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德邁仕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密科技」)在創業板首發上會。精密科技是一家以研發、生產和銷售精密軸及精密切削件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主要產品為汽車視窗系統、汽車動力系統和汽車車身及底盤系統等汽車精密零部件,同時還生產部分工業精密零部件產品。
產能利用率下降
精密科技此次IPO擬發行不超過3834萬股,募資約3.15億元,全部用於精密生產線擴建項目。據招股書介紹,募投項目建設期1.5年,項目達產後,每年可新增高壓泵件類產品3000萬支,柱塞件類產品900萬支,齒型軸類產品2250萬支。每年預計可增加公司銷售收入3.08億元,增加利潤總額5160.34萬元。
之所以選擇募資擴充產能,精密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產能限制是公司主要競爭劣勢之一。「由於客戶及產品種類較多,會存在客戶訂單集中釋放的情況,如出現產能不足將影響公司獲取訂單的能力。公司現有的產能仍然不能滿足未來市場和客戶的需要,急需加大投入提高產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8年起,精密科技各類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就開始出現下滑。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精密科技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情況如下,無心磨床期內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1.89%、82.62%、76.11%和73.21%;數控車床期內產能利用率依次為113.98%、96.6%、77.12%、59.02%;多軸機期內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3.95%、85.23%、64.14%、58.86%。可以看出,2019年其現有設備利用率出現較大降幅,這主要和該年度汽車行業不景氣有關。此外,招股書中精密科技也表示,「公司為應對解決客戶訂單集中釋放時產能不足的情況,於2019年增加了設備產能投入。除收購金華德增加的產能外,公司還新增無心磨車3臺、數控工具機27臺、多軸機4臺。」但從結果來看,其新增產能的消化還需要時間。這種情況下,精密科技繼續募資擴產,很大程度上會導致短期內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降低。
還有一點必須指出,此次募投項目將新增公司固定資產年折舊額2589.20萬元,較現有折舊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這也使得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後的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因固定資產折舊增加而導致精密科技的盈利能力出現問題。
依靠收購提升業績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精密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3.523億元、3.881億元、4.091億元及1.87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667.73萬元、5672.89萬元、3481.32萬元及1660萬元。精密科技在2018年和2019年營收增長率分別達10.18%和5.41%,這主要緣於其在2018年的一起收購。
2018年10月,精密科技用現金7440萬元收購了原參股公司大連金華德77.5%的股權,收購完成後金華德成為精密科技全資子公司。合併報表之後,精密科技在2018年及2019年的收入出現了大幅增長。同時,收購金華德使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毛利分別增加了554.04萬元和2232.92萬元。除了直接並表的利潤外,2018年公司原持有的金華德22.5%的股權經評估後增值,給公司帶來投資收益約1308.19萬元,約佔公司2018年利潤總額的23.42%。
另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精密科技帳面商譽5074.41萬元,全部由收購金華德所形成,一旦未來金華德在經營中不能較好地實現收益,則商譽會有減值風險,將對精密科技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不難看出,如果沒有收購金華德,精密科技的業績情況可能並沒有這麼亮眼。
同時,報告期內,精密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67%、28.24%、25.18%和26.44%,2019年毛利率水平下降較多。精密科技坦承,如果未來公司的經營規模、產品結構、客戶資源、成本控制等方面發生較大變動,或者行業競爭加劇,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該公司的毛利率。
股權頻繁變動
精密科技成立於2001年,但是歷史卻非常複雜。從2005年到2015年,精密科技的第一大股東頻繁變動,先後出現Manifold、大顯股份、中融信、許源經貿、金田貿易、錦宸實業+新億兆+中和順+劉彬合併股權等多個第一大股東,十年期間經過了十次股權轉讓。從2017年到本次招股書披露,精密科技的前十大股東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除大連德邁仕投資始終為第一大股東外,其餘股東持股比例和排名經常變動。
精密科技2016年4月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披露,由於股權結構分散,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本次申報,精密科技則認定德邁仕投資為公司控股股東,何建平為實際控制人。截至此次首發上市招股書籤署日,精密科技共有股東105名,其中機構股東12名,自然人股東93名。除在股轉系統公開轉讓前老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新增股東外,其他股東都是通過股轉系統公開轉讓的方式取得股份。
可以看出,精密科技的股權相對分散,控股股東德邁仕投資持股比例為22.3%,如果本次成功發行3834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15334萬股,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將下降到16.73%。而因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較低,就有控股權不穩定的風險。如果公司上市後控制權發生變化,則會在很大程度上給公司經營管理帶去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崔先生告訴新金融記者,通常情況下,導致股東或者股權頻繁變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行業洗牌過程中,企業之間發生兼併、破產導致部分股東退出,也可能是各個股東在經營理念、企業發展等方面出現分歧,還有可能是出於國家相關方面政策的調整,「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股東和股權過於頻繁地變動都會影響一家公司的穩定發展,也會打擊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新金融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精密科技官方,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責任編輯: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