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

2020-12-25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中國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帶來了城市化、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日益沉重的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糖尿病和癌症等慢病負擔。一系列的慢病已經成為中國公共健康的頭號大敵。中國政府已開始加大對慢病研究的投入,優化研究經費分配,提高基礎設施水平,並吸引頂尖人才。德拉岑博士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來自中國的高質量論文的投稿量在增長,這正反映了中國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

雖然中國藥物研發創新體系充滿活力,但與進行世界級臨床研究相匹配的基礎設施(如適當的系統培訓和激勵機制等)尚處於起步階段。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研究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還有明顯差距。

肖瑞平早已注意到這一問題,自擔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副主編以來一直致力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的啟動與建設。經過近2年的推動,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通過與嘉會醫學研究與教育集團展開合作,創辦了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其內容選自《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其姊妹刊物《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期刊薈萃》的部分文章,並全文翻譯,免費對讀者開放。「每周更新使《NEJM醫學前沿》成為一個最具時效性的醫學中文電子平臺。中國的讀者通過移動應用端即可與最新、最重要的全球醫療創新進展同步。」肖瑞平教授說,「此外,我們還為中國醫學專家提供了發表針對中國醫學臨床實踐述評的機會,我們的讀者也可以在線發表他們的看法,豐富學術交流碰撞。這在同類醫學期刊中還是首次嘗試。」

德拉岑博士大力支持並期盼將國際最前沿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引入中國,造福中國百姓健康。「但這不是一項單向的知識輸出。」他說,「我們也希望通過《NEJM醫學前沿》的推出,促進越來越多出色的本地臨床研究成果走出中國,提升中國醫學研究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傳播可靠、重要的醫療研究信息來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創立於1812年,作為一本邁入第3個世紀的世界最早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直站在世界醫學研究與臨床的最前沿,為讀者提供及時、客觀的臨床醫學信息。此次官方授權的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將成為連接中國及世界醫學的橋梁。

 
NEJM醫學前沿APP二維碼

編輯:白楊


相關焦點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批評美國政府抗疫不力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發表社論,批評美國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幾乎每一步都出現失敗,給美國社會造成了巨大損失。這篇由該刊物所有編輯聯合署名的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性危機,給各國領導力帶來考驗,美國沒有通過這個考驗,將危機進一步變成悲劇。
  • 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就...
    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諸杜明教授介紹,2015年中山醫院從學科融合和協同發展的角度,將心臟外科ICU移交重症醫學科管理,實現了心臟外科和重症醫學科的學科整合,進而成立了心臟大血管重症亞專科。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世界醫療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刊文說,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危機,也給領導力帶來巨大考驗,但美國領導人沒有經受住考驗,使這場危機變成了悲劇。這篇評論文章說,美國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失敗的。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告泰國的士司機新冠病例,曾載戴口罩乘客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告泰國的士司機新冠病例,曾載戴口罩乘客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02-14 07:35 來源:澎湃新聞
  • 常名:照亮世界的醫學之光——評介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
    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們就不斷從媒體上見到聽到《柳葉刀》這個名字。而且,不僅知識分子熟悉它,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對這個詞不陌生。這本專業性極強的醫學雜誌在中國和世界已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的確,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過程中,這一著名國際醫學期刊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及時發布有關重要訊息,及時公布有關重要學術成果,及時提出疫情防控方面的有益意見,而更重要的是,它的負責人還及時向國際社會發出正義之聲。4月14日,為推卸責任,發洩不滿,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交納會費。
  • 吳一龍教授領銜的臨床研究成果登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早中期...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郝黎、張藍溪、靳婷、張松山)在我國,肺癌年新發78.4萬例,發病率、死亡率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3%、26.99%,是名副其實的「首癌」。9月2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正式發表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領銜的ADAURA(術後輔助)研究成果,肺癌術後使用分子分型指導下的第三代EGFR-TKI靶向輔助治療,可降低IB-IIIA期EGFR突變肺癌83%的復發與死亡風險,讓早中期肺癌患者望見治癒之光。確診了肺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能否手術切除病灶?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主編攜團隊「雲相約」中美一線抗疫專家 探討...
    截至2020年4月22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已發表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相關文章近80篇,其中11篇文章來自中國團隊。自疫情初期,中國科研和醫護人員便積極發聲,與全球共享新冠病毒數據、臨床病例及研究進展。NEJM也迅速啟動了重大公衛事件快速審稿流程,刊發的相關論文全部免費開放,幫助全球醫務人員迅速獲得最高質量的研究信息和科學數據。
  • 史上最權威的旅行醫學指南,或救你命!
    2016年7月21日,國際最權威的醫學雜誌之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重量級的綜述文章,題為《跨國旅行前的醫學注意事項》,詳細介紹了預防旅行疾病和意外的方法。這是文章配的視頻:感覺怎樣?影響因子55.873的雜誌做的視頻,還有我們搭的雙語字幕,有板有眼吧?呃(⊙o⊙)…別問我影響因子是什麼,不知搜索之。
  •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接連刊登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研究
    近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官方雜誌《PAIN》和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官方雜誌《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標題: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劇烈運動可以釋放大量的內啡肽,可以產生快感、改善情緒。近日,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研究員Ottavio Arancio和Taub阿爾茨海默病與腦老化研究所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還可以產生一種能夠改善記憶並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激素。該項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喜訊丨我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珠海中大五院新冠肺炎成功救治經驗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刊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何葉舟 珠海中大五院新冠肺炎救治經驗得到國際認可!近日,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放射科博士生導師張亞琴教授及分子影像中心馬寒教授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雜誌《BMJ》上發表了題為《Case review: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OVID-19》病例回顧性分析論文,對新冠病毒早期影像學表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據了解,《BMJ》是國際頂級四大醫學期刊之一。
  • 醫學的溫度
    這些論文在權威刊物發表以後,很容易轉變為我們的醫學標準和臨床指南。在美國的一次調查中,60多位醫學專家承認為「幽靈人」掛名。  2012年,《柳葉刀》雜誌每篇臨床試驗文章給藥廠帶來的平均收入為27萬英鎊;2009年美國國會調查發現,《脊柱病變和技術雜誌》主編託馬斯從美敦力公司收受了專利使用費2000萬美元、顧問費200萬美元,而該雜誌每期都會刊登美敦力公司產品的文章。
  • 權威醫學雜誌:每天三五杯咖啡可預防許多慢性病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因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們用來提神醒腦,但不少人擔心喝咖啡會增加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援引多項研究結果表明,喝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每天喝3-5杯咖啡還有助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 中國科大CMI雜誌影響因子在國內醫學類期刊排名第一
    7月30日,美國湯姆森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2013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免疫學會共同主辦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CMI)雜誌的SCI影響因子達到4.185,在國內163種SCI期刊中排名第6位,其中在醫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在全球144種免疫學期刊中排名第37位,其中在非綜述類免疫學期刊中排名22
  • DSM-5:精神醫學的新版「聖經」
    為此,哈佛醫學院的社會和心理醫學教授克萊曼(ArthurKleinman)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短文,諷刺《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第三版(DSM–3)給人們一年的時間走出喪親之痛,第四版給人兩個月,第五版則乾脆把期限去掉,只要失去至親的人出現悲傷、睡眠失調、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時,就應該接受精神治療。
  • 史上最神秘的醫學博物館 膽小非學醫者勿入
  • 多家醫院發力全科醫學
    4月1日,湘雅醫院小兒血液專科楊明華副教授團隊在醫院新冠院感專家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王天有教授等院內外專家的指導下,多中心合作,在《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血液病學》雜誌(IF=11.99)上在線發表了Comments—Strategic plan for management of COVID-19 in paediatric haematology and oncology
  • 英國醫學雜誌:咖啡可能導致不良妊娠,不建議孕婦喝咖啡
    《英國醫學雜誌·循證醫學》雜誌近期發布一項觀察性研究分析發現,懷孕或準備懷孕的女性應當避免喝咖啡。孕婦攝入咖啡因可能導致不良妊娠結局,沒有安全的攝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