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的江南情結

2020-12-16 中安在線網站

  江南作為一個地理名詞,其所指與能指差異很大。唐代文人詩文裡的「江南」,似乎多指吳越文化區域。江西省屬「吳頭楚尾」,與浙江、江蘇南部(含上海)及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同為「江南佳麗地」。這個「江南」與其北邊的淮河流域,是「安史之亂」期間為唐王朝平定叛亂及以後維系統治提供經濟保障的區域。

  讓黃河流域的士人遷來江南並愛上江南,其時間從公元三世紀的東晉延續至九世紀末唐朝的滅亡,長達六百年。其間偏安江南的幾個短命朝代,都算不得政治中心的南移。唐亡之後,歷五代混亂,北宋政權統一全國,作別西安、洛陽,定都開封,靠近江淮,算是黃河流域的士人終於向江南伸出了橄欖枝的明證;到了南宋,他們最終把政治中心也放到了江南。

  唐朝在發生「安史之亂」之前,士人對江南的重要性似乎並沒有很到位的認識。北方大士族的文化人代表王維,他有許多來自湖州、嘉興的江南朋友,如丘為、儲光羲。但他的詩裡很少有讚美江南風物的句子,他的大駕似乎也從未光臨過江南。在他眼裡,北方才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江南不過偏壤一塊。所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名句至今令後人齒頰留香,而「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的寫江南的句子已沉睡在他的詩集裡。與「五姓」子弟王維不同,李白、杜甫還是來過江南的。江南留給了他們美好的印象:除了讚美江南水鄉的美景,他們都記住了江南女人白皙的膚色。今天讀他們「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李白《越女詞五首》)、「越女天下白,鑑湖五月涼」(杜甫《壯遊》)的詩句,直讓人疑心兩位大詩人是不是誇過了頭,或者那時陝西、山西、河南的女人長得都像黑炭一樣?江南景美人美,但在其時是不能留住李杜們「西北望長安」的心的。就像汪倫的踏歌聲裡所含的深情縱然超過了桃花潭的深度,李白還是乘舟走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安史之亂」讓黃河流域的士子終於有機會認識到江南景美人美之外的價值。江淮地區就在那時成了唐王朝的經濟支柱,成了那時的北方士族的避難港灣。靈秀的江南終於在它的風水裡孕育出了有全國影響力的詩人,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等人因為戰亂,都把童年、少年甚至部分青年的時光留在了江南。劉禹錫回憶童年生活賦詩說:「憶得童年識君處,嘉禾驛後聯牆住。垂釣鬥得王餘魚,踏芳共登蘇小墓。此事今同夢想間,相看一笑且開顏。 (《送裴處士應制舉》)」但他們還是回了北方,那時的江南還沒有足夠的魅力讓他們留下心、留下根。在他們及同時代的文人筆下,梅雨和腳氣病是兩樣讓他們望而生畏的江南「特產」。當然,水土不服只不過是藉口,原因還是在他們念念不忘「西北望長安」。

  對祖居地的留戀敵不過對戰亂的恐懼,就像對富庶安定生活的熱愛遠不及對顯赫名位的追求,唐代文人在「長安」與江南之間終於因了時間的作用,而在公元九世紀末有了了斷。

  這個代言人就是韋應物的四世孫韋莊。他寫道: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這位「長安」少年在「春水碧於水,畫船聽雨眠」的江南,雖然也像當年的李白、杜甫那樣魅惑於江南女人的「白」,卻早沒了他們的倨傲,堆滿心頭的是終老斯土的祈願。

  韋莊若是王維的後人,唐代文人的這個關於江南的情結會演繹得更完美些。生於「南國」的紅豆,不單是「此物最相思」,更荷載著一個民族不斷拓展生存空間的美麗願望。

  ◇

  西皮二黃

  -

  蔡宏偉

相關焦點

  • 清代西域詩中的江南情結
    原標題:清代西域詩中的江南情結西域與江南地域文化的碰撞,是文學創作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元代就已經出現。如被譽為「元詩冠冕」的薩都剌,晚年生活在杭州等地,常喜抒寫江南景物,是為南北文風交融的典型。到了清代這種情況更加突顯,不同的是西域文人寓居江南的現象反轉過來,出現了大量流寓西域的江南文人。這些文人在為官之餘,一方面書寫西域風光,另一方面抒發思念江南之情,形成了獨特的創作風景,並影響其他非江南籍文人詩作。
  • 長風破浪會有時:官場浮沉中的唐代流貶文人,如何「精忠報國」?
    而唐代本身開放的思想以及高度繁榮的文化,孕育了一大批有著事業激情的文人們,這也就為唐代大批的流放文人提供了前提。那些文人們在官場上浮沉起降,有些位極人臣,有些卻被流放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承受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打擊。
  • 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憶江南》本是一個詞牌。
  • 唐代詩人鮮為人知的陰暗面!憂國憂民貧苦文人實則放縱與煙花地
    唐代詩人鮮為人知的陰暗面!憂國憂民貧苦文人實則放縱與煙花地,一下子想到了白居易。其實也不是他有多麼陰暗,不過是文人的通病,言行不一致,在他身上的表現比較突出罷了。而「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句讓我一度以為白居易是一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貧寒文人,所以他才能夠如此感同身受。同樣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不就是有一段時間生活極其困難嗎,所以才能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呼喚。然而後來了解了一下白居易,發現他人與詩並不怎麼相配,與他的名字倒是蠻相配的,就是到哪都易居。
  • 「贏得青樓薄倖名」,漫談唐代青樓女子與文人雅士之間的交往
    而文人雅士與青樓麗人之間的頻繁交往也成了唐代社會的一種風雅和時尚,不僅展現了大唐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也為唐詩的發展增添了新的題材、新的色彩和新的思想。其次,唐代的青樓女子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和藝術修養,多才多藝;唐代詩風、文風極盛,除文人雅士能作詩外,其他社會各個階層幾乎都能吟風詠月,寫詩作文。在唐代,文人雅士們與青樓女子交往並不純粹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肉慾,更多的是在希望在精神上面得到慰籍找到共鳴。於是,這對青樓女子們自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單純靠出賣色相肯定是不能長久的。
  •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中國文人講究含蓄,因此在多數情況下,他們總習慣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中志趣。從先秦時期勞動人民的真情詠唱——《詩經》,再到口口相傳歷久彌新的盛世經典——《全唐詩》,都從另外一種角度,表達了當時文人的審美志趣。 實際上,無論是先秦典籍,還是盛唐文化,文人對於小鹿的熱情卻從未衰減。尤其在唐詩中,帶有鹿意象的詩歌,更是高達400餘首。
  • 談談古代文人旅遊的文化情結
    古代旅遊的文化情結源起 1、說文解字 「旅遊」二字拆開分別是一個「旅」和一個「遊」,「旅」字在古時有外出寄居、寄食的意思,而「遊」字以水為偏旁,取遊玩、遊說的靈動之意,因此「旅」和「遊」的結合
  • 唐代文人廉政思想的現代意義
    【讀史札記】  作者:陳景春(華南師範大學)  唐代的繁榮與大力倡導廉潔政治息息相關,修纂《唐律疏議》,對官吏貪汙賄賂作了嚴密規定,從而與官吏銓選、考課、監察制度一起,構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機制
  •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唐代文人及其代表作品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唐代文人及其代表作品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已開始,報考綜合崗位的筆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時事、文史、公文寫作及計算機應用等知識。
  • 唐代傳奇中最感人的愛情故事,《霍小玉傳》
    在唐代,文人的創作十分自由,詩歌、散文和小說,成為當時文壇上的主流文學體裁。唐代文人寫的小說,在結構上、情節上、人物塑造上,超越了前朝的短篇作品,被稱為「唐代傳奇」。唐代傳奇中寫得最好的是愛情故事,讀完之後讓人柔腸百轉,感同身受。
  • 你知道江南指的是我國哪一個地方嗎
    不管是在古代影視劇中還是古代詩詞中,都會提到江南。江南是個極具詩情畫意的地方,是古代文人都比較嚮往的地方,康熙和乾隆都曾六次下江南,江南具體是哪個地方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從地理意義上來理解,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意思。
  • 唐代胡姬美女遍布長安酒肆,經常去飲酒作樂是誰?當然是文人騷客
    而讓人疑惑的是,唐朝文人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素材和感悟創作這麼多的詩歌,他們創作的激情是從何而來的呢?這我們就得了解當時盛極一時的「酒家胡」文化,畢竟在很多唐詩都是在吟詠或者暗喻酒家胡。「酒家胡」是什麼?其實酒家胡就是胡人酒肆中跳舞唱歌彈琴的胡人女子,也被稱為胡姬。
  • 江南「茶意」濃茶樓的休閒情結
    一陣西南風吹來,浩瀚的西湖捲起陣陣細浪,湖邊的遊人們,擁一壺氤氳四起的龍井茶,偶爾的一兩枚鵝黃色樹葉子打落在頭頂,西子湖畔的茶樓仿佛凝結了一種休閒情結。      杭州的茶樓多,這在中國也是知名的。早在南宋時茶館茶肆已是遍布巷陌街坊。如今,看湖品茗又成了杭城一種富有代表性的休閒方式。在杭州,各種茶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少說也有700餘家。
  • 江南案:以權力消滅手無寸鐵的文人 成政治醜聞
    劉宜良(江南)1984年10月15日,旅美作家江南在舊金山市郊住宅車庫內被槍擊江南原名劉宜良,1932年生於江蘇靖江縣。17歲時隻身赴臺灣,參加過蔣經國主持的專門訓練班,後來脫離國民黨軍隊,1967年以《臺灣日報》特派記者身份到美國。在美國,他以江南為筆名發表了大量文章,披露蔣氏父子統治臺灣的黑幕,在華人世界引起強烈反響,亦引起了臺灣當局的不滿。
  • 唐代有一紅色的信紙叫「薛濤箋」,文人都視若珍寶,這是為什麼呢
    「薛濤箋」,是唐代一種長寬適度便於寫詩的箋紙。因為是紅色的,所以又叫「紅箋」,又因為傳說是用浣花溪的水造的,所以又叫「浣花箋」。這是在唐代很流行的一種紙,被稱為「詩鬼」的唐朝詩人李賀就有「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詞詠玉鉤」的詩句。在今天看來,薛濤箋很有少女情懷和浪漫色彩。而事實上,它的發明者薛濤,就是一個才華橫溢女子。
  • 唐代的蘭州:庭有樹棲鸚鵡,景色堪比江南
    唐代的蘭州:   庭有樹棲鸚鵡,景色堪比江南蘭州握橋始建於唐代,圖為民國時期的握橋(明代所建)同時,將蘭州景色描寫得如同江南一樣,庭院有樹,樹上棲鸚鵡,園子花很多,麝隱藏其間。如此風光,不僅令今人羨慕,也令古人羨慕。  唐武德三年,高祖李淵設金城郡、金城縣被廢,蘭州被重新整合,下轄五泉縣、廣武縣、狄道縣。後,唐劃分全國為十道,蘭州隸屬於設在青海樂都的隴右道。
  •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詞賞析——落魄文人的多愁善感
    《江南逢李龜年》:江南指湖南湘江一帶。「岐王宅裡尋常見」岐王:李隆基的弟弟,皇上的弟弟。在岐王的府裡曾經經常見您。「尋常」,說明很平常,不是很艱難。而現在兩人都流落到江南來了,開始喟嘆了。「崔九堂前幾度聞」崔九:崔滌。崔家排行第九,崔家是當時的大姓,貴族家庭。崔九本人也是身受皇帝喜愛,出入禁中的。也是名貴顯赫之人。崔九的歌堂中也幾次有幸聽您唱歌。
  • 江南詩性文化的文學呈現(上)
    歷史上,文人墨客圍繞「江南」這一話題曾經留下過無數的詩詞歌賦、動人故事和優美傳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文學成就了風雅詩意的江南。山澤淑靈,煙雨晴嵐,而人文蔚起,教化昌明,江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經濟人文背景,深刻影響了江南人的精神氣韻。詩性的文化,風雅的文學,遂成為江南文化最典型的特徵之一。翻開文學史冊,歷史上留下詩詞歌賦最多之地,當數江南。
  • 江南六大古鎮是哪些 江南六大古鎮介紹
    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懷揣著一股古鎮情結,喜歡行走其中,伴隨著煙雨朦朧般的意境,在其中徹底舒緩一下身心。其中更以江南的古鎮最為美麗,那麼江南有哪些風景優美的古鎮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江南六大古鎮。
  • 騎馬與騎驢——唐代詩人與宋代詞人的審美選擇
    我們知道,馬才是古代最重要的騎乘工具,與文人有非常重要而密切的聯繫。那麼騎馬與騎驢,在詩人心目中有著怎樣一種不同的審美心理呢?驢不是中原所產,而是來自西域。唐代柳宗元在《黔之驢》中明確的說過:"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少在唐代,驢的地位並不高,"蠢驢"是唐代罵人的話,從《黔之驢》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柳宗元心目中的騙是蠢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