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食藥署」4月底將啟動手搖杯茶葉大稽查(圖)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英國藍」部分茶葉透過臺中市大統茶莊間接向桃園市亞東制茶廠在內的三家茶行進貨,桃園市衛生局稽查亞東制茶廠清點、核對七項進口茶葉產品數量。圖/桃園市衛生局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總店在臺南市的連鎖茶飲店「英國藍」,檢出多項原料農藥殘留不合格,衛生局決啟動茶飲稽查專案,要求全市茶飲店必須提供原料檢驗合格證明,否則停止販售;但市長賴清德裁示改為「不應販售」。

據報導,茶飲風暴下臺北市衛生局採更嚴格管理,明要邀連鎖茶飲店業者開會,要求業者限期提出飲品農藥自主檢驗報告,否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罰新臺幣3萬元到300萬元。

臺「衛福部食藥署長」姜鬱美昨天表示,除了提供檢驗報告,業者應該負起更多責任,嚴格自我管理。「食藥署」四月底將啟動「連鎖手搖杯飲料店專案稽查及玫瑰花瓣稽查」,過去僅稽查飲品冰塊或店內的衛生環境,這次會以茶葉為稽查重點,將是歷年來最大稽查專案。

姜鬱美表示,臺灣地區進口茶葉三成以上來自越南,但自2008年起,越南進口茶葉連續多批不合格,開始逐批查驗,目前綠茶不合格率為0.77%,紅茶17%;大陸茶葉目前僅能進口普洱茶,其餘茶葉不得進口。

臺南市衛生局長林聖哲表示,今天起,業者若不提供檢驗合格證明就要下架;倘不下架,即上門抽檢,若檢出有農藥殘留不合格即開罰。

林聖哲表示,許多手搖茶飲連鎖店的總店都在臺南,除英國藍,還有清心、五十嵐、茶的魔手、紅太陽等,衛生局將要求總店把原料送檢合格證明給下遊加盟店,基本上是採取源頭管理,但如果店家不配合出示合格證明,將主動抽檢產品與原料。

衛生局表示,過去也曾抽檢茶飲店的農藥殘留情況,不合格率約一成,英國藍這次「中鏢」率高得驚人。衛生局已抽檢英國藍13項原料,同時市售的茶飲店原料20件一併送驗,檢驗報告本周出爐。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臺食藥署將持續追蹤「五十嵐」上遊農藥殘留茶葉來源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食藥署」消息,針對「五十嵐」茶葉檢出農殘事件,4月24日臺灣食藥署發布公告稱,將持續追蹤「五十嵐」上遊農藥殘留茶葉來源。以下是公告全文:    有關五十嵐企業有限公司四季春茶檢出芬普尼,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4月23日接獲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通知即前往五十嵐總公司稽查,該四季春茶葉來源為三清制茶公司,2015年3月18日共進貨7,568公斤,已全數售出,目前僅剩不同批之四季春茶1,581公斤,已將全數封存。
  • 臺灣啟動火鍋店大稽查 薑母鴨臭臭鍋全查
    原標題:臺灣啟動火鍋店大稽查 薑母鴨臭臭鍋全查  中新網3月10日電 綜合臺灣《聯合晚報》、「中央社」報導,為了解臺灣火鍋店標示、食材來源,臺「衛福部食藥署」已啟動全臺火鍋店大稽查。食藥部門負責人姜鬱美今天在「立法院」表示,各地衛生局已開始針對轄區連鎖火鍋店、人潮多的知名火鍋店,調查菜單宣稱是否與實際相符,並稽查原料來源、抽樣檢驗農藥和動物用藥等。   姜鬱美說,包括王品石二鍋、霸味或帝王薑母鴨、錢都、三媽臭臭鍋等,都在稽查行列,最快預計6月底前會有初步結果。日前提及的秘密客計劃,是委託民間購買100件火鍋湯底檢驗,稽查也已啟動。
  • 手搖飲料稽查新增4款不合格產品 共60件已下架
    華夏經緯網5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食藥署」手搖飲料業者稽查再增4件不合格,共計有60件不合格要下架,不合格率是8.69%。    據報導,「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德原說明,日前茶飲產品含農藥殘留事件啟動「市售連鎖手搖飲料業者稽查項目」,共抽驗831件,目前已完成679件的檢驗,其中59件檢出農藥殘留、1件是業者自主通報。    王德原說,新增屏東縣及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通報的4件不合格產品,累計不合格率是8.69%。
  • 臺灣「食藥署」抽檢元宵節湯圓、芋圓等食品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食藥署2日表示,抽驗元宵節食品,包括,湯圓、芋圓、粉圓共242件,有4件不符規定,多是散裝紅白湯圓及肉餡湯圓。    臺食藥署指出,元宵節應景食品是湯圓、芋圓、粉圓,日前透過地方衛生局啟動稽查抽驗市售包裝及散裝食品,檢驗項目包括一般食品衛生標準、防腐劑及甜味劑等。    臺食藥署稱,共檢驗242件,有4件不符規定,包括嘉義市「中美」、學甲零售市場62、63攤、臺中市霧峰「許尊重」的散裝紅白湯圓檢出「己二烯酸」、「苯甲酸」。
  • 政策大轉彎 臺"食藥署"鬆口"新竹米粉"仍可冠名
    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米粉新標示昨天首日上路,因業者向「立委」陳情指百年品牌可能因而消失,臺「衛生福利部」昨天下午政策轉彎,放寬標示規定,只要有米成分,均可以「冠名」方式註明「新竹米粉」等字樣
  • 宴席餐廳存放逾期食品 臺「食藥署」揪出15家
    為防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臺「食藥署」針對全臺303家宴席餐廳進行稽查,15家被揪出違規存放逾期食品,以新北市、新竹市各4家違規最多,開設饗食天堂的饗賓餐旅公司中央廚房也上榜。    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5日公布2019年度宴席餐廳項目稽查結果,「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簡任秘書林炎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民眾不論節慶、婚宴、出遊都可能到宴席餐廳用餐,一次的用餐人數也相當多,一旦食安出問題,恐出現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因此「食藥署」今年5到8月間針對全臺宴席餐廳展開項目稽查。
  • 臺「食藥署」清查全臺麵粉廠 發現飛蛾、老鼠屎
    華夏經緯網2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衛福部食藥署」11日公布全臺麵粉廠清查結果,22家最上遊的麵粉廠中,有11家衛生環境不合格,不僅被發現有老鼠屎,磨粉機管線中還有蟲卵,甚至已孵化的飛蛾,已請業者限期改善,否則依法可處6萬至2億元(新臺幣,下同)罰鍰。
  • 胃散、茶葉等接連出問題,臺灣難道只有茶葉蛋值得陸客買?
    上個月,臺灣爆發黑心劣藥風波時,桃園市衛生局曾打包票保證沒問題,不料1個多月後,「食藥署」昨晚接獲桃園市衛生局通知,「張國周強胃散」的原料碳酸氫鈉,未取得原料藥許可證、也沒向申請自用原料輸入許可,衛生局要求效期在2019年3月前的產品全數下架。張國周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曾發聲明該公司產品「張國周強胃散」使用日本原裝進口之醫藥用等級碳酸鎂原料,請消費者安心使用。
  • 臺灣食藥署啟動「108年皮蛋及鹹蛋製造業稽查專案」
    皮蛋及鹹蛋具獨特口感和風味深受大眾喜愛,為確保市售該等產品之安全衛生,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近日將啟動「108年皮蛋及鹹蛋製造業稽查專案計劃」,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針對皮蛋及鹹蛋製造業執行稽查及抽驗,以維護民眾食用衛生安全。
  • 代購藥品中竟含致癌物 臺"食藥署"呼籲民眾謹慎為之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6日訊 臺灣「衛福部」食藥署昨天表示,日前臺灣海關部門首次攔截民眾在大陸寄回的包裹中裝有仿日本品牌的熱門便秘藥,藥品外盒幾乎能夠以假亂真,但裡面卻是綠色膠囊,與真品的粉紅色藥粒不符,送「食藥署」化驗後,竟含有禁藥「諾美婷」和酚酞成分,如果食用恐引起心律不整、致癌,甚至會有致命風險;有關部門提醒民眾應就醫或到藥房取藥
  • 臺"食藥署":尊重王品集團擬召員工遊行向頂新求償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王品集團計劃召集萬名員工上街遊行,向頂新集團求償、要求臺當局建立完善認證機制,臺「衛福部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鬱美今天表達尊重。    據報導,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請臺「農委會」、臺「經濟部」、臺「衛福部」官員針對農產品、食品與食品添加物及食用油等從產地到餐桌行政管制流程及各項安全檢驗、驗證的統整聯結,以及認證標章改革措施進行項目報告。    外界關切,後續油品追查是否有新進度,姜鬱美表示,全臺地方衛生局稽查人員正努力進行稽查工作,只要有新進展或發現有疑問,臺「食藥署」一定會立即公布。
  • 臺「食藥署」開放正鰹混充鮪魚 臺北市議員怒:袋鼠肉也可標牛肉?
    臺「食藥署」日前召開專家會議,決議未來只要是「正鰹」的原料,外包裝也可以標示是「鮪魚」。對此,臺北市議員梁文杰不滿表示,若因為吃起來差不多就可以魚目混珠,「那袋鼠肉或鹿肉罐頭也可以標成牛肉罐頭販賣囉?」
  • 胃散、茶葉、鳳梨酥接連出問題 臺灣還有啥值得陸客買
    上個月,臺灣爆發黑心劣藥風波時,桃園市衛生局曾打包票保證沒問題,不料1個多月後,「食藥署」昨晚接獲桃園市衛生局通知,「張國周強胃散」的原料碳酸氫鈉,未取得原料藥許可證、也沒向申請自用原料輸入許可,衛生局要求效期在2019年3月前的產品全數下架。  張國周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曾發聲明該公司產品「張國周強胃散」使用日本原裝進口之醫藥用等級碳酸鎂原料,請消費者安心使用。
  • 臺灣食藥新規:入境超量攜藥 最重判十年(圖)
    臺灣食藥新規:入境超量攜藥,最重判十年。(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6月6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於6月5日宣布,自2015年7月1日起,郵寄、快遞藥品回島或自行攜帶「超量」藥品返臺,一律應於輸入前事先申請進口同意書,違反者依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臺灣新任「食藥署長」:自己10年沒吃油鹽(圖)
    臺新任「食藥署長」葉明功昨(5)上任,宣誓要加強稽查食品大廠。(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食品安全弊案連環爆,懸缺三個多月的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一職,經臺當局「行政院」核定後,昨由臺灣防務部門「軍醫局藥政管理處前處長」葉明功出任。因臺灣食用油混油風暴,葉上任就強調:「將來不只查蒼蠅(小廠),重點是打老虎(大廠)!」並透露因妻子生病,近十年在家吃飯都不吃油、鹽。
  • 哮喘豬疑涉落藥警方追查 食環署出錯致流市面
    圖:高永文表示,上水屠房食環署兩組人員出錯,導致哮喘豬流出市面/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大公網8月20日訊 (記者張琪)40隻江西「哮喘豬」不過,此批次問題豬只哮喘藥濃度異常高,高永文懷疑事件並非屬單純的食安事件,不能排除豬只在抽取尿液樣本檢驗前後,被施用獸藥,當局已尋求警方及內地部門協助,調查豬只哮喘藥源頭。  食物及衛生局、食物環境衛生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聯合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
  • 臺灣食藥署公布107年度中國大閘蟹邊境查驗情形
    食藥署公布本(107)年度中國大閘蟹邊境查驗情形,截至107年10月23日為止,完成查驗程序為24批(淨重107,667公斤),其中21批經查驗合格放行,3批檢驗結果超出衛生福利部公告之「食品含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處理規範」限量標準,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稱食安法
  • 臺灣「食藥署」:巧克力製程用油 高溫恐致癌
    臺灣「食藥署」近期擬比照歐盟作法,訂出限量標準,對食用油、嬰兒奶粉及副食品加以規範,預計明年上半年預告,成為亞洲納管首例。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是食用油經由200度以上的高溫後產生的汙染物,常見於棕櫚油製作的產品,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A級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