最被歧視的地方,當然是河南,「十億人民九億騙,河南人是總教練」這種順口溜,不光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在說,經濟並不好過河南的西部省份也同樣愛說。安徽、蘇北人好不到哪去。無論是何版本的中國地圖炮,安徽總難免與乞丐、小偷掛鈎,而蘇北人在蘇南人眼中則往往被視為扛大包、賣苦力的同義詞。
  • 城隍姥爺是怎麼來的?城隍的本意是什麼?你們知道嗎?
    在這些神仙鬼怪中,由一路小神仙——城隍老爺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各地城市的保護神。城隍老爺常和土地公公一起,也成為古代神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配角」。 那麼,這個城隍老爺是怎麼來的呢?
  • 年味 城隍•土地•灶王爺
    前殿面南坐著城隍老爺,也稱城隍菩薩,——這與佛教的"菩提薩捶"無關,中國的老百姓是把一切的神都可稱為菩薩的,叫"老爺"時多。發亮的油白大臉,長眉細目,五綹鬍鬚。大紅緞地平金蟒袍。按說他只是縣團級,但是派頭卻比縣知事大得多,縣官怎麼能穿蟒呢?而且封了爵,而且爵位甚高,"敕封靈應侯"。如此僭越,實在很怪。他們職權是管生死和禍福。人死之後,即須先到城隍那裡掛一個號。
  • 稱王時間最短的神仙,可憐的城隍老爺
    相比較而言,後漢皇帝還算可以的,至少滿一年了,地上有位神仙,稱王不到一年,就被取消「王」號,神仙啊,比人世間的帝王還要悲催,這位最倒黴的神仙,就是城隍。城隍,亦稱邑神,在中國古代似乎起源比較早,大概在唐代的時候,就有城隍了,唐代李陽冰寫了《縉雲城隍記》,杜牧有祭黃州城隍文,張九齡《祭洪州城隍文》等文章,都提到了城邑之神,也就是城隍。
  • 到西安旅遊,請接受省部級城隍老爺的靈魂拷問
    在明代,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陽間的巡撫,按現在話說,屬於省部級幹部。西安都城隍廟,距離鐘樓不遠,離鼓樓、北院門、西羊市等遊客喜歡聚集的地方更近一些,但卻被許多遊客完美錯過,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西安都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明代三大城隍廟之一,因其統管整個西北地區的城隍,所以被稱為都城隍廟。
  • 一個九歲小女孩引發的踩踏事件(漢書拾遺23)
    李大嘴 大嘴讀史《漢書·成帝紀》上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建始三年)七月,虒上小女陳持弓聞大水至,走入橫城門,闌入尚方掖門,至未央宮鉤盾中《漢書·王商傳》和《漢書·五行志》對這一事件也有更詳細一些的記載。事情是這樣的。
  • 城隍是古代城池守護神 地方官上任先拜城隍爺
    說起這批「基層幹部」,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什麼土地爺、山神、河神、城隍等等。  有些職位我們看名字就能猜出來歷。可具體到城隍,估計現在很少人能知道他的根底。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神仙?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城隍和城隍廟文化。
  • 一城一城隍,城隍老爺到底是何方神聖?
    逢年過節,全國不少地方會逛(城隍)廟會,這已經成為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城隍廟顧名思義乃是供奉「城隍」的地方。放眼全國,各地都有城隍廟,那這位城隍老爺究竟是何方神聖得以擁有如此之多的信眾呢?「城隍老爺」是中國傳統信仰與道教中的一位神仙。
  • 雲水謠六年一次城隍夫人二朝盛典 抱小孩鑽道袍(圖)
    昨天,南靖雲水謠張燈結彩,鼓樂喧天,舉行六年一度的城隍夫人二朝平安清醮文化慶典活動。這是村裡的大事,在外的人都會趕回來,抱著孩子鑽道袍,祈求容易管教成才。患有黃腫病久治不愈的村民簡啟正聞訊也去「求藥」,結果藥到病除。古鎮當時叫長教圩,距九峰鎮有百餘裡之遙,村民們要想求「靈藥」,必須花費兩三天時間,十分不便。於是,簡氏族長與村民們商量,決定到九峰鎮「掛」回城隍香火。
  • 自古城隍是守護一方的神,而他卻不這麼想!
    所以,在顧角臣的心目中,什麼等薩保佑,什麼城麈老爺,他點也不相信,顧外卷家就住在城隍廟附近,他放學回家,如果時間尚早,就與幾個同學到城隍廟內去玩要,跳眺南蹦,嘻嘻哈哈,玩得很開心。有一天晚上,顧鼎臣的母親做了一個夢,夢中城園老爺對她說,你兒子十分頑皮,天天到廟內來吵吵鬧鬧,鬧得我不得安寧,請你對他說說,下次不要到廟內來玩了。
  • 故事:挖出一個人形何首烏,原以為氣運來了,哪料天意弄人
    ,除去了就可以口吐人言,在成精的路上邁出重要一步。這日,又耐不住寂寞,將最後一個大錢也輸在了押寶上,餓得兩眼發綠,路邊偷摘了幾個桃子,還沒來及啃,被守園人養的狗攆了一路,一雙草鞋跑丟了一對。肚子餓得擂鼓似的,看到一行香客,心忖道,「這群善男信女,看樣子是給城隍老爺燒香哩,我也跟著他們,去城隍老爺那裡打打秋風,吃幾個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