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冰花小鎮 I 流螢起,大暑至,防暑降溫請及時!

2020-12-18 魯冰花花海

大暑,每年分第十二個節氣,這個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這一年最熱熱熱熱熱熱熱的時候已經來了!你做好接受這一波炒雞大熱浪了不?

大暑有三候:分別是:「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總結出每一候當中相對應的物候現象,也就是大暑三候的「候應」,包括動物候應、植物候應和自然現象候應。

一候腐草為螢,《格物論》說:「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稱。古時候,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喜歡用神鬼說來解釋一些自己解釋不清自然現象。其實,「腐草為螢」說的是螢火蟲產卵。螢火蟲多在夏季水邊的草根上產卵,幼蟲入土化蛹,次年春天變成蟲。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本身變化而成,這只是眼中所見的一種假象。

迎熱而來的螢火蟲生命只有短暫的一個夏季,卻可以在這酷暑晚上用自己微弱的點點螢光,給人清涼,寧靜,美好的浪漫。使酷暑靜謐清涼。

二候

,《禮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溼熱——降雨多,土壤、空氣溼度大,溫度高,高溼、高溫就像兩頭張牙舞爪的怪獸,不停地騷擾者人們!萬幸,這個時候也是莊稼瘋長的時候。讓人們充滿希望和喜悅。

三候大雨時行,《逸周書》曰:「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

大暑之後,雖然進入一年中最熱熱熱熱熱的一個階段,但是這個時節,也有其獨特的風景。

在魯冰花小鎮雨後的晚上,樹林裡,小屋前魯冰花花海邊,一張搖椅,一個蒲扇,一個小桌子,一盤西瓜。

聽著遠處樹葉上滴下的水滴落在下面的葉子上;聞著魯冰花的芳香,慢慢搖著蒲扇,緩緩晃著搖椅;偶爾吃口冰鎮西瓜,一股涼甜從頭頂跑到腳底。

睜開眼,一片流螢微光,星星點點,忽閃忽閃,耳邊蟲兒私語,悄悄說著誰也聽不懂不知道的秘密。

魯冰花小鎮提示您:

大暑已至,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不要熬夜,記得午睡哦!

相關焦點

  • 今日大暑!攀枝花的小夥伴要注意防暑降溫啦!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暑的詩句,你所知道的關於大暑的詩詞還有哪些?夏日閒放唐 · 白居易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褰裳復岸幘,閒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 今日大暑!小夥伴要注意防暑降溫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天氣開始變得悶熱,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 大暑來啦,做好防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1、午後最熱的時候,儘量減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門務必做好防曬措施,如穿淺色或白色衣服,打傘、戴遮陽帽、塗抹防曬霜等;2、在起居上,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及時補水;3、在飲食上,
  • 高考遇上桑拿天 喝點綠豆湯防暑降溫
    原標題:高考遇上桑拿天 喝點綠豆湯防暑降溫  高考今日拉開序幕,會不會遇上下雨天?氣溫高不高?南寧市氣象臺預計,今天白天多雲,局地有陣雨或雷雨,氣溫27~34℃,偏南風2~3級。天氣悶熱,考生要注意防暑降溫,可以吃一些綠豆湯、酸梅汁等解暑食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昨日正式進入小暑節氣。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更加悶熱,南寧的天氣也確實符合這個節氣的特徵,昨天在室外猶如蒸桑拿一般。
  • 大暑 | 荷花生 撲流螢
    大暑日盛三伏暑氣燻坐閒兩厭是蠅蚊縱逢戰鼓雲中起箭射荷塘若灑金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在每年的陽曆7月22日至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表示天氣酷熱,最炎熱時期到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
  • 大暑已至,防暑刻不容緩!
    除了暑氣逼人外,在大暑前後,旱澇、風暴發生頻繁,暑溼之氣容易乘人肌膚腠理開洩,汗液增多之際虛而入,導致體內陽氣受損,心氣虧耗,故大暑時節注意養生很重要。「火雲燒晴空,大暑金石流」,大暑節氣,全民「高烤」,有研究指出,酷暑是被低估的致死因素之一,因此千萬不要在暑天有過量室外活動,老人和小孩要尤其注意!
  • 夏至已至,今天你防暑降溫了嗎?
    夏至已至,今天你防暑降溫了嗎?夏至的時候太陽是位於黃經90度,時間為6月21日至22日。夏至習俗「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 大暑時節 南京靈谷寺螢火蟲飛舞流螢閃爍
    大暑時節南京靈谷寺螢火蟲飛舞流螢閃爍 (1/3) "← →"翻頁
  • 大暑|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大暑 | 輕羅小扇撲流螢 2020-07-22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暑節氣至 | 梅雨霽,暑風和
    因此,大暑節氣養生應注重防暑祛溼,清火養心。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
  • 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來了!這些防暑妙招你都知道嗎?
    「大暑」即大熱,此時節熱浪滾滾,酷暑難熬。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的7月22日至8月6日為「大暑」節氣,正值「三伏」裡的「初伏」和「中伏」。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說:「暑,熱也。
  • 夏季如何正確防暑降溫
    夏季氣溫攀升,人們不免貪涼,也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時候,所以,不能只為了防暑而忽略寒氣侵襲,夏季防寒同樣重要。這期,執一堂中醫醫院邀請到湖南中醫藥大學脾胃專家李定祥教授,為大家講解夏季如何正確防暑降溫。夏天一到,大家都會想方設法防暑降溫,其實這個時候也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時候。夏季的寒氣來源,首先是過量食用生冷食品或冷飲。很多在夏天反覆發作的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感冒、發燒,大多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小孩子過量喝冷飲,會比成年人受損更嚴重。其次是長時間吹空調。
  • 【大暑】吃什麼水果好 大暑最適合吃的水果有哪些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便是大暑節氣。
  • 夜讀丨大暑:輕羅小扇撲流螢
    二十四節氣·大暑大暑記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大暑」即大熱,此時節大熱曝萬物。在北方地區,大家還經常爭論小暑大暑誰更熱,因為大暑時節北方進入雨季,所以氣溫反倒沒有小暑的時候那麼高了。但在南方地區,幾乎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大暑是無可爭議的高溫冠軍。而且現在的高溫,越來越是那種提前開始、延後結束的「超長待機模式」。大暑時節什麼最暢銷?
  • 羽扇豆,又名魯冰花,是不是突然又Get到了~
    昨天是大暑節氣,所謂「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我們已經進入一年中天氣最熱時期。市氣象臺發布今年以來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溫。 精緻花海首選品種一魯冰花        羽扇豆,又名魯冰花。
  • 上海拉響高溫黃色預警,今日最高氣溫將達35℃至36℃
    2019年7月23日10時,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今天上海大部地區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5℃到36℃,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也是上海今年拉響的首個高溫黃色預警。而據上海氣象部門預計,從7月23日開始到8月1日,上海都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幹、熱、曬一個都少不了!
  • 大暑至 來上海這些森林公園乘蔭納涼
    據樂遊上海:7月22日16時37分,大暑至。大暑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再過16天,就是立秋!要注意防暑降溫噢!在這樣的季節裡,到這些避暑聖地乘蔭納涼,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 大暑節氣謹防中暑
    7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節氣,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廣大城鄉群眾要注意防暑降溫,謹防中暑。從醫學角度講,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 小暑至,「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關於小暑的農村俗語:「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小暑這一天中,沒有出現「日頭」,就是沒有出現太陽,是陰天或者雨天的話,那麼到了大暑時節通常會更加炎熱,炎熱到石頭都要被曬開的程度。這個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是總的來說就是必須大暑會非常炎熱。這個俗語在現在看來沒有多大的根據,但是往往根據生活經驗,確實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如何過
    成人:警惕高溫天,消暑先靜心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生魏幗:大暑時節的養生要點就是注意防暑降溫,補水消暑。消暑先靜心嵇康在《養生論》中說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