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銅鍋涮肉兩種蘸料搭配四樣小菜,吃出北京涮肉文化!

2020-12-14 百家號

銅鍋涮肉,那可是北京飲食文化之一。秋冬季更是涮肉的最佳時節。而老北京銅鍋涮肉自始便有著久涮不淡,肉質久涮不散的特點。這也是北京涮肉的獨特之所在。

據記載,涮肉本是康熙年間滿漢全席和千叟宴的饌食;到了明清時期,漢民火鍋的記載開始湧現,豬肉是當時涮燙的主角兒;後來八旗徵伐天下,吃羊肉的習俗也隨之蔓延;清朝中期,羊肉在涮燙食材中的「正統地位」才日漸穩固。

您看這家的裝修風格,是不是瞬間就有了涮的感覺了呢?

古色古香的牆色,一盞盞燈照亮著拐角處的"別有洞天"。紅黑搭配的樓梯欄杆,霎時有了在四合院的感覺。

排卷的羊肉,猶如一朵朵小花整齊排列,吃到嘴裡鮮嫩美味。即便是一併下入,也不用擔心羊肉"會飛"的情況出現。吃起來瘦而不柴,肥而不膩,是一卷品質不錯的羊肋排卷。如果想吃偏肥一些的不妨選擇羔羊肉。

「清水一盞,蔥姜二三」,是銅鍋涮肉一脈相承的做派。芝麻醬、腐乳汁、韭菜花、芝麻香油,外加蔥花和香菜,這是標配。再搭上幾種小菜,糖蒜便是其中之一。

相關焦點

  • 老北京銅鍋涮肉,曾經的御膳房特供
    要說當下有什麼吃食最受人們的喜愛,那麼火鍋絕對榜上有名。但凡下雨或者下雪,朋友圈就會出現「下雨/下雪天和火鍋更配喲」的文案。過去,北京很少有人說火鍋這兩個字,那時候老北京人管吃火鍋叫涮肉,全稱叫老北京銅鍋涮羊肉。
  • 銅鍋涮肉:你吃對了嗎?速看讓老北京人連稱地道的實用建議
    古往今來,南有重慶火鍋,北有老北京銅鍋涮肉。前者講究的是辣得爽快、酣暢淋漓,而後者則更看重食物本身的味道。鮮紅的肉片浸入清亮滋補的湯中,轉而蘸上調好的芝麻醬,這就是老北京銅鍋的獨特魅力。但是,關於老北京銅鍋,一直以來你都吃對了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這老北京銅鍋涮肉中暗含的門道。
  • 在北京,這天氣還是得吃「銅鍋涮肉」
    若以食物具象北京的記憶,那必是一盞銅鍋,氤氳熱氣。在北京吃銅鍋涮羊肉,招呼夥計張嘴說第一句話,就能看出你是不是內行。  銅鍋涮肉,內行人叫「涮鍋子」,鍋一定是銅鍋,大肚圍邊,炭火集中。在涮肉館子裡,說「上個火鍋」和說「支個鍋子」的,明顯是兩路人。
  • 賞析|老北京銅鍋涮肉的講究,保證讓你垂涎三尺!
    北京人的講究,是出了名的。講究禮兒,講究面兒,講究吃,講究玩……這是三朝古都遺留下的「血統」,也是一種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農曆八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時令從深秋進入冬季,這是北京人涮羊肉的時節。大街小巷的涮肉店,家家爆滿。
  • 北京前門的老北京銅鍋涮肉,2個人吃了8種涮菜292元,貴嗎?
    北京前門的老北京銅鍋涮肉,2個人吃了8種涮菜292元,貴嗎?滾開的銅鍋,新嫩的羊肉,再來點小酒,吃的就是一個熱熱鬧鬧的氣氛,暖身又暖胃的美食絕對非火鍋莫屬了。老北京涮肉,銅鍋是標配,導熱快的銅鍋講求水開放肉開心涮,鋁鍋鐵鍋靠邊站。說吃就吃,約了小夥伴在離家最近的前門匯合,煤市街的宣武小院涮肉走起。這家店最開始在宣武門那裡,後來搬家到大觀園,因為經常排隊所以在前門這開了分店。
  • 老北京涮肉:鍋必是銅鍋,肉必是羊肉
    老北京吃涮肉講究用什麼地方的羊肉肉質最肥嫩,沒有羶味,說法越來越多,老饕都說「口外」,朦朦朧朧的,其實所謂「口外」多數是內蒙古的綿羊。以前一隻羊身上能涮的只有上腦、黃瓜條、磨襠、小三岔、大三岔。涮羊肉的鍋必須是銅鍋,火最好是炭火,湯底定要「清水一盞,蔥姜二三」。
  • 「吃」系列 之 「銅鍋涮肉」
    有片這一片的功夫,別的阿哥們能吃完血腸又喝了兩碗酸菜湯,早跟主家打完千回家上炕歇著了。關注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因為同學朋友多在北京,自己也在北京生活了將近四年,對北京的吃食還是有一點想寫的。上學的時候系裡的潘老師各種詆毀北京沒文化底蘊,所有東西都是外省傳來的。這話先不置可否,單說北京的吃的。
  • 地道的老北京銅鍋涮肉
    說起銅鍋涮肉,總是能勾起無數北京人的回憶。過去,大概每家都有個銅鍋,到了冬天,甭管是自家吃還是招待客人,沒別的,就好這口兒。支起熱騰騰的的炭火鍋子,大家圍成一圈,你說我笑,好不熱鬧。
  • 西安這家館子的銅鍋涮肉也太潮了 能吃出皇帝感覺
    最近幾天的天氣可真好,坐在戶外來上一鍋涮肉的季節真的到了,今天就推薦一家能吃到正宗京味兒涮肉的館子,關鍵詞是還很潮。 鎮店之寶」景泰藍銅鍋「是店裡最靚的風景,藍底的牡丹花紋樣,每一個都是精緻的藝術品。
  • 川二代的創業人生——銅鍋涮肉
    在燕郊有一位傳奇人物,這位餐飲人在京貿物聯的南門開了一家名字叫老友銅鍋涮的門店,小小的年齡,做出了名噪一方的銅鍋涮肉,吃過的食客都說好。
  • 長春6家老式銅鍋涮肉,清水真香吃一口就被徵服!
    元盛居首先要說的,必須是長春人從小吃到大的元盛居,不論春夏秋冬店裡總是座無虛席,隔三差五就要去排隊吃一頓解解饞。簡單但經典的清水銅鍋,鮮嫩量大的羊肉,爽脆彈牙的水爆肚,濃香醇厚的麻醬蘸料,搭配在一起怎麼吃都不會膩。
  • 這家店兼顧傳統銅鍋涮肉和地道重慶紅油鍋,一次性讓你享受個夠
    好羊肉,清水涮。秋冬是吃羊溫補的季節,這時候外面已經凍得出呼氣,進屋裡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涮羊肉,那可別提多美了!今兒小編推薦給大家長春非常有特色的一家傳統老銅鍋涮羊肉,他家還有神奇的四大怪,它就是位於東嶺南街金橋花園28棟的紅座銅鍋涮肉!
  • 銅鍋刷肉,來北京必吃的美食,但是大多數人都去錯了地方!
    涮肉本是康熙年間滿漢全席和千叟宴的饌食;到了明清時期,漢民火鍋的記載開始湧現,豬肉是當時涮燙的主角兒;後來八旗徵伐天下,吃羊肉的習俗也隨之蔓延;清朝中期,羊肉在涮燙食材中的「正統地位」才日漸穩固。老北京涮羊肉,鍋必須是銅鍋,肉必須是羊肉!
  • 記住,老北京涮肉≠火鍋!
    這些經營涮烤肉的店鋪都在門前設有「烤涮」的門燈,或在門前放置「涮」字招牌,是街市上的獨特景觀。北京人把吃火鍋稱為「涮鍋子」,「涮羊肉」也早已與北京烤鴨、烤肉並列齊名,成為北京著名的風味佳餚。吃老北京涮羊肉一定要採用銅鍋炭火,精選的羊肉放在銅火鍋的清湯裡一涮,再蘸上麻醬小料,滋味極盡鮮美,還能感受到濃濃的老北京文化。銅爐?炭火?
  • 為什麼老北京銅鍋涮肉涮的是羊肉?
    時近大雪,伴著一場初雪的來臨,一地銀白的北京城,搭配火鍋可謂絕配!在老北京,那必須得是銅鍋涮肉。清水一盞,蔥姜二三,鍋一定得是銅鍋,肉也一定得是羊肉。 「金盤初膾鯉,金鼎正烹羊。」」吃羊肉的歷史這麼長,吃法這麼多,那麼涮羊肉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考古資料顯示,遼代壁畫中就已經有契丹人吃涮肉的畫面。涮羊肉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南宋。
  • 冬天吃涮肉 北京火鍋美食地圖完全攻略
    當時以忽必烈為首的驍勇蒙古人均以吃羊肉為首選,主要做法是支一口大鍋,大塊大塊地煮羊肉,總之比較豪邁粗放。一次因情況緊急需趕快吃完出發作戰,忽必烈的將士們為省事索性把羊肉放在帳篷外微凍,然後用刀快速切成小片,沸水裡一涮,撈出後蘸料吃,竟發現是如此之美味,這就是最早的涮羊肉。本來只是為填飽肚子了事,不期然卻成為愈演愈烈的特色美食。
  • 老北京銅鍋涮肉,到底比重慶火鍋好吃多少倍?
    北京的冬天,是滿城儘是羊肉味兒的冬天。每當到了寒意漸濃的時節,來頓銅鍋涮肉就成了京城百姓不謀而合的集體念想。「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故曰補可以去弱。」這「老北京銅鍋涮肉」之所以能經久不衰,靠的就是不整那么蛾子、踏踏實實做到位,這才是老北京人的範兒。沒這講究勁兒,那就不叫「爺」了。配菜老三套以前的北京人吃涮鍋子只吃羊肉。
  • 冬天濟南的吃貨們必去的一家店,泉城路這家銅鍋涮肉火了
    對於吃貨們來說,冬季可以不買衣服不逛街,但是不能不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吃涮肉。在濟南,每年一到冬季,各大吃貨群裡便開始了一場場座談會,主角同樣是涮肉。沒有人做過統計,濟南大大小小的涮肉店有多少,但這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 長春人最愛的6家老式銅鍋涮肉,傳統地道口味正宗冬天絕配!
    鍋底不僅僅有清湯鍋,還有鴛鴦鍋和四宮格等,讓你就算是吃銅鍋涮肉也能有更多選擇。他家的食材很新鮮分量也很足,店家還提供免費的水果和小菜,每桌都贈送的菊花茶味道也超好。羊羔肉和錫盟羊肋條是一定要點的,肉質新鮮,涮煮後裹著麻醬吃又香又嫩超級過癮,再來幾個喜歡的素菜,約上三五好友絕對夠吃。
  • 【杭州·東門口·老北京百年爆肚涮肉】即159元享門市價453元東門口北京爆肚涮肉套餐,泉水涮肉,詮釋涮肉靈魂!
    銅鍋、農夫山泉、羊肉、麻醬,可是不容拆散的標配,一切都是老北京火鍋該有的樣子原生銅爐鍋,養生清湯涮燙,這可是吃羊肉的方式!涮羊肉的鍋底講究「清水一盞,蔥姜二三」越是對自家羊肉有信心,鍋底越乾淨即所謂「好肉配清湯」鍋底的清淡,就要求蘸料的高質量,就是小聯最喜歡的芝麻醬啦芝麻醬配料有芝麻醬、韭菜花、腐乳等,並依據個人喜好增加其他提味品,個人喜歡加一些蒜泥和花生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