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和臘八粥的由來其實和佛教沒有什麼關係

2020-12-13 上下四維

關於臘八節和臘八粥的起源,在社會上有一種錯誤說法,說臘八節源於夏曆十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的成道日,而那天佛教寺院僧眾取香谷及果蔬等物,煮粥供佛,名曰臘八粥。將臘八節和臘八粥的起源和釋迦牟尼成道連繫在一起,是錯誤的。

首先在時間上,釋迦牟尼成道是在西元前550餘年的春秋之時,那時候的印度使用的是印度歷而不是中國夏曆。印度歷的釋迦牟尼成道日在夏曆中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日子。

現今最接近原始佛教的上座部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日也並不在夏曆十二月初八,關於釋迦牟尼在十二月初八成道只是漢傳佛教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傳播和籠絡信徒,結合中國固有的節日自己編造出來的,所以說臘八節的起源始自於釋迦牟尼成道的說法是錯誤的

吳自牧的《夢梁錄》說:「十二月初八日,大剎寺院謂之臘八,僧眾設五味粥供佛,名曰臘八粥。」這只是寺院僧眾也設臘八粥供佛,並不是說臘八粥起源於釋迦牟尼成道。

臘八粥起源於中國古代天子的祭祀,正所謂之「天子大蜡八」,也就是每年農曆的臘月初八日用乾物祭農神,進行禱祝。

臘八節

傳說從上古聖王神農氏或堯帝開始,就在年底十二月進行蜡祭,報答農神護佑。這一套儀式傳承下去,夏代叫「清祀」,商代叫「嘉平」,周代叫「大蜡」,傳承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規範。

《禮記·郊特牲》裡說:「八蜡以祀四方。」鄭玄《注》:「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輟,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即祭祀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水庸和昆蟲這八種神。

初代炎帝神農氏石年開創了我國古代以農業立國的根本,並且始作蜡祭以告上蒼,形成了我國古代年終蜡祭的開始。蜡祭在我國古代是一件大事,所以,作為一國之主的天子,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都要作蜡祭以祀神,並且進行禱祝,而且大蜡的時候要有祝辭。《禮記·郊特牲》說:「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祭百神以報嗇也。饗農,以及郵表輟、禽獸等,仁之至,義之盡也。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故迎而祭之。祭坊與水庸,事也。故祝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之。」

文中,伊耆氏即神農氏。嗇即穡,收割莊稼的意思。先嗇,始教民以稼穡者。司嗇,主管農業者。仁,不忘恩而報答之。義,有功勞必報答之。坊,堤壩。用來儲水、障水。水庸即水溝,用來引水、放水。反即返字。皮弁,用白鹿皮製為弁。素服,用素繒布制為服。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祈求土、水、昆蟲、草木的神靈都不要搗亂。這首祝辭也被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之一。

八蜡之祭或稱蠟八之祭是祀八谷星。八谷星是主歲收豐儉之星。關於八谷,《本草》:「八谷」,《注》說:「黍、稷、稻、粱、禾、麻、菽、麥。」《大象賦》的《注》說:「稻、黍、大麥、小麥、大豆、小豆、粟、麻。」八谷一詞也是星名。《宋史·天文志》說:「八谷八星,在華蓋西,五車北。武密曰:主候歲八谷豐儉。一稻,二黍,三大麥,四小麥,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晉書·天文志》說:「五車五星,其西八星曰八谷,主候歲八谷豐儉。」根據以上文字,知天子大蜡八的「八」字,並不是隨便取的,而是有特定含義的。即祀八谷星神。

蜡祭之時首先有表演,表演的內容應該就包含傳說中的樂舞《韶》。這是一段舞蹈表演。但鳳凰與百獸之舞,不可能由動物演出,只能由人扮成動物;這種表演正是蜡祭禮上的表演。連蘇東坡都說「八蜡,三代之戲禮也」,可知蜡祭儀式的表演性很強。完事之後,上至天子,下至農夫,會舉行盛大的宴饗之禮(或鄉飲酒禮),可見,蜡祭是中國沿襲已久的最為盛大的節日。

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

「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祀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由於我國古代天子每年農曆的十二月要用乾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禱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乾物敬獻,表示慶豐收之意。乾物稱臘,八是八谷星神,故稱臘八。在時間上,臘祭又是在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乾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乾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臘八粥

之後民間也學習用煮果粥祀神、聚食及饋送親鄰的風俗,稱「王侯臘」。 清人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臘八》:「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門灶、隴畝,闔家聚食,饋送親隣,為臘八粥。」

此外,蜡祭有天臘、地臘、 道德臘、民歲臘、侯王臘共五臘日。道教認為凡此五臘日,宜為修齋、祭祀先祖。《雲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 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並祭祀先祖。

相關焦點

  • 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臘八節由來故事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今天是2019年1月13日,也是農曆年臘月初八,即臘八節。臘八,作為進入臘月第一個節日,可以說把年的氣氛再提升了一步。然而提起臘八,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所謂的「臘八粥」。但你知道臘八節的由來嗎?臘八及臘八粥與佛教文化的淵源嗎?
  • 【佛教常識】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不僅有佛教的因素, 而且還有民俗的成分,因此, 這個具有不同由來的節日,不僅為佛教界所重視, 也成為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 下面就簡要介紹臘八節的佛教及民俗由來。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的習俗。佛教信徒普遍認為這一節日來自於佛教。
  • 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不僅有佛教的因素, 而且還有民俗的成分,因此, 這個具有不同由來的節日,不僅為佛教界所重視, 也成為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 下面就簡要介紹臘八節的佛教及民俗由來。 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並施捨給百姓。「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粥由此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 臘八節、臘八粥的由來
    今天是臘八節,我們從小就知道臘八節要吃臘八粥,卻不知這個傳統從何未來。所以想藉機給大家普及一下知識以及一些現實的內容。臘八節就是臘月初八,也就是陰曆的十二月初八,古時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本是佛教的重大節日。
  • 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
    再過幾天就是臘八節了,每年的臘八節我們都會煮臘八粥,然後轉眼就到年上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過了臘八,就是年」。那麼每年都過的臘八節,你知道它的由來嗎?臘八節,除了喝臘八粥還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
  • 2018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喝臘八粥 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粥做法
    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我們常說的臘八節。進入臘八節之後,距離春節也就不遠了。這時候人們開始年末的總結,結束了手裡的活計,準備迎接春節的到來。你知道今年臘八節是什麼時間?2018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呢?臘八節的「臘」是什麼意思?今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我們一起來關注。
  • 臘八節到了,你對臘八節了解多少,你知道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嗎?
    臘八節,是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年的1月2日就是臘八節。俗語稱,過了臘八就是年,隨著臘八節的到來,年味也越來越濃。大家都在忙著泡臘八蒜、喝臘八粥,今年的臘八節,你又是怎麼過的呢?你對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又了解多少呢?
  • 臘八粥的來歷由來和故事 臘八粥和八寶粥的區別是什麼
    臘八粥還被稱作七寶五味粥,喝臘八粥的習俗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熬粥。在民間,家家戶戶做臘八粥祭祀祖先,以粥饋贈親朋好友,同時合家團聚喝粥。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及臘八粥的製作方法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2020年1月2日農曆2019年臘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八節顧名思義就是臘月初八,這個節日就是原汁原味的佛教節日。為什麼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呢?臘八除了喝粥還有哪些習俗?
  •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它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屬於哪個教派?
    那你知道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嗎?它的風俗和由來是什麼呢?臘八節屬於哪個教派呢?一、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因為中國節日大部分是按照農曆時間在過,所以每年的臘八節時間都是不固定的,尤其是在年尾的時候,2019年的節日可能要在2020年過,比如2019年,即己亥豬年的臘八節時間就為2020年1月2日。
  •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臘八節是紀念哪位高僧?臘八節由來吃臘八粥的寓意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八節的由來及傳說!
    古人在臘八節這一天祭祀活動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臘八粥的食材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
  •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故事 臘八節各地習俗風俗有什麼不同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臘八節是1月13日。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來歷?又是誰發明的臘八粥呢?
    古代很多節日都是因為紀念某些名人或者歷史事件,就比如咱今天所講的臘八節,這個我們都知道臘八節是要喝臘八粥的,在古代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煮臘八粥喝,還有一個民謠是這麼說的,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那我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臘八節的由來。
  • 臘八節手抄報簡單資料大全 臘八節的由來風俗故事50字介紹
    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宗教、農祀節日。南北朝佛教傳人中國後,與佛教節日相重合,又稱「佛成道節」。各個地方的臘八節習俗也會有一定的差異。」,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 臘九節是什麼節日什麼梗 臘九節和臘八節有什麼關係?
    昨天(1月13日)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喝粥了吧,然而今天熱搜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臘九節」的詞,那麼這個臘九節是什麼節日呢?和臘八節有什麼關係?需要舉辦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 又嘗臘八粥香甜 || 高僧大德談「臘八節」和臘八粥
    高僧大德談「臘八節」和臘八粥星雲大師:一碗臘八粥吃出法味,吃出人間濃情深意我向徒眾表示,一杯茶還不足以溫暖信徒的心,應該「以粥代茶」,在佛光山臺北道場裡便備有「八寶粥」,也就是佛教的臘八粥「八寶粥」的發起,不僅是令人充飢止渴,更希望人人到此,親嘗法味,受用到佛法的滿足和快樂。 童年的一碗臘八粥,像埋在泥土的種子,如今在臺北道場春滿華枝,像藏在山中的細水,匯合成壯麗的川河,奔向炙熱的人間。「八寶粥」也許不是什麼珠玉美饌,但卻埋藏一個人子回饋世間的深情濃意。 溫暖的八寶粥,希望如星星火苗,燒融此方他方的隔絕,遍布朵朵心蓮燈光。
  • 生活中節日的習俗和由來,臘八節你知道幾個?網友:我聽過第二個
    生活中節日的習俗和由來,臘八節你知道幾個?網友:我聽過第二個可以說臘八節的習俗真的是多種多樣的了,我們國家的臘八節主要就體現在飲食上面了,各地的臘八節吃的傳統食物都是有所不同,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會吃臘八粥,除此之外,還有的地方吃臘八蒜,其實臘八節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個最大的習俗就是祭灶,信奉佛教的都都信奉在這天送走灶王爺,第二年會迎來好運。
  • 臘八節的由來,這一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呢?
    俗話說,過完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臘八節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月是祭祀之月,慶祝一年的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古人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將年終祭祀大典「臘祭」這一天稱為臘日,臘祭的風俗起源於周或秦漢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