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破浪會有時:官場浮沉中的唐代流貶文人,如何「精忠報國」?

2020-12-13 煙雨歷史江南

引言

中國的文人們自古以來都有著放蕩不羈的性格,這也使得他們的文學創作中飽含情感。而這些擁有自由精神的文人們卻常常不受統治階層的待見,有些人雖然滿腹才華,胸有報國之志,卻避免不了流放和貶謫的命運。從古至今這樣的文人不在少數,自屈原開始,就有著很多有識之士,只能在流放的途中,表達自己壯志未酬的情感。

流放作為一種處罰的方式,經歷了歷朝歷代的不斷發展,到了唐朝時期已經非常的成熟,成為了統治階層,對付那些直言不諱的文人們最好的手段。而唐代本身開放的思想以及高度繁榮的文化,孕育了一大批有著事業激情的文人們,這也就為唐代大批的流放文人提供了前提。那些文人們在官場上浮沉起降,有些位極人臣,有些卻被流放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承受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打擊。

宮廷鬥爭的犧牲品,黨派之爭的替罪羊——唐代文人被貶的主要原因

唐代是一個文學發展非常繁榮的朝代,國土廣闊,生活富饒的唐朝,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這就讓唐代文人的數量與質量都極大超越前代,同時那些被流貶的文人數量也隨之增加。但放眼整個唐代,文人被貶的分布卻不是均衡,而是有著高潮與低潮,且在每一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主流原因。

唐代前期文人被貶,主要是因為皇室內部政治鬥爭的影響。子嗣繼承,皇后廢立,甚至朝臣之間的個人恩怨,都會有文人因這些原因被流放。

唐高祖太祖時期是一個政治開明,國家發展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被流貶的文人數量並不多,但是卻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唐初期的宮廷鬥爭很嚴重,我們都知道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刺殺自己的兄弟奪得皇位,而這些兄弟們手下往往都有著一些文人作為謀士幕僚,例如有名的秦王府十八學士。這些人被捲入了政權內部的鬥爭,往往會因為自己效忠的對象失寵導致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他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也就很難實現自身的抱負。

而到了武則天時期,大量的文人開始被流貶,黨派之爭開始左右著文人的前途。由於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所以她對於自己地位的掌握比前代更加嚴肅。《舊唐書》中就有記載:

武則天長壽二年,有上封事言嶺南流人有陰謀逆者,乃遣國俊就按之,若得反狀,便斬決。三百餘人,一時並命。

這是中國流放刑罰出現以來,最為慘絕人寰的一場鬧劇,這些被殺的罪人中有大量的文人。只不過是因為朝中勢力的鬥爭,就使得很多人喪失了性命。但是武則天時代,同樣也是唐代文化發展的高峰,她本人非常欣賞有文學修養的名仕,駱賓王就曾寫《討武曌檄》,武則天看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表現出了帝王的寬容和大度,對其大加讚賞。

唐玄宗時代是唐朝歷史上盛世的最後繁榮,唐代文學進入到了一個鼎盛的階段,但是同樣也進入到了一個轉折點。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唐代由盛轉衰,這一時期同樣有著大量被貶的文人。他們都有著一個特殊的原因,那就是曾經在安史之亂的叛軍中任職,在剿滅安史之亂之後,這些曾經為叛軍效力的文人們,紛紛遭到追捕和流放。《新唐書》中就有記載,盧象,本為朝廷大臣,但是由於與宰相李林甫不和,投入安祿山的叛亂之中,後被貶為永州司戶參軍。

遊山玩水,遍訪群友——唐代流貶文人充滿趣味的流放之路

唐代最後一個流貶文人的時期,被稱之牛李黨爭的文人,其實這是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因為儘管牛李黨爭從一定程度上使得文人們捲入政治的漩渦,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唐代後期嚴重的藩鎮割據狀態。那些因為個人恩怨而發生於上層階級內部的鬥爭,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官員之間的關係網出現交錯,而日漸壯大的藩鎮勢力才是使唐代皇帝一步步丟失自己權利的根本原因,這樣一來那些胸懷大志的文人們才無法仗義執言,遭到流貶。

唐朝文人,一旦被貶,往往都是去往一些偏僻苦寒之地。這其中以嶺南江南地區為主。當時的嶺南與江南,並不如現在這般繁華, 它們作為遠離中原地區的蠻夷之地。環境惡劣,大量少數民族聚集,而且叛亂時起。流落到此地的文人們往往想要戴罪立功,同時那些被流貶的人在文化素養上可以稱之為時代精英,因此也給當地的文化帶來了一定影響。

流貶文人們每到一處,常常都會遊山玩水以排解內心的苦悶。江南地區雖然落後,但是卻有著優美的風景,祖國大好的江河都匯集於此,這就使得很多文人想要前往探索,這其中以廬山最多,李白,白居易都曾寫下過很多關於廬山的詩作。

或擬廬山下,來春結草堂

這種詩作抒發了白居易對於黑暗的仕途有所厭倦,在看到如此壯麗的山河之後,更想要歸隱於此。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代文人們流貶過程中的創作心態

通過對各個朝代的流貶文人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唐代流貶文人最與眾不同的就是,創作心態上的變化。唐代詩作的成熟,使得我們很容易就從那些被流貶的文人的詩作中,讀出他們的創作心態。它們大致分為四個類型。

首先是奮發圖強的文人,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有著學而優則仕的準則,因此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秉承著對於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對於投身政治道路有著極大的渴望,希望通過自己的學識來濟世救民,以完成儒家思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信條。唐代最有名的宰相陸贄,因為彈劾裴延齡而被貶忠州別駕。他在忠州的十年之間,為百姓們創作了一本陸氏集驗方,解決了流傳於忠州的疫病。這些文人們雖然身在那些蠻夷之邦,卻仍然心繫百姓,背負著拯救蒼生的使命與責任,並沒有因為被貶者而意志消沉,反而是更為堅定的,將拯救蒼生的計劃付諸行動。

第二種文人有著執著的心態。他們的內心百折不撓,當這些文人被貶入偏遠之地之後,他們做的更多的是通過創作的方式來展露自己的思想意識和政治理想,這其中以唐詩為主。在經歷了唐代前期的盛世之後,很多文人內心深處都對大唐帝國的繁榮產生一種自豪感,而唐後期的沒落沒有使得很多文人心生不滿,他們往往把這種心態寄託於詩歌之中,杜甫,白居易都是如此。

還有一種就是就此沉淪,那些文人們有著非常大的理想和抱負,但卻無奈多次遭到流放,這種痛苦讓他們開始成立於自己的小空間內,在他們的文章中表達自怨自艾的情緒。著名詩人元稹在他的生涯中,曾經也有過輝煌的時刻,他曾經是新樂府運動的領導者,但無奈一生曾兩度被貶,起初還胸懷昂揚鬥志的,他卻遭到了多次打擊,而且由於流貶讓他失去了政治背景,自被貶通州司馬之後,元稹就此沉淪,一蹶不振。

那些自我沉淪的文人們往往是因為還放不下心中的抱負,而有些文人則已經把這種流放當成是內心深處的解脫。中國傳統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在這部分文人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把內心深處情感的宣洩看著沒有那麼重要。追求身體和精神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解放,李白就是這樣一個超然解脫的典範,他在被貶之後四處遊山玩水,結交好友,這種把功名利祿看淡的情懷,讓他能夠與逆境抗爭。同時也表達出自己那種希望隱居世外,不再幹涉政治的決心。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樣的義氣和豪壯在李白的詩中隨處可見。

結語

唐代是中國文學史上流貶文人的高潮,自唐代以後,中國文學甚至出現了以流放為主題的詩派。這些被分配到邊遠天際之地的文人們,在社會上往往有著很高的地位,他們懷揣著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卻因為政治鬥爭而被擊打的粉碎,而且自身也被貶謫他鄉。

在這樣的流轉歲月中,那些文人們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寄託自己內心愁緒的事物,於是創作就成了最好的思想表達之路。唐代文人由於歷史的社會原因,從分布到內心狀態,都展現出了一種時代特徵,展現出了那個盛唐時代,中國古代開明的思想文化。

參考文獻:

《唐朝鼎盛時期政區與人口》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中唐篇》

《楚辭補註》

《李太白全集》

相關焦點

  • 沉浮官場的古代文人
    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的可以說全是文人,他們中舉做官後大都開始收斂自己,對上司唯唯諾諾,性格的稜角漸漸被磨合圓滑,變成統治者的忠實維護者。但也有人不改放蕩桀驁、清高不羈的品性,李白即是典型。如果說他的智商有問題,他是名赫大唐的「詩仙」;如果說他不夠成熟,當時他42歲,翰林頭銜,正應是穩重老練幹事業的好年齡……王維,21歲中進士入宮,任大樂丞,負責策劃、組織宮中的各種文化活動。有一次,京城來了個技藝高超的舞獅班子,便命人叫到宮中,邀來幕僚一同觀賞。此間王維「把管蹈樂、縱言文賦、盡展風採」。
  • 這位唐代詩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人特意來華立碑祭奠
    導語:這位唐代詩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特意來到中華立碑祭奠!封建社會下的科舉制度,讓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有了奮鬥的目標,仕途是每個懷揣夢想之人的嚮往所在。白居易多次指責「陛下錯」,讓唐憲宗憤怒不已,如此不懂世事之人,如何在官場中生存呢?幸好是唐憲宗,如果換成朱元璋的話,恐怕腦袋早就搬家了。官場是一個特殊的場所,想在這個場所中如魚得水,才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和諧處理好周遭的關係,白居易沒有做到,而且他也不想這樣做。
  • 唐代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舊編在《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詩後,可能是高適在封丘尉任內,送別遭貶的李、王二少府(唐時縣尉的別稱)往南方之作。 高適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
  •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從意象上看,鹿意象常出現在文人作品中;而從實際生活考慮,鹿也經常出現在唐人的日常生活中。 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有詩云:「日暮餐龜殼,開寒御鹿裘。」這裡說的「鹿裘」,便是唐人常用的一種禦寒物品。劉禹錫也說:「計會雪中爭挈榼,鹿裘鶴氅遞相過。」實際上,「鹿裘」不僅有不錯的禦寒功效,而且它的成本也不高,因此頗受世人喜愛。
  • 6 首寫於逆境中的詩詞,一首一個名句,成為勵志經典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元和元年,因為永貞革新的失敗,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一腔抱負化為煙雲,他承受了政治上的沉重打擊。 失意的柳宗元,將目光轉向了永州的山水。 旭日初升,曉霧漸散,四周悄然既無人聲。
  • 長風破浪會有時一一當代實力派國畫名家池德東作品創作與交流側記
    在國畫藝術的探索中,創作了大量國畫精品,搏得業內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與廣泛讚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為弘揚與發展國畫藝術,池德東先生專門設立了工作室、創作室、藝術館等設施專門用於作品創作與交流。池德東先生投資藝術的決心與行動,當為時代楷模,令人敬佩!相信他定會取得巨大成功!
  • 「贏得青樓薄倖名」,漫談唐代青樓女子與文人雅士之間的交往
    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在他的經典詩作《遣懷》中所道「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在唐代,文人雅士與青樓麗人交往,並不是一件腐化墮落的事情,而是風雅韻事,已經成了一種風雅和時尚,不僅不會受到人們的譴責,反而還得到很多人的羨慕和仿效。
  • 長風破浪會有時,水上滑板你玩過沒有?
    腳踏酷炫的滑板,手牽高速行進的繩索,跨過一個又一個浪頭,在海上瀟灑的轉體,騰空,是不是有一種「長風破浪會有時經常在電影中出現的滑水運動在沙巴香格裡拉丹絨亞路度假酒店也有得玩喔!此刻,專業的工作人員將帶領我們進行第一次的寬板滑行,飛馳南中海上,在耀眼的陽光之下,享受疾速的快感!
  • 唐代文人廉政思想的現代意義
    一批廉潔奉公的士大夫文人應時而生,比如盛唐的盧懷慎、狄仁傑、姚崇、宋璟等,中唐中興時期的杜黃裳、錢徽、白居易、韋夏卿等。他們以社稷為重,崇德尚儉,勤政為民,並對廉潔從政多有思考,豐富和深化了唐代的廉政思想。其中一些富有創新的觀點和做法,比如姚崇的「廉慎」、柳宗元的「吏為民役」,以及白居易用詩歌「公布」為官收入等,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很強的啟示意義。
  • 官場小說,小公務員無端遭貶,美女糾纏不休,大好仕途一片黯淡!
    那麼小編也是樣的,小編最喜歡看哪種很少有感情戲和有血氣的小說,所以今天小編想來給大家推薦3本官場小說,小公務員無端遭貶,美女糾纏不休,大好仕途一片黯淡!這3本官場小說,希望符合大家胃口!因為抓住一次機遇,他開始在官場中馳聘,始終奉承低調做人,高調做官的一貫原則,左右逢原,扶搖直上,鑄造輝煌命運。
  • 雲橫秦嶺家何在——商於之路與唐代逐臣
    較之長安至洛陽的兩都驛道,商於之路雖艱險崎嶇,卻方便近捷,省日省時,故唐人奉使、貶謫、赴考、遊歷等多取道此途,用李涉《題武關》的話說,便是「來往悲歡萬裡心,多從此路計浮沉」。然而,若論及在行役中的生命磨難、人生體悟和詩作量的豐盛,則不得不首推貶謫詩人。
  • 這些寫於逆境中的詩詞,讀後豁然開朗
    確實,司馬遷也有這樣的觀點,他說: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在困境中寫就的。今天,與大家分享幾首在困境中寫就的詩詞,它們流傳千古,成為勵志的經典。
  • 唐代官場趣聞:宰相看不慣你,即使考中進士遲早也要被掃地出門
    作者:馮玄一人們經常會說「因禍得福」。在古代官場上,也有一些因禍得福的故事。下面這兩則,很有趣,也很有啟發意義。01唐代宰相李吉甫對當時的學子吳武陵印象極差,已經到了討厭的地步。這年科舉考試,李吉甫聽說吳武陵也參加了。一天,負責錄取工作的官員帶著錄取名單向李吉甫匯報考試錄取情況。剛一進門,李吉甫就問道:「吳武陵考中了嗎?」
  • 唐代文人的江南情結
    唐代文人詩文裡的「江南」,似乎多指吳越文化區域。江西省屬「吳頭楚尾」,與浙江、江蘇南部(含上海)及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同為「江南佳麗地」。這個「江南」與其北邊的淮河流域,是「安史之亂」期間為唐王朝平定叛亂及以後維系統治提供經濟保障的區域。  讓黃河流域的士人遷來江南並愛上江南,其時間從公元三世紀的東晉延續至九世紀末唐朝的滅亡,長達六百年。
  • 春天在「蘇門文人」的詞句中,為何會意境幽遠、春情無限?
    春天在「蘇門文人」的詞句中,為何會意境幽遠、春情無限?相信對宋代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無論北宋還是南宋在政治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文官治國」。在這種政治思想的影響之下,宋代文人的政治地位也水漲船高。大家比較熟知的王安石、蘇軾、歐陽修、晏殊等人,既是當時比較出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北宋朝堂之上的風雲人物。
  •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唐代文人及其代表作品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唐代文人及其代表作品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已開始,報考綜合崗位的筆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時事、文史、公文寫作及計算機應用等知識。
  • 池州文人雅集沙龍來啦!
    池州文人雅集暨會展沙龍應運而生。在經過一番認真細緻地醞釀策劃,於6月7日,會展首創的池州文壇新銳「池州文人雅集暨會展沙龍」在池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舉辦方安徽金牌盛典會展集團董事長戴海平親自主持了首期雅集暨沙龍的開幕式。
  • 聽清代文人吟一首思鄉的詩
    聽清代文人吟一首思鄉的詩餘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表達思鄉千人有千人的方式,不知清代文人如何用詩詞來訴說自己對家的思念?詞中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全詞純用自然真切、簡樸清爽的白描語句,寫得天然渾成,毫無雕琢之處,卻格外真切感人。《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布景與說情,闊大而深長《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是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扈從聖駕東巡時所作。此詞描創造了千古壯麗的大境界,表現了深沉的思鄉之情,以及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煩。
  • 5部官場沉浮小說:小人物書寫了一段逐鹿權色的博弈官場傳奇
    且看脾氣火爆,辦事雷厲風行的他,如何憑藉機智頭腦和層出不窮的手段,翻手間覆滅種種陰謀,步步高升!主人公的為人處世,謙虛、正直,一心為民等等,都非常了不起,特別是自己家的後臺那麼龐大,但他從來都沒有求過家人,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這部小說深入實際,結合我國當前社會的現實,說出了官場上的種種現狀,展示一場驚心動魄的官場博弈,也說出了農村老百姓的心聲。
  • 他為何23年被貶2次,貶後自得其樂採民歌、失知己,唯物主義者!
    這要從他的二次被貶說起。而且他有兩首詩是同遊同一地方,兩首相隔達11年。第一次被貶,劉禹錫是一個改革派,同王叔文一起參與唐代中期改革。唐代中期時,唐朝朝廷實際已經處於偏弱狀態,已經沒有初唐、盛唐那種進氣蓬勃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