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中組部等五部委聯合在萊西召開了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總結和推廣了萊西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三配套」的「萊西經驗」。步入新時代,萊西市不斷深化拓展「萊西經驗」,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振興,將脫貧攻堅推向深入。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萊西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青島市委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35個貧困村、58個經濟薄弱村脫貧摘帽,4個經濟薄弱鎮穩定退出;53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0491人全部脫貧,即時幫扶和脫貧長效機制初步建立,萊西市扶貧辦先後榮獲「山東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山東省扶貧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萊西市堅持黨建統領,盡銳出戰,聚力攻堅,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了目標任務,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堅持黨建統領,聚力攻堅強堡壘
萊西市深化拓展「萊西經驗」,把黨建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紐帶,完善脫貧攻堅推進機制,確保脫貧攻堅成色更足質量更高。
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市委書記、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三級層層抓脫貧攻堅。市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定期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等,研究部署全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抓調度促落實。出臺《關於率先完成農村精準脫貧任務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配備加強市鎮村三級扶貧工作隊伍,齊心協力在精準扶貧上下功夫求實效。
實施村級組織優化調整。打破「就村抓村」路徑依賴,充分整合優質資源,將93個貧弱村整合納入到45個新村中,因地制宜設置專業型、網格型黨組織,構建「鎮黨委—新村黨組織—網格黨組織—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形成上下聯動、條塊融合的脫貧攻堅組織體系。因村派人精準幫扶。選派精兵強將紮根基層,派40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貧弱村發展,因地制宜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致富。充實1732名黨員幹部力量到網格型黨組織,選拔55名專業黨建工作者,公開遴選30名村黨組織書記,有效解決部分村莊「無人選」問題,夯實基層脫貧帶頭人隊伍。
規範管理機制,壓實責任嚴落實
通過建立健全扶貧工作專管、資金專帳、項目專檔、對象專包、成效專查「五專」管理機制,壓實責任,強化擔當,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扶貧工作「專」管。健全市、鎮、村三級扶貧機構,市委、市政府及領導小組專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40餘次,建立完善市級領導脫貧攻堅聯繫點制度,領導幹部帶頭一線調度推進工作,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確保扶貧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扶貧資金「專」帳。為規範市、鎮兩級扶貧、財政、經管部門的資金管理職責權限和流程規範,在扶貧資金鎮級報帳制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青島市首個扶貧資金專帳管理地方性管理辦法,確保了扶貧資金使用安全規範。扶貧項目「專」檔。出臺了青島市首個扶貧項目管理專項規範,統一界定、規範、細化了戶、村、鎮三級扶貧項目的全程實施流程,確保扶貧項目實施有序、高效。扶貧對象「專」包。建立了包括全體市級領導在內的幹部、「兩委員一代表」等「多幫一」包聯貧困戶機制,常態化開展「四季助力、真情扶貧」包幫工作,確保取得幫包實效。扶貧成效「專」查。建立扶貧調度督查機制,採取普查與抽查、明察與暗訪、專業評估等方式,實時督查指導資金使用、項目實施。探索引進第三方普查機制,對村、戶脫貧成效、商業扶貧保險等重點實施了第三方監管、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檢驗。
先後出臺了《萊西市精準扶貧開發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萊西市經濟薄弱鎮、貧困(經濟薄弱)村產業項目資產及收益管理辦法》、《扶貧資金專帳管理辦法》、《扶貧項目管理及資金使用規範》等系統性政策規範。實施資金「專」帳,在扶貧資金鎮級報帳制的基礎上,出臺了青島市首個扶貧資金專帳管理地方性管理辦法,明晰了市、鎮兩級扶貧、財政、經管三個部門資金管理職責、權限,細化了資金在預撥、結算、質保金撥付三個關鍵環節審批操作流程,規範了各部門帳務處理、資產備案等登記標準,12處鎮街全面落實鎮、村、戶三級扶貧資金專帳管理,並建立了扶貧資金專帳,確保扶貧資金使用規範、安全。實施項目「專」檔。實施項目規範管理,統一界定了項目實施的範圍方向,統一規範了戶、村、鎮三級項目的實施流程,統一細化扶貧項目在立項、實施、監管、驗收等全程立檔管理的內容模板,做到單獨立卷、程序不亂、檔案規範,確保扶貧項目實施有序、高效。實施「四權分置」。明確資產所有權、經營權、監管權等權責,項目所有權暫時登記到鎮政府,經營權歸鎮級平臺運營公司,收益權歸插花村,監督權歸相關職能部門,有效保障了資產規範運營。
精準實施產業,激活發展源動力
產業扶貧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萊西市各級黨組織牢固樹立「發展產業是根本」的扶貧理念,因地制宜,培育壯大葡萄、甜瓜、蔬菜、鄉村旅遊等高效村級主導產業,增強了村莊「造血」能力。根據貧困戶勞動能力差異化的實際情況,萊西市積極探索黨組織「產業扶貧+扶志」模式,印發貧困戶產業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實施扶貧懲懶和脫貧獎勵激勵機制,引導貧困戶多幹就多補,投入500多萬元批覆實施種植、養殖等產業項目3000多個,激發了貧困戶發展產業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
通過發展產業扶貧、就業務工扶貧、園區帶動扶貧等十項精準措施,2016年底全市貧困戶全部脫貧退出,年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4184元提高到6027元,超過青島市定退出標準(4600元)的31%。2020年底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1962元,是2014年2.86倍,年均增幅19%。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全部解決,生活質量明顯提升。通過精準實施村集體經濟壯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工程,2017年底,貧弱村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達到「五通十有」要求。2017年93個貧弱村集體年經濟收入1564萬元,較2015年增長93%;2020年貧弱村集體年經濟收入2140萬元,是2015年的2.5倍。通過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加強鎮域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扶貧產業項目等措施,2018年底經濟薄弱鎮鎮域內建檔立卡貧困戶771戶1337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年財政收入達23787萬元,人均年財政收入1089元,達到全市2018年人均年財政收入(2855元)的38.16%,4個經濟薄弱鎮全部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經濟薄弱鎮年財政收入達7億元,人均年財政收入3206元。
創新工作舉措,扶貧扶志增活力
萊西市圍繞改進幫扶方式,建立利益紐帶,以「扶貧先扶志、治愚先治懶」為目標,探索實施「積分制」扶貧。將人居環境、家和鄰睦、就業創業、扶志模範、善行公益等6方面舉措細化為20多項評價內容並具體賦分量化,通過設置基礎積分獎勵、跟蹤動態管理、積分兌換物質獎勵的方式,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主改善家居環境、參與公益活動、自主創業致富等,將物質扶貧、精神扶貧有效銜接,最大限度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在鞏固貧困戶物質脫貧的同時,不斷提升精神扶貧成效。河頭店鎮通過試點實施「積分制」扶貧,在全鎮16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享政策)中立標杆、樹榜樣,樹立評選出42戶「美麗庭院戶」、24戶「自強致富戶」、10戶「孝善敬老戶」和16戶「扶智模範戶」,切實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榮譽感。以點帶面,在全市廣泛推廣「積分制」扶貧,有效引導貧困戶立志立業立德,增強了自身造血能力。
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綜合運用社會力量,探索社會組織、企業公益服務扶貧。針對貧困戶普遍年齡大、能力弱的實際情況,在萊西市院上鎮,結合全市農村助老大食堂服務點,以政府購買麗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專業社會機構服務為依託,探索實施服務保障、貧貧互助、激發內力三種方式為主的「扶助養老+扶貧」模式,有效破解貧困戶群體老人生活不便、收入不穩和信心不足三重難題。加強服務保障,破解居家生活不便難題。依託麗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農村養老服務方面已形成的居家養老、助老大食堂、醫養結合、日間照料等優勢,找準扶貧和養老的結合點,逐步形成定期上門服務、集中託管服務、智能化通訊終端一鍵求助、緊急救助的服務保障體系。加強貧貧互助,破解脫貧信心不足難題。設立崗位,注重從貧困家庭中選聘懂業務、會服務、有愛心的人充實到服務隊伍。以貧幫貧,採取貧貧互助方式,讓相對年輕、身體好的貧困戶去幫助年齡大、身體弱貧困戶,提升被服務貧困群眾脫貧信心,與被服務老人聊家常、鼓幹勁,增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加強激發內力,破解老弱收入不穩定難題。將適宜參加服務隊伍的貧困人員及時吸納到麗馨居家服務中心,一般每人每月可收入1200-1500元,年可收入15000-18000元。通過企業愛心認領和新村設立公益崗位,積極鼓勵貧困人員就近上崗,每人每年可收入6000元,增加了家庭收入,激發了內生動力。
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激發內動力
萊西市根據制定的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方案和工作細則,全面推動相對貧困人口識別、認定、幫扶工作,以「相對貧困線+致貧原因」的精準識別機制、市相對貧困人口預警監測信息分析結果為依據,做好相對貧困人口預警、認定、退出工作,動員市、鎮、村三級摸排人員1200餘人,累計走訪排查19萬餘戶、58萬餘人,摸排核查認定相對貧困戶3398戶、相對貧困人口4986人。建立聯動聯辦機制,以開發式幫扶為主,實行開發式幫扶與保障式幫扶相結合,更加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相對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制定行業長效幫扶機制,重點圍繞教育、醫療保障、住房和飲水安全、就業創業、臨時救助、商業兜底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政策幫扶,形成長效機制。探索社會、金融參與防貧減貧舉措,形成相對貧困幫扶機制工作經驗,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
強化扶貧協作,山海攜手奔小康
今年以來,萊西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黨中央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工作部署和省、青島市工作要求,聚焦人才支撐、資金支持攜手奔小康等六大目標任務,優化細化工作舉措,「由單向幫扶向雙向協作、由輸血式向造血式、由政府幫扶向社會多元化參與」轉變,抓牢抓實工作落實,切實提升對口幫扶西秀區、兩當縣和東明縣工作成效,為助力協作地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萊西力量。
市委書記和市長分別帶隊親赴幫扶地考察調研,並與協作地聯合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共商扶貧協作事宜。此外,20餘個部門和鎮街主動赴協作地對口幫扶單位交流對接,研究幫扶措施,落實決策事項。
今年3月,除青島市級統提資金外,萊西市向協作地共撥付自籌財政援助資金486萬元,在協作地累計完成資金援助項目35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4萬餘名,其中貧困殘疾人130餘名,通過利益聯接帶動了貧困戶增收致富,人均可增收1000餘元,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組織60多個愛心企業,11個先進村,中小企業商會等5個社會組織等向三個協作地捐助社會幫扶資金達872.1萬元。突出產業互惠合作,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今年新籤約甘肅青隴金葉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榕昕篁竹草農業種植、安順青安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及青島金媽媽農業種植4個產業項目。組織引導榕昕牧業、華旭光電、甘肅山海九合、菏澤錦明服裝加工等企業向協作地投資達2.1億元,累計帶動協作地5000餘名貧困勞動力致富增收。在名優特產展銷中心、青島安順農副產品展廳等開設線下專櫃,宣傳推廣協作地區農特產品,今年累計完成消費扶貧實際採購額逾2億元,實現帶貧4200餘人。聚焦勞務協作,著力提高攜手奔小康質量。針對疫情影響,萊西市採取「點對點」包車服務等舉措,累計吸納125名協作地區貧困勞動力來青就業,幫助協作地1220名和234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分別實現了省內就地就近就業和到其他地區就業,同時吸納16名貧困學生到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就讀。依託專業技術人才等培訓資源,協作幫扶地順利完成480名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工作。
成績屬於過去,奮進正當其時。2021年,萊西市將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部署新安排,勇於擔當扶貧系統的新使命新任務,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乘勢而上、接續奮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