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為什麼頻發?

2020-12-06 掙脫枷鎖的囚徒

「過勞死」?醫學上沒這個概念

儘管媒體上經常有有關「過勞死」的新聞報導,但,醫學上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

「過勞死」,日本人創造的一個社會學名詞

既然醫學上沒有過勞死,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這是一個由日本輸入的地域性社會名詞,僅流行於東亞地區。

這個詞產生的背景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進入衝刺期,陸續有一些人死於長時間,高度壓力的工作期間。

一些工會和法律人士為了替工作期間的這些猝死者主張權利而炮製了一個醫學上沒有的說法,還創造了專用新名詞:Karoshi。

到1987年,日本勞工部門也開始承認這種所謂過勞死,並開始進行統計,意味著這個說法得到了官方接受。

隨後,這個說法逐漸傳到包括我國在內的東亞國家。

但是,直到今天,所謂Karoshi也沒有得到醫學界的認可,也沒有獲得日本以外其他任何一個政府的接受。

與工作相關的猝死,而已

那麼,Karoshi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底,不過是與長時間、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相關的猝死。

當然,長時間、高強度、高壓力工作與猝死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或者因果關係,更多不過是「雞司晨」似的時間上同時或先後的相關關係。

為什這麼說呢?

因為,猝死並不是那麼罕見,幾乎可以隨機發生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場所。

人們往往把猝死在時間上存在相關性的事或物當成這種猝死的原因。

與長時間、高強度、高壓力工作相關的猝死被認為是過勞死,倒是符合「人之常情」,但是並不符合任何醫學準則,因此,醫學界對這個說法根本連眼皮都沒有「瞭」一下。

比如,一項基於美國某個社區人口的調查估算,人到45、55、65、和75歲時餘生(到預期壽命的85歲計算)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機率分別為:

可見,一般人群中原本就存在一定的猝死機率,有些發生在與圍工作期間毫不奇怪,並不能說因為工作而致死。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韓媒:因為「過勞死」頻發 中秋節前韓國快遞員要罷工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韓媒:因為「過勞死」頻發,中秋節前韓國快遞員要罷工【環球時報記者 張靜】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很多韓國人因疫情取消回鄉探親,隨之而來的是快遞數量猛增。據韓國KBS電視臺17日報導,由於近期接連出現快遞員「過勞死」現象,韓國快遞行業最大工會「快遞勞動者過勞死對策委員會」當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決定從本月21日起停止快遞分揀作業,直到快遞公司同意僱更多人手。該委員會於本月14日至16日進行的調查顯示,95.5%的投票者(即4160名快遞員)贊成全面拒絕分揀作業,這或將導致快遞工作出現延遲。
  • 快遞員過勞死頻發 韓國CJ大韓通運向國民道歉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首爾10月30日電 韓國近日發生多起快遞員過勞死事件,引發社會熱議。據了解,截止目前,韓國今年有13名快遞員因過勞死去世,其中包括韓國知名物流公司CJ大韓通運的6名員工。
  • 三十年前,日本的「過勞死」風潮
    1999年通過了關於「過勞死自殺」的工傷認定標準。2004年實施了《過勞死等預防措施促進法》。2016年內閣會議又通過了《預防過勞死對策白皮書》。 日本厚生省對過勞死、過勞自殺的工傷認定情況(1999-2004),引自森岡孝二《過勞時代》。
  • 通往過勞死的絕路,是如何鋪成的
    過勞死,最初是個日語詞。過労死。現在英語裡,都有這個專門念法:Karoshi。以下部分,都是已有的、公開的百科條目,或是國際勞工組織官方結論。我只簡譯一下,有誤的話,以原文為準。1969年,一個29歲的日本人因過勞猝死,是第一例被公布的過勞死。
  • 日本公司員工為何過勞死:濫用自由裁量工作制度壓榨員工
    大約四年前,該公司的一名員工「過勞死」。   去世的那名僱員是一位50多歲的男子。此前,日本勞動部對野村房地產公司展開了調查。   圖:日本「過勞死」案件頻發   日本反對黨反對推廣自由裁量工作制度。他們亦堅決反對「高技術專才」制度,擔心這會他們的工作條件惡化。
  • 東瀛工蜂族:「過勞死」的背後
    東瀛工蜂族:「過勞死」的背後 來源:生物谷 2006-09-24 01:24 作者: 李兆忠 在世界上,日本人早已獲得了「工作狂」、
  • 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和超時工作
    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捲入了一場關於過勞死的辯論中。當時,前自民黨幹事石破茂指責安倍晉三的經濟政策讓大企業獲益,而大量中小企業卻越發經營困難,這直接導致公司花費在員工身上的錢越來越少,過勞死現象越來越嚴重。當時安倍晉三被責問得啞口無言,一直拿著白色的手帕擦冷汗。但當時石破茂有一個觀點值得商榷,他說,為什麼在別的國家沒有過勞死,而只在日本發生?
  • 過勞時代,誰為我想要的生活節奏埋單
    關西大學經濟學家森岡孝二是日本過勞死協會的會長,也是推動日本過勞死相關法律建立的著名學者,本人卻因過勞而死——他給楊河清的電子郵件基本都是半夜兩三點發來的,白天也依然在工作。「為什麼研究過勞死的人會過勞死?為什麼這麼多人過勞?為什麼他們不考慮過勞會帶來的後果?這也是我們研究會正在探索的問題。」
  • 越來越多的人死於「過勞死」?給你講講猝死的危險性
    比如,海南省一位老師在深夜時間死於家中,家屬卻聲稱死亡時這位老師正在給學生批考試試卷,因而也應該屬於「過勞死」。 由於社保局拒絕認定其為工傷,還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官司。 然而,大出多數人意外的是,醫學上根本就沒有「過勞死」這個概念。
  • 「拼」了命,才會錢「多多」:社畜鼻祖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
    女兒才4個月大……日益增大的工作壓力使得我國每年因「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早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03#已為「過勞」立法的日本效果如何?當過勞死現象開始在日本蔓延後,日本各方各界都在關注這一話題。過勞死職員的家屬對涉事公司的聲討聲一浪高過一浪,許多日本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紛紛參與其中,甚至直接推動了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的國會上,全票通過並頒布了「過勞死預防對策推進法」。在這項法律中,預防過勞死被明確規定為「國家層面的義務」。
  • 綠營神言論:臺灣哪有過勞死 他本身可能就有病!
    原標題:綠營金主神言論:臺灣哪有過勞死?他本身可能就有病!  臺灣「一例一休」修法23日進入初審,在「立法院」22日公聽會上民進黨大金主一番「臺灣哪裡有勞工過勞死?
  • 臺灣外勞生存狀況長期受人詬病 各類案件頻發
    臺灣外勞生存狀況長期受人詬病 各類案件頻發 去年年中,臺灣因「廣大興」漁船案對菲律賓進行經濟制裁,凍結菲勞申請。一時間,臺灣新竹科技園區的4000餘名菲律賓籍勞工大量流失,成為令不少企業頭痛的難題。  雖然產業外勞對臺灣經濟做出持續貢獻,不過外勞境遇悽慘的新聞,仍然時常耳聞。1992年,臺灣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引進外勞。
  • 「過勞死」悲劇頻曝 透視日本扭曲加班文化
    日本電通廣告公司過勞自殺女員工遺屬(圖片來源自朝日新聞) 人民網東京10月31日電(吳穎)去年日本電通新入社社員過勞死事件之後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籲改革工作環境為此推出一系列措施,然而「過勞死」、「過勞自殺
  • 日本三成年輕公務員突破過勞死線,沒比過勞死好多少的過勞肥咋破?
    前兩天#日本三成年輕公務員突破過勞死線#上了熱搜,具體說的是: 在東京中央政府工作的5萬多公務員中,10月和11月的每天平均加班時間約2小時。 其中作為幹部候選人的公務員,加班時間更長,10月平均每天加班2小時55分,11月3小時21分。
  • 「過勞死」困擾中國企業高管
    「過勞死」困擾中國企業高管  文/梅凝   縱觀中國各大企業的高管群體,年僅39歲的同仁堂股份「少壯派」掌門人張生瑜之死並不是孤例,而是一個現象,它反映出中國企業高管們在精神和體力上普遍過勞的狀態。如何在「惜金」的同時「惜身」,成了高管們面臨的主要課題之一。
  • 日本加班多原因總結,特色精神造就特色文化,過勞死多是有道理的
    現在11月是日本的「防止過勞死的啟發月」,這個是根據2014年制定的《過勞死防止對策推進法》而設立的。大家都知道,日本生活壓力大,加上日本很多獨特的文化,過勞死成了日本人的一個企業文化及社會文化,連過勞死的英語karoshi也是日語發音直接拿來用的。
  • 過勞時代:「人肉乾電池」的宿命?
    2018年8月1日,74歲的學者森岡孝二因心臟病發,搶救無效去世。森岡孝二被稱為「過勞死問題研究第一人」,一生為解決過勞問題而奔波。但很快,過勞死成為日本難以徹底祛除的社會性災難。日本官方對過勞死的定義是:每個月加班80個小時,因過度疲勞造成的死亡。
  • 當全亞洲站在了過勞死邊緣,近10%的人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
    連一生都在和「過勞」做戰鬥的森岡孝二,最終也沒能逃過過勞死的宿命。 「過勞死」這個話題開始在日本引發熱議。 從此森岡孝二就一直戰鬥在第一線,除了學術研究以外,他還支援工傷申請和訴訟的活動,擔任大阪過勞死防止協會會長。 他的努力曾對日本《過勞死防止對策推進法》的頒布與實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關注】日本推行工作方式改革 能否根治「過勞死」頑疾?
    為了防止過度加班以及過勞死等情況繼續出現,日本政府已經開始行動。2018年6月生效的日本工作方式改革相關法案中出臺了限制加班並帶有處罰措施的規定,大企業從2019年4月1日開始,中小企業從2020年4月1日開始執行。這一規定能否動搖日本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根治「過勞死」頑疾呢?
  • 為讓家人過生活 臺中男子每天工作19小時過勞死
    為讓家人過生活 臺中男子每天工作19小時過勞死 2008年04月08日 17:23:00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