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鍋涮肉,那可是北京飲食文化之一。秋冬季更是涮肉的最佳時節。而老北京銅鍋涮肉自始便有著久涮不淡,肉質久涮不散的特點。這也是北京涮肉的獨特之所在。
據記載,涮肉本是康熙年間滿漢全席和千叟宴的饌食;到了明清時期,漢民火鍋的記載開始湧現,豬肉是當時涮燙的主角兒;後來八旗徵伐天下,吃羊肉的習俗也隨之蔓延;清朝中期,羊肉在涮燙食材中的「正統地位」才日漸穩固。
您看這家的裝修風格,是不是瞬間就有了涮的感覺了呢?
古色古香的牆色,一盞盞燈照亮著拐角處的"別有洞天"。紅黑搭配的樓梯欄杆,霎時有了在四合院的感覺。
排卷的羊肉,猶如一朵朵小花整齊排列,吃到嘴裡鮮嫩美味。即便是一併下入,也不用擔心羊肉"會飛"的情況出現。吃起來瘦而不柴,肥而不膩,是一卷品質不錯的羊肋排卷。如果想吃偏肥一些的不妨選擇羔羊肉。
「清水一盞,蔥姜二三」,是銅鍋涮肉一脈相承的做派。芝麻醬、腐乳汁、韭菜花、芝麻香油,外加蔥花和香菜,這是標配。再搭上幾種小菜,糖蒜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