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桐廬非遺——是美食,更是文化傳承!

2021-02-22 詩鄉畫城 瀟灑桐廬

好消息!好消息!

近日,

「非遺薪傳」浙江傳統美食展評活動獲獎名單公布啦~

桐廬「十六回切家宴」獲得

「非遺薪傳」浙江傳統美食薪傳獎!

十六回切四點心,幹燒螺螄拌雷筍。

油炸臭幹雞子餅,清蒸白魚熬餛飩。

這是美術大咖葉淺予先生眼中的「十六回切」

那麼,這個被稱為江南滿漢全席的家宴,

到底是什麼呢?

桐廬鎮中醫師王維乃先生於八十年代在家舉行十六回切宴請畫家葉淺予與黃苗子等好友  王天瑞

十六回切始於南宋,有上千年的歷史。筵席由乾果、鮮果、糖果、冷葷各4道為見面菜開席,依次上4熱炒、4大菜、4點心、4飯菜,共十六道。在開席時,將乾果、鮮果、糖果收回廚房,待宴席結束,重新裝盤上桌。在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烹飪技術,新編「十六回切」菜譜兩套。


第一套為:

四乾果:苔菜花生米、椒鹽夏果、開心果、葵花子

四鮮果:楊梅、枇杷、荔枝、水蜜桃

四糖果:掛霜腰果、水果硬糖、軟糖、巧克力糖

四冷葷:泡椒鵝掌、蒜泥白切肉、青瓜海蜇、醬桂魚

四熱炒:頂湯魚翅盅、白果爆雙脆、雪菜炒雷筍、三絲魚線

四大菜:桐君尋味、雞焐肚、燈籠蹄膀、清蒸白魚

四點心:桐江三明治、灌湯小籠包、八寶飯、百歲羹

四飯菜:野菜肉圓、四菇菜心、天地絕配、農家豆腐煲

第二套為:

四乾果:苔菜花生米、椒鹽腰果、開心果、南瓜子

四水果:獼猴桃、桔子、西瓜、甘蔗

四糖果:山楂片、凍米糖、冬瓜丁、水果硬糖

四冷葷:白切羊肉、麻辣小泥鰍、如意蛋卷、醬角麂

四熱炒:霸王素翅、桐江小炒、鹹菜炒野兔、白果蝦仁

四大菜:龜鶴延年、賽熊掌、蕨菜乾扣肉、菜丹扒海參

四點心:八寶飯、芝麻乾菜餅、桐江春色、紅芋絲餅

四飯菜:魚雜小石斑、水煮牛柳、開水二冬、家鄉辣子雞


「十六回切」集炒、燴、蒸、炸、燒精湛手藝於一體,色、香、味、形極佳,是起自南宋的一種高貴宴席,也具有桐廬特色的一道名筵。

十六回切具有其獨特的內涵,「十六」即是菜品數量的一個回合,又是取十全十美、六六大順吉祥之意。在味覺上,四是酸甜苦辣,指代各種味道,亦指人生百態;在時空上,四既指春夏秋冬,又指東西南北。東西南北即四象,陰陽兩儀生四象,混沌三才開六合。在道德層面上,四是中正仁義,是傳統儒家道德倫理的價值和原則。

十六回切講究禮儀,宴會廳內絲竹伴奏、司儀唱名唱菜、跑堂吆喝上菜,十分喜慶。司儀宣布宴會開始,然後主人致辭,說明本次筵席的主題,感謝各位光臨。上菜後,主人向主賓布讓。上酒後,主人敬賓客三杯酒,第一杯感謝大家光臨宴會祝來賓身體健康,天天快樂;第二杯祝來賓家庭和美,闔家幸福;第三杯祝來賓事業興旺,步步高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賓主隨意敬酒,有的客人喝到盡興時,拇戰划拳,其樂融融。

本文由桐廬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整理編輯

部分文字來源周保爾老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桐廬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

歡迎來稿:185941391@qq.com(郵箱)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紹興非遺 是美食,更是文化傳承
    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非遺美食都是以前傳承下來的,是紹興人比較認可的飲食品類,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少美食傳承得比較好,已經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被大家熟知。在飲食文化互相交融、美食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一個問題產生了:傳統的飲食文化會消失嗎?
  • 舌尖上的紹興非遺——是美食,更是文化傳承
    作為一座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紹興有哪些美食躋身了非遺名錄?這些美食背後有些什麼故事?記者日前走近這些非遺美食,探尋它們值得被珍惜的味道。 有人說,飲食文化最能體現一座城的「性情」,最能展現一地居民的生活態度。
  • 舌尖上的煩惱 ——浦東「非遺」美食的傳承困境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上海市民追逐著這種產自浦東、擁有「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身份的美食。   作為「下沙燒賣」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鄭玉霞最近特別忙。除了忙著製作燒賣外,她還要抽出時間參加各種媒體宣傳、現場推廣活動。   整個浦東新區,「非遺」家產豐厚,光是「舌尖上的非遺」這一類,也有9種之多。除了「下沙燒賣」,還有「高橋鬆餅」、周浦「三陽泰」糕點等。
  • 舌尖上的非遺文化:米涼粉 豆面
    吃,不僅是填飽肚子的生存本能,也是隨著歲月長河流傳下來的文化體現。不同的美味特色所代表的不單單是一個地區的獨家記憶,也成為了無數人對家鄉無盡的思念與眷戀,吃上一口屬於家鄉的味道,回味不單有酸甜苦辣,還有對文化歷史的傳承。本期《銀髮時光》就讓我們走進王在琴和楊美兩位民間食品非遺傳承人,一起來品味一下這道來自舌尖上的非遺文化。
  • 預告|今晚21點,一起去嘗嘗舌尖上的重慶非遺美食
    有這樣三位土生土長的重慶資深媒體人,用滿腔熱情和對巴渝文化的熱忱之心,勇挑歷史責任重擔,掀開一臺濃縮小人物百年奮鬥夢想的人生大戲。
  • 舌尖上的中國傳承中國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傳承中國美食文化2012-06-14 10:23:4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現在《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的傳統美食搬上螢屏,希望我們的美食文化得到傳承。  5月22日晚,《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播出了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其中,來自我市的靖江蟹黃湯包、興化龍香芋兩道美食也在節目中驚豔亮相。  這兩道美食是如何與《舌尖上的中國》結緣的?
  • 美團「2020非遺美食節」周末上線,十小時直播搶券助燃舌尖上的非遺
    6月13日即將迎來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重點圍繞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非遺項目,開展非遺宣傳傳播等活動。遺產日當天,中國烹飪協會將聯合美團點評啟動"2020非遺美食節",分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專場,通過開設非遺美食節線上專題、大眾點評App十小時非遺美食直播、千餘家餐飲老字號聯合促銷等活動,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並體驗舌尖上的"非遺",助力餐飲傳承。
  • 品山東地方特色小吃 感受舌尖上的非遺傳承
    千百年來,我國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味覺傾向,製作這些美食的精妙技藝歷經歲月沉澱,逐步發展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文化,不少美食已被列入了各級非遺名錄。日前,記者跟隨山東省文化廳主辦的「2018中央媒體文化山東行」一行來到煙臺、淄博等地,有機會感受當地舌尖上的非遺傳承。
  • 舌尖上的非遺 | 火宮殿臭豆腐
    舌尖上的非遺 | 火宮殿臭豆腐 2021-01-07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塊豆腐的守藝·傳承——孝義以「舌尖上的非遺」繪「文旅大產業」
    A尋味非遺:孝義南曹村豆腐傳承豆腐製作特色技藝孝義的南曹村豆腐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與味道於2010年被列入呂梁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南曹村豆腐潔白如雪,柔嫩細膩,味香醇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舌尖上的非遺」——蒙古族美食
    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月12日,文體旅遊廣電局組織融媒體中心、非遺中心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來到我旗白彥花鎮塔汗其嘎查,親身體驗了蒙古族烤全羊、蒙餐(血腸、養肝、羊肚)、冰煮羊、奶食等製作全過程。
  • 桐廬:深澳時節曬出當地非遺家底
    桐廬當天,遊客、村民們不僅在千年古村品嘗到「洋咖啡」,吃了傳統小吃,同時還大開了一次眼界——一場熱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在深澳老街裡亮相。整個街巷人流攢動,就跟過年似地熱鬧。  桐廬地區過「時節」的風俗,大約起自宋元,盛於明清,一直延續至今。時節是當地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個村子過時節的具體日期不一樣,節日的長短也不一樣。
  • 《舌尖上的中國》特級廚師胡曉遠現場掌勺,「非遺」美食麻婆豆腐
    那你有看新聞2019年10月份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嗎, 特級廚師胡曉遠現場掌勺,他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美食顧問,也是當時片中掌勺做麻婆豆腐的人。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開幕後的第一場展示,熱心觀眾們把特級廚師胡曉遠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大家一邊看他做麻婆豆腐,一邊討論著怎麼做這道菜才算「最正宗」。
  • 「非遺薪傳」浙江傳統美食大PK,有你最愛的味道嗎
    這種面在製作中加上了適量的清水和海鹽,經和面、搓條、上箸、串面、出面、開箸、剪腳、收面等8大道傳統手工技藝,跟《舌尖2》中陝西老張家的空心手工掛麵製作工藝如出一轍。看著這滿滿一桌都放下下的十六回切,誰會想到30多年前,桐廬人葉淺予回到家鄉,想在80歲壽宴那天開一席十六回切以宴賓朋,卻已經沒人會燒這桌菜了。「傳統美食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流失了。留住飲食文化,挖掘飲食文化,應該注重跟地方傳統文化相結合。」
  • 崇福開展清明非遺美食展示品鑑活動
    傳承「舌尖上的清明」 崇福開展清明非遺美食展示品鑑活動 發布日期:2019-04-17 17:10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桐鄉新聞瀏覽次數: 青團、粽子、甜麥塌餅……4月2日下午,一場清明節非遺美食展示品鑑活動在崇福鎮南陽村文化禮堂火熱開展,活動現場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清明非遺美食,各種美味更是刺激著現場市民的味蕾。
  • 國慶帶上家人來品嘗舌尖上的非遺美食吧!
    蘇州市會議中心/蘇州市中心大酒店作為蘇州十宴的發起單位,以全面提升蘇州非遺美食的傳承與創新為己任,以發揚蘇幫菜影響力為奮鬥目標。崑山奧灶面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劉錫安現場分享奧灶面的文化歷史為了傳承蘇州非遺美食的工匠精神,蘇州市中心大酒店此次特別邀請了崑山奧灶面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劉錫安大師,來到「崑山萬三家宴」的發布會現場,同時
  • 李子柒參加國際非遺文化節,促進文化交流,傳承古典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從字面上可以很好的理解出才能的重要性,在這個世界上打拼,就要擁有專業的才藝,如果你沒有專業的才藝或者是技能,那麼你很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中脫穎而出,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講,想要獲得更好的人生機會,只有將自己的才藝打磨得更加專業才行。
  • 舌尖上的渝北非遺,看到都想流口水!
    舌尖上的渝北非遺,看到都想流口水! 一種非遺美食就是一個故事 濃縮了一群人、一座城的生活習慣 今天 讓我們走進「舌尖上的渝北非遺
  • 這些舌尖上的青島「非遺」,你都吃過嗎?
    世界上的風景有千千萬萬,但很多時候讓人印象最深的卻是一頓飯。非遺美食,大都是老百姓身邊的家常,但卻凝聚著一方土地最特色的煙火氣,延續著一座城市的生活情結。舌尖上的青島「非遺」,你吃過幾個?而香酥雞,沙子口金鉤海米、周氏流亭豬蹄、萬和春排骨砂鍋、即墨老酒黃酒、妙府黃酒更是登上省級非遺名錄。「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近年來申請的美食類非遺項目比之前有所增加,也是看到了非遺這塊招牌對其發展的帶動。入選區級非遺後,才有機會申請市級、省級和國家級非遺,項目可以擁有更好的平臺,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舌尖上的中國》來長沙了 在開福萬達廣場可賞非遺嘗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來長沙了在開福萬達廣場可賞非遺嘗美食>華聲在線6月23日訊 城步高山牧場的牛羊奶、紅薯片等「扶貧特產」和曾登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各地美食一起,亮相長沙開福萬達商圈。6月21日下午,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巡展湖南站在開福區啟動,當天開福區對口扶貧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也精彩亮相,市民到萬達廣場可品賞非遺、嘗美味。活動持續到本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