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感嘆一生的詞,字數雖短情真意切,讀來令人愴然

2020-12-21 夢回古今文明

「風不過跟往常這樣冷,幾叢小樹隨風灑灑落落,此時正是這些短短的幾句詞就能把這一生的悲涼一一道盡。」外面是繁華的市井生活,到處炊煙嫋嫋,繁花似錦,粉的像霞,紅的似火,到處都是一排好不熱鬧的的景象。

而在一個房間裡面寂靜無聲,屋內擺放著簡單的筆,畫等等,在桌前坐立著一個形容枯槁,萎靡不振的男人,要知道之前的他談笑間多少人為他傾慕與崇拜,多少人為他徵戰沙場,然而現在他可有的只是這個幾尺見方的房間以及不多的東西供他使用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原本應該是作為文人,書畫家的資質的他,可惜生在帝王家,面對國破家亡的窘境,南唐被宋朝佔領後,他被迫成為階下囚,現在被囚禁在汴京裡面。

上天真的是妒忌天才,生在普通百姓家,他就可以充分利用他的才華,流芳百世,哪怕靠著自己用書畫換取每天的溫飽那也是值得的,因為這種全身心投入書畫中的生活正是他嚮往的,但是命運卻讓他在擁有這種天賦時候,還不得不在帝王家主持大局。

面對當時的國家就是用生死存亡來形容的,祖父留下來的內憂外患的爛攤子要他一個人扛起來。是得,上天給他琴棋書畫的各種各天賦,唯獨卻不會教他如何學會成為君王。於是我們的有才氣的皇帝——李煜註定了悲涼生活

可能是驚聞風吹雨打的聲音,偶感於「昨夜風兼雨,簾帷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之前又有多少個夜晚在這種寒秋中夜不能眠,時隔國破家亡日子轉眼就過去了三年時光,夜多麼漫長,輾轉不能眠,心情也是坎坷不安的。

看著微微閃動的燭光,照著自己現在的一點明亮,他的後半生呢,光明何時才能到呢,他自己也不清楚在這種生活下,他還要繼續多久?

夜不能眠,索性頭這這些燭光,眼前浮現的是之前在皇宮大殿上面,琵琶聲音繞柱,久久不息,舞袖宮女翩翩起舞,權臣大官聚首共飲酒,浪漫的兒女情懷,往事種種都在他的眼前浮現著。可是耳邊的風聲雨聲將它拉回了現實,就像是宋軍一朝攻破金陵城,他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關押生活

皇權生活如同黃粱一夢,現在這個時候夢也醒了,以前當皇帝種種借著書畫厭惡自己的帝王生活,即使再怎麼厭惡,這一切都過去了,現在擺在自己眼前的是朝不保夕,每天擔驚受怕,國讎家恨也是在心中五味陳雜的。

在國破家亡時候,他也沒有什麼選擇的了,宗親,妻子和孩子,哪怕是身邊的一件珍貴的筆墨紙硯,都不能供自己使用,是生死全憑當權者個人喜好。以前尊貴與嬌氣,吃得好,穿的舒服,用的奢侈的,全都煙消雲散

每天可以的是酒與詩,酒是作為麻醉自己,寄語滿心惆悵的精神物品,更使麻痺當權者趙光義的方式。作為勝利者的一方誰願意看到失敗者每天都是精神抖擻,苦心積慮,妄圖東山再起,當權者對他也是不可不防的,不然幹嘛大老遠把他軟禁在這個地方,還不是方便管理。

是的,李煜必須醉,儘管這是他之前當皇帝時候的常態,此時的他也必須喝的更醉,醉生夢死之間才能看到自己分別多年的至親,享受短暫的天倫之樂。在半夢半醒之間,山河依舊,生活如常,也不用在醒來還要自我排解心中對先人的愧疚。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短短數字就道盡了人生的悲涼與滄桑,命運在他身上開了一個玩笑,即使隔著千年也能感受五金的難言與心酸。

這首詩情真意切,沒有多餘的修飾語斧鑿的字眼,有的是一顆心向世界投射出一種感人至深的無奈,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願割捨的——李煜,所以讀他的詩總能引起共鳴。

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學形式,詩詞凝聚了漢字的朦朧和精煉之美。尤其是宋詞,在各派詞人的筆下,更是演變成不同風格的語言藝術。

無論是蘇軾的豪放派;還是李清照的婉約派;亦或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帝王之詞」,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樂,以及詞人當時的心境。

了解一位詞人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便是欣賞他的詞作。根據他們不同風格的詞作,了解他們的平生。喜歡宋詞的朋友,可以看這套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些詞傳引用詞作的同時,也參考了各種正史資料,為我們呈現真實的,活靈活現的詞人。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多一分書卷氣,感受詩詞的飄逸和靈氣。

總結

相對於蘇軾詩詞的豪放,李清照詩詞的婉約,南唐後主李煜的「帝王之詞」是一種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剖析,他將現實的命運殘酷,寫得淋漓盡致,他是一個自由爛漫的一類人,沒辦法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奮先輩們的遺志,繼續守護河山的,夢想,這註定是他的悲劇。

這像極很多人的人生,有些人命運安排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現實是很殘酷的,能摧毀各種希望,瓦解我們的意志,但是回過頭來,我們也是幸運的,以史為鑑,現實再怎麼殘酷,人不可被命運牽著鼻子走,額米有人生來一帆風順,做生活的主人,痛並快樂生活。

相關焦點

  •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看南唐後主李煜,一生的悲喜愁思與大起大落
    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國一代偉大詞人「李煜」,迎來了他喜與悲的一生。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他身上自然是帶著濃濃的悲情色彩的。這個出生皇家的九五之尊,卻並非一個懂得如何執掌朝政的合格君王。
  • 李煜夢中驚醒,夜不能寐,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一生悽苦
    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有人評價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命薄做帝王」。這首詞是在國破被俘後所寫,「夢裡」自己是一國天子,現實卻是階下囚的濃濃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獨自莫憑欄」,這樣會引起對故國萬裡江山的無盡思念。「流水落花春去也」,意思是落花隨著流水遠去,感嘆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曾經和現在相比,真是「天上人間」,極具悲壯之感。
  • 南唐後主李煜,做皇帝不行,詞卻寫得出神入化
    南唐後主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峰隱者、蓮峰居士、鍾峰白蓮居士。他長大之後,英俊秀美,才氣逼人,他「精究六經,旁縱百氏」,善詩詞、精書畫、通音律,身邊簇擁著南唐文人韓熙載、馮延巳、李建勳、徐鉉等。 李煜和他的詞作,在中國詩歌史上可謂是一個悽麗的傳奇。從「紅錦地衣」的南唐後主,到「故國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天上地下的身世淪落以及內心那種「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的巨大沉痛,決非常人所能體味點滴。
  • 南唐後主李煜,寫下曠世之作,僅僅用27個字,令人驚豔
    在那一行行一列列的字句中,不由得對此感嘆:中國的文化修養是如此地高,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如此地高深。解除歷史時代的限制,讓我們一起來到古代去領悟詩人和詞人的修養。讀過李清照的婉約詞,你會感悟到她的感情細膩;看過蘇軾的豪放詞,你會體會到他的壯志;領略過歐陽修的人生詞,你會領會他的人生哲理。
  •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失敗的君主、丈夫,卻是一個成功的詞人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失敗的君主、丈夫,卻是一個成功的詞人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華夏最浪漫的七夕夜裡,古城金陵熱鬧非凡。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善男信女祈求姻緣。彼時,在富麗堂皇的吳王府中,一間僕人忙碌進出的宅院裡,一個嬰兒用陣陣啼哭向這個世界宣布著自己的到來。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是一個失敗的君主,可他又是一個成功的詞人,文學造詣非常高,尤以詞聞名千古,有「人間詞帝」的美譽。詞中描繪了宮廷晚宴的盛景:嬪妃們爭奇鬥豔,膚白如雪,排列在大殿上。殿內管樂齊鳴、香氣瀰漫,令君王李煜暢心快意、神馳心醉。宴罷踏月而歸,多麼詩意!好景不長,在他還沉浸在詩意生活的時候,南唐被滅,李煜也成為了階下囚。
  • 蘇軾字數很少的一首詞,只有25個字,卻語短情長,令人百讀不厭!
    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可以配合音樂歌唱的樂府詩,是唐宋時期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相較於散文、小說、戲劇,詞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語言的高度凝練。簡單來說,就是詞的字數很少。但並不是說,詞就不能詳盡的展示內容和表達情感。反而詞具有語短情長的特性,更能抒發出濃烈而深摯的感情。
  • 南唐後主李煜的6首詞,每篇都是血和淚!
    李煜在被困汴梁的時候寫下多篇詞作來抒發自己思念故國的心情,可謂篇篇血淚,但最終也喪命在詞作之上,在寫完千古絕唱《虞美人》後,被宋太宗趙光義用毒酒毒殺。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降宋,被送到汴梁,這首詞就寫作這一時期,詞的上片選取了比較典型的景物作為抒發感情的渲染鋪墊,下片用比喻手法抒發真摯的情感,下片押兩個仄聲韻(斷和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語氣,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後接以九字長句,鏗鏘有力,恰當的表達了詞人悲痛的感情。
  • 得到南唐李煜真傳的納蘭性德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而「宋人專意於詞,實為精絕」,反映社會生活的廣闊與深刻方面適應性強了,但在形式感上缺少了古典意蘊和華美,而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卻能在形式與內容上,達到高度一致,亦真亦幻,煙水迷離,別有寄託,堪稱美學意義上的「神秀」之作。
  • 兩首哀痛至極的《金縷曲》,納蘭讀之愴然淚下,被譽為千古絕調
    清代文學家顧貞觀曾寫過兩首《金縷曲》,這兩首《金縷曲》寫得情真意切,催人淚下。當時顧貞觀正在權臣納蘭明珠府上當幕客,與明珠長子納蘭容若相交。容若讀過這兩首詞後,愴然淚下,謂:「河梁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而三!」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而言,令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而言,擁有他的加入,詞作為1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讓人感動
    可惜「李煜」偏偏生在了還處於亂世的帝王家中,還承接下了父輩留下的已經千瘡百孔的南唐。雖然上天給了「李煜」文藝方面的天賦,讓他一生都「精通於書畫,通曉音律,詩詞賦文也是皆有造詣」但可惜的是,沒有做一位好皇帝。「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這句話,表達的是當時距離金陵城破,南唐滅國已經將近三年。
  • 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詩,看盡了世間繁華,道盡了一生蒼涼落寞
    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詩,看盡了世間繁華,道盡了一生蒼涼落寞作為五代十國的南唐最後的一位國君,他是軟弱的皇帝,但是個勇敢的詩人。從他登基的那一刻起,他或許就明白,作為一個皇帝,他註定要成為失敗者。不能在政治舞臺上稱王稱霸,那麼就在詞壇上稱王稱霸。三十八歲之前,李煜身為皇帝,整日混後宮,與宮女風花雪月,紈絝浪蕩,沒有做過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除了寫寫詞。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其餘什麼都不能幹,他卻在短短三年裡留下了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著作,成為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皇帝。對於李煜的詞,大家或許會喜歡「春花秋月何時了?
  • 宋詞中少有人知的一首悼亡詞,一句「斷送一生憔悴」銷魂蝕骨!
    悼亡是古詩詞題材中一個小類,相比於其他送別、思鄉等等題材而言,悼亡詞的總體數量是非常少的。數量雖少,但名聲極顯,且不說《江城子》、《半死桐》這樣的千古絕唱,就連頗為冷門的《孤雁兒》、《西江月》等等讀來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比之送別詞相思詞更為催人淚下!
  • 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7首詞,哀婉悽涼,寫盡人間煩愁!
    南唐後主李煜,是我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南唐後主李煜最著名的7首詞,哀婉悽涼,寫盡人間煩愁。1、《長相思·雲一緺》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這是李煜亡國被俘後寫的一首詞,作者在夢中又見到了當皇帝時「遊上苑」的景況。那時多麼熱鬧,王公貴族們的高頭大馬拉著裝飾華麗的車子流水般地一輛接著一輛,他們跟著皇帝來賞花踏春,盡情享樂。但這樣的日子全完了,只能出現在夢中。詞句憶樂寫悲,使過去的歡樂與今日的悽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 我叫李煜,南唐的最後一任皇帝,在詩詞裡寫完我的一生,無限心酸
    我叫李煜,南唐的最後一任皇帝,在詩詞裡寫完我的一生,無限心酸我叫李煜。沒有出生在偉大的唐朝,沒有生長在繁榮的宋朝,南唐後主李煜我,偏偏遭遇了戰亂頻繁、刀光劍影的五代十國。說起帝王,那也是我爺爺時代的事情了。
  • 說宋詞之四十六:品讀李璟之《攤破浣溪沙 其一》
    至於是哪個皇室,眾說紛紜:《舊五代史》說是唐玄宗之子永王璘,《新五代史》說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恪,《蜀後主實錄》又說是唐嗣薛王,《江表志》認為是唐鄭王元懿,《資治通鑑》認為是吳王恪。管他是誰)。李昪篡楊吳的吳國,建立南唐。後被後周柴榮逼迫,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其後傳二世。即南唐中主李璟,南唐後主李煜。有意思的是南唐二主,竟成流傳千古的詞中之帝,而李煜還多一個雅號:亡國之君。
  • 【南唐】李璟:《菡萏香銷翠葉殘》
    思婦醒來時,正值細雨迷濛、寒意襲人,夢中雞塞似近在咫尺,而醒後回味卻遠在天涯。惟有獨自在小樓裡吹笙,以排遣愁悶。然而風雨樓高,吹笙非但不能減輕相思愁悶,反而更添懷念之情,她依然淚流不禁。「多少淚珠何限恨」,「何限」,即無限。詞人寫到怨恨的無窮無盡,卻不再作情語,而是以「倚闌幹」三字做結,含蓄不盡。一個有無窮幽怨含淚倚欄的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他以一首《破陣子》記錄了當時國破的慘狀,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公元975年,宋王朝的精兵兵臨金陵城外,那時候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2次派特使求饒,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以「臥榻之側,豈能別人鼾睡」為由回絕。最後金陵城破,李煜無可奈何奉表投降,南唐宣布滅亡。時歲李煜39歲,從一國之君從此淪落罪囚,開始了自身蒼涼的下半場人生道路。