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每次找到一個值得吃的小館子
從99年開到現在的灌湯包店
在河南說起灌湯包
那開封人絕對是有話語權的
張俊,一個地道的開封人
99年開始在鄭州經營一家小店
在建新街提起她家的灌湯包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
每天只有晚上才營業
想吃還要自己去拿碗筷自己倒茶
為什麼還有吃貨願意排隊來嘗嘗呢?
你身邊也有像這樣存在多年,深受附近吃貨喜歡的小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建新街,一條煙火氣十足的鄭州老街道。每當夜幕降臨,街道兩邊的小吃店裡人聲鼎沸。有一家灌湯包店,開在街道的深處。如果沒有老食客們帶著過來,一般人還真的很難找到。
老闆娘張俊老家在開封,從小家裡就是做灌湯包的,耳濡目染就學會了包灌湯包。最初來到鄭州時,她推著小推車在街邊賣灌湯包,因為味道還不錯,吃的人越來越多,就開了這樣一家小店,一開就是十幾年。
店裡的包子分葷素兩種,這麼多年來都是張俊親自打餡。她說:「再忙也是我去做。畢竟交給別人不放心,自己做的更能掌握好質量」。每種餡兒光是準備都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這家店只在晚上營業。
◆攪拌好的肉餡◆
為了讓包子吃起來香而不膩,肉餡選用的是相對較瘦的豬前腿肉,還要淋上適量香油提香。不少灌湯包都是用清水或是皮凍來灌湯,這裡用的卻是雞湯。熬好的雞湯倒入肉餡中進行攪拌,也能充分提升鮮味。
◆備好的素餡◆
清爽的素餡包子也是店裡的一大特色。小小的包子裡裝了七八種食材,香菇、木耳、粉條、韭菜、蝦皮……一看就知道這味兒錯不了~
高筋麵粉來和面,多次揉面、醒面後,還要經過一次甩面,才能讓麵團更加柔韌。一個個面劑子在擀麵杖下,變成了一片片柔軟的包子皮。拿起來一看中間厚邊緣薄,這樣既不容易漏湯,包子褶子也不會過厚影響口感。
◆手法熟練◆
包灌湯包不能託在手心,必須掂著包。提著像燈籠,放著像菊花,這樣的灌湯包才算合格。別看這麼快的手速,到了飯點速度還會有些跟不上。現點現包現蒸,這樣出來的味才會好。速凍的包子做起來快,但吃起來就沒有那麼多湯汁了。
◆上籠屜蒸製◆
捏好的包子上籠蒸上幾分鐘就熟了,掀起籠屜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包子皮薄的近乎透明。
提起一隻灌湯包,飽滿的湯汁將包子撐得滾圓。輕輕咬開一個小口,鮮美的湯汁便流了出來。老吃家都不會錯過這口鮮湯,嘬一口任由湯汁在嘴巴裡流淌滋潤著味蕾。肉餡軟嫩鮮香吃起來不覺得膩,內皮浸了湯汁韌韌的有嚼勁。素包子沒有豐盈的汁水,但蔬菜的鮮味依然讓吃貨們捨不得停下筷子。
「許多老食客來到店裡,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自己拿碗筷,自己倒茶,他們知道我們忙不過來,所以也很理解我們。我們也了解很多食客的脾氣和口味,大家彼此都很熟悉,這種感覺挺舒服的。」——張俊
- 灌湯包的二三事 -
店名:千家喜灌湯包
地址:鄭州市建新北街與建新西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西
消費:人均20元
營業時間:16:30-次日凌晨0:30
導演 | Cookie 攝像 | 老土 文案 | Cookie
本文為香香美食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你身邊也有像這樣存在多年,深受附近吃貨喜歡的小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關注我們,一起尋找值得吃的味道
人生難得大快樂
時刻都有「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