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蔡志忠每天工作18小時吃一頓飯,從沒生過病進過醫院

2020-12-10 百味人生的666

過勞死?蔡志忠每天工作18小時吃一頓飯,從沒生過病進過醫院

天妒英才,過勞死讓人觸目驚心,你會不會擔心自己:不知哪天會溘然離世呢?

蔡志忠,一步一步、日日夜夜,就為著一個理想,堅持了半個世紀。

剛來臺北的時候,蔡志忠也很恐慌,他怕在這個大城市裡,他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不能在大城市站住腳,那麼他的夢想又該如何實現?

他說——

在那條件匱乏的年代,大家都來不及長大,誰都沒有背景與家庭支援,每個人都知道:一切要靠自己,親自主導自己的未來!

後來我發現,鄉下小孩很獨立,韌性強過都市小孩,有很高的憂患意識。我除了會畫漫畫,還自學足以上臺表演的魔術,學會放電影,後來又學會開車。正因為臺北不是家,只能當臨時避風港,而我又不想回鄉當農夫,所以學會一切能留在臺北的謀生技術。成名以後,媒體記者問我:「當初決定休學畫漫畫,有沒有經過痛苦的抉擇?」

我回答說:「一個人能走自己的路,又能以最愛的漫畫為職業,哪裡會有痛苦!」

我們猶豫不定,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當漫畫家是我從小的夢想,選擇自己的摯愛當職業漫畫家,怎麼會有痛苦煎熬的事情發生呢?

香港著名作家,《胭脂扣》《霸王別姬》的編劇李碧華曾經採訪蔡志忠,在隨後的報導中她說:

我問蔡:「你每天工作量多少?」

「24 小時都在開工。」

他永不拖稿。筆下的人物除大醉俠外,還有肥龍過江、光頭神探。每個人物,他都是早早畫好一千多個表情姿勢。構思好之後,加以描繪就是。他想得很快,有一天晚上他請我吃夜宵,我遲了,他在等我的短短一段時間裡,已經想好9段題材,他每天晚上大約在凌晨4點之後才上床睡覺。

蔡志忠自己也承認,他雖然擁有才華,但同樣,更是一個努力的人:

我很喜歡畫漫畫,每天都畫到很晚還不睡覺。

許誠(第一份工作的老闆)說:「快去睡覺吧,明天再畫。」

我說:「好的。」

子夜一兩點,許誠又起床催促我:「去睡覺,明天再畫。」

往往畫到凌晨兩三點,因為我想趕快畫完,急著想看到自己的第一部漫畫作品。

對蔡志忠來說,早年的夢想「全亞洲最厲害的漫畫家」早已實現,他當時看似很是遙遠的「野心」如今看來不過是他努力的原動力。蔡志忠言:

人可以憑自己的意志,改變命運。

過勞為何會死?因勞而累,活活被累死了。

那如果雖然過勞,但不僅不覺得累,反而樂在其中,過勞死還會降臨到我們頭上嗎?答案是否定的,漫畫家蔡志忠用生命詮釋了過勞活,活得風生水起,悠哉樂哉。

每天凌晨2點不到就起床,一天工作16到18小時,一天只吃一頓飯,一年最少看3000萬個字,這成為他的生活常態。

15歲就成為職業漫畫家,自學卡通繪製技術,自己當老闆,先後拍攝了《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33歲獲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35歲開始創作四格漫畫,《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5000萬冊。

37歲當選臺灣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蔡志忠研究釋迦摩尼思考後發現:無論什麼思想都無法超越於物理之外。於是決定閉關研究物理,這一閉就是10年。

為了自學物理,一口氣讀了臺灣出版的全套150本物理科普書,10年裡,畫了14萬張A4紙大小的畫,寫了1400萬字......

管中窺豹,工作量可見一斑,工作狂人這個稱號非他莫屬。這可不是一般的過勞,過勞得無以復加。可他健康的很,一輩子沒生過病,從沒去過醫院。秘訣何在?

有人敬佩於他的敬業精神,為他的努力讚嘆不已。他悠然自得地說了一句:「說我努力才怪,我一生從來沒有工作過,因為我都在享受。當你在做最愛的事情時,根本就沒有所謂努力這件事。」

原來如此,茅塞頓開,當工作只是一種手段,當我們為了什麼目的而工作時,豈有不累之理。當工作生活化,我們沉浸於工作本身,工作讓自己身心愉悅時,何累之有。

工作不是為了追名逐利,因為熱愛,工作就是享受;因為享受,越活越年輕。蔡志忠的笑容給了我們所有的答案。

2020年,蔡志忠選擇皈依佛門,在少林寺出家。當初畫漫畫是遵從內心所愛,如今出家,也是從心而活吧。

這一年又要過去了,希望2021年,你可以找到你的內心所愛,從心而活。

新的一年,從一本新的日曆開始。《一日一禪日曆》包含了蔡志忠親自手繪的365幅佛禪圖片,以及365句勵志禪語。

適合放在書桌檯面上,真是非常賞心悅目,也很適合拿來送人。

禪語說「春有百花秋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願你翻開日曆的每一天,天天都是好心情。

相關焦點

  • 為讓家人過生活 臺中男子每天工作19小時過勞死
    為讓家人過生活 臺中男子每天工作19小時過勞死 2008年04月08日 17:23:00  來源:
  • 當全亞洲站在了過勞死邊緣,近10%的人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
    在中國,過勞問題同樣嚴重,有數據稱,超過30%的人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近10%的人超過60小時。 近三成人,站在過勞死的邊緣。 雖然我是他妻子,卻不知道他在單位具體做什麼,只知道他一到單位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我一周去兩次他的單位,給他送換洗衣服,也趁機和他商量孩子的事。他常常忙得連午飯也沒時間吃。 男性過勞自殺者的妻子 我的丈夫因為過勞而自殺。
  • 【關注】日本推行工作方式改革 能否根治「過勞死」頑疾?
    為了防止過度加班以及過勞死等情況繼續出現,日本政府已經開始行動。2018年6月生效的日本工作方式改革相關法案中出臺了限制加班並帶有處罰措施的規定,大企業從2019年4月1日開始,中小企業從2020年4月1日開始執行。這一規定能否動搖日本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根治「過勞死」頑疾呢?
  • 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和超時工作
    其實,有過勞死的國家豈止限於日本一國。但我們還是說回日本。安倍晉三對於日本經濟的恢復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不是一定要以過勞死為代價呢?2018年,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過一個典型的過勞死案例:一位女記者在一個月內共加班將近160個小時,最終在自己家中因為充血性心衰而去世,年僅31歲。
  • 日本三成年輕公務員突破過勞死線,沒比過勞死好多少的過勞肥咋破?
    前兩天#日本三成年輕公務員突破過勞死線#上了熱搜,具體說的是: 在東京中央政府工作的5萬多公務員中,10月和11月的每天平均加班時間約2小時。 其中作為幹部候選人的公務員,加班時間更長,10月平均每天加班2小時55分,11月3小時21分。
  • 三十年前,日本的「過勞死」風潮
    作者丨林汣琰 編輯丨吳酉仁 說一說「過勞死」這個日本舶來詞。 1987年,43歲的中年男子八木俊亞,在東京一家中型廣告代理公司上班。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十一、二點才能回家。
  • 韓國發生多起快遞員過勞死事件,韓媒調查:韓快遞員一天工作18小時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比起逛街購物和外出就餐,更多韓國人選擇了網上購物和訂餐,由此導致快遞員工作量急劇上升,近期更是發生多起快遞員過勞死事件。今年以來,已經有8名快遞員倒在送貨的路上。《韓民族新聞》15日在頭版跟蹤報導了韓國快遞員一天的辛苦工作情況。
  • 通往過勞死的絕路,是如何鋪成的
    1978年,一系列過勞者中風和心臟病猝死案例後,日本人用起了過勞死這個詞;1982年,這詞被一本書提及。1980年代中期,泡沫經濟時代,多個高管以類似方式盛年早逝,過勞死被大眾重視。1987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開始統計過勞死的數據。1988年,厚生省宣布,日本大概有1/4的男僱員,每周工作60個小時開外,大大超出標準工作時間每周40個小時。
  • 東瀛工蜂族:「過勞死」的背後
    東瀛工蜂族:「過勞死」的背後 來源:生物谷 2006-09-24 01:24 作者: 李兆忠 在世界上,日本人早已獲得了「工作狂」、
  • 過勞死為什麼頻發?
    「過勞死」?醫學上沒這個概念儘管媒體上經常有有關「過勞死」的新聞報導,但,醫學上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過勞死」,日本人創造的一個社會學名詞既然醫學上沒有過勞死,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這是一個由日本輸入的地域性社會名詞,僅流行於東亞地區。
  • 過勞時代:「人肉乾電池」的宿命?
    森岡孝二被稱為「過勞死問題研究第一人」,一生為解決過勞問題而奔波。他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心臟疾病,但為了研究過勞,自己也成了工作狂,常常深夜兩三點還在回覆郵件,最後,連他自己也死於嚴重過勞。在過勞死的學術研究上,日本當然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但韓國和中國的成果也越來越多。就像成都肛腸醫院發達一樣,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 「過勞死」困擾中國企業高管
    「過勞死」  成企業高管「大礙」?   同仁堂證券事務代表李泉琳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這個人對工作比較專業、無可挑剔;人品也沒得說,對員工也很親切,工作上要求嚴格。」同時,李泉琳也肯定了張生瑜的工作壓力:「張生瑜身為上市公司的領導,壓力能不大嗎?再說他外面的事務也很多。」
  • 菲律賓一實習生在日本岐阜縣身亡 被認定為過勞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10月18日報導稱,17日該媒體在採訪岐阜勞動基準監督署獲悉,有關作為外國技能實習生在岐阜縣鑄造公司工作、2014年死亡的菲律賓人喬伊・特克那(音譯,當時27歲),該署8月認定其為長時間勞動造成的過勞死。據報導,勞基署2015年向遺屬發送書面材料,敦促申請「勞動災害」。
  • 美媒:韓國每年數百人「過勞死」,申請賠償困難重重
    【編譯/觀察者網 王愷雯】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5日報導,2017年,韓國人均年工作時間以2024個小時高居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第二位,高出該組織平均水平近300個小時。 過度工作所引發的「過勞死」乃至「過勞自殺」層出不窮,讓韓國政府也不得不通過立法控制工作時長。但與此同時,職工過勞死之後家屬的索賠之路仍然艱難曲折。
  • 過勞時代,誰為我想要的生活節奏埋單
    過勞時代,誰為我想要的生活節奏埋單吉瑪是一名負責市場營銷的女性管理人員,每天下午5點離開辦公室,卻並不能享受5點後的下班時光。在乘車回家的路上,她要用手機一個一個地回電話;回到家吃完飯,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她要查看郵件,再回很多個電話。同樣的,在投資銀行工作的丈夫此時也坐在家裡的電腦前,在睡覺前還要工作好幾個小時。
  • 「拼」了命,才會錢「多多」:社畜鼻祖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
    現在依舊會有很多日本工人認為自己「有太多必須要維持的工作」或者「這是我的工作,我希望盡最大努力做好」。03#已為「過勞」立法的日本效果如何?當過勞死現象開始在日本蔓延後,日本各方各界都在關注這一話題。過勞死職員的家屬對涉事公司的聲討聲一浪高過一浪,許多日本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紛紛參與其中,甚至直接推動了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的國會上,全票通過並頒布了「過勞死預防對策推進法」。在這項法律中,預防過勞死被明確規定為「國家層面的義務」。
  • 臺南醫師過勞智力退化成5歲 醫院賠償近千萬
    (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1月28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南奇美醫院住院醫師蔡伯羌5年多前因工作超時,在開刀房倒下,腦部受損智力退化有如5歲孩童。臺南高分院二審判決日前認定奇美醫院與蔡有勞僱關係,須給付職災補償金780萬元(新臺幣,下同)及退休金124萬元,創下全臺醫師過勞職災勝訴案首例。
  • 日本公司員工為何過勞死:濫用自由裁量工作制度壓榨員工
    消息人士稱,日本勞動部當局四年前在調查野村房地產開發公司(Nomur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時,未能抓住該公司濫用自由裁量工作制度的把柄。   野村房地產公司於2005年推出了自由裁量制度。大約四年前,該公司的一名員工「過勞死」。
  • 「過勞死」悲劇頻曝 透視日本扭曲加班文化
    日本電通廣告公司過勞自殺女員工遺屬(圖片來源自朝日新聞) 人民網東京10月31日電(吳穎)去年日本電通新入社社員過勞死事件之後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籲改革工作環境為此推出一系列措施,然而「過勞死」、「過勞自殺
  • JINS改良了一款智能眼鏡,想賣給公司防止員工過勞死
    號稱「快時尚眼鏡」的日本品牌 JINS(睛姿)曾經走過「技術流」之路,推出過趁著近期由電通公司引發的日本社會「過勞死」議題,它改善了功能和賣點,打算把原來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智能眼鏡產品賣給企業。一款能監測眼球活動的智能眼鏡。,是他們和日本東北大學一起研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