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以德樹人 用心幫扶 ︱ 水城縣阿戛鎮魚塘小學教師...

2020-12-09 天眼新聞

我叫辛加法,今年36歲,是水城縣阿戛鎮魚塘小學的一名教師。

2007年畢業於六盤水市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同年參加教師考試進入水城縣鹽井鄉馬安小學任教,次年9月借調到水城縣阿戛鎮魚塘小學任教。   從教14載,我始終把教書育人當作第一要務。教育教學中,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尊重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辛加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講

從教以來,我堅持學習學科領域中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參加各種培訓學習,汲取各種教育教學知識以便能高質量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對於學生,我既嚴厲又慈祥,我不想放棄任何一位學困生,也能讓一個學生掉隊。  首先在德育上不掉隊,教師應該以德樹人,學生一進校門我就會從生活、學習、思考等小事中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

辛加法組織開展家長會現場

每學期我會按計劃開展各種具有科學性、知識性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遵守學校的紀律和改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同時利用一切機會與家長取得密切聯繫,和家長們共同教育好孩子。  我始終相信「身教重於言傳」也相信要嚴而有愛。與學生相處中,我要求自己「要學生做到,老師先要做到」。  不論是隨手撿起看到的垃圾,還是學習中探索思考,我都堅持以德施教,點滴生活中傳授知識,讓道德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課堂上,我儘可能探索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動手、動腦,大膽創新,力求使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學法指導,並認真、及時批改作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課堂上的辛加法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講臺,一方小小的講臺踐行人民教師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責任擔當,我總是充滿了力量和激情。   扶貧工作義不容辭,為更加深入了解貧困戶的情況,我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交談,詢問群眾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了解貧困原因。

天冷了,我親自動手為貧困戶解決透風漏雨的問題,晚上農戶回家,我就進行精準扶貧政策宣傳。

辛加法(左一)利用晚上到農戶家進行精準扶貧政策宣傳

從課堂的娃娃到課後的貧困家庭,一直在路上,能換來孩子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能讓貧苦戶感受到一份溫暖增強發展的信念和信心,那就是我沉甸甸的收穫。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魏容

編輯 屠琪

編審 馬剛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異鄉裡的扶貧情|水城縣楊梅鄉楊梅小學教師袁富巧
    我叫袁富巧,30歲,是水城縣楊梅鄉楊梅小學的一名教師,從雲南到六盤水,這是我在異鄉工作的三年,也是我參加扶貧工作的第二個年頭。帶著滿腔熱情和理想,我包保慕尼克村沙地組四戶貧困戶,光榮地成為一名基層幫扶人員。
  • 「我的扶貧故事」每種色彩都應該盛開|水城縣職業技術學校黨支部...
    我叫曹思雲,是水城縣職業技術學校黨支部書記,從一名一線教師到一所學校校長,我深知教育對於貧困孩子和貧困家庭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我才會用自己的行動引導著一個個孩子走出了大山,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堅守在教育脫貧的道路上。
  • 不只是幫農民種煙 貴州省菸草局幫扶水城縣觀察
    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新華網貴陽10月21日電(盧志佳)六盤水市水城縣位於貴州西部烏蒙山區,曾是深度貧困縣。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作為全省結對幫扶重點貧困縣的18家國有企業之一,貴州省菸草專賣局2016年結對幫扶水城縣。
  • 不只是幫農民種煙 貴州菸草局幫扶水城縣觀察
    新華網 盧志佳 攝新華網貴陽10月21日電(盧志佳)六盤水市水城縣位於貴州西部烏蒙山區,曾是深度貧困縣。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作為全省結對幫扶重點貧困縣的18家國有企業之一,貴州省菸草專賣局2016年結對幫扶水城縣。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開拓奮鬥路|水城縣營盤鄉營盤中學教師陳燾
    我叫陳燾,是水城縣營盤鄉營盤中學的一名教師。    從教22年,我見證過營盤鄉的變遷,扶貧路上也記錄著營盤鄉的蛻變,這是一段難忘的旅程。    扶貧工作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細緻。第一個階段是識別與納入。營盤鄉貧困戶識別與納入是經過各村支兩委認真調查、甄別並經過討論開群眾會決定的,之後公示納入。納入之後,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到指定的農戶家中採集圖片資料。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群眾當親人|水城縣蟠龍鎮法那學校教師許壽德
    我叫許壽德,是水城縣蟠龍鎮法那學校的一名教師。從2014年5月開始,除了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我會常常奔走在包保的貧困戶家中。蟠龍鎮壩子村七組,村民楊登學、趙亮明、羅紹珍三家於我已是熟門熟路了。還記得第一次去走訪時,因為該村組地勢較為邊遠,我又不知道他們家所在的具體位置,就叫上初中同學,我們騎著一輛摩託車就上了路。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定能收穫喜悅丨赫章縣古基鎮青龍村幫扶...
    我叫鄧秀,是畢節市赫章縣古基鎮中心幼兒園的一名教師,也是古基鎮青龍村的幫扶幹部。我很榮能成為脫貧攻堅隊伍中的一員,負責幫扶青龍村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王磊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剛參加工作不久,每天接觸的都是小朋友,工作性質單純。
  • 「我的扶貧故事」設身處地 換位思考丨晴隆縣碧痕鎮新坪小學教師胡...
    經常有同事和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曾也心存疑慮。不過現在,經歷了這幾年的扶貧工作,我能夠很肯定的回答他們:「我做了很多實事,不說成績有多顯著,但至少讓我的貧困戶都享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
  • 水城縣「最美風景」
    目前,水城縣城區317畝「黃金地塊」上,已有7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校園拔地而起,成為當地「最美風景」。「我們都是追夢人」,12月4日,記者走進水城縣第三小學,教學樓上字標醒目;教室裡,傳出700餘名住武社區搬遷學子的琅琅書聲。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讓貧困戶過上幸福生活丨普安縣茶源街道...
    我是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小學教師,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脫貧攻堅政策,於2019年5月7日正式接受脫貧攻堅任務,幫扶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村紅寨組岑祥雲戶。  接到任務的第二天,我就和學校老師潘輝江一起到岑祥雲家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師生「奇緣」|鐘山區第三實驗小學教師曾莉
    劉世先所說的「娃兒們的姑姑」就是我。我叫曾莉,是鐘山區第三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給劉世先當「家庭教師」,是我這幾年的使命和擔當。   劉世先家與我的「奇緣」,得從2017年說起。這一年,作為貧困戶的劉世先家,成為了我的幫扶對象。從懵懂青澀的少年到意氣風發的青年,在扶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與貧困戶的相互「幫扶」見證了曾莉的成長,角色的轉變也見證了曾莉與劉世先家不解的師生情。
  • 「我的扶貧故事」保持服務百姓的初心|水城縣順場鄉法德村第一書記...
    2019年10月任水城縣順場鄉法德村第一書記以來,我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在鄉黨委政府和村決勝隊的領導下,在「村支」兩委的支持配合下,全面摸排村情,加強基層黨建,協調村集體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工作當中。
  • 「我的扶貧故事」讓關愛之情鋪滿教育扶貧之路|遵義市長徵小學教師...
    我是遵義市長徵小學教師範遠微,2016年9月參加教育工作,小華是我的幫扶學生之一。 是家訪開啟了我對小華的教育幫扶之路。通過交談,面臨此景,我內心五味雜陳。我問她為什麼不帶孩子回農村老家讀書,這樣會少很多開支,她看看孩子,微笑著說:「老師!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啊,我們這一輩人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苦,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再吃這樣的苦,所以即使咬著牙我們也要撐下去」。看著這個滿臉滄桑的婦女,我被她的堅毅打動了。
  • 「我的扶貧故事」攜手共奔小康路,同心共繪新藍圖|水城縣玉舍鎮...
    我叫夏潤山,是六盤水市水城縣玉舍鎮中心學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和許多扶貧工作者一樣,從脫貧攻堅第一天開始,就堅守在扶貧第一線。  每次調整,我在原學校都是最多的一個,有老師戲稱,能者多勞,但我想,作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能參加脫貧攻堅工作,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是多麼的無上榮光。   扶貧工作,最難之處就是幫助老百姓改變固有的生活習慣,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幫助轉變觀念、理清思路、找到出路。
  • 「我的扶貧故事」以情感動,用心幫扶丨興義市雄武鄉安監站站長吳洪宇
    作為興義市雄武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的一員,我有幸參與到了這場為貧困人口謀幸福的脫貧攻堅戰爭中,共包保幫扶了5戶貧困戶,在國家扶貧大好政策的支持下,通過與貧困戶們共識、共商、共擔、幫扶部門聯動等途徑,5戶貧困戶如期實現了穩定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同讀一本書」讓教育幫扶更深更實丨貴陽市第二...
    我叫姚堯,是貴陽市第二實驗小學信息技術教師。2020年5月17日,我校送優質小學教育資源到偏遠的印江一小,領導班子代表以及優秀教師共計14人送教下鄉。而我,作為一位攝影愛好者,不僅用鏡頭記錄下了每一個扶貧精彩瞬間,還利用音視頻手段,讓教育幫扶更深刻、更持久。
  • 「我的扶貧故事」大山裡的「老表」|興義市滄江鄉中心小學老師李丹丹
    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12年說起,那時我在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天生橋局政工人資部負責宣傳工作,恰巧當年省國資委安排企業幫扶活動,滄江鄉作為超高壓公司天生橋局幫扶點,我便與當時局裡政工人資部主任陳斌一同到滄江實地調研。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幫扶對象日子越過越好了︱赫章縣羅州鎮松林...
    我叫黃佑臣,是畢節市赫章縣羅州鎮松林小學的校長,2017年春,我被羅州鎮黨委政府安排到松林村營盤組幫扶貧困戶。  我幫扶的貧困戶李興才一家的故事最讓我感動。  記得2017年春,我們幫扶人員去李興才家走訪,他熱情地把剛從柴火裡燒好的土豆拿給我們吃,還用土碗倒水給我們喝,農民的淳樸讓我深受感動。
  • 中國科學院定點幫扶貴州省水城縣 用科技支撐致富產業發展(科技...
    田通也不例外,原本打算正月初三就返回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的他,不得已「暫留」北京。水城縣是中國科學院定點扶貧縣之一,田通是中科院選派到水城縣蟠龍鎮院壩村的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雖然不在村裡,但田通每天仍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遠程協調村裡的抗疫和扶貧工作。
  • ...共譜教育新篇章︱徐州市教育局組織「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結對...
    同做「四有」好教師 共譜教育新篇章︱徐州市教育局組織「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結對單位交流互訪 2020-09-1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