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不事廚,事廚非廚師!

2020-12-23 小家小味
東海小島的家常海鮮

說真的,真正的美食不會出現在飯店,選擇合適的食材,用合適的方法烹飪,使用最最少的調味以及手法,讓食材本真的味道充分的發揮出來,這才是美食。

美食的品嘗有幾種層次

1:味道,美味很香很鮮的那種,用大量的調味支撐起口味的滿足。

2:炫技,各種手法層出不窮,靈活運用火候,配菜、裝盤炫目,外界公認的好廚師。

3:本真,追求完美的食材,儘可能的表現其本身的滋味,用最簡單的調味,達到口感上的完美。這個應該叫美食家吧。

最後一種,最普通,也最難把握:

4:自然,食材有應該有的特徵,用自然的方法,表達你對食材的理解,和對享用人的和諧,考慮到各方面的比如環境、體質等。儘可能的保留,食材四季的變化。

打個比方,冬天的土豆與春天收貨的土豆,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第一層,會用很多的調味,支撐起好吃。

第二層,加工成泥,加入很多鮮味材料。

第三層,加工成絲,煸炒保留原味。

第四層,冬天的土豆含澱粉多,易於長時間椒鹽或幹烤,春天的適合炒。如果使用的調味料多些,就歸向於第三層。

如果保留冬天土豆的乾粉厚重,帶入一點點老皮的苦澀,不用糖等調味去掩飾食材本來的(缺陷)。還有春天的土豆,帶有水泡氣,不用蔥、醬等覆蓋其(缺陷),而用長時間的水燉煮,帶著些許的不良滋味。

這就是我理解的家的味道,有缺陷但很分明的味道。

現在的美食記憶還有多少呢,還有多少的美食讓人記憶。

以我看來,吃不出食材的菜餚,是絕對失敗的菜品,有缺陷才會有更深的記憶,有記憶才會有更久遠的情感。

一菜入口,舌齒留味,情絲繞心,度之以法,此悅美哉!

食為本,情為輔,技為促,食材是美食的根本,情感是食物賦予人們的延伸,技巧是使食物的滋味的錦上添花,所以記錄美食,首先是食材、其次是情感、最後是技法。家庭的美食可能情感多一些,廚師的美食技法會多一些,但都不能忽視大自然賜予食材的本身滋味。

事廚多年老媽們,是最頂級的專業廚師:

(廚師的定義是對當地的食材有著深刻理解,並可以進行處理,保持並促進食材本來良好特徵的技術人員)---一切摒棄食材本質的都是偽廚師。

飲食的一種文化-入簡

對於飲食,最終的結論莫過於「大道入簡」,這幾乎是所有烹飪愛好者的最終境界。

本人也經歷了一段很長的獲得時間: 學廚刀工3年,其實並不僅僅只切菜的快、均勻、配菜的合理,而是對食材的深刻的理解。

人們常常認為廚師應該從切配開始學起,其實不是這樣。 得益於朱師傅的信任,和師兄在進飯店的一個星期,就開始上灶臺了,開始燒自己吃的,二個月後就開始輔助客菜了,三個月後獨立掌勺了。只有品嘗過菜之後,才可以了解菜本身的味道,才可以對菜餚合理的處理,才可以一次次的改進操作流程,得出最佳的烹飪方法。

一般來說,學廚3年就會對味覺有識別度了,如果你還設計菜品的採購、宴席設計,那你會在後面的一到二年時間,感覺到菜在跳舞,夢到食材會說話。真的,很多用心的廚師都夢到過這種場景。接下來的是對菜單的擴張,天南地北、各種各樣的食材你都想用。

在入行的第6年,烹飪信心空前強大,沒有做不了的菜,同時由於長時間的與調味品接觸,你能隨心所欲的使用,甚至口中早就形成了菜品的味道。 儘管如此,你才完成烹飪基本素質的打基礎,剛剛真正進入這個行業。

有幸的是在我事廚的第8年,入住一家集團公司的老總家當私廚,老闆娘讓我看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廚。買來的帶魚(12月份),完全顛覆了我對烹飪的認識, 六橫島特有的「凍帶魚」,沒有吃過的人一定不知道它的美味,如今聽說帶魚的價格到了168元/斤,這種帶魚也只可能出現在民間的喜事中了:

取用八兩到一斤半的東海新鮮釣帶魚5斤,一定要釣的,網的鮮度肉質都會打折,鍋裡少油很少只要煸香少許生薑末就行,魚稍稍煎下,噴入黃酒加蓋,變色後加清水,當地淡醬油,注意是清水蓋過魚,小火燜熟,出鍋時還是有這麼多湯汁。裝在深碗中加滿湯汁,放在庫房待用。第二天,魚膠打凍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上桌了。 此菜,不光利用了食材的鮮、質感,還綜合了當地的氣候,相信飯店裡面不會有這樣的菜品。

10年,10年的廚師會到了一個頂點,用最少的調味發揮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提升其最融合的營養價值,同時也會考慮最實惠的價格。

烹飪之路遙遙無涯,吾等緊緊追索,共勉!

其實飯店的菜有很多的局限,每天同樣的菜單、同樣的調味料、同樣的操作手法。

以下的篇幅來討論: 味的入簡、食材的搭配、火候與芳香、裝盤的文化等等。

真味---味覺的制高點

「大味必淡」,幾百年前,大師們就對味下了個定義,

「一菜一味」,千萬種食材,千萬種味道。於是遵循本味一度成了烹飪界的聖典。

有一天,徒兒問「有味使之出,無味使之入」,那師傅,如果再去強調本味,無味的食材像豆腐能以本味調製嗎?

混合口味、混合食品搭配這是中國烹飪領先與國際的原因之一,所以取「本真」一詞,提倡本來味道,真實體現融合食材相互作用的真味,題中的「真味」就出之於此。

味的表達除了食材,主要是各種各樣的調味品,所以很有必要對調味品一一註解:

1:油,烹飪當中很多人忽略選擇油,其實油作為調味品,幾乎每菜都用,而且用量還不少,市面上的品種業很多,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還有橄欖油、芝麻油,最近還出來各種茶油、果油什麼的。一般來說選用壓榨的不增添其它成分的油類即可。但作為一名愛好者,還是需要了解一些。

按照油的濃度排練: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可能加工處理徹底,基本沒有味道。家庭可以酌情挑選。(像玉米油濃度低,熱點低,下菜時油溫需要低點,烹飪食物清淡點,同時也帶點玉米清熱的功效)。

橄欖油,特別是新壓榨的初始橄欖油,油一股淡淡的清香,非常適合煎一些像雞蛋一樣的食物。讓本來有一點淡淡的腥味的食物,賦予打開味蕾的香氣。

芝麻油,雖然香味較重,但同樣含有對身體很好的營養成分,用於冷拌菜中提香,也可以在熱炒中去腥。

2:鹽、糖、醋,最基本的味道,適當使用增加菜餚風味,需要注意的是,糖雖然能柔和滋味,同時也會增加鹽的用量,有些愛好者喜歡每個菜都放點糖,說是提鮮,這是個誤區。即減緩了食品本來的滋味,也會太多的調味品對身體產生傷害。

3:醬油及各種醬料,如耗油、沙茶醬、番茄沙司、四川豆瓣醬、黃豆醬等等。儘量選用釀製的、添加劑少的,有條件的話購買時可以淺嘗一下,是否醇正。當然面對市面上滔滔不絕的醬料,本人的意見是」能少用的少用,能不用的不用「。

4:辣和各種香料,用一些常用的像蔥、蒜、姜、洋蔥等,基本上這些味道足夠了。對於特殊風味的滷、烤之類的,也要適可而止。畢竟廚師對藥材的了解沒有醫生那麼專業。是藥三分毒,中藥還是讓醫生來配比較好。

大致的總結下:調味品種類很多,取基本的簡單的味道就好,有些味道,可以用新鮮的材料代替,如西紅柿、蜂蜜、檸檬等;別讓飯店大廚們的高超的調味技術迷惑,只有不好的食材,才需要很多的調味。

食材與搭配

菜餚的靈魂是食材!

食材決定了烹飪的菜品本質。

而飯店中那種對固定食材加工流程的套用與家庭中食材選用的多樣性,形成了一個「是先有菜譜,還是先有食材」的話題。

從某種程度上說,飯店只能在菜譜的基礎上,選用食材才可以保證菜品的統一,這樣會對食材有一個比較嚴苛的標準,畢竟四季更替,培養方式等等,食材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當前廚房普遍使用的「高湯」就是為達到鮮美,普遍的用於幾乎每一個菜中,與古人的高湯專用,有一個鮮明的「目的性變革」。百菜一味,倒能成就了連鎖加盟的大規模生產。

本人更傾向於後者,清晨穿梭於集市之間,美好事物不絕於眼前,一路走來一路想著怎樣的烹飪方法能讓這些食物更加富有特色,口中也自然的想像出食物的滋味,無事呻嚀;阿Q也!偶爾得一妙思,則急不可待,烹之,心之悅也。

食材的配料一般遵守著提升食材本身的色、香、味、營養等,也有主料與輔料混合產生的另外一種美味。油膩的素菜來配合,無味的有味的來補充;有些本身主料已經完全可以達到的,加以輔料會反而「畫蛇添足」。

記得在沈家門的水晶宮大酒店,廳堂的海鮮很受歡迎,其中芝麻螺每天銷量100客以上,因味道鮮美價格不高,外地旅客幾乎每桌都點。有天,一本地老客戶抱怨「飯店的芝麻螺沒有家裡的好吃」,後改進飛水後,用飛水的湯水,加本地淡醬油(本來用蠔油)爆炒,味道就和家裡的一樣美味了。

總之,說白了,我們對於食物的追求,就是對食材孜孜不倦的精選,食材就是所有菜餚的核心。

火候與芳香

火的大小,時間長短對食物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相比於增加外來的芳香料,食物炎灼食物所發出了的香味,更貼近於食材的本身,高明的廚師喜歡在猛火四溢的爐灶中,揮舞調勺。

在那個什麼都缺乏的年代,柴火的控制需要另外一個人來執行,細火慢燉倒沒什麼,輪到旺火煸炒的時候,總是接不上氣。於是鄉間有個說法,不會搭爐灶的廚師是半吊子廚師,如果放到現在,大多數的我們成了半吊子族。

其實食物的芳香,最本質的來自食材的新鮮程度,最純真的食品香味就是,食品本身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陣陣的原材料香,最合適、最直觀的手法就是清水燉,記得過年時宰了雞鴨,柴火灶中燉出來的濃濃的清香,已經在大城市少見了。

食材的不足,廚師們一般會用調味來補救,高湯、料酒、辣子、香料,讓高溫增加芳香分子散發的濃度,城市的我們只能在菜市場挑選相對還合適的材料,有時忍不住想問「我們在吃的是菜餚呢?,還是調味!」

如果說食品的本身是滋養人體,那麼越是美好的食物,對人體的作用越大。最後對城市的老饕們說「只有最美好的食材,才會有最美味的食物!」

註:儘量不要去購買不新鮮的食材,好的食材吸收的是營養,壞的食材破壞的是人的機能。

裝盤的文化

飯店裝盤的花哨,特別是一些自認為出色的菜品,非要在光潔的盤邊,擺設美麗的圖案。

其實菜餚就是提供吃的,所有的目的應該在「更能勾起品嘗者的食慾」,從這一出發點,來探討裝盤的藝術與文化。

為了達到保溫、提香的效果,有些器皿像鐵板、煲類、汽鍋等被廣泛運用,值得注意的是,畢竟享用者不是專業的廚師,要考慮到在長時期溫度下,菜品的變化,保持從開始到結束的菜品口感。這類的菜品由於加熱保溫時間較長,混合食材口味的佔多數。

第二種是為了均衡營養,並做成一定的造型,像粉類做成的鳥巢、紅燒肉圍邊的綠葉菜;這裡需要明白的是,不同的菜品上桌後總體的造型效果,如果每一道菜品都千篇一律,就失去了視覺上的衝擊。

再後面就是文化的影響,每一處地域都有當地的文化,讓文化不光光體現在配菜、口味,也融合在裝盤中,簡單的又明顯的。如放上與菜餚相配的,地方特色糕點,造型美觀又不會浪費。

一直不習慣一些飯店,在出菜時,總撒上一些蔥花,這種點綴,既破壞了口感又帶來成菜的二次汙染。還有非要用毛巾,去擦拭留在盤邊的湯汁,衛生是廚房的第一準則。

出鍋盛菜也是廚師手藝的一部分,烹飪需要存乎一心,專注永遠適用於任何行業。

淺談菜品現狀-飯店

都說「色、香、味俱全」,飯店給人們的感覺就是比家裡的好吃,比家裡的好看,比家裡的上檔次;事實上飯店業正是把這種觀點傳遞給大家。

其實除了一些黑心的商家會把不新鮮的食物推薦給食客,大多數的都希望自家的菜品新鮮、味好,為了加強這一點,廚師們豐富了對於鮮的運用,就算是一個蝦吧,本身鮮味已經足夠了,非要再加上高湯、鮮醬。濃厚的口味刺激著食客的味蕾,好吃成了一種滋味,而不是食材的本味,這類的食物,偶爾幾餐還可以,吃多了對身體的影響是可以想像的。

如果經常去菜市場,會發現菜場裡面的食材便宜的讓人不可想像,40元一條的河鰻,在飯店裡100元很難能夠吃到,飯店在標榜菜品為何這麼貴的時候,總是喜歡用一些市面上難得一見的食材,但隨著網絡資訊時代的到來,差價幾乎與飯店的服務劃上等號;而真正的老饕們,在家享用的機會大過了酒店。

飯店業看似興旺,但也沒有什麼利潤,房價為基礎的高起的成本,人力資源不斷增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飯店沒有利潤可言,由於行業較低的門檻,這個行業正在泛濫。

以家庭為首的個性化的廚房正在驅起,網際網路讓共享廚房變成一種可能,投身與此的主婦們,將會是這一行業的領頭羊。

二十幾年的烹飪生涯,有高檔次的飯店,有路邊的排檔,也有家中小小的廚房,但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煙火的味道。

相關焦點

  • 看著做菜視頻選廚師,「廚廚招聘」想要做一款專門針對餐飲行業的...
    相比於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在線招聘平臺,「廚廚招聘」想做的是專門針對廚師招聘的藍領生意。據資料統計,我國目前服務業藍領人數1.2億,其中從業廚師數量超過千萬。在在線招聘市場已是一片紅海的當下,瞄準藍領市場尤其是餐飲市場做招聘生意,可能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玩家角逐的藍海。
  • 樹立行業標杆 2019年最美廚師、金廚獎在29屆廚師節期間揭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天津9月24日訊(記者 韓肖)9月23-25日,第29屆中國廚師節在天津舉行。作為「廚師人」的節日,中華金廚獎、最美廚師等獎項於今日下午揭曉。共有20人分別獲得和入圍了「2019年度最美廚師」,404人獲得「2019年度金廚獎」。
  • 鄉味小廚背後的京派大廚 | 北京瑰麗酒店鄉味小廚廚師長柴鑫
    北京瑰麗酒店鄉味小廚廚師長柴鑫說到京魯菜餐廳就不得不提北京瑰麗酒店的鄉味小廚。北京瑰麗酒店鄉味小廚餐廳環境當年,柴鑫選擇以廚師作為職業的理由有些特別,「那會就是出於朋友義氣,身邊幾個玩得好的小夥伴都去學了酒店服務,我不太喜歡,但是為了能在一個學校,我就選擇做廚師,」柴鑫笑著回憶說:「當時家裡還有親戚是名廚
  • 龍族幻想廚師升級攻略 4級廚怎麼升5級廚
    龍族幻想廚師怎麼升級呢?4級廚怎麼升5級廚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龍族幻想廚師升級攻略!千萬不要錯過呀!廚房升級攻略  首先你需要準備兩道菜。
  • 海峽兩岸及海外廚師在臺北決出中華飲食「廚王」
    海峽兩岸及海外廚師在臺北決出中華飲食「廚王」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12日21:04   新華網臺北10月12日電(記者陳斌華 應堅)2009臺北國際廚王邀請賽
  • 50強廚師|第二屆味道中國鼎廚大賽
    桑京星廚代言人43301張斌榮鼎廚大賽39762鮑玉學鼎廚大賽39358李瑞喜鼎廚大賽27730張晉中國調味師16616高博鼎廚大賽16523董凱偉星廚代言人16285陳啟元鼎廚大賽14344李揚波【大賽口號】 大愛無疆 匠心傳承 【活動背景】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為了弘揚中華美食文化,提高名廚烹飪技能水平,挖掘廚界精英,展示廚藝魅力,搭建廚師才藝平臺,加強各地區廚藝交流合作,引領美食文化傳承與創新。
  • 宋妍霏《星廚駕到》 變身廚師製作料理忙
    宋妍霏變身小廚師在去年大熱的綜藝《一年級大學季》中表現亮眼的宋妍霏CC這次也受邀作為踢館嘉賓出現在《星廚3》的舞臺上,獻上了自己的廚藝首秀。  宋妍霏《星廚3》踢館 想為家人做餐飯  本期的《星廚駕到》主打復古風,穿著80年代風格衣服的宋妍霏搭配著俏皮的頭髮看起來別有一番韻味。
  • 中廚VS西廚,各種不一樣
    西廚就是西餐廚師,指烹飪歐美國家風味餐食菜餚的廚師,是相對於東亞而言的歐洲文化飲食圈子,因而一般也被稱為西廚。除了有許多國外的Chef來華工作,我們國內也有很多的廚師選擇從事西廚的工作。如:古代軍營又稱軍廚為炊家子、火夫、火頭、火頭軍;宗教寺觀又分為僧廚、道廚、飯頭、菜頭;在肆廚當中,廚師的名稱當是最高雅的了,稱為當局、鐺頭、著案、師公、量酒博士等。現在的中廚普遍有一個大師傅的名號,也有稱呼為局長、廚師長、火頭軍等的習慣。
  • 世界三大廚刀詳解,厲害了我的廚師!
    廚刀的分類和功能也越來越細化,從一把廚刀打天下的時代,發展成為今天專刀專用的組合刀具時代。一般來說,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廚刀系,1)中式廚刀;2)西洋廚刀;3)和日式廚刀。材質一般使用不鏽鋼,目前也有一些陶瓷刀,但是陶瓷刀怕摔,因此主流產品仍然是不鏽鋼。
  • 中廚聯:聚合24萬廚師資源,要做專業版的「下廚房」
    」或「混血男廚」形象相去甚遠。和很多其它行業的中間階層一樣,他們多數擁有較強烈的學習訴求,期望在廚藝和收入上得到進階,而在大部分人的認知系統裡,除了針對初學者的新東方廚師學校,無論行業內外,對於入行3年以上的在職廚師幾乎沒有可依賴的學習系統。中廚聯最初是一個聚合廚師和其它餐飲從業者的公眾號。從2014年開始運營,平臺已經積累了近30萬粉絲,其中80%為廚師從業者。
  • 廚神1元請到家 海爾小廚師破壁機新品首發
    提到廚神,你是想到了喜劇大腕周星馳還是《美食總動員》裡的料理鼠王。美食屆的新廚神駕到!海爾小廚師破壁料理機晶鑽Q5R新品預售,只需1元哦~9月25日-10月8日,參與1元購機活動,1元錢就可把全自動美食大師帶回家。還有5個免費試用名額等你來拿哦~
  • 中日廚藝賽,看到中國的「天蠶絲網」,日本廚師默默放下「菊花」
    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不僅影響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而且也影響了很多周邊國家的美食文化,像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在飲食文化上也是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不過在日本人看來,日本的文化是有再經過創新,還有一些甚至已經超越了中國的美食,為了證明本國的文化,中日廚師也是拿出絕手手藝,舉辦中日廚藝賽。
  • 應城市廚師付和平喜獲「全國2019年度金廚獎」
    從9月25日揭曉的第29屆中國廚師節表彰活動組委會傳來喜訊,404人獲得「2019年度金廚獎」,其中湖北16人上榜,應城付和平是孝感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廚師。此次還表彰了20名「2019年度最美廚師」獲得者及入圍獎。
  • 海寧舉辦「浙裡鄉」鄉廚大賽暨農村家宴廚師規範操作現場交流活動
    摘要:海寧舉辦「浙裡鄉」鄉廚大賽暨農村家宴廚師規範操作現場交流活動,本次活動,弘揚農村家宴飲食文化,推動各地鄉廚的廚藝交流,提升各地鄉廚食品安全規範操作能力,促進農村家宴規範化、產業化發展。近日,「浙裡鄉」2020全省農村家宴廚師廚藝展示暨農村家宴廚師規範操作現場交流活動在海寧市經濟開發區獅嶺社區金星家宴中心舉行,來自浙江省內四十多個縣(市、區)以及上海、江蘇、江西、福建等周邊省市鄉廚團隊的200多名鄉廚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 【來當廚神】相約寒假「小廚師」,一起再給味蕾做做操
    為什麼我們還要約起?讓小編用美美圖片和文字來告訴你!(回憶一)雖然翻炒、盛菜的動作還不夠熟練,雖然在創意擺盤的同時也總有人忍不住偷吃擺盤食材,但面對「你覺得自己能成為小廚神嗎」的提問,絕大部分小廚師都自信滿滿。
  • 【展覽焦點】給「廚」、「藝」搭橋系列六:廚師腦中裝什麼菜
    太太喜歡的菜與事是鮮紅的「硃砂痣」,掛在胸口不忘;太太不喜歡的事也是牢記不忘的「床前明月光」。站在黃景輝師傅的小房間裡,體會他的款款心意。佐伊•威廉士:虛空儀式這回 Ana 帶來的作品《迷失在翻譯之中》想要表達的是,廚師的日常生活如果不多作向外延伸的努力,其實是相當封閉局限的,很容易就會在互動中理解出不同的歧義。阿曼達•科恩:靈感從何而來?
  • 華人廚師界拿米其林星最多的「廚魔」,在外灘五號開了間癲狂的港式...
    他就是江湖人稱「廚魔」的 Alvin Leung 梁經倫。倫敦出生,加拿大長大,後又回到香港居住,因為「母親不太會做飯」,於是在很小的時候被迫練就一手好廚藝。最傳統的做法是廚師將手放進煮沸的熱水中攪拌澄麵粉,這樣表皮更有韌性。對於任何廚師來說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這個做法也即將失傳,而 Daimon Bistro 的廚師保留了這一傳統的「笨」辦法,並在餡料上玩花樣。比如將經典的香菇雞肉口味換成了黑松露雞肉,回味更加厚實鮮香。
  • 廚王比賽,法國主廚拿走油,不讓做菜,中方廚師一招讓他心服口服
    而一些外國廚師也知道,沒有油的話,有很多菜色是無法完成的。這不,在一場廚王爭霸賽上,一位法國主廚就發難了,硬是給了中方廚師一個下馬威。在中方廚師選完法國廚師的食材之後,法國主廚盯住食用油,選走食用油。這一招確實是夠狠,缺少了食用油,有很多菜都無法完成,甚至連開始都沒辦法開始。
  • 2019廈門航空部分通用崗位招聘啟事(司機、廚師廚工、包裝工等)
    2019廈門航空部分通用崗位招聘啟事(司機、廚師廚工、包裝工等) 2019-01-09 11:32:01| 廈門航空招聘(官方微信公眾號)
  • 星廚餐幫(成都)星廚籌委會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
    大會主要針對餐廚行業如何助力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以及廚師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川菜的標準化規範化生產三個重點展開。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劉曉旭主席表示:食品安全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好食品安全把關,是每一位餐廚從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星廚餐幫從食品安全的核心把關者廚師入手,一是提升廚師的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規範食品安全加工操作;二是推動農村集體聚餐信息化建設和廚師檔案信息化建設,推動食品安全高效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