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隍老爺」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摘要]在不少地方,春節逛(城隍)廟會已經成為一項傳統民俗活動。顧名思義,城隍廟乃是供奉「城隍」的地方。放眼全國,城隍廟往往有之,這位城隍老爺究竟是何方神聖得以擁有如此之多的信眾呢?換句話說,府城隍與朝廷中央六部尚書的官級相等,而縣城隍則與地方知府官級相等。等於城隍的級別要比對應朝廷命官的地位高二三級。各地政府實際上有了「陰」、「陽」兩個衙門。各級官吏在任與離任之時,都要先祭告於城隍,始終受到城隍老爺的「監察」,而城隍則像錦衣衛一樣,隨時監察官吏的一言一行,防止他們橫行。這樣一來,明清時代的城隍老爺頓時就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
「城隍老爺」是位怎樣的神仙
顧名思義,城隍廟乃是供奉「城隍」的地方。放眼全國,城隍廟往往有之,這位城隍老爺究竟是何方神聖得以擁有如此之多的信眾呢?被收編的神祇實際上,「城隍老爺」是中國傳統信仰與道教中的一位神仙。雖然往往「神」、「仙」合稱,但兩者仍有微妙的區別。漢代許慎的《說文》記載,「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聲。」
-
城隍老爺的下屬都有誰?
道教城隍信仰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漢代,上海最早的城隍廟為宋時興建,到明代,道教發展迅速,城隍信仰更是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推廣,朱元璋便曾經下詔令要求全國各地每處每城均興建城隍廟,供奉城隍尊神,城隍信仰自此大興。
-
人們供奉的「城隍老爺」,到底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人們供奉的「城隍老爺」,到底是位什麼樣的神仙?00:00 來源:勤奮的足球 原標題:人們供奉的「城隍老爺
-
上海城隍廟究竟供過幾位城隍老爺
說起城隍廟,在上海可謂家喻戶曉,可要說城隍廟裡的城隍老爺,知道詳情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也算是「老上海」了,但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老百姓將當年抗擊英軍侵略、戰死於吳淞炮臺的民族英雄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後來,陳化成便成為上海的城隍老爺。這是真的嗎?城隍廟裡供奉的「神」,究竟是歷史人物,還是神話中的神仙呢?
-
上海城隍廟 究竟供奉過幾位城隍老爺
圖片說明:城隍廟裝載著許多上海故事。說起城隍廟,在上海可謂家喻戶曉,可要說城隍廟裡的城隍老爺,知道詳情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我是一名退休職工,也算是「老上海」了,但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老百姓將當年抗擊英軍侵略、戰死於吳淞炮臺的民族英雄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後來,陳化成便成為上海的城隍老爺。這是真的嗎?城隍廟裡供奉的「神」,究竟是歷史人物,還是神話中的神仙呢?
-
一座城隍廟,三位城隍老爺,上海城隍廟為何「一廟三城隍」?
很多人第一次來上海城隍廟道觀燒香禮神時,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大殿裡高高在上的神明卻不是城隍老爺,而是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呢?實際上,這個說法不準確,霍光大將軍和城隍殿中秦裕伯秦老爺一樣均為上海的城隍爺,而且還有一位城隍爺陳化成陳老爺,這也就是上海城隍廟歷史上有名的「一廟三城隍」說法的來源。
-
城隍姥爺是怎麼來的?城隍的本意是什麼?你們知道嗎?
在這些神仙鬼怪中,由一路小神仙——城隍老爺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各地城市的保護神。城隍老爺常和土地公公一起,也成為古代神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配角」。 那麼,這個城隍老爺是怎麼來的呢?
-
紀信一個四川人到蘇北鬧革命,最後把自己鬧成了河南人的城隍老爺
還有一個傳說,劉邦感念紀信的功勞,封他為督城隍,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所以紀信就是「城隍老爺」。其實,城隍是守護一方城池的神仙,本來是沒有姓名的,在宋代之後,城隍逐漸被人格化,很多殉國而死的忠烈志士被封為本城城隍。紀信就是鄭州城的城隍老爺。
-
一個四川人跑到蘇北 結果成了河南人的城隍老爺(漢書拾遺03)
還有一個傳說,劉邦感念紀信的功勞,封他為督城隍,還下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所以紀信就是「城隍老爺」。 其實,城隍是守護一方城池的神仙,本來是沒有姓名的,在宋代之後,城隍逐漸被人格化,很多殉國而死的忠烈志士被封為本城城隍。 紀信就是鄭州城的城隍老爺。
-
一城一城隍,城隍老爺到底是何方神聖?
逢年過節,全國不少地方會逛(城隍)廟會,這已經成為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城隍廟顧名思義乃是供奉「城隍」的地方。放眼全國,各地都有城隍廟,那這位城隍老爺究竟是何方神聖得以擁有如此之多的信眾呢?「城隍老爺」是中國傳統信仰與道教中的一位神仙。
-
自古城隍是守護一方的神,而他卻不這麼想!
我國神話傳說,城隍菩薩是城池的守護神,也是當地百姓的保護神,俗稱為「城陽老爺」。在每座城市裡,都建有城隍廟,廟內供奉著城隍神像。城陽老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有求必應,能「早時降雨,澇時放晴」,「消災滅禍」,他還管理亡靈,能「超度亡魂」,凡地方上發生的吉祥禍福,都與城隍有關。
-
到西安旅遊,請接受省部級城隍老爺的靈魂拷問
在明代,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陽間的巡撫,按現在話說,屬於省部級幹部。西安都城隍廟,距離鐘樓不遠,離鼓樓、北院門、西羊市等遊客喜歡聚集的地方更近一些,但卻被許多遊客完美錯過,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西安都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明代三大城隍廟之一,因其統管整個西北地區的城隍,所以被稱為都城隍廟。
-
稱王時間最短的神仙,可憐的城隍老爺
相比較而言,後漢皇帝還算可以的,至少滿一年了,地上有位神仙,稱王不到一年,就被取消「王」號,神仙啊,比人世間的帝王還要悲催,這位最倒黴的神仙,就是城隍。城隍,亦稱邑神,在中國古代似乎起源比較早,大概在唐代的時候,就有城隍了,唐代李陽冰寫了《縉雲城隍記》,杜牧有祭黃州城隍文,張九齡《祭洪州城隍文》等文章,都提到了城邑之神,也就是城隍。
-
城隍老爺祭典祝文
當境城隍姥爺。座前左右文武審判官。保駕護法尊神。賞善罰惡司法曹官。陰陽統豁報應司官。謝範執事將軍。三百六十各不神兵。境內福德正神,各寶座下,俯賜鑑納。恭維城隍境主,保國護民。執行善惡,司法無親。陰陽律法,善賞惡懲。
-
城隍老爺過生日,迎神賽會好熱鬧.
每到這一天,舊州都要舉行城隍廟會,也叫「迎神賽會」。來自四面八方的鄉民們都會紛紛去進香祈福,同時抬城隍菩薩遊街,隊伍中不僅有「拉牽」「騎擺馬」「彩亭」「高曉」等傳統娛樂形式,如今還增加了苗族的嗩吶、蘆笙吹奏表演,屯堡人的地戲,中老年人的秧歌舞,中小學生的花環隊、腰鼓隊。
-
安溪城隍夫人 家庭幸福的守護神
安溪城隍廟舉辦「誦經祝壽祈福法會」,虔備牲禮果品,清茶美酒、壽桃糕餅等微儀,誠心誠意焚香叩首,恭祝安溪城隍夫人聖壽無疆。安溪城隍夫人,俗稱「城隍嬤、城隍媽」,供奉於安溪城隍廟三殿,俗稱城隍寢殿。相傳城隍夫人保佑信眾好姻緣及生育最為靈驗,自古以來受到女性香客的崇敬,是民眾心中的婦幼保護神,是家庭幸福的守護神。
-
五月十一 ,恭祝天下都城隍聖誕!
其實,各地城隍的聖誕各不相同,不過為了統一祭祀,就將農曆的五月十一定為天下城隍聖誕。原始崇拜階段。城隍信仰起源於原始社會中上古時代的土地崇拜。祭祀城隍是上古祭祀社稷的延續。《禮記》《郊特牲》中除了有祭社神和稷神外,還有祭祀水庸神的,這個水庸其實就是城隍。早在周朝,每到收穫之後,到了除夕,人們都要臘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人格化階段。
-
城隍是古代城池守護神 地方官上任先拜城隍爺
如將京師城隍封為帝,而朱元璋起家的龍興之地臨濠、太平、和州、滁州的城隍皆封為王,其他各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官秩二品;封各州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靈佑侯」官秩三品;就是最低一級的各縣城隍也被封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官秩四品,也相當於當時的副省級。從此城隍廟有了都城隍、府城隍和縣城隍之別。城隍,作為神仙體系「基層幹部」中的一員,風頭也越來越大了。
-
年味 城隍•土地•灶王爺
城隍,《辭海》「城隍」條等云:「護城河。」引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既說是浚,當有水。但同書「隍」字條又注云:「沒有水的護城壕。」到底是有水沒有水?姑且不去管它,反正,城隍後來已經成為神。說是守護城池的神也可以,更準確一點,應說是坐鎮一方之神。據《辭海》,最早見於記載的為蕪湖城隍,建於三國吳赤烏二年。北齊慕容儼在郢城建城隍神祠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