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多家家樂福超市首次推出線上購物線下取貨模式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BFMTV電視臺4月16日報導,巴黎的6家家樂福超市將從本周起向顧客提供線上購物線下提貨的服務。

報導引述法國《巴黎人報》的消息稱,從4月17日起,家樂福的顧客即可先在線上購物,再前往這6家家樂福門店提貨。但購物額達40歐元(約合人民幣311.61元)以上的顧客才可以享受該服務。

目前,巴黎15區有兩家家樂福超市提供該服務,其餘5家分別分布在14區、11區、17區和20區。家樂福網站上可查詢到6家可供提貨超市的具體位置。

報導稱,雖然家樂福在巴黎提供此項服務尚屬首次,但不二價超市(Monoprix)的顧客早在前幾年就已開始享受此服務。

與此同時,勒克萊爾(Leclerc)超市也開始「攻入」巴黎市場,此前,它們在巴黎的連鎖店寥寥無幾。但從3月開始,該超市開始提供「勒克萊爾到我家」的送貨上門服務,並承諾將提供低價商品。到5月時,勒克萊爾也將在巴黎開展線上購物線下提貨的服務,並可免除商品配送費。(實習編譯:熊明鈺 審稿:趙怡蓁)

相關焦點

  • 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掌柜智囊打造「線上+線下」智慧零售服務平臺
    更重要的是,7月上旬,掌柜智囊網上商城服務開通試運營,標誌著掌柜智囊正式開啟「線上+線下」智慧零售服務新模式,迅速獲得了廣大新老用戶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好評。掌柜智囊打造「網絡社群+實體門店」智慧零售服務平臺事實上,掌柜智囊收銀機不但可以幫助小微零售商在採購、管理、收銀等方面提質增效,在零售模式上也帶來了巨大變革。目前,已有5家社區超市推出了掌柜智囊網上商城服務,更多客戶正在調試接入中。
  • 線上家樂福逐鹿京城
    電商配送覆蓋北京全市  在家樂福App上,北京各區甚至延慶、密雲、門頭溝等郊區也在服務範圍內,朝陽區更是細分為朝陽區南和朝陽區北。根據家樂福官網門店信息,門店最多的城市為上海,擁有30家門店;其次為北京,擁有20家門店。
  • 傳統商超輾轉求生:聯華超市反攻線上、家樂福試水智慧門店
    對此,聯華超市表示,進行收購事項有利於公司更好地理順公司附屬公司與上海百聯的股權關係。公司正致力於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提升全渠道業務能力,聯華電子商務是公司線上業務運營的平臺。由此看來,聯華超市正準備進一步反攻線上,以遏制逐漸萎靡的線下零售。   據《電商報》了解,聯華電子商務成立於1995年,主要從事網上零售及批發業務。
  • 「海鸚鮮生」線上商城很便利!日照市民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原標題:29秒丨「海鸚鮮生」線上商城很便利!日照市民線上下單、線下取貨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3日訊 2019年底,根據日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日照市城投集團接手便民菜市場運營工作,接管城市主城區部分住宅小區配套便民菜市場資產。
  • 商超直播成趨勢,蘇寧家樂福華北區總裁線上賣貨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線下商超紛紛試水直播,蘇寧家樂福則直接將高管「推上」直播臺。4月18日,蘇寧家樂福華北區總裁鄒國發將在家樂福「418一起來Dian購物節」上開啟直播。據悉,這場為期10天(4月14日至4月23日)的購物狂歡節將推出多項折扣福利。
  • 線上家樂福逐鹿京城 電商配送覆蓋北京全市
    電商配送覆蓋北京全市  在家樂福App上,北京各區甚至延慶、密雲、門頭溝等郊區也在服務範圍內,朝陽區更是細分為朝陽區南和朝陽區北。根據家樂福官網門店信息,門店最多的城市為上海,擁有30家門店;其次為北京,擁有20家門店。
  • 美團外賣「網上家樂福超市」 上個千單品一鍵下單
    美團外賣APP上的「網上家樂福超市」,出售的商品包括蔬菜水果、麵包零食、米麵雜糧、生活用品、進口保健食品等,基本涵蓋了家樂福線下門店所有品類。值得注意的是,同步上線還有生鮮和日配等不易於線上管理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
  • 線上家樂福開到北京
    北京家樂福搬到網上記者注意到,在北京,家樂福網上商城融合線下門店資源,門店配送100%保證正品,且價格和門店一致。據介紹,家樂福網上商城北京站單品數達到15000個,並有4000多個進口商品陳列。北京站上線之初還推出生鮮品類,和線下賣場共享採購渠道,並提供全程冷鏈配送服務(包括冷鏈發貨、分揀、運輸和宅配),以及主動製冷技術,保證了從門店到用戶的無縫對接,嚴格控制產品的新鮮和安全。此前,家樂福網上商城上海站上線半年左右才增加了APP應用,實現了線下實體商業超市的移動化,而此次家樂福網上商城北京站上線同期即推出APP,給予消費者更為便捷的購物體驗。
  • 臺灣家樂福積極搶開小型店 愛買、大潤發強攻線上
    面對便利店、超市夾擊,臺灣量販店求新求變。家樂福積極搶開小型店(便利購),預計年底的店數將從現有的8家展至15家;至於愛買、大潤發則往雲端發展,開發線上購物市場,企圖以虛實整合的優勢,全力反擊。  臺灣量販店龍頭家樂福多年前就已嘗試開設小型店,經過測試後,發現消費者對於能夠更便利購物的需求愈來愈高,因此,去年起大動作開設1千坪以下、約介於300至800坪的小型店,目前已有7店,分散在全臺各地,23日將開出第8個小型店,成為第一家在臺北市落腳的小型分店,也是全臺第70店家樂福。
  • 永輝、家樂福、物美、大潤發等超市電商評測
    都賣進口商品,而為了拉新折扣依然是最常見手段  百聯電商和飛牛網更像京東商城或亞馬遜那樣的線上超市+百貨,SKU (據說)是百萬級別的。家樂福、麥德龍、永輝和物美/多點則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大賣場超市,以食品和日化用品為主,SKU 在1~2 萬。
  • 非常時期,這份線上買菜手冊請收好
    宅在家,不出門,媽媽變著法子用囤下的簡單食材,將每一餐做得美味可口。家人親手烹製的味道,成為這個特殊時期裡,沉甸甸的慰藉。可是在家呆了好多天,相信不少小夥伴的囤貨已經所剩無幾了。為了在宅家期間,讓買菜這件平凡小事回歸日常,上遊新聞潮流生活欄目整理了一份重慶超市買菜手冊,讓你可在這個寒冷的日子收穫廚房裡簡單的溫暖。
  • 銀聯超市節火爆來襲!線上囤貨,線下購物,解鎖N種薅羊毛姿勢!
    中國銀聯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  廣發銀行等8家銀行聯合29個品牌  一起推出線上線下超值優惠活動    銀聯雲閃付聯合29家知名品牌  全國各地線下門店總量超過12000家!  生鮮蔬果、零食糧油……種類超齊全  線上線下火力全開!一站式承包吃喝玩樂!  還能get超值滿減優惠!簡直幸福感爆棚!
  • 新零售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實現線上線下的擁抱融合
    同時,在網際網路熱和電商的社會背景下,出現了新零售商業模式。什麼是新零售?新零售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阿里雲棲會議上提出的新概念。新零售是指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改造和升級企業產品和分銷渠道,進而建立線上服務和線下體驗的商業模式。那麼,新零售時代的具體商業模式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 線上支付+線下促銷的混血兒:支付寶的雙 12 靠什麼喚醒實體店商業?
    雙 12 也是線下商業利用網際網路升級的集中體現。今年雙 12,消費保險、口碑貸、花唄等各種網際網路金融服務開始走向線下,顯示出 「線上支付+線下促銷」 的巨大想像空間。今年雙 12 還沒有開始,但從目前的 「戰前準備」 看,似乎比去年盛況再上了一個臺階。口碑平臺運營總監朱曉蕾介紹,截止 12 月 1 日,全國已有近 1000 家大型購物中心、5 萬家超市便利店、55 萬家餐廳確認參加今年的雙 12 活動。目前全國已開業的大型購物中心大約有 4000 家、超市便利店大約有 10 萬家、餐廳有 500 多萬家。
  • 29秒丨「海鸚鮮生」線上商城很便利!日照市民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疫情防控期間,為滿足市民對菜籃子需求,減少人員聚集性、大面積接觸,避免疫情傳播,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市城投集團及時推出日照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海鸚鮮生」線上商城,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取貨「一線」服務。市城投集團開闢「海鸚直供」專欄,確保給市民提供品質新鮮、價格實惠的果蔬,幫助解決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最大程度地保障市民安全健康。
  • 家樂福華南區啟動「雲購物」多家門店直播帶貨成效初現
    其中,韌性較強的必選消費如商場超市這類線上渠道較為成熟的行業「危中有機」。除了有地方政府出臺各種減免企業租金、電費、稅額的政策進行幫扶。在「節流」的同時,商場超市如何「開源」?家樂福華南區珠海吉大店提供了一份可實踐的樣本。
  • 初麼攜手物美多點等渠道 ,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戰略布局
    8月21日,初麼布局線下商超首次入駐大型連鎖超市——物美。此次在物美500多家門店的全面鋪貨,也是初麼品牌從線上走到線下完成全渠道融合布局的第一步。布局線下商超渠道,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場景據悉,此次初麼入駐物美超市,除了打開線下超市渠道,同時上架物美線上購物平臺多點app,藉助多點平臺,順利打通了初麼品牌線上與線下消費者多場景購物渠道的完整連路
  • 美國Target擬推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服務模式
    離歐美傳統的假日購物季正式開始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美國零售商Target(塔吉特)計劃在此之前全面推出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服務模式。  據了解,這種從網上下單、到實體店取貨的形式已經廣泛地被零售商們所採用,沃爾瑪和百思買就是典型的代表。
  • 為了鼓勵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沃爾瑪祭出打折大招
    為了鼓勵線上下單線下取貨 沃爾瑪祭出打折大招來源:聯商網2017-04-12 15:09 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時,往往會在一些不昂貴,但很重的商品前卻而止步,即使這個商品有很大的折扣,相比起那些體積重量小但價格昂貴的商品而言,這些很重的商品會花費巨額的配送費。從這種商品切入,相比於純線上電商來說,無疑會給具備線下實體店的零售商而言,帶來巨大的優勢。除了節省成本,讓消費者在店內提取貨物還能增加到店頻率,給到零售商更多的機會來售賣商品。
  • 同一超市線下塑膠袋付費,線上無節制打包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發現:同一家超市,人們線下購物時自己帶環保袋或為塑膠袋付費,線上購物時電商平臺卻免費提供塑膠袋,且打包時毫無節制。外賣時,「打包盒+塑膠袋」是標配,部分中小商家所使用的塑膠袋質量低下。一個個塑膠袋串聯起了網購生活,平臺卻鮮有給用戶在使用塑膠袋時更環保的選項。11年前,「限塑令」剛推出時,外賣和生鮮電商還未如此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