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要消亡?亞馬遜線下的六家書店已經收支平衡了!曉風書屋告訴你:格調才是正事

2021-01-20 天下杭商

實體書店已經窮途末路了嗎?

當其他傳統書店為客流量操碎了心的時候,亞馬遜新開張的實體書店卻需要排隊才能入內遊覽。如今,亞馬遜在全美的六家書店已經實現收支平衡,他是怎樣做到的?

2015年11月一天,亞馬遜在西雅圖開了第一家線下書店。這家書店顛覆了不少傳統書店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每一本書都書面面朝讀者;每本書都有書評,是讀者的書評;每本書都可掃描線上線下同價,無須購買強調體驗;刷卡進入,智能全程識別。

就觀感而言,亞馬遜的首家實體書店的確試圖突破傳統書店的古板印象。店內寬敞明亮,不同於千篇一律的書脊面衝讀者的形式,店內的商品書全是正面朝上,雖然佔空間,但能讓人清爽直接地拿起心儀的書,免去了翻找之累。

每本書下方還有個黑色銘牌,上面是二維碼,提示讀者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更多信息,同時,銘牌上還簡短羅列了過往讀者對它的一些評價,如「如果你在地鐵上看這本書,小心別坐過站」,「一個如同《天使愛美麗》般充滿詩情和暖意的故事,在那裡,文學治癒了孤單而又心酸的生活」……每本書都在用獨特且富有存在感的標籤,提醒讀者自身的重要性。

黑色牌子上並不顯示書的價格,顧客需要拿起手機輕輕一掃,才能知道某本書當天的準確售價。一直以來,實體書店雖然能提供挑書和看書的真實環境,卻往往因為定價過高讓人卻步。亞馬遜實體書店的經營策略則是:所有線下圖書跟線上保持同價。如果你看上的書特別多,或是自己不想拎回家,可以掃碼後安排快遞送達,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從分類上,我們日常去書店都可以看到分類大概是分成人文、社科、小說……這樣的分類。但是亞馬遜的分類模式是:打分制。有點類似國內的豆瓣評分,亞馬遜有自己的大數據系統,分數高的會有專門的推薦類似的分類還有「本月暢銷書」、「本周最多預定圖書」、「用戶最多收藏圖書」、「擁有 4.8 顆星以上評分」等。

書店內的Kindle展區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元素:

店內有明確標識:亞馬遜實體店購書的價格與網上價格相同。我們可以看出,亞馬遜的書店本質上不是希望大家在書店更多消費,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在這邊有比較愉悅的體驗感,同時不用犧牲網購的實惠性。

那麼,為什麼要開辦這個線下書店?對於亞馬遜書店來說,線下書店絕不是所謂電商逆襲,而是一座精心設計的全新數據實驗室。線下書店為亞馬遜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流量入口,每一個顧客都是一個潛在的受試者,他在每排書架的停留時間、他在店內行動軌跡、他拿下了哪本書放下了哪本書最終又買了哪本書,都在源源不斷地幫助亞馬遜訓練線上算法。

感受到濃濃的心機了嗎?

如今的書店,除了賣書之外,有了更多的承載意義。如北戴河的孤獨圖書館,作為一個地產項目的附屬,大部分時間裡冷冷清清(節假日另當別論),當然,開發商要的就是這個調性,觀賞價值必須大於實用價值。事實上,誠品書店也是這個路數。

而西單圖書大廈這樣的國營書店,配合邊上的老佛爺、大悅城等大型商場,成了人們休息和打發時間的良好場所。幾乎每一個城市市中心都曾經聳立著新華書店經營的大書店。

還有一類是「獨立書店」,看看杭州的曉風書屋,你就明白了:這些書店規模不大,但選書精當,凸顯的是情懷和品位。

20年,開了14家店,這對於民營書店來說可謂是個奇蹟。如何把書店做下來,老闆朱鈺芳最大的秘訣是「出其不意」——每家曉風書屋都獨具風格,並且無可複製。比如,曉風書屋運河店是南派三叔的「作家書屋」,店裡常來三叔的粉絲,他們在那給三叔寫留言,朱鈺芳已幫忙轉交過十幾本留言本。

除此之外,從路邊店、校園店、醫院店到絲綢主題店,曉風書屋定位的讀者越來分眾化;從經營來看,人文圖書,豐子愷文創產品,服裝定製,所有的產品均由書店管理相應設計團隊定製完成。

同時,書店還會經常舉辦免費的名人講座。2011年到現在,曉風書屋共做了兩百多場講座,平均每年五六十場,陳丹青、白先勇、土家野夫等名作家都是書屋的座上賓,每場都會讀者爆棚。

過去,書店是出版社的主要分銷渠道,現在它迅速地與咖啡館聯姻,更重要的是,作為線下流量入口的價值日益彰顯,而且已經是事先篩選好的特定人群流量。看起來,在「新零售」崛起的時代,體驗消費即將成為實體書店新的布局點。


圖文編輯 | 吳宛青

部分內容來源於虎嗅網、豆瓣網、安趣網等

杭州日報財經新聞誠意出品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亞馬遜六家線下書店收支平衡 秘訣是什麼
    書店的遺老遺少們於是指指點點:圖書沒有這樣擺放的;目標客戶不明確;到處都是kindle。如今,亞馬遜在全美的六家書店已經實現收支平衡,外行不經意又打了內行的臉。全球第一大電商當初破天荒地之舉,一度令人費解。今天,從線上到線下,一眾網際網路公司逆行奔襲的邏輯卻開始日漸清晰。書店是不是好生意?
  • 曉風書屋開國內首家雪糕書店 講述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7月18日,曉風書屋與國內新銳雪糕品牌「中街1946」在杭州曉風書屋絲博店正式宣布:雙方聯合在杭州市嘉裡中心開出全國第一家雪糕書店。在這裡,當9種雪糕遇見2000種人文圖書,「曉風」說,我們想讓這裡成為杭州實體書店發展方向的一個文化信號站;「中街1946」說,我們想為雪糕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網友說,這是一個「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
  • 杭州實體書店出路在哪裡? 進軍網絡學臺灣誠品發展綜合體
    一位在媒體工作的女士告訴浙江在線記者,她是因為等人才來書店待一陣子,自己每年購書30本左右,一半是在網上買的,書店也不是經常逛。而且,現在工作比較忙,看書時間也少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不愛逛書店了。記者在曉風書屋就碰到這樣一位老先生,已經白髮蒼蒼,還經常到書店買書,而且,只在實體書店裡買。他說,實體店可以看了內容再選書,質量也有保證。
  • 疫情下的杭州實體書店
    新華書店限流,曉風書屋直播「雲打卡」書店,鍾書閣圖書服務,單向空間「自救會員計劃」......實體書店在困境中堅守。杭州曉風書屋直播上線帶讀者「雲打卡」書店曉風書屋掌柜朱鈺芳在朋友圈感慨近日,曉風書屋的朱鈺芳在朋友圈感慨:「24年來,第一次書店關門時間超過3天。」「真想我家曉風的那些角角落落」。
  • 曉風書屋,杭州書店的記憶,等著你一起探尋美好
    因為這大抵是杭州人對於書店最初的模樣莫過於此。獨立書店不像是連鎖的書店,有著明確的盈利模式,會利用更多的資本進行資源整合。所以,獨立書店在近年來生存越發艱難,倒閉的書店接連不斷,而曉風書屋作為上世紀活下來的書店,實屬不易。1996年,杭州保俶路和省府路口一個臨時建築,保俶路161號。
  • 曉風書屋·心靈的驛站
    褚定華 曉風書屋 鋼筆畫  在網上購物已成為人們日常消費主流的今天,實體零售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實體書店們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許多書店只好關門大吉抑或轉業經營其他但是,杭州曉風書屋卻是異軍突起,用閃亮的光芒照耀著讀者求知的徵途。  其實,曉風書屋並非是一家新誕生的書店。在杭州讀者的心裡,它就是一個老朋友。作為一家民營書店,「曉風」不屈不撓、歷經艱辛,創造輝煌,已經成為杭州民營書店的樣板。我想,一定有許多執著於書店經營的同行把曉風書屋的經驗奉為心中的聖經。  10多年以前,我成為這家書店的常客。
  • 曉風書屋SM廣場店本月關閉 僅剩廈大一家門店
    廈門讀書人接頭地,又要少掉一家了。  昨日,曉風書屋SM城市廣場門店,打出各種低折扣。這家門店,要趕在本月15日前清倉甩賣,然後,徹底退出SM廣場。即便打折促銷,書店裡也顧客寥寥  作為廈門文化地標之一的曉風書屋,在民營書店「關門潮」中,或將僅剩大學路一家門店。
  • 走進亞馬遜實體書店
    新華網西雅圖5月16日電(記者 馬丹)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以在線銷售圖書起家,2015年秋天出人意外地在總部所在地西雅圖市開設了首家實體書店,迄今美國已有6家亞馬遜書店。從線上走到線下,反映了亞馬遜區別於傳統書店的圖書營銷之道,其創新之舉可能給圖書行業帶來長遠影響。日前記者走進地處華盛頓大學校園的首家亞馬遜書店,看看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消費體驗。
  • 快要逼死書店的亞馬遜自己也開了一家線下實體店
    Amazon Books副總Jennifer Cast在有關該書店的介紹中提到:「這家名為『Amazon Books』的書店將成為Amazon.com的實體延伸,我們將利用超過20年的在線書籍銷售經驗去建設這座商店,而這座商店本身將集合線下和線上書籍銷售的優勢。」這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個幾乎快要逼死實體書店的網際網路巨頭此番舉動的背後動機,值得深思。
  • 「特寫」為實體書店續命1秒
    作為售賣文化消費產品的實體書店,更是受到嚴重衝擊。2月24日,杭州曉風書屋開業,第一天只有15個客人;重慶精典書店1月25日閉店後,幾乎顆粒無收;烏託邦書店開店四年後,選擇結業;深圳的誠品生活也不斷調整開業時間,停業時間表從2月2日推遲到3月8日。本就處於掙扎中的實體書店迎來了這個行業凜冬,也踏上了自救之路。
  • 「寒冬」依然壓力不小 廈門實體書店不斷開張
    福建新華發行集團廈門分公司鄭雪清告訴導報記者,今年8月,新華書店的「全省首家少兒主題書店」開門營業,為新華書店主題類門店拉開序幕。  新華書店此舉,被業界解讀為一種信號――實體書店開始復甦了。  上個月,外圖在城市職業學院和鼓浪嶼分別高調開業,尤其是將一幢鼓浪嶼上的老別墅,變成充滿人文情懷的特色書店;7月份,鼓浪嶼另一老別墅迎來了曉學堂��蟲洞書店;同期,曉風書屋在悅享中心和大學路同時開店,被認為是「強勢回歸」。
  • 被需要的感覺真好 24歲的曉風書店直播「自救」
    朱鈺芳、姜愛軍夫妻在店裡一走進曉風書屋總店,座位區的桌椅就讓人聯想到那些歷經歲月的書房。這家書店經營24年了,像杭州人集體的書房,陪伴著很多人從1990年代走到2020年代。一代讀者在這裡看著書長大,又帶著下一代來這裡逛,這是讓書店老闆朱鈺芳特別欣慰的事。
  • 廈實體書店紛紛重出江湖 與各大賣場合作搭售
    扶持廈門提供多項資金扶持,租金壓力小書店運營更輕鬆7月,廈門的書店扎堆開業,鼓浪嶼的蟲洞書店和鼓浪嶼·外圖書店,都選址富有歷史感的老別墅裡。此前一周,大學路「升級版」曉風書屋「重出江湖」,位於悅享中心的曉風書屋也同時開業。許多書店開業,與政府扶持有很大關係。
  • 實體書店銷售遇「寒冬」 姚晨為廈門書店求援
    不少經營者表示,雖然書店銷售不理想,但他們依然保持信心,積極想出多種辦法開展自救,期待「寒冬」過後消費反彈。實體書店銷售額銳減近日,廈門蟲洞書店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關於自救的文章,引來姚晨積極轉發並呼籲網友關注。
  • 實體書店已死?亞馬遜、當當網卻不這麼看!
    [摘要]要說實體書店已經重回春天,這話確得斟酌一下,不過實體書店確實迎來一個轉型窗口。在兩年前,或許你會覺得是一個笑話,是亞馬遜公司CEO傑夫 貝索斯跟世界開的玩笑。但兩年後的今天,亞馬遜的實體書店已經擴大到九家,亞馬遜的實體書店看起來並不只是個玩笑。除了亞馬遜,當當網也在2015年底對外宣布,將在3年內開1000家線下實體書店。如今一年多過去了,當當網相繼開設了140多家實體書店,3年1000家線下實體書店看來也不是一句口號。
  • 在亞馬遜的光環下,實體書店如何殺出一條血路?
    這家新福伊爾斯書店有著許多熟悉的標誌性的現代高街店鋪的特徵:設有咖啡館、展覽館、活動空間、中庭、中心導覽處等區域,牆上還印有醒目的標語:「歡迎愛書之人,你是我們的朋友。」這種吸引眼球的大膽裝潢使近年來慘澹的圖書業和出版業煥然一新。同時,此舉也響應了水石書店(Waterstones)在書籍零售方面的新戰略。
  • 最美書店:當閱讀邂逅時尚
    杭州·曉風書屋:對紙質書的堅守    地址:杭州市體育場路178號浙報傳媒大廈    這是一個在1987年便已誕生的古老的書店品牌。充滿民國風情和歷史厚重感的建築與陳設,使曉風書屋更加具有傳統書店樸實、嚴謹的氣質。
  • 一家14年的人文書店難為繼 蕭山席殊書屋且留下
    壓倒這家堅守多年實體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紙租房合同——11月16日,近200平方米的書店租約即將到期,書店主人葉鈞無法籌到下一年的房租,無奈之下,作出關張決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聞訊後,在網上發聲支援,趕往席殊書屋買書,希望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支持一下這家書店。
  • 單向空間攜手11家書店 點亮「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
    作為計劃的首站,在疫情陰霾未散的七月末, 單向空間創始人、作家許知遠,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和作家、主持人李蕾齊聚在杭州,與大家聊了聊這半年來書店自救和共救之路上的行動和努力,以及由各界關愛和幫助引發的有關書店、閱讀、文化和社會的種種感受和思考。
  • 亞馬遜書店:線上圖書銷售霸主為何開起線下店
    依託海量信息資源,號稱傳統書店終結者的亞馬遜走向線下,涉足實體書店領域。從商品種類、店面布局到營銷技巧,顧客體驗成為亞馬遜書店著力打造的名片。2015年歲末,全球知名電商亞馬遜直營的首家線下實體書店在美國西雅圖開門迎客。被外界認為頗具諷刺意味的是,20多年前,從西雅圖起家的亞馬遜,正是憑藉無需實體店帶來的成本優勢,發起了針對傳統圖書零售體系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